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寶巖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和制帥 其一 宋 · 王之望
七言律詩
按部經(jīng)時走四封,云山有路寶巖通。
普賢相對圓光里,摩詰不離方丈中。
喜有篇章交寄遠(yuǎn),恨無羽翼可凌空。
來詩忽作蛟龍吼,三日能令兩耳聾。
⑴ 自注:公自稱遺安居士,此句謂公不預(yù)游山也。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yán)普賢住。
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將欲神變驚凡目,故斂光芒歸窘步。
示現(xiàn)雖同人異見,開遮未判誰無懼。
臂力遙擎妙喜來,頂光近攝清涼互。
我來親睹未曾有,方審傳聞元不誤。
陽春正值風(fēng)日好,陰雨不逢雷雹怒。
入夢惟憂神鬼知,乘危暗有龍?zhí)熳o(hù)。
招提問路方上征,世界當(dāng)空已先布。
千林寂歷鳥聲少,萬嶺奔騰云氣聚。
高峰初到甫休歇,圓相俄驚成指顧。
一壺恍入物外天,五里知非世間霧。
感通咫尺捷影響,變滅須臾嗟電露。
公居福地寶巖對,身享耆年仙籍附。
兩禁高辭法從班,一燈久續(xù)禪宗炷。
正始馀風(fēng)獨后凋,建安逸駕爭先騖。
忽聆酬唱便隨喜,要與見聞俱得度。
愿公且見宰官身,一宅常與軒冕寓。
近得靈壁古石,絕似大峨正峰,名之曰小峨眉。東坡常以名廬山,恐不若此石之逼真也。作《小峨眉歌》以夸之。
三峨?yún)M大峨高,奔崖側(cè)勢倚半霄。
龍跧虎臥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朝。
禹從岷嶓過其下,奠山著籍稱雄豪。
告成歸來兩階舞,泗濱錫貢備九韶。
覽觀此石三嘆息,髣髴蜀鎮(zhèn)俱岧峣。
惜哉擊拊墮簨虡,輦送淮海還山椒。
降商訖周謹(jǐn)呵護(hù),磬氏無敢加鐫彫。
劉項蝸爭鬨靈壁,血漂川谷流腥臊。
水官恐此被染涴,氈包席裹吳中逃。
市門大隱閱千祀,苔衣塵網(wǎng)薶孤標(biāo)。
尤物顯晦定有數(shù),昨者惠顧不待招。
我昔西游踏禹跡,暑宿光相披重貂。
十年境落臥榼夢,摩挲壁畫雙鬢凋。
天憐愛山欲成癖,特設(shè)奇供慰寂寥。
恍然坐我寶巖上,疑有太古雪未消。
嵌根襞積巧入妙,峰頂箕踞貴不驕。
爐煙云浮布銀界,隙日虹貫?zāi)饦颉?div class="gdiyxut" id='poem_sentence_16_173294_comment'>
是時歲杪臥衰疾,健起放杖驚兒曹。
龍鐘繞圍喜折屐,龜手拂拭寒侵袍。
太湖未暇商甲乙,羅浮天竺均鴻毛。
小峨之名神所畀,永與野老歸漁樵。
作詩賀我得石友,且以并賀茲丘遭。
至理玄同孔老瞿,客塵覺似漸消除。
一生嚼蠟有馀味,兩載離家能幾書。
君已灰心參祖意,我猶滯相問童初。
寶巖不作桑間戀,榆館能來慰索居。
孫興公作《天臺賦》,信耳聞而任臆度。
寧海其東麓也,事或湮沒而弗著。
獨一丹丘存舊名,而臨海、天臺交有之,莫訂其實。
余家寧邑蓋五世,其山川里社之所隸,人物土產(chǎn)之所鐘,有親見,非剽聞,有諗知,非臆度也。
矧夫皇輿塘、錢塘邑在五百里甸服中,聲教浚滌,精彩呈露,月異而歲不同。
顧以千百年往事概觀,得乎?
暇日翻故書,因命子墨賦之。
詞之淺薄,雖不諧金石聲以取譽于時,原古備今,聊以補前賦所未及云。
有客自東都來,問于桃源主人曰:「吾行天下,周覽山川,九土之別揚州,臺岳未發(fā)于神秀;
六朝之都建鄴,寧海罕著于名賢。
堪輿闇而弗耀,圖諜佚而無傳。
子居是邦,愿聞其所以然」。
主人曰:「客亦知夫天施地生之有消長,古往今來之有更禪者乎?
以吳越為蠻索,《春秋》之所同貶;
以臺明為瑰富,詞人之所深羨。
惟晉太康,吾邑始顯。
截回浦而置郡,析章安而為縣。
初宅白嶠,聲跡歲遠(yuǎn)。
旋卜海游,規(guī)模日淺。
今遷治于廣度,得形局而恢展。
背烏石之岧峣,腰玉帶而回轉(zhuǎn)。
橋亭橫界乎兩街,市門旁達(dá)于四面。
祠應(yīng)三臺之頃臨,井象七星之分建。
方祥符之奉帝真,新皇祖之登御殿。
藩府之儀式崇,十節(jié)之侯謁見。
乃紹興之定庠,揭四教之堂扁。
屏門阓之囂諠,儼麗澤之淵泫。
祝圣則放生池之記復(fù)出,勵賢則釋褐坊之題壯觀。
祭社有壇,以重先農(nóng)之祈報;
登陸有亭,以隆過客之賓餞。
爾乃六卿冠蓋之都會,千室弦歌之敷闡。
隸方畿之繁邑,非邾小而滕褊。
其山則東有帽尖蓋蒼之絕巘,西有桑洲桐巖之卓峰,峴城矗立于南鄙,天門昂峙于北封。
三十六雷當(dāng)其肘,一十六窟蟠其胸。
跨古岫而上寮斗,蓋梁宣王之舊游幸;
踰摘星而入瑞云,又佛曇猷之諗經(jīng)從。
垝橋之虹,石梁杳通,蒼蒼蔥蔥;
仙巖之峰,洞天幾重,穹穹窿窿。
奇龍勍虎,崄怪巃崧。
云情雨狀,變現(xiàn)洪濛。
康樂思登而泥武,文舉愿從而遲蹤。
其海停納萬流,宗長四瀆,控直港于稽鄞,引大洋于溫福。
出烏崎,通鴨綠,睎日本,睇旸谷。
合鎮(zhèn)都而為五十二,隸海嶼者有三十六。
馬筋滉漾之鄉(xiāng),匯閭尾而吸長川;
黃渡湍激之勢,架修梁而接平陸。
緱城以北,厥壤既隩,嘆??亭之舊,筑浮門之曲。
厥聚惟簇陳,長城之故族。
一日再潮,陽往陰復(fù)。
千艭萬艘,東奔西逐。
元輿觀之而難言,子虛賦之而不足。
其野則有郊坰原隰,溪澗洞潭。
其平如掌兮通適,其峻無涯兮叵探。
視涓流而過坂兮,為砩為圳;
望朝氛而竟野兮,為霧為嵐。
風(fēng)挾颶而震遠(yuǎn),雨拖浪而蕩炎。
居氓安之而生聚,神物憑之而隱潛。
爾乃培厚而百家集,淵深而萬有涵。
姜畦富于松壇黃社,蔬圃利于后洋溪南。
苔脯擅奇于古洞,茶筍毓瑞于寶巖。
峽石蕷奴,魁蹲鴟而軟滑;
栲溪楮友,方剡藤之瑩纖。
九頃蓮芡,得水澤之富;
三洋椒漆,宜土性之咸。
竹蕃于筀筋淡苦,木盛于櫧樟松杉。
其卉則萱蕉葵蒲,艾蓼蘆蒹,而灑然秀出者,惟蓀珥蘭簪。
其果則李柰榴栗,桃杏梅栴,而磊然饤座者,惟香橙乳柑。
其田谷則秈秫總總,而利獲于海涂者相倍蓰;
其陸種則麻菽穟穟,而歲收于山貨者常二三。
藥物志于筼窗者大半,菊種譜于南塘者相參。
厥草芊芊兮,長重脂之羜;
厥桑黝黝兮,登五熟之蠶。
鑿埳則梅村之沙成鐵,熬波則長亭之土成鹽。
以至惟錯之珍,所產(chǎn)者多。
鱸脆鳘肥,螺珍?柱,蠣牡蝦魁,望潮章巨。
蟳含膏而團臍,?凝油而塞肚,鮻通黃而粲金相,??柔白而懸銀縷。
新婦臂婉而凝脂,老嫗帔長而曳組。
舊總謂之鮮鮮,賤不論于分?jǐn)?shù)。
若夫澇漲而河豚生,汐退而彈涂聚,?沫浮鲗黑喣,鰲車攢蠔山豎。
修帶如篦,斑鹿赪虎。
鳒目之比如瞪,鯊觜之铦于鋸。
?梅之軟如束,鮨苗之多于黍。
鯧楓葉之僄輕,鱧竹夾之癯露。
加之鲯鰻鱭鱽之黨類,蚌蛤蟶?之儔侶。
《水經(jīng)》失于登載,《爾雅》昧于記注。
名不周知,品不殫舉。
于是術(shù)逞詹公,巧兼任父。
隨搜收于緡罾,剩堆貯于鼎俎。
又有鯉鯽細(xì)鱗,鲇鰍吐哺,蛙蟹產(chǎn)于疇塍,鱔鱉穴于沙渚。
濈濈湡湡,洋洋圉圉,雖水族之殊科,亦海物之同與。
礦石涸于蛇盤之丘,石首發(fā)于洋山之嶼。
工師鉆堅而臠分,舟人冒險而漁取。
磨礱磢砌,以供百家之常需;
膠鰾鱐鯖,以通四方之販賈。
此雖方物之所宜,抑亦他邦之鮮伍。
而況東南正氣,界截海邦,霞崌月嶼,鐘英孕芳。
曩以去天之遼邈,超然避地而退藏。
至屈氏子廬于湫水之滸,梅長者棲于鳳山之岡。
曰鐵場則有若張少霞之藥鼎,曰桐柏則有若葛稚川之丹房。
雖啟靈而著述,迄鏟彩而埋光。
偉宋德之當(dāng)天,同文軌于殊方。
崇姬孔而抑聃釋,業(yè)文策而變工商。
越嘉、治、祐、宣之熙洽,聯(lián)周、王、羅、李之騫翔。
赫名第而起晦,辟井社以斸荒。
迨六飛之度南,廣仁澤之延袤。
東西王兩族之望,左右許一門之秀,疏學(xué)殖之根源,競賢路而輻湊。
鄉(xiāng)貢之家,比比乎連甍;
橋門之彥,翩翩而結(jié)綬。
或騫華于童習(xí)晚恩,或擢穎于宗英世胄,或文武科之踵升,或內(nèi)外優(yōu)之疊奏,或能流光于宦業(yè),匪徒角勝于文囿。
爾乃白屋公卿,青云步驟,烏臺騎省之出入,虎節(jié)菟符之先后。
重典選于春闈,侈歸榮于晝繡,簪筆素以對天光,典樞衡而應(yīng)臺宿。
等而上之,來者靡究。
更有尚清修而立門戶,輕進(jìn)取而安里廛。
泥滓名位,膠漆林泉。
瀉陶篇而杜什,藐島瘦而郊寒。
蒙庵文會,襄陽之耆舊;
閬風(fēng)詩侶,江西之派源。
或辟野堂而講學(xué),或儲墨藏之遺編,或守柴桑之廬而厭仕,或結(jié)香山之社而逃禪。
信君子之行藏,表鄉(xiāng)里而率先。
士得師于庠塾,農(nóng)勤身于桑田。
工執(zhí)藝而精良,商通貨而貿(mào)遷。
舉樂道而懷德,知委順以安天。
于是俗化,明表里正,有事生事亡之合于理,有為婦為母之一于敬。
守義者卻婚于崔盧,篤教者媲賢于陶孟。
茲陽倡而陰和,猶宮動而商應(yīng)。
若蔡貴嬪則垂國史之懿范,若汪李氏則著郡記之賢行。
厥惟風(fēng)教所關(guān),非但室家相慶,亦或厭世味之甘辛,悟法身之清凈。
傳祖遠(yuǎn)之衣缽,擅上方之名勝。
惟此舊俗,安于遐陬,不從軍而走馬,不帶刀而賣牛,僅守田園之業(yè),以紓衣食而謀。
彼錢氏之僭竊,奄全浙而誅求,遞逢迎而加賦,苦椎肌乎何尤。
獨陳長官,如魯中牟,歷上書而爭詆,寧委身于系囚。
直挽回其毒手,得輕損于苗頭。
迨夫錢俶納土,而后皇政優(yōu)游,閔赤子之彫憊,從寬典而撫優(yōu)。
由是歲月久,雨露周,主意渥,宿瘼瘳。
立縣渚之鎮(zhèn),以警鄉(xiāng)落之狗鼠;
設(shè)臨門之寨,以壯屯衛(wèi)之貔貅。
寬稅斂于經(jīng)典,弛酤榷于糟丘。
免身丁而生齒有滋蕃之益,行義役而鄉(xiāng)鄰無糾決之仇。
遂百年之聚族,溥一同而蒙休。
又況氣數(shù)干于定理,矩矱系于操修。
赤城經(jīng)行之日著,拙齋生徒之云稠。
寓黌舍而象繪,備烝嘗于春秋。
植公道之赤幟,屹砥柱于中流。
后生宗之而自勵,末俗聞之而不偷。
且夫自有邑里以來,希見兵革之事。
袁晁狂徒,竟殲于十二保橋;
呂囊殘黨,隨撲于清泉山寺。
二難既消,寸鐵不試,晏然媧葛之居民,真若仙佛之樂地。
子來幾日,談何容易」?
客再拜曰:「吾儕小人,粗明大義,茲固道聽而涂說,或恐俗殊而政異。
敢將狂夫之言,以發(fā)主人之意。
海瀕斥鹵,旱乾無備。
三日不雨,則田龜坼而枯焦;
一谷失收,則民憔悴而狼狽。
枯富家之儲贏,仰客舟之米至。
此合推廣社倉之成規(guī),以為兇年之久利。
萬戶酒酤,沈湎荒恣,大家造年計以縻谷,細(xì)民乏朝炊而求醉。
是雖郡國之委輸,終亦縣家之枵匱。
此合稍復(fù)發(fā)賣之通規(guī),以貯公私之元氣。
官弱民強,誰實誰祟?
治邑者悸憚而不問,攝事者茍且而不治。
此安得關(guān)中司馬、洛陽康節(jié)之復(fù)生,以主鄉(xiāng)邦之公議?
余亦言外之散人,或干狂謀而出位」。
主人矍然起而謝之曰:「客固咎吾之不言,而未知吾所欲言之志」。
就歷敘于篇中,以備觀風(fēng)者之所采。
傳聞三山駕空虛,珠宮貝闕神仙都。
茫茫弱水限舟楫,人跡不到如有無。
平生點檢江山好,秪有龍宮覺華島。
何年經(jīng)創(chuàng)作者誰,興圣帝師孤竹老。
老人絕俗棲金沙,歲久喜舍來天家。
懸崖架壑置佛屋,突兀殿閣凌煙霞(一作開明霞)
乃知造物開神異,故壓祇園布金地。
四顧鯨波翼寶巖,玻璃環(huán)擁青螺髻。
我生自厭薰膻腥,坐覺兩腋生清泠。
夜涼海月耿不寐,幾欲舉手捫天星。
明朝收帆落塵土,一夢回頭散風(fēng)雨。
向令坡老此經(jīng)行,想不愿為天竺主。
聞閒閒再起為翰林 金 · 密璹
七言律詩
蓮燭光中久廢吟,一朝超擢睿恩深。
四朝耆舊大宗伯,三紀(jì)聲名老翰林。
人道蛟龍得云雨,我知麋鹿強冠襟。
寶巖空谷西窗夢,不信秋來不上心。
題建寧府建安堂壁 元 · 王惲
七言律詩
郡名改自炎興后,官事多從五代年。
草木不知黃落候,江山渾是寶巖天。
風(fēng)時雨若回天眷,味厚泉甘覺氣全。
城府自來多險隘,高蹤誰躡漢梅仙(東山稱梅隱云梅福常隱于此)。
寶巖清閟景偏加,石乳駢連玉作華。
向夜月來松影亂,卻疑神女散瓊花。
李生騎鯨去莫扳,畫本散落流人寰。
鄒生所藏尤神逸,參差畫出江南山。
初從武林寫游跡,西湖潑墨流潺湲。
六橋雨中每放艇,云棲月下頻扣關(guān)。
山僧追游負(fù)囊米,妓女乞畫敲銅鍰。
意中煙景亟追取,興來筆墨不可刪。
虎丘天竺總腳底,山泉秀絕勤躋攀。
靈巖廊邊山盡響,虎山橋頭月幾彎。
西山梅花千萬樹,盤螭光福爭回環(huán)。
聚塢楊梅亞紺紫,洞庭朱實垂朱殷。
巾車棹舟窮冬夏,命觴染翰銷馀閒。
白頭荏苒好友盡,青山潦倒樂事慳。
鐵山寒梅空照眼,六浮閣址埋草菅。
山堂懷人更感舊,摩娑畫冊流涕潸。
山中宿昔共游燕,酒痕墨沈猶班班。
惜哉不見此卜筑,點染尺幅看斕斑。
石田詩句拂云浪,大癡粉本留孱顏。
潦收漁莊淥照水,霜酣寶巖紅滿灣。
海山云氣互吞吐,羽人仙客時往還。
石田大癡尚未死,共捉麈尾戴白綸。
顧我與子不見耳,安知李生今不游其閒。
嗚呼,安知李生今不游其閒。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