人物:于峴

共 6 首
楚望賦(676年) 唐初 · 李嶠
序曰。登高能賦。謂感物造端者也。夫情以物感。而心由目暢。非歷覽無以寄杼軸之懷。非高遠(yuǎn)無以開沈郁之緒。是以騷人發(fā)興于臨水。柱史詮妙于登臺。不其然歟。蓋人稟性情。是生哀樂。思必深而深必怨。望必遠(yuǎn)而遠(yuǎn)必傷。千里開年。且悲春目。一葉早落。足動秋襟。坦蕩忘情。臨大川而永息。憂喜在色。陟崇岡以累嘆。故惜逝慜時。思深之怨也。搖情蕩慮。望遠(yuǎn)之傷也。傷則感遙而悼近。怨則戀始而悲終。達(dá)節(jié)宏人。且猶軫念??嘈闹臼?。其能遣懷。是知青山之上。每多惆悵之客。白蘋之野。斯見不平之人。良有以也。余少歷艱虞。晚就推擇。揚(yáng)子甘泉之歲。潘生秋興之年。曾無侍從之榮。顧有池籠之嘆。而行藏莫寄。心跡?并。歲月推遷。志事遼落。棲遑卑辱之地。窘束文墨之閒。以此為心。心可知矣??h北有山者。即禹貢所謂岐東之荊也。岧峣高敞??梢赃h(yuǎn)望。余簿領(lǐng)之暇。蓋嘗游斯。俯鏡八川。周睇萬里。悠悠失鄉(xiāng)縣。處處盡云煙。不知悲之所集也。歲聿云暮。游子多懷。援筆慨然。遂為賦云爾。
眇乎忽然。
高山之顛。
露團(tuán)團(tuán)而濕草。
風(fēng)烈烈而鳴泉。
對蒼茫之寒日。
聽蕭瑟之悲蟬。
廓獨(dú)處而無晤。
吾凝睇乎八埏。
于是繁懷載紆。
積慮未豁。
生遠(yuǎn)情于地表。
起遙恨于天末。
霜盡川長。
云平野闊。
恨游襟之浩蕩。
羈怨之忉怛。
寂焉長想。
倏若有亡。
固將言而已嘆。
信無哀而自傷。
撫余情之增軫。
悼人事之多戚。
曾浮促之幾何。
而思緒之纏邈。
思何憂而不入。
心何慮而不攢。
雖感目之一致。
終寄懷而百端。
若乃平原杳兮千里春。
晴山沓兮萬里新。
迷故鄉(xiāng)之處所。
滅愛舊之聲塵。
愿寄言而靡托。
思假翼而無因。
徒極睇而盡思。
終夭性而傷神。
或復(fù)天高朔漠。
氣冷河關(guān)。
漢塞鴻度。
吳宮燕還。
對落葉之驅(qū)壽。
怨浮云之慘顏。
爾乃永眺無見。
端居不聊(音留)
愴歸軒之寂寂。
傷遠(yuǎn)客之悠悠。
月臨城曉。
風(fēng)送邊秋。
唳鶴聞兮炯不寐。
凝笳動兮此夜愁。
及夫寒野蕭條。
空山寂寥。
目鄢郢而途眇。
指邯鄲而路遙。
傷永離兮浦曲。
決遠(yuǎn)送兮河橋。
眺平蕪之漫漫。
瞻遠(yuǎn)樹之迢迢。
仡然直視。
嗌兮魂銷。
形將槁木同植。
心與飛蓬共飄。
至如隴上從軍。
(疑)陽謫戍。
插羽朝急。
要鞭夜赴。
黯黯塞云。
蒼蒼關(guān)樹。
甘埋影于異域。
暫回首于歸路。
魂逝兮邑里。
目斷兮煙霧。
步將前而復(fù)留。
望欲罷而還顧。
睹驚塵之歘起。
見征羽之將度。
泉石愴而增咽。
行旅悲而失措。
亦有搗衣思婦。
織錦佳人。
看粉黛兮無色。
視桃李兮非春。
君去兮還無期。
妾心兮私自悲。
高臺四望杳無極。
天涯一去何盡時。
天涯兮綿綿。
問道路兮將幾千。
朝朝暮暮綺窗前。
長懷此恨終永年。
若夫羈旅失職之人。
放逐流離之客。
羌抱恨而誰訴。
塊緘愁而不釋。
于是窮澤際天。
滄流拂漢。
屬榮悴兮時改。
遇炎涼兮節(jié)換。
莫不瞻草木而孤絕。
向風(fēng)煙而永嘆。
故夫望之為體也。
使人慘悽伊郁。
惆悵不平。
興發(fā)思慮。
震蕩心靈。
其始也。
罔兮若有求而不致也。
悵乎若有待而不至也。
悠悠揚(yáng)揚(yáng)。
似出天壤而步云莊。
逡逡巡巡。
若失其守而忘其真。
偫感方興。
眾念始并。
既情招而思引。
亦目受而心傾
浩兮漫兮。
終逾遠(yuǎn)兮。
肆兮流兮。
宕不返兮。
然后精回魄亂。
神苶志否。
憂憤總集。
莫能自止。
雖剛悍武力之夫。
法度禮容之士。
孰不解威失毅。
廢綱遺紀(jì)。
借使據(jù)河負(fù)海。
牛山之美可游。
左江右湖。
京臺之樂難忘。
□邈千秋金石悲兮綺羅傷。
顧山川以永慨。
邀山月而詎央。
乃若羊公愴惻于峴山。
孔宣憫然于曲阜。
王生臨遠(yuǎn)而沮氣。
顏?zhàn)拥歉叨资住?div id="oc7bgp3"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138_1364958_comment'>
惟夫作圣明哲。
寬和敦厚。
亦復(fù)怛色愀容。
喪精虧壽。
故望之感人深矣。
而人之激情至矣。
必也念終懷始。
感往悲來。
沿未形而至造。
思系無而生哀。
此歡娛者所以易情而慨慷。
達(dá)識者所以凝慮而徘徊者也。
惜馀春賦(741年) 盛唐 · 李白
天之何為令北斗而知春兮?;刂赣跂|方。
水蕩漾兮碧色。蘭葳蕤兮紅芳。
試登高兮望遠(yuǎn)。極云海之微茫。
魂一去兮欲斷。淚流頰兮成行。
吟清風(fēng)而詠滄浪。懷洞庭兮悲瀟湘。
何予心之縹緲兮。與春風(fēng)而飄揚(yáng)。
飄揚(yáng)兮思無限。念佳期兮莫展。
平原萋兮綺色。愛芳草兮如剪。
惜馀春之將闌。每為恨兮不淺。
漢之曲兮江之潭。把瑤草兮思何堪。
游女于峴北。愁帝子于湘南。
恨無極兮心氳氳。目眇眇兮憂紛紛。
披衛(wèi)情于淇水。結(jié)楚夢陽云。
春每歸兮花開。花已闌兮春改。
嘆長河之流速。送馳波于東海。
春不留兮時已失。老衰颯兮情逾疾。
恨不得掛長繩于青天。系此西飛之白日。
若有人兮情相親。去南越兮往西秦。
見游絲之橫路。網(wǎng)春暉以留人。
沈吟兮哀歌。躑躅兮傷別。
送行子之將遠(yuǎn)??凑鼬欀詼纭?div id="kdbk73u"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20_1366895_comment'>
醉愁心于垂楊。隨柔條以糾結(jié)。
望夫君兮興咨嗟。橫涕淚兮怨春華。
遙寄影于明月。送夫君于天涯。
夫辰象上分于天。圣人以躔次而辯乎九土。川岳下鎮(zhèn)于地。王者以疆理而準(zhǔn)乎四海。我唐受命。以立人極。參天地之?dāng)?shù)。體皇王之道。懸爵祿。裂郡縣。以牧兆庶。以敘偫材。是以內(nèi)有宰衡宗工之職。尹正天下。緝熙庶績。外有方伯連率之任。董訓(xùn)戎律??疾祜L(fēng)俗。伸之而憲章大備。本之而神人協(xié)和。交暢龐鴻。耿耀休烈。故能光宅萬國。德隆三代。忠賢間出。翼戴扶衛(wèi)。騰英聲于夷夏。炳洪模于簡冊。建中四祀。盜據(jù)宮闕。德宗皇帝遵避翟之義。行巴漢之狩。時則有若太師西平王。戡大難。定大功。拯遏橫流??飶?fù)社稷。精誠貫于日月。神用迅于風(fēng)雷。陰德感于生靈。元忠書于甲令。超卓百氏。芬華一門。此公之代業(yè)也。至若貳師成功于西域。飛將名播于北平。校尉奪胡虜之氣。侍中踐戎馬之地。太尉父子以大議佐國。樂安弟兄以持功居位。博士講論于武觀。諫議朝拜于蘭臺。兗州以清約率下。白馬以功直著績。植節(jié)抱義。秉武興文。何代無人。今古相望。此公之冑緒也。以言乎西平王。則長源峻址。從而可知也。以言乎公。則蕃衍茂大。推而可知也。公名聽。字正思。西平王第八子也。幼有遠(yuǎn)略。長而喜書。辛賢將帥之風(fēng)。推歸慶忌。周勃簡重之體。多屬條侯。常加心義揣磨。功名感激。探前古成敗之事。識先儒勸懼之旨。雖任子以著令。輕起家而就拜。釋褐三遷。調(diào)補(bǔ)秘書省著作佐郎。鴻翼將摶于九霄。驥足未展于千里。始慷慨而徇志。故優(yōu)游以從軍。自是改殿中侍御史。領(lǐng)襄陽行府之職。有酈定進(jìn)者。故為西平王麾下小將也。后以事獲罪。械傳靈臺。公知其有武力。他日之可用也。以部曲故吏。送之咸陽。定進(jìn)感公之知。唯恐不得其死。及討劉辟。負(fù)羽前驅(qū)。以功入為左神策軍將軍。因以激語感動軍尉曰。西平王嘗以此軍收京師。宜選子弟。參用慰撫。察常山恣睢。不修職貢。詔發(fā)禁旅。涉河問罪。公欲因事自顯。決然請行。至止之日。公陰察潞帥盧從史首鼠兩端。輔車合眾。公獻(xiàn)策于護(hù)軍中尉吐突承璀。請遂擒之。承璀不之應(yīng)也。以權(quán)不在已。未敢先動。乃察疏其事。指言可取。雖將不內(nèi)御。而詔已中決。頃刻未就。危變在慮。公曰。事集。國家無遺鏃之費(fèi)。坐復(fù)五州之地。不集。獨(dú)可斬一夫之首。以徇三軍之士。給出潞壘??x于檻車。協(xié)力同功。以時參定。特拜左驍衛(wèi)將軍兼御史中丞。破虜書勛。功高出冠于諸將。疇庸茂典。衛(wèi)尉入侍于未央。朝廷益器全才。將委重任。試以牧人之術(shù)。觀其馭眾之能。旋授蔚州刺史。自蔚州五遷至楚州刺史。以忠信治軍旅。以慈惠恤鰥孤。以易簡為吏師。以謹(jǐn)嚴(yán)親警衛(wèi)。守三郡。將兩軍。去如始至。言皆可復(fù)。而富利之及于人。功實(shí)之濟(jì)于國者。布在州里。播于聲詩。公之守飛狐也。屬艱難之后。開元舊制。寖以隳廢。镕冶牟利。殽雜為巧。雖死罪必報。而奸弊不禁。公創(chuàng)開五爐。日鑄炫錢五萬。作為儉式。無敢誤犯。人受其賜。于今稱之。公之據(jù)安陸也。以上蔡不庭。專部進(jìn)討。公提徒步之卒。餌狼虎之口。當(dāng)矢石者十七戰(zhàn)。拔營柵者十四所。麾申州外壁。摲鐘山全邑。其所挫敗。不可勝紀(jì)。公之牧山陽也。會鄆盜挺禍。天兵壓境。公引壽春金痍之旅。雜淮陰篙楫之師。與五諸侯。分疆夾擊。水陸兼道。直趨煦山。公獨(dú)當(dāng)一面。首下四邑。奉詔最后。成功最先。傳海拒河。人心惶駭。系公勇進(jìn)。殆至撲滅。自楚州三遷至太原尹河?xùn)|道節(jié)度使。自中憲六加至檢校右仆射司徒。若貫珠疊玉。天與神授。不知其所以然也。公之節(jié)制夏臺也。執(zhí)專征之弓矢。驅(qū)犯塞之犬羊。堡壁作固于金湯。烽燧不驚于疆埸。三月而報政。周歲而策勛。去病轉(zhuǎn)戰(zhàn)于隴西。張堪殷富于河北。我有馀俗。時多與能。公之分閫靈武也。兵三覆以敗戎虜。田萬畝以實(shí)倉箱。地搜遺利百千計(jì)。歲省公費(fèi)二十萬。破羌之略。合充國之前規(guī)。積粟之多。曷唱沙之有備。公之居守太原也。一年而枹鼓不鳴。刑政以清。二年而足食足兵?;拈e輯寧。三年而事有常經(jīng)。皆可作程。五倫之去會稽。攀車叩馬。陳皓之離益部。老泣幼啼。各極一時。不謝二子。寶歷元祀。公朝京師。敬宗皇帝引對便殿。勞問之禮。有以加等。秉圭入覲。韓侯更錫其輅車。鳴玉在朝。士會亦加于冕服。賜諸侯以鈇鉞。換大將之旌旗。改拜義成軍節(jié)度使鄭滑潁等州觀察處置等使兼滑州刺史。馀并如故。崇廟中受脤之重。膺闑外推轂之寄。威令先路。仁聲載途。班白孩提。踴悅相賀。畏賈父而來晚??侄拍钢恢痢9袑⑷刖?。坐鮮溫席。問黎人之疾苦。推征賦之輕重。相山川之頹壞。審倉廩之虛實(shí)。閱甲卒之眾寡。量衣食之薄厚。如風(fēng)偃草。大革訛俗。元和中歲。師旅薦興。鄰境官軍。寄食吾地。物力殫屈。比屋流離。簿書有堆委之煩。閭井有徵責(zé)之弊。逋租宿貿(mào)。系于空文。一旦之間。盡削名數(shù)。以度量權(quán)衡緡鏹可計(jì)者。大凡七十八萬。若大旱之沐膏澤。窮陰之煦陽和。感動人心。聲走區(qū)夏。朱暉之明惠貸。劉寵之去煩苛。方其事實(shí)。不啻過也。施于有政。曾未逾時。爰適樂郊。就庇德宇。視遠(yuǎn)猶邇。相與如歸。外入版籍者二千家。新墾荒萊者三千頃。信臣之耕農(nóng)歲辟?;鸽A之人戶月增。比其惠懷。曷足多也。先是瀕河之地。殆百萬畝。以權(quán)力相假。以富利相瞻。因其饒衍。竊占經(jīng)界。公視其沃瘠之上下。與其藝植之勞逸?;蚣抑?dāng)?shù)。計(jì)種食之費(fèi)。度地任力。隨而受之。農(nóng)其茂功。土化甘壤。一軍絕歉食之嘆。萬井興多稼之謠。王景之起廢蕪。崔瑗之變蒲藺。較其功利。無以加也。日者水旱無備。帑藏不充。兵食有菽麥之雜。軍裝乏繒纊之制。公省溢員之職。罷冗貿(mào)之徒。收散墜之羨財(cái)。減浮靡之甚費(fèi)。用此惠濟(jì)。沛然有馀。行及其期。不愆于數(shù)。耿秉簡易以經(jīng)務(wù)。叚頻仁愛以垂聲。參其能否。非所貴也。戎馬之地。氣尚雜習(xí)。三河之所殷會。四方之所枕帶。逋逃容隱而為藪。萑蒲積習(xí)以成風(fēng)。人用輕生。吏不知禁。公糾察有制。寬猛相濟(jì)。涉道途者。若游于堂室。設(shè)門廬者。罕用于關(guān)鍵。重裝大賈。通行晝夕。岑熙之犬不驚吠。黃霸之路不拾遺??计湔g(shù)。詎可稱也。軍有親老。加之以衣服。卒有死喪。賻之以布帛。籍有虛缺。差第其功勞。職有罷免。選任其子弟。而又勤其部伍。習(xí)其武藝。辯背水登山之形勢。明攻城野戰(zhàn)之便利。校弓矢之疏密。試劍戟之铓鈍。人百其勇。士一其誠。懷德惠而恐沒其身。負(fù)恩澤而不愛其死。郤縠之義府斯在。韓信之軍法以行。宜乎表正偫方。藩屏王略。居三公之府。作十連之率。自朔方以抵于右輔。自沛郡以至于滑臺。出入數(shù)十年。綿亙數(shù)千里。重侯奕業(yè)。龍節(jié)武符。森棨戟以連戶。擁旌軒而接壤。皆公之弟兄。更拜迭代。自兩漢以來。未有如公茂族顯赫于天下也。握重兵。居要地。而人心不厭。受高壽。食厚祿。而時情未滿。實(shí)以西平王勛德方傳于帶礪。而公之績用克紹于堂構(gòu)者也。圣皇踐位之明年。以大和紀(jì)歲號。庶政惟新。萬物更始。云龍協(xié)而君臣同德。天地交而邦國泰寧。三州耆艾。百城庶吏。介冑之士。緇黃之徒。莫不感公之仁。飲公之惠。填城溢郭。越月逾時?;蚬Z以即路?;蛄闾槎虬荨9贾I之以義。終則詰之以威。而人心逾熾。勢不可遏。監(jiān)軍使宋守義列疏其事。上方憂勤理道。屬任長帥。于是降發(fā)中之命。旌得賢之舉。披文以徵乎衛(wèi)鼎。述德以方乎晉鐘。宣暢能事。允歸行實(shí)。公抗疏牢讓。謙懼不稱。然帝心所重。終不得請。君子謂公之建一碑也。獲三善焉。邦人愛戴。形于文奏。一善也。懇辭疊至。乞?qū)嬜o(jì)。二善也。茂功顯跡。存乎不朽。三善也。成此異美。煥乎國風(fēng)。庶元凱之勛。永垂芳于峴首。竇憲之績。不專耀于燕然。詞臣奉詔。勒銘貞石。其詞曰。
天地正氣,間生人杰。
云雷遘屯,卓立勛節(jié)。
社稷匡復(fù),神祇感悅。
方夏乂寧,祆氛蕩滅。
德不望報,功無自伐。
拯彼生靈,遏其潰穴。
公之代業(yè)兮,耿乎前烈(其一)。(一章)

海岳粹精,炳為英靈。
代濟(jì)忠賢,國有典刑。
下績侯服,上應(yīng)將星。
桓桓武功,郁郁文經(jīng)。
才實(shí)兼姿,登翼泰寧。
出車受脤,疊耀帝庭。
公之似續(xù)兮,播乎德馨(其二)。(二章)

剖符三郡,鈇鉞四鎮(zhèn)。
待物以誠,示人必信。
靈邱法鑄,安陸接刃。
淮陰降旗,朔方乘釁。
鳴沙剪寇,并州不陣。
惟道是從,惟義是順。
公之報政兮,秉圭入覲(其三)。(三章)

郊勞有禮,宴喜有容。
披呈肝膽,協(xié)契云龍。
振耀來儀,欣戴時邕。
宏宣利澤,懋建功庸。
錫以輅車,賜之歌鐘。
麾幢迭代,帶礪分封。
公之事業(yè)兮,載援高蹤(其四)(四章)

西自朔方,亙于右輔。
東及淮徐,達(dá)于鄭圃。
政循兄弟,軍傳子父。
陟為龍光,襲彼龜組。
并列門戟,俱開幕府。
輝煥丹青,超卓今古。
公之慶鐘兮,享此多祜(其五)。(五章)

廣武絕澗,黎陽要津。
河山氣象,京洛風(fēng)塵。
勁卒利兵,暢轂文茵。
殿于是邦,牧彼疲人。
當(dāng)朝受命,指日遄臻。
華巔熙熙,剪發(fā)欣欣。
公之戾止兮,煦然如春(其六)。(六章)

淄右不虔,王師問罪。
兵車騷動,道途繁會。
徵責(zé)征營,伏竄顛沛。
昭布惠訓(xùn),周知利害。
虛籍必除,逋租盡貸。
罔不禮畏,罔不愛戴。
公之去弊兮,同傷是賴(其七)(七章)

商歸市井,農(nóng)復(fù)田疇。
甍棟云羅,輿馬川流。
昔嘆兩岐,今也惟杯。
昔歌五褲,今也重裘。
門罕扃固,路無苛留。
俾之歡康,不復(fù)勞愁。
公之惠化兮,實(shí)在賢侯(其八)。(八章)

邈岐壘垣,增除戎器。
精練武旅,馳驅(qū)介駟。
屝履馀資,倉儲大備。
其下皆讓,與人共利。
金散廊廡,風(fēng)行土地。
善則歸人,材無所棄。
公之咨訪兮,允協(xié)軍志(其九)(九章)

輝宣理行,旌別循良。
尊臨千里,表率一方。
彼邦之人,出言有章。
媚于天子,觀為國光。
豈無竹帛,豈無旂常。
愿茲篆刻,可揭康莊。
公之德政兮,垂休無疆(其十)(十章)

東自梓定(劍南東川潼川府。),西從益求(西川成都府。)。
東載名于峴(山南東道襄陽府。),西次立于梁州(山南西道興元府。)。
河陽盟津(河陽三城孟州。),東得太原之壯(河?xùn)|太原府。);
淮南揚(yáng)土(淮南揚(yáng)州。),荊無郢渚之憂(荊南江陵府。)。
節(jié)建閬中,軍名安德(閬州。)。
興居齊土,成處鎮(zhèn)土(濟(jì)南府、真定府。);
彰曰鄴國,昭為潞國(相州、隆德府。)。
華原沮水,宜多所感之人(耀州。);
武陵桃源,是謂有常之域(常德府。)。
寧海、鎮(zhèn)海,杭都、益都(臨安府、青州。)。
陸本在于臨汝(汝州。),清實(shí)蒞于番禺(廣州。)。
曰橫瀛兮,乃景城、河間之地(滄州、河間府。);
曰平靜兮,為清源、瓊管之區(qū)(泉州、瓊州。)
載惟夔國之名也,實(shí)自寧江而肇于(夔州。)。
鎮(zhèn)靜無嘩,豈京口、桂林之異(鎮(zhèn)江府、靜江府。);
定平不擾,無尋陽、吳會之殊(江州、平江府。)
定彼馮翊,護(hù)彼河中(同州、河中府。);
寧于宣城,安于鉅鹿(寧國府、信德府。)
奉鄞水兮國次五位(慶元府。),慶襄邑兮保先五福(拱州。)。
東陽咸謂于寧土(婺州。),鄜畤允為于大麓(鄜州。)。
乃順洮陽(洮州。),乃成府谷(府州。)。
房陵康兮(房州。),平山陜郡之臻(陜州。)
符離靜焉(宿州。),信自合肥之篤(廬州。)。
武以昌始,地惟鄂強(qiáng)(鄂州。)。
南陽、黔中,武信、武泰(鄧州、紹慶府。);
滑臺、洋川、武成、武康(滑州、洋州。)。
入中山而眾則皆定(中山府。),服均陽而彼烏敢當(dāng)(均州。)
或秦雄而遂信(秦州、遂寧府。),或邕建以延彰(邕州、延安府。)
威著長樂(福州。),忠聞許昌(潁昌府。)。
寧有后先(徐州武寧、利州寧武。),在徐土、葭萌之地;
安分上下(冀州安武、潭州武安。),據(jù)信都、岳麓之疆。
鎮(zhèn)七其名,越自東先(紹興府。);
洪次于南,麟由西并(隆興府、麟州。)
安居陳國之位(淮寧府。),寧秉澶淵之柄(開德府。)。
洮熙河而熙以名著(熙州。),潼華陰而華焉域正(華州。)。
瀘浚別州,瀘平川泳(瀘州、瀘川、浚州平川。)。
昭安彰之三化,淯水密涇(金州、密州、涇州。);
興泰奉之三寧,彭原兗鄭(寧州、襲慶府、鄭州。)。
遂普二安,嚴(yán)劍從命(嚴(yán)州、隆慶府。)
淮建二康,蔡升向風(fēng)(蔡州、建康府。)。
彰曹南、崇漢東,而昭具信贛;
安鄖國、寧容管,而清兼遠(yuǎn)融。
宜作慶始,宜為遠(yuǎn)終(宜州慶遠(yuǎn)。)
陽安化之郡內(nèi)(慶州慶陽。),源樂城之域中(趙州慶源。)
犍為湖亳,以及康嘉昭集永(嘉定府、安吉州、亳州、德慶府。),巴郡端舒,而暨蜀重肇安崇
岳岳陽而順昌汝陰(岳州岳陽,順昌府順昌。),光光山而鳳翔好畤(光州光山,鳳翔府鳳翔。)。
寧建富沙,雄建晉國(建寧府建寧,平陽府建雄。);
天平鄆城,涼平隴坻(東平府天平,渭州平?jīng)觥#?/span>。
然則永興長安,嘉興欈李,而忠正下蔡焉(京兆府、嘉興府、壽春府,),靜難終居于邠水。
按:邠州。
⑴ 興仁府彰信,隨州崇信,贛州昭信。
⑵ 德安府安遠(yuǎn),容州寧遠(yuǎn),融州清遠(yuǎn)。
⑶ 恭州重慶,端州肇慶,舒州安慶,蜀州崇慶。
青石出石坑,綽楔可為碑。
于古初無是,秦漢始有斯。
藉用傳名垂不朽,杜預(yù)因以高岸深谷致慮而立二碑。
于峴山殊高低吁哉,好為后世之名有如此。
豈知今日陵谷未變而高岸立,石已毀滅無遺。
道旁德政誰果甘棠詠,墳前神道無過諛墓辭。
是以白氏有感乎此,獨(dú)思傳真卿秀實(shí)之忠烈,庶不負(fù)地靈產(chǎn)石,與夫石工費(fèi)磨治。
吾欲因此擴(kuò)充之,忠烈出板蕩,萬民早受危。
不如紀(jì)召父杜母循吏佳政績,俾萬民各安耕田鑿井老老幼幼樂雍熙。
天下無兵戈,何必效彼顏段捐軀盡節(jié)為。
峴山石幢拓本(癸卯) 清 · 翁方綱
峴山杜碑不可見,墮淚之石亦不存。
慶歷以前七百載,寥寥此意留乾坤。
中間尚有題識否,江山空見歲月奔。
龍圖學(xué)士左遷至(王原叔。),為感廢廟臨荒村。
表修屋宇想登陟,因勒文字薦藻蘩。
賓從和詩刻諸石,如與從事中郎言。
召伯甘棠既勿剪,征南故事且復(fù)援。
萬山之下峴之上,白日照曜臨湘沅。
宜訪斯碑為重建,覆以亭榭臨以軒。
仰睎羊公俯萬世,曠看天宇傾一樽。
人生所感偶會合,豈唯登眺嗟寒暄。
丈夫磊磊動天地,名聲不系寂與喧。
與人家國有實(shí)濟(jì),相對夙夜觀本原。
叔子懷柔矢德信,真氣已欲東吳吞。
暇嘗置酒領(lǐng)賓客,已復(fù)吊古增郁煩。
石雖紀(jì)游石何與,山以人憩山彌尊。
熙豐轉(zhuǎn)瞬宋南渡,中原北望傷精魂(王龍圖《復(fù)峴山》諸詩,后有皇祐、嘉祐、熙寧、元豐、元符、紹圣、崇寧、淳熙諸題?!复疚跻宜?,臨川王厚之順伯被命措置,郵傳至襄陽。孟冬二日還轅,朐山高仲一、永嘉劉義山、中山閻伯英餞別于峴首。天宇清肅,北望中原,慨然久之?!梗?/span>。
后來山河角尖縮,全局一覆于襄樊。
信哉在德不在險,鉅平死后恩逾敦。
異代游人那得識,但見霽景開晏溫。
八觚翠石墨花滿,千秋煙雨涕淚痕。
道輔書如大蘇跡,擬裝以配雪浪盆
順伯囊中有碑錄,遺跡又為來者捫。
其馀客若星過罶,潭水日夜鏘潺湲。
我得拓文不敢褫,重是賢達(dá)來更番。
嗟賢與否豈易識,史所不及匪目論。
粘之屋壁當(dāng)?shù)怯[,耳畔如叫湘山猿。
⑴ 元符元年六月十日,郡太守岑巖起飲餞前熙帥鐘弱翁于此,吳周臣、趙德麟、魏道輔、李方叔俱至。庚辰二月六日,吳周卿、趙德麟、趙君度、謝公定、魏道輔、魏承老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