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823—1875 【介紹】: 清江蘇寶應(yīng)人,字幼軒,號補帆,原名敦敏,字幼徇。道光三十年進士。授編修。咸豐間在籍辦團練。同治間赴上海,入李鴻章幕府,治營務(wù)及厘金。旋以道員留浙江,升任浙江按察使,官至福建巡撫。在浙浚三江閘沙,泄山陰、會稽、蕭山三縣之水。在閩設(shè)致用堂于西湖書院中,以經(jīng)學(xué)課士。光緒初巡視臺灣,還省病卒。謚文勤。全臺詩
王凱泰(1823~1875),初名敦敏,字補帆,寶應(yīng)人,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同治九年(1870)以廣東布政使遷福建巡撫。光緒元年五月來臺。見臺灣人民有賭博、吸煙、錮婢等惡習(xí),公馀之暇作歌以化之。因有〈臺灣雜詠〉三十二首、〈續(xù)詠〉十二首等作,委由幕友何澄保管。十月因病內(nèi)渡,卒于官,年五十有三,贈太子少保銜,以總督例賜恤,謚文勤。并命于福建省城、臺灣府城兩地建祠祭祀。光緒七年(1881),何澄將王凱泰舊作、馬清樞〈臺陽雜興〉及何澄自作〈臺灣雜詠〉合刊出版,稱《臺灣雜詠合刻》。 《臺灣雜詠合刻》前有〈楊希閔序〉、〈龔顯曾序〉等。〈楊希閔序〉謂:「王公詩清華婉約,深得古竹枝之遺;何、馬二公詩綜練謠俗、經(jīng)緯風(fēng)雅。山川之靈異、習(xí)尚之俶詭、物產(chǎn)之繁變,舉可考而知。」以詩體言,〈臺灣雜詠〉、〈續(xù)詠〉為七言絕句體,風(fēng)格清麗。〈臺灣雜詩〉多述時事、風(fēng)物,針砭社會習(xí)尚,〈續(xù)詠〉則多詠歷史、地理。龔顯曾〈序〉,便一再提這一點:「凡制度沿革、道里遠近、習(xí)尚俶詭、民夷純雜,靡弗諷詩而得,不翅按圖以稽。」「詩成自注,格非竟創(chuàng);事靡不搜,典足參故。」如此呈現(xiàn)風(fēng)土名物的詩歌,鋪陳了詩人親在「現(xiàn)場」的觀察力,語言的敘述力,也留予后人可觀的史料,足供參考。蔣師轍著《臺游日記》,多引本書詩句,作為舉證,可知該書影響力之所在。 《臺灣雜詠合刻》有四種版本:一、清光緒七年(1881)楊希閔刊本,在中研院史語所、央圖臺灣分館、臺灣大學(xué)圖書館等處收藏。此本應(yīng)為何澄當年原刊本;二、伊能嘉矩手抄本,該本作《合刻臺灣雜詠詩》,由臺灣大學(xué)研圖特藏伊能文庫藏,較楊希閔刊本少了〈龔序〉及題詞。三、臺灣銀行經(jīng)濟研究室于民國四十七年(1958)刊印,與劉家謀《海音詩》合輯,列為《臺灣文獻叢刊》第二十八種。此本系根據(jù)楊希閔刊本重新編印而成。該本兩度重印。首先,大通書局影印出版,列為《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八種(1984)。又,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收入《臺灣歷史文獻叢刊》(1994)。四、臺灣中華書局(1971)編印《臺灣先賢集》,將《臺灣雜詠合刻》收入第三冊之中。而連橫《臺灣詩乘》中亦選錄數(shù)首。現(xiàn)以央圖臺分館為底本,對校其他諸本。(江寶釵、李知灝撰)
人物簡介
何澄(?~?),字竟山,浙江山陰人,宦游福建,曾為王凱泰幕客。光緒元年(1875)五月福建巡撫王凱泰因牡丹社事件奉旨來臺,何澄參幕來臺。公馀之暇,凱泰作〈臺灣雜詠〉、〈續(xù)詠〉等作,皆委由何澄保管。十月,王凱泰內(nèi)渡,遽然逝世,何澄滯留臺灣。光緒三年(1877),何澄與汪序東、林鶴蓀、馬清樞等人在臺唱和,見馬清樞〈臺陽雜興〉三十首,何澄作〈臺灣雜詠〉二十四首。何澄返陸后,在光緒七年(1881)將王凱泰舊作、馬清樞〈臺陽雜興〉及自作〈臺灣雜詠〉合刊出版,稱《臺灣雜詠合刻》。 〈臺灣雜詠〉為七言律體,風(fēng)格典重,內(nèi)容往往觸及時事、歷史、地理。王凱泰首倡雜詠,作品幾前附序,詩有注文,因其意在補述,遂在注文極下工夫,引起評家的注意。龔顯曾作〈序〉,便說:「詩成自注,格非竟創(chuàng);事靡不搜,典足參故。」(江寶釵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