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釋常潤
相關(guān)人物:
共 11 位
。
共 6 首
同
幻休上人
登二祖庵遇雨
明 ·
黃洪憲
五言律詩
迢遞青山暮,崚嶒石磴斜。
孤云生杖履,細(xì)雨濕袈裟。
林靜時(shí)聞籜,臺(tái)空欲散花。
何年謝塵鞅,老此覓丹砂。
題
幻休和尚
小像
(沛城北茶棚開山僧也。)
其一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絕句
扶桑已過走崦嵫,海下魚蛟總未知。
看著空花真面目,千峰絕頂笑嘻嘻。
題
幻休和尚
小像
(沛城北茶棚開山僧也。)
其二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絕句
三身些子不爭差,問爾歸來那是家。
解得洹河千萬劫,西風(fēng)滿院獨(dú)拈花。
題
幻休和尚
小像
(沛城北茶棚開山僧也。)
其三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絕句
花開花謝剖殘茵,芥子須彌一往塵。
捧腹山頭全不認(rèn),看來可是本來人。
題東坡逸詩后
其四
(己卯)
清 ·
申緯
七言絕句
偶尋一事浮暉閣,襲謬商丘失筆尖。
五百篇中公自注,揭為題目一詩添
⑴
。
附:翁覃溪蘇詩補(bǔ)注(方綱)按此詩先生墨跡。已見前卷
常潤
道中寄陳述古詩補(bǔ)注內(nèi)。今查氏刻本據(jù)外集。編入自密州移徐州時(shí)作。按先生自密移徐。在濰州度歲。是熙寧九年丙辰之冬。事在癸丑倅杭之后三年。又蔡帖內(nèi)約綽新嬌一詩。題云題壁詩。帖后有公題云。錢塘有美堂前小閣中壁上。小書此詩。蔡君謨真跡也。陳述古摹刻。軾在定香橋野店中觀之。又蔡帖內(nèi)天際烏云含兩重一詩。題云夢(mèng)詩。帖后有公題云。此蔡君謨夢(mèng)中詩也。真跡在濟(jì)明家。筆力遒勁。元祐五年二月四日。蘇軾題后。(方綱)竊意墨跡既有。又有人和云云。不知誰作。此題乃云不知為誰而作也。和一首則不特和詩之出。自先生作無疑。而濰州驛壁,定香橋店。亦皆不必泥于其地矣。余所藏先生墨跡后無題署年月。然其曰仆在錢塘則是初倅杭事。而此跡為追憶書之。是熙寧甲寅以后數(shù)年間所書。若以濰州度歲論之。則此墨跡?;蚣聪滴鯇幨甓∷人鶗?。墨跡后有虞道園詩并跋。跋云柯敬仲多畜魏晉法書。至宋人書殆百十函。隨以與人弗留也。他日獨(dú)見此軸在幾格間。甚怪之。及取觀則吾坡翁書蔡君謨夢(mèng)中詩及守居閤中舊題也。第三詩以為不知何人作。其軒轅彌明之流歟。至順辛未二月望日。蜀人虞集書。(緯后得此說而益喜愚見之不誣也。道園則以第三詩。直歸之軒轅彌明之流。覃溪?jiǎng)t以為不特和詩之出。自先生作無疑。而濰州驛壁,定香橋店。亦不必泥于其地云爾。則并疑其第二詩之同出于先生手也。姑錄此。以俟智者之辨正。)
⑴ 公集。與客游道場。何山得鳥字詩二十韻。五古也。其曰更將掀舞勢。把燭畫風(fēng)筱。美人為破顏。正似腰支裊四句下。公自注歸自道場。何山過大風(fēng)。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燭奉硯。寫風(fēng)竹一枝云云。查氏有按說曰。更將掀舞勢四句。諸刻本。另作五言絕句一首。明屬重出今移原題。作四句注腳。以正向來之訛。余謂商邱施注本。自謂一洗王注之陋。而又不免襲謬如此。宜乎后人之譏以潦草也。浮暉閣,耘老溪亭。出吳興掌故集。
余所藏東坡文字。舊有全集,王注,施注,查注四種。又得覃溪補(bǔ)注及海外集二種。玆集之聚。殆無遺憾。喜而有述。凡四百四十首
(庚辰)
清 ·
申緯
我有蘇集癖,大小種三四。
大固味全鼎,小大廢歜芰。
梅溪始注詩,猶有舛駮議。
分門最其失,恐非王氏志。
舊分五十門,省為三十二。
因襲或?yàn)榫?,?xì)究豈無自
⑴
。
八注與十注,悵望空予跂。
堯卿及子西,重復(fù)沈黃暨。
皆今所未傳,義例嗟永閟
⑵
。
玆集注最難,放翁言之亟
(說見渭南集,施司諫注,蘇詩序。)
。
施注徒編年,善本稱無愧。
后出者雖巧,踵前或多利。
蘇氏之功臣,王施爭座位。
商邱補(bǔ)施闕,兩家太軒輊。
我當(dāng)跋宋槧,面目今頗異。
復(fù)出固可刪,冗厖豈輕棄
⑶
。
查注錄其刪,用意頗密致。
箋疏不肯同,無乃各立幟。
可恨子湘輩,潦草于蕆事。
竟使初白庵,補(bǔ)綴得自庇。
附見同時(shí)作,注家之獨(dú)至。
坡門酬唱集,邵浩已發(fā)秘
⑷
。
和陶例編年,足為全書累。
年月雖確指,分編意不類。
翁注最后出,補(bǔ)查所未備。
古書勤捃拾,援證資一字。
雪衣證墨跡,精覈無與比
(覃溪補(bǔ)注第二卷附錄東坡天際烏云合帖真跡。按說云。熙寧甲寅。坡公往來
常潤
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之作。其次章云。去年柳絮飛時(shí)節(jié)。記得金籠放雪衣。公自注杭人以放鴿為太守壽。此不欲明言所指。而托之放鴿。文字之狡獪也。鴿無雪衣之號(hào)。故王注必援天寶中白鸚鵡事。以明其為借用。且鴿非僅白色。亦非雪衣字所能該得也。注家但知其借用雪衣鸚鵡。而不知其實(shí)指此雪衣女也。陳述古和韻云。緱笙一笛人何在。遼島重來事已非。猶憶去年題別處。烏啼花落客沾衣。語意更明。)
。
諸書聚次第,并蓄方快意。
得失互考鏡,一一皆心醉。
近得海外集,發(fā)凡有別致。
首尾居儋書,再以瓊海廁。
海外字包得,集名始完粹。
樊庶也奇士,玆刻非俗吏
⑸
。
老杜入蜀馀,長公海外次。
筆墨一翻跌,洞天辟深翠。
拈出全集內(nèi),后學(xué)表以示。
于一峰一島,提絜山海邃。
文章得滋味,一嘬勝戀胾。
猶讀佛藏者,何含小品始
⑹
。
公靈散諸集,譬如水在地。
酌之無大小,吾所皆拾墜。
層疊新舊簽,紅白間嫵媚。
擁此足以豪,何物可希覬。
慶我文字緣,入杜聞精義。
⑴ 趙夔舊序。此書分五十門。金華呂氏省為三十二門。王氏因之。
⑵ 查慎行云。舊有八注十注。稍后者有唐庚,趙夔等注。乾道末。御制序刊行。紹興中。有吳興沈氏注。見吳興備志經(jīng)籍中。漳州黃學(xué)皋補(bǔ)注。見王懋宣閩大記藝文類中。今皆不傳
⑶ 邵子湘施注例言云。復(fù)出則刪。有語未復(fù)出而文義冗厖者。亦從刪。
⑷ 坡門酬唱集二十三卷。宋邵浩編所錄皆黃,秦,晁,張,陳,季與坡公兄弟唱和之詩。同題共韻??梢曰タ计溆靡?。比較其工拙。
⑸ 海外集。樊潛庵??瓊臨時(shí)刻。自去意之所到。輒有品題。諸公以俗吏貰之。
⑹ 邱西軒象隨讀佛藏。先讀阿含小品。徐及于五千四十八卷。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