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慶顯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71—1356 【介紹】: 元僧。馀姚人,字同舟,一字天岸,俗姓姚。年十六出家。從全公讀天臺書,悉通其玄義。文宗天歷初,主杭之顯慈、集慶二寺,歷主蘇之萬壽、會稽之圓通等寺。改普福寺,卒。有《四教儀紀正》和《天岸外集》。
大明高僧傳·卷第二 解義篇第二之二
釋弘濟字同舟別號天岸。越之馀姚人。姓姚氏。幼孤。從里之寶積寺舜田滿和尚出家。丱時駿發(fā)絕倫。滿授以法華經(jīng)輒成誦。年十六為大僧。日持四分律。躓步之間不敢違越繩尺。已而嘆曰。戒固不可緩。而精研教乘以資行解。又可后乎。于是往鄞依半山全法師習(xí)臺教。久之悉通其旨。嘗修法華金光明凈土等懺。一日于定中彷佛睹四明尊者。付以犀角如意。自是談辯日溢若河懸泉涌。而了無留滯。元泰定元年出世住萬壽圓覺。明年鹽官海岸毀。居民朝夕惴惴恐為魚鱉之宅。元丞相脫驩甚憂之。乃禱觀音大士于上竺。命濟即海岸建水陸大齊入慈心三昧。取海沙誦大悲陀羅尼。帥眾遍撒其處。凡足跡所及岸皆復(fù)固。人稱神焉。天歷遷集慶顯慈二寺。適當歲儉退處別室。蘇人聘興大德萬壽寺。閱六寒暑寺告成。至正五年宣政請主會稽之圓通。居四載。還寶積專修念佛三昧。七年濟以年高八十。元主降旨命主杭之普福。濟堅臥不起。門人法航等進曰。和尚自為固善。其如斯道何。濟不得已遂強起受詔赴之。無何竟拂衣復(fù)歸舊隱。開清鏡閣以蟄焉。因楞嚴經(jīng)諸注繁簡失當。將欲折衷其說為之疏解。俄疾作即召弟子。以唯心凈土之旨惓惓為勉間有未解其意。濟乃厲聲曰。生死難處生死難處。遂書偈而逝。時至正十六年三月十日也。閱世八十有六。坐七十有一夏。越七日顏如生。眾以陶器葬里之蛾眉山松花塢。亦濟自卜之所。嗣法弟子有上竺道臻雍熙凈琛普光允中圓通有傳天宮明靜五人。所著有四教儀紀正天岸外集各若干卷。行于世。 系曰。濟有大過人者三焉。內(nèi)外書史過目則終身不忘一也。有高昌僧般若室利。學(xué)兼華梵世無敵者。請濟用高昌語譯小止觀。而頓見文彩煥發(fā)室利郝然自失二也。生平以流通教法為己任。凡講法華一百十會。而感天雨寶花繽紛者再三也。嗚呼人或有一不愧于生。濟備此三??芍^世之優(yōu)曇也歟。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字同舟。
別號天岸。
越之馀姚人。
姓姚。
幼孤從里之寶積寺舜田滿和尚出家。
丱時駿發(fā)絕倫。
滿授以法華經(jīng)。
輒成誦。
年十六。
持四分律。
躓步之間。
不敢違越繩尺。
已而嘆曰。
戒固不可緩。
而精研教乘。
以資行解。
又可后乎。
于是往鄞。
依半山全法師。
習(xí)臺教。
久之悉通其旨。
嘗修法華金光明凈土等懺。
一日于定中。
彷佛睹四明尊者。
付以犀角如意。
自是談辯日溢。
若河懸泉涌。
了無留滯。
元泰定元年出世。
住萬壽圓覺。
明年鹽官海岸毀。
居民朝夕惴惴。
恐為魚鱉之宅。
元丞相脫驩甚憂之。
乃禱觀音大士于上竺。
命濟即。
海岸。
建水陸大齋。
入慈心三昧。
取海沙誦大悲陀羅尼。
帥眾遍撒其處。
凡足跡所及。
岸皆復(fù)固。
人稱神焉。
天歷遷集。
慶顯慈二寺。
適當歲儉。
退處別室。
蘇人聘興大德萬壽寺。
閱六寒暑。
寺告成。
至正五年。
宣政請主會稽之圓通。
居四載。
還寶積。
七年元主降旨。
命主杭之普福。
濟堅臥不起。
書偈而逝。
閱世八十有六。
坐七十有一夏。
越七日。
顏如生。
眾以陶器葬里之蛾眉山松花塢。
補續(xù)高僧傳·解義篇
弘濟。字同舟。一字天岸。馀姚姚氏子。投同里寶積寺舜田滿公出家。滿公師之從父也。師駿發(fā)絕倫?;蚴诜ㄈA經(jīng)。輒能記憶。年十六受度。為大僧。持四分律。頃步之間。不敢違越繩尺。已而嘆曰。戒固不可緩。精教乘以資行解。其又可后乎。于是往鄞。依半山全公。讀天臺之書。久之悉通其說。嘗修法華金光明凈土期懺。聚精會神。存誠不一髣髴。于觀定中。睹尊者畀以犀角如意。自是談辯日增。河懸泉涌。而了無留礙。未幾。泰定改元。開法于萬壽圓覺寺。浙河左右杰偉之士。奔走其室。惟恐后之。議者謂。倡佛海之道。以播芳猷。實自師始。
新續(xù)高僧傳·譯經(jīng)篇第一之二
釋弘濟,字同舟,別字天岸,姓姚氏,世為馀姚人。幼孤,從里中寶積寺舜田滿出家。滿即其從父也。雖在幼弱,機穎俊發(fā),初授《法華經(jīng)》,便能成誦。年十六,受度為大僧,日持《四分律》,跬步之間不越繩尺。已而嘆曰:“戒為初學(xué)之門,工之始基,當更精教乘,以資行解。”于是之鄞,依半山全,讀天臺之書,久之悉通其玄義,嘗修法華、光明、凈土期懺,歛意凝神,積誠不貳,髣髴于定中睹尊者,畀以犀角如意,自是譚辯風(fēng)生,詞如泉涌,了無留礙。當是時,大山恢尸松江之延慶,越溪澄主武林之演福,法幢雙峙,光燄灼然,照耀大江南北,皆延濟分座說法,而越溪愛之尤篤。諸部疑難,或有未易決者,要其終始而折之。蓋諦觀圓融,洞若觀火,故叩聲應(yīng)響,略無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