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慧安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35—612 【介紹】: 隋僧。金城狄道人,從祖遷居上黨。俗姓李。年十四從鄴京僧衍為弟子。及北周武帝毀佛,乃居家奉戒,儀體無失。隋文帝開皇初,住興義寺譯經(jīng)。精研《華嚴經(jīng)》。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金城狄道李氏也。
其祖相封上黨。
遂徙居之。
年十四。
投鄴京大莊嚴寺衍法師出家。
每入講堂。
作天宮想。
年十八。
覆講華嚴十地。
眾即嘉嘆。
冠年受具。
專志毗尼。
周武之變。
家居奉戒如法。
隋興。
詔預菩薩僧數(shù)。
官給所須。
仍于少林寺安置。
開皇三年。
重薙染于洛州凈土寺。
偕海玉法師。
講釋華嚴。
七年詔住興善寺。
為譯經(jīng)證義沙門。
十七年。
悶絕未殯。
及蘇乃云。
初見兩吏手執(zhí)文書。
立房門外曰。
官須見師。
頃之若蹈空而往者。
到一七寶樹林。
端嚴如畫。
二吏即辭退。
干望東西。
極目無非珍寶。
焜耀不可正視。
凡樹下必有華座。
而或坐不坐相雜也。
聞有呼其名者。
就視之。
則慧遠法即也。
因禮訊之。
問此為何地。
答是兜率。
僧休法師處南座。
吾與之同生此耳。
且見休遠并非本形。
皆戴冠服彩。
光煒絕世。
但能識其語音。
遠又謂曰。
我弟子皆生此矣。
仁壽三年。
詔送舍利于路州漢王寺。
其瑞應之詳見別傳。
時漢王諒作鎮(zhèn)晉陽。
聞干起塔其寺。
遠遣使?施。
獻后崩。
嘗為帝述懺稱旨。
賜帛二百疋。
大業(yè)三年。
置大禪定道場。
詔擢上座。
八年正月二十九日終。
春秋七十八。
于是火葬終南山陰。
初干常作蓮華世界海觀。
及彌勒天宮觀。
至疾革。
翻睛上視不與人對。
久之如故。
沙門童真問何所見。
曰向有青衣童子二人來召。
抵兜率城外未入。
故翹足以望城中寶樹華蓋。
若平立則無所見也。
真曰。
如是得不遂所愿耶。
干曰。
天樂非久。
終墜輪回。
華藏世界吾所愿也。
不久復絕而蘇。
真又問。
干曰。
見大水遍滿。
華如車輪。
吾坐其上。
自爾卒。
靈辯干之猶子。
小少教養(yǎng)。
通大典。
今住勝光寺。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二 義解篇八
釋靈干。姓李氏。金城狄道人。祖相封于上黨。遂隨封而遷焉。年始十歲。樂聞法要。游寺觀看情欣背俗。親弗違之。年十四。投鄴京大莊嚴寺衍法師為弟子。晝夜遵奉無怠寸陰。每入講堂想處天宮無異也。十八覆講華嚴十地。初開宗本披會精求。僉共怪焉。又酬抗群鋒無所躓礙。眾益欣美。冠年受具專志毗尼而立性翹仰恭攝成節(jié)。三業(yè)護持均持遮性。周武滅法通廢仁祠。居家奉戒儀體無失。隋開佛日。有敕簡入菩薩數(shù)中。官給衣缽少林置館。雖蒙厚供而形同俗侶。開皇三年。于洛州凈土寺方得落采。出家標相自此繁興。有海玉法師。講華嚴眾。四方追結(jié)用興此典。干即于此眾講釋華嚴。東夏眾首咸共褒美。開皇七年。因修起居道業(yè)夙聞。遂蒙別敕令住興善。為譯經(jīng)證義沙門。至十七年遇疾悶絕。惟心不冷未敢藏殯。后醒述云。初見兩人手把文書戶前而立曰。官須見師。俛仰之間乃與俱往。狀如乘空。足無所涉。到一大園。七寶樹林端嚴如畫。二人送達便辭而退。干獨入園東西極目。但見林地山池無非珍寶。焜煌亂目不得正視。樹下花座或有人坐或無坐者。忽聞人喚云。靈干汝來此耶。尋聲就之。乃慧遠法師也。禮訊問曰。此為何所。答是兜率陀天。吾與僧休同生于此。次吾南座上者。是休法師也。遠與休形并非本身。頂戴天冠衣以朱紫。光偉絕世。但語聲似舊依然可識。又謂干曰。汝與我諸弟子后皆生此矣。因爾覺悟重增故業(yè)。端然觀行絕交人物。仁壽三年舉當寺任。素非情望。因復俯從。其年奉敕。送舍利于洛州。便置塔于漢王寺。初建塔所屢放神光。風起燈滅。而通夕明亮不須燈照。又感異香從風而至。道俗通見。四月八日下舍利時。寺院之內(nèi)樹葉皆萎。烏鳥悲叫。及填平滿還如常日。時漢王諒作鎮(zhèn)晉陽。承干起塔王之本寺。遠遣中使?賜什物。然其善于世數(shù)。機捷樞要辯注難加。嘗為獻后述懺。帝心增感歔欷連洏。乃賜帛二百段。用旌隆敬。大業(yè)三年置大禪定。有敕擢為道場上座。僧徒一盛匡救有敘至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卒于寺房。春秋七十有八。幢蓋道俗相與奔隨。乃火葬于終南之陰。初干志奉華嚴。常依經(jīng)本。作蓮華藏世界海觀及彌勒天宮觀。至于疾甚。目精上視不與人對。久之乃垂顧如常日。沙門童真問疾因見是相。干謂真曰。向見青衣童子二人來召。相逐而去。至兜率天城外。未得入宮。若翹足舉望。則見城中寶樹花蓋。若平立則無所見也。旁侍疾者曰。向舉目者。是其相矣。真曰。若即往彼。大遂本愿。干曰。天樂非久終墜輪回。蓮華藏世界是所圖也。不久氣絕須臾復還。真問何所見耶。干曰。見大水遍滿華如車輪。干坐其上所愿足矣。尋爾便卒。沙門靈辯。即干之猶子也。少小鞠育誨以義方。攜在道位還通大典。今住勝光寺。眾議業(yè)行擢知綱任。揚導華嚴擅名帝里云。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四 傳宗科
隱居嵩山。自得心法于老安禪師。四方之趨附者。同益至。然其鄉(xiāng)里名姓。終未嘗以告人也。天后時。嵩山神祠有灶。頗靈異。民之祈福祐者。踵相接。殺豕釃酒無藝。墮患之。微以杖三擊之曰。本是泥瓦合成。靈從何來。圣從何起。灶即破裂墮落。頃之見童子青衣。再拜于前曰。吾昔嘗以罪累。辱司此灶。其苦奚可量。今賴師說無生法。獲生天上。敢不致謝。由是世號破灶墮。有僧問云。某等久在和尚左右。未蒙和尚苦口相為。灶神得甚么徑旨。便獲生天。墮曰。我即向伊道。是泥瓦合成。別無道理為伊處。僧無語。墮曰會么。曰不會。墮曰。本有之性。為甚么不會。僧禮拜。墮曰。墮也。破也。破也。
宋高僧傳·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釋破灶墮者。
不知何許人也。
天后之世參事嵩岳安禪師號老安是歟。
通徹禪法逍遙弗羈。
恒理求而不見其前。
別涂取而莫趨其后。
嘗遇巫氏能與人醮灶祓禳。
若漢武之世李少君以祠灶可以致物同也。
凡其解奏之時。
往往見鬼物形兆。
閭里迭畏。
傳于眾多殺少牢以祭之者交午。
重其主灶。
乃幡蓋擁之秘而罕睹焉。
揚子所謂靈場之威宜夜矣乎。
時墮詣之。
始勸巫者。
終為神說法已告云。
我聞師教決定生天。
乃現(xiàn)其形禮辭且曰。
蒙師提耳獲益彌深。
得生殊勝天。
言訖而隱。
其灶即神祠也。
隨而瓦解自然破落。
非人力也。
遐邇驚駭。
此師素不稱名。
由此全取他名號破灶墮也。
神僧傳·卷第七
嵩岳破灶墮和尚。隱居嵩山。山有廟甚靈。惟安一灶祭無虛日。師入廟以杖擊灶云。此泥瓦合成。圣從何來靈從何起。又擊三下。灶乃傾破墮落。須臾一青衣人設(shè)拜師前曰。我本此灶神久受業(yè)報。蒙師說無生法得脫此生。特來禮謝。再拜而去。少頃徒眾問師。灶神得何經(jīng)旨便得生天。師曰。我只向伊道。只泥瓦合成別無道理為伊。眾無語。師良久云。會么。眾云。不會。師曰。本有之性為什么不會。眾僧乃禮拜。師曰。破也墮也。于是其眾大悟玄旨。
釋惠淵 朝代: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惠淵首座。
向北人。
孤硬自立。
參晦堂真凈。
實有契悟處。
泯泯與眾作息。
人無知者。
洪州奉新慧安院。
門臨道左。
衲子往還。
黃龍泐潭洞山黃檗。
無不經(jīng)繇。
偶法席久虛。
太守移書真凈。
命擇人主之。
頭首知事耆宿輩。
皆憚其行。
師聞之。
白真凈曰。
惠淵去得否。
凈曰。
汝去得。
遂復書舉師。
師得公文即辭去。
時湛堂為座元。
問師曰。
公去如何住持。
師曰。
某無福。
當與一切人結(jié)緣。
自負栲栳打街供眾。
堂曰。
須是老兄始得。
作頌餞之。
師住慧安。
逐日打供。
遇暫到。
即請歸院中歇泊曰。
容某歸來修供。
如此三十年。
風雨不易。
鼎新創(chuàng)佛殿。
輪藏。
羅漢堂。
凡叢林所宜有者。
咸修備焉。
黃龍死心禪師訪之。
師曰。
新長老。
汝嘗愛使沒意智一著子。
該抹人。
今夜且留此待。
與公理會些細大法門。
新憚之謂侍者曰。
這漢真?zhèn)€會底。
不能與他剺牙劈齒得。
不若去休。
不宿而行。
師終于慧安。
阇維。
六根不壞者三。
獲舍利無數(shù)。
異香滿室。
累月不絕。
奉新兵火。
殘破無子遺。
慧安諸殿。
嶷然獨存。
豈非愿力成就。
神物護持耶。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九八九
繼忠(一○一二——一○八二),俗姓丘,字法臣,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八歲得度,師事廣智,甚為契之。永嘉士庶請居開元寺東閣,遷妙果、慧安寺,退隱江心。再出主西湖法明院。元豐五年十月卒,年七十一。忠服膺四明知禮之學,屢與山外諸師爭辯。著有《四明仁岳異說叢書》七卷(存)、《扶宗集》五十卷,世因稱扶宗尊者。見《水心文集》卷一二,《補續(xù)高僧傳》卷二,《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三,《釋門正統(tǒng)》卷六。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繼忠。
字法臣。
永嘉丘氏子。
父母求嗣佛祠。
同夢一僧授以好子云。
螺溪尊者。
寄汝養(yǎng)之。
母娠。
即厭葷血。
幼見佛像必致敬。
八歲得度。
即詣南湖。
依廣智學。
勞苦得疾。
乃行請觀音三昧。
感大士放光以水灌頂。
其疾即愈。
既而洞悟教觀。
廣智深契之。
時令代講。
雪竇顯禪師。
見而嘆曰。
四明之道。
為有傳矣。
永嘉士庶。
請居開元東閣。
遷妙果。
慧安退隱。
江心嗣。
又出主西湖法明。
學者驟集。
有欲革大其居者。
師曰。
施者方受其福。
吾忍毀之乎。
每歲正月上八。
于郡中授菩薩戒。
行放生事。
士庶嘗至數(shù)萬人。
每誓于眾曰。
入吾道場。
而皈命三寶者。
縱未得道愿。
生生世世。
不失人身。
正見出家。
求無上道。
行法華光明彌陀觀音三昧。
日不虛過。
誦咒救疾。
神應莫測。
每入市。
坐者避席。
行者避路。
舉首加敬。
稱為戒師。
元豐五年十月八日。
沐浴更衣。
坐脫。
人見赤光炤澈空表。
鳥雀悲鳴。
三日不下。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一
釋繼忠,字法臣,姓邱氏,永嘉人也。
父母求嗣佛寺,夜夢一僧授以子曰:“螺溪尊者,寄汝養(yǎng)之。
”及有孕,即厭腥血,故生而端詳,性好清潔,雖在髫年,每睹佛像,必致敬禮。
八歲入開元,蒙恩得度,即詣南湖,依廣智學,勞苦得疾,乃行請觀音三昧,見大士放光,以水灌頂,其疾即愈。
既而洞悟教觀,無所凝滯,廣智深器之。
時令代講,雪竇顯禪師見而嘆曰:“四明之道,為有傳矣。
”永嘉士夫請居開元東閣,遷妙果慧安
退隱江心,研精禪觀。
出主西湖法明,學者驟集。
有欲革大其居者,忠曰:“施者方受其福,吾忍毀之乎。
”每歲正月上八,于郡中受菩薩戒,行放生事,士庶嘗至數(shù)萬人。
每誓于眾曰:“入吾道場而歸命三寶者,縱未得道,愿生生世世不失人身,正見出家求無上道。
”行法華、光明、彌陀、觀音三昧,日不虛度,誦咒救疾,神應莫測。
每入市,坐者避席,行者避路,舉首加敬,稱為戒師。
杭州大旱,郡守范公仲淹命忠禱于湖,甘雨隨應。
宋元豐五年十月八日,沐浴更衣,集眾說法,結(jié)印坐亡。
人見赤光徹照空表,凈社全教夢金甲士告曰:“今夜得道人入滅。
”慶恩希妙夢神人告曰: “忠法師已生兜率。
”忠久行施食,后雖有繼,烏雀悲鳴,三日不下。
葬于瑞鹿山,傳法者及百人。
著《扶宗集》五十卷,《十諫》、《指迷》、《抉膜》、《十門析難》及《十義》諸書,用昭四明,獨得祖道之正。
趙清獻公汴為之贊曰:“教明圓通,聽眾依響。
以心傳心,以真破妄。
真兮謂何?
有相非相。
如水中月,如鑒中象?!?div id="uyumjdz" class='inline' id='people_86424_2_25_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