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帛尸梨蜜多羅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釋明琛。
齊人。
少游學(xué)兩河。
以通鑒知譽。
然經(jīng)論雖富。
而以徵難為心。
當(dāng)魏明代釋門云盛。
琛有學(xué)識游肆而已。
故其雅量頗非鴻業(yè)。
時有智翼沙門。
道聲載穆。
遠近望塵學(xué)門若市。
琛不勝幽情深忌聲略。
私結(jié)密交廣搜論道。
初為屋子論議法。
立圖著經(jīng)。
外施名教內(nèi)搆言引。
牽引出入罔冒聲說。
聽言可領(lǐng)。
及述茫然。
勇意之徒相從云集。
觀圖望經(jīng)恍若云夢。
一從指授渙若冰消。
故來學(xué)者先辦泉帛。
此屋子法入學(xué)遂多。
馀有獲者不能隱秘。
故琛聲望少歇于前。
乃更撰蛇勢法。
其勢若葛亮陣圖。
常山蛇勢擊頭尾至。
大約若斯。
還以法數(shù)傍蛇比擬。
乍度乍卻前后參差。
余曾見圖極是可畏。
畫作一蛇可長三尺。
時屈時伸傍加道品。
大業(yè)之季。
大有學(xué)之。
今則不行。
想應(yīng)絕滅。
初琛行蛇論遍于東川。
有道行者深相諫喻。
決意已行博為道藝。
潞州上邑思弘法華。
乃往巖州林慮縣洪谷寺請僧。
忘其名。
往講。
琛素與知識。
聞便往造。
其人聞至中心戰(zhàn)灼。
知琛論道不可相抗。
乃以情告曰。
此邑初信。
事須歸伏諸士俗等已有傾心。
愿法師不遺故舊。
共相成贊。
今有少衣裁。
輒用相奉琛體此懷乃投絹十匹。
琛曰。
本來于此。
可有陵架意耶。
幸息此心。
然不肯去。
欲聽一上。
此僧彌怖。
事不獲已如常上講。
琛最后入堂。
赍絹束掇在眾中曰。
高座法師昨夜以絹相遺。
請不須論議。
然佛法宏曠。
是非須分。
脫以邪法化人。
幾許誤諸士俗。
高座聞此懾怖無聊。
依常唱文如疏所解。
琛即喚住欲論至理。
高座爾時神意奔勇。
泰然待問。
琛便設(shè)問。
隨問便解。
重疊雖多無不通義。
琛精神擾攘。
思難無從。
即從座起曰。
高座法師猶來闇塞。
如何今日頓解若斯。
當(dāng)是山中神鬼助其念力。
不爾何能至耶。
高座合堂一時大笑。
琛即出邑。
共伴二人。
投家乞食。
既得氣滿噎而不下。
馀解喻。
何所諍耶。
論議不來天常大理。
何因頓起如許煩惱。
琛不應(yīng)。
相隨東出。
步步嘆吒登嶺。
困極止一樹下。
語二伴曰。
我今煩惱熱不可言。
意恐作蛇。
便解剔衣裳。
赤露而臥。
翻覆不定。
長展兩足。
須臾之間。
兩足忽合。
而為蛇尾。
翹翹上舉。
仍自動轉(zhuǎn)語伴曰。
我作蛇勢論今報至矣。
卿可上樹。
蛇心若至。
則有吞噬之緣。
可急急上樹。
心猶未變。
伴便上樹。
仍共交語。
每作蛇論。
果至如何。
言語之間。
奄便全身作蛇。
唯頭未變亦不復(fù)語。
宛轉(zhuǎn)在地舉頭自打。
打仍不止。
遂至于碎。
欻作蟒頭。
身形忽變長五丈許。
舉首四視目如火星。
于時四面無量諸蛇一時總至。
此蟒舉頭。
去地五六尺許。
趣谷而下。
諸蛇相隨而去。
其伴目驗斯報。
至鄴說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西域人。結(jié)侶東游,遇玄奘得度。玄宗開元中住京兆大安國寺。時有韋玎請廢釋道二教,玄宗將從之,利涉抗言力爭,事遂罷。后徙南陽龍興寺。有《立法幢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本西域天竺人,婆羅門種姓。早年結(jié)侶欲游中國,途遇玄奘,遂同來長安。通群經(jīng)眾論,為奘門賢哲,深得中宗及朝中顯貴禮遇。玄宗開元中,曾在大安國寺宣講《華嚴經(jīng)》,嘗與韋玎內(nèi)殿辯論,賦詩相譏。晚年謫居漢東,尋移南陽龍興寺?!?a target='_blank'>續(xù)高僧傳》卷一七有傳。《全唐詩》存詩1首。另《敦煌掇瑣》中存其詩偈4首。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六 護教科(二)
西域人。婆羅門種姓也。蚤年結(jié)侶。捋游震旦。會玄奘三藏。方東反。遇諸金梭嶺。而獲師事焉。遂為奘門高弟。宏放沖達。中宗尤器重之。朝野士貴。莫不愿交。開元中。講華嚴于安國寺。四眾奔擁。無容膝地。檀施云委。而忮求者頗側(cè)目。 時有大理評事總校韋打。上言。釋道二教。蠹政久矣。臣乞與較所學(xué)。若果優(yōu)長。則國家存之。何不可者。詔三教各選百人。集內(nèi)殿辨論。定其勝負。于是玎先升高座。唱所問難。道士葉靜能。沙門思明。皆屈挫。涉次升座。辭指注射。往復(fù)數(shù)百千轉(zhuǎn)。而端緒條暢。彼常不足。而此常有馀。旁觀為之駭汗。涉乃從容問玎曰。子先升座。豈非主耶。然則主人何姓。以儒則姓孔。以道則姓李。以佛則姓釋。如是則子其姓孔矣。玎曰。姓韋。涉即于座長哦曰。我之佛法是無為。何故今朝得有韋。無韋始得三數(shù)載。不知此復(fù)是何韋。待衛(wèi)百僚。聞之悚然。上因憶韋后事。遽變色曰。玎是庶人族。輒敢輕蔑祖教。淩??釋門哉。玎懼下殿。俯伏待罪。叩頭言。臣非庶人族屬。上怒終不解。詔貶象州。賜涉號明教大師。助錢帛。造明教寺以彰其能。后以小罪。謫居漢東。徙南陽龍興寺?;壑覈鴰熞陨揭斑M見。涉識之曰。汝將來當(dāng)以道德。為天子模范。勉之。非吾輩敢比也。且遺之衣物。其藻監(jiān)類此。著立法幢論一卷行世。大歷中。西明寺翻經(jīng)沙門圓照。為作傳成十卷。則其美言懿行之富??芍?。
宋高僧傳·卷第十七 護法篇第五
釋利涉者。
本西域人也。
即大梵婆羅門之種姓。
夙齡疆志機警溢倫。
宗黨之中推其達法。
欲游震旦結(jié)侶東征。
至金梭嶺遇玄奘三藏。
行次相逢禮求奘度。
既而群經(jīng)眾論鑿竅通幽。
特爾遠塵歸乎正道。
非奘難其移轉(zhuǎn)矣奘門賢哲輻湊。
涉季孟于光寶之間。
其為人也猶帛高座之放曠。
中宗最加欽重。
朝廷卿相感義與游。
開元中于安國寺講華嚴經(jīng)。
四眾赴堂。
遲則無容膝之位矣。
檀施繁熾利動人心。
有穎陽人韋玎。
垂拱中中第。
調(diào)選河中府文學(xué)。
遷大理評事秘校。
見涉講筵幣帛堆積。
就乞選糧所獲未厭。
表請釋道二教定其勝負。
言釋道蠹政可除玄宗詔三教各選一百人。
都集內(nèi)殿。
韋玎先陟高座。
挫葉靜能及空門思明。
例皆辭屈。
涉次登座解疑釋結(jié)。
臨敵有馀。
與韋往返百數(shù)千言。
條緒交亂相次抗之。
棼絲自理正直有歸。
涉重問韋曰。
子先登席可非主耶。
未審主人何姓。
玎曰。
姓韋。
涉將韋字為韻揭調(diào)長吟。
偈詞曰。
我之佛法是無為。
何故今朝得有為。
無韋始得三數(shù)載。
不知此復(fù)是何韋。
涉之吟作百官悚然。
帝果憶何韋之事。
凜然變色曰。
玎是庶人宗族敢爾輕懱朕玄元祖教。
及凌??釋門。
玎下殿俯伏待罪。
叩頭言。
臣非庶人之屬。
涉貴其鉗利口以解疏狂。
奏曰。
玎是關(guān)外之人。
非玄貞之族類。
敕貶象州百姓。
賜涉錢絹助造明教寺。
加號明教焉。
二教重熙涉之力也。
因著立法幢論一卷。
公卿間有言曰。
涉公是韋掾之膏盲也。
涉曰。
此舉也矢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自此京城無不改觀。
言談講者以涉為最焉。
晚節(jié)遭其譴謫漢東。
尋屬寬宥移徙南陽龍興寺。
時惠忠國師知重涉名。
聊款關(guān)相謁曰。
納衣小僧向前某被門徒朝要連坐于此。
適觀師當(dāng)有貴氣。
可作高道國德。
勿同吾也。
乃開篋提衣物令忠?guī)熞穵洹?div id="nhztfpj" class='inline' id='people_13354_3_78_comment'>
由此襄鄧之人皆驚涉如此懸記。
忠?guī)煹缆曈止怅U焉。
蓋涉望重之故也。
上元二年詔忠?guī)熑牍B(yǎng)。
肅宗時入宮起居。
太上皇乃引忠見上皇曰。
此人何如利涉。
則知涉才業(yè)優(yōu)長帝王器重。
復(fù)多著述。
大歷中西明寺翻經(jīng)沙門圓照撰涉?zhèn)鞒梢皇怼?div id="7v5tl7t" class='inline' id='people_13354_3_88_comment'>
足知言行之多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