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蕭賁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比丘尼傳·卷第四
凈行。
即凈淵尼第五妹也。
幼而神理清秀遠識遒贍。
爽烈有志分風(fēng)調(diào)舉止每輒不群。
少經(jīng)與大襪令郭洽妻臧氏相識。
洽欲害其妻言泄于路。
行請兄諫洽。
洽不從之。
行密語臧氏。
臧氏不信。
行執(zhí)手慟泣。
于是而反。
后一二日洽果害之。
及年十七從法施尼出家住竹園寺。
學(xué)成實毗曇涅槃華嚴(yán)。
每見事端已達旨趣。
探究淵賾博辯無窮。
齊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厚加資給。
僧宗寶亮二法師雅相賞異。
及請講說聽眾數(shù)百人。
官第尼寺法事連續(xù)。
當(dāng)時先達無能屈者。
竟陵王后區(qū)品學(xué)眾欲撰僧錄。
莫可與行為輩。
后有尼聰朗特達。
博辯若神。
行特親狎之。
眾亦以為后來之秀。
可學(xué)為儔也。
行晚節(jié)好禪觀菜食精苦。
皇帝聞之雅相嘆賞。
年六十六。
天監(jiān)八年而卒。
葬于鐘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51~509 【介紹】: 南朝梁吳興武康人,字伯瑜。
仕齊,為竟陵王府行參軍、領(lǐng)揚州部傳從事。
蕭衍(梁武帝)起兵,說陳伯之降。
梁武帝即位,為尚書右丞。
出為馀姚令,鎮(zhèn)壓豪族數(shù)百家,自是豪強屏跡,百姓稱快。
累官尋陽太守。
后為路人所殺。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字德素。
姓婁氏。
東陽烏傷人也。
世為東南著族。
有善地理學(xué)者。
使視塋墓。
曰法當(dāng)出苦行而得道者。
為帝王師。
母留氏夢。
長人擎金像。
令吞之。
已而見紫光繞身。
覺而有孕。
自爾精神志操異常。
及娩。
其身香潔白晰如雪。
因名之靈粲。
七歲入學(xué)。
即誦孝經(jīng)論語史傳。
披文見意。
宅南果園。
鄰?fù)翰啥偂?div id="sohxsld" class='inline' id='people_101727_0_21_comment'>
師獨以所得。
悉分與之而返。
鄉(xiāng)土業(yè)蠶桑。
常懷悲惻。
為不服縑纊。
季父喜獵。
泣諫不少變。
每嘆曰飛走去人類甚遠。
而好生惡死之情。
無所異。
終絕膻腥。
以感動之。
叔則遠避他處。
殺戮加于舊。
忽夢。
赤衣神人。
手持矛戟擬之曰。
汝不聽菩薩教化。
而日以殺為事。
汝可就死。
驚覺流汗。
且即毀棄獵具。
悔過。
約一日至其常所獵處。
見麋鹿數(shù)十頭。
騰倚隨逐。
若愧謝狀。
所居僻陋。
無見聞。
而約宿習(xí)冥感。
曉暢教理。
念將離俗。
而莫識所詣。
忽值僧東指云。
剡中。
佛事甚盛。
因不復(fù)見。
蓋神人云。
年十二。
至剡禮塔廟。
究經(jīng)典。
故東境謠曰。
少達妙理婁居士。
宋泰始四年。
辭親剪落于上虞東山寺。
時年十七。
南林寺沙門慧靜一代僧望也。
遂師事之。
俄隨靜住剡之梵居寺。
服勤就養(yǎng)。
年踰一紀(jì)。
靜亡。
盡心喪之禮。
服除。
乃辟谷餌松術(shù)以遁。
及齊之季竟陵王方鎮(zhèn)茲地。
聞風(fēng)敬慕。
時與智秀曇讖慧次。
并召。
約后至。
臘又差晚。
王竟延之上座。
眾咸不悅。
曰。
此人他日且將領(lǐng)袖釋門。
諸公幸毋過。
中書郎汝南周颙令剡。
尤加禮。
筑山茨鐘山之上。
邀之。
今號草堂寺。
颙每見而嘆曰。
山茨約至。
清虛滿世。
太宰文簡公褚淵。
太尉文獻公王儉。
莫不欽屬。
淵嘗請講凈名勝鬘。
儉亦請開法華大品。
淵寢疾。
夢胡僧告曰。
菩薩當(dāng)至。
項之約至。
所苦遂愈。
即請受五戒。
給事中婁幼瑜族祖也。
每見輒起。
或謂此君從孫。
何乃爾。
瑜曰。
菩薩出世。
方師于天下。
豈獨老夫致敬哉。
旋里省覲。
而二親亡喪。
臨訣之馀。
孺慕斯甚。
于是宿留積歲。
啟迪尤多。
還都仍住草堂寺。
隆昌中。
太傅沈約。
??赴外任。
在郡以禪誦自娛。
異香入室。
猛獸馴階。
每入金華山采桔。
或游止赤松澗。
而神光相屬。
赤松有館。
道士所居也。
道士丁德靜者。
為崇所病。
雖使與善方術(shù)者俱。
而崇益充斥。
病益困。
且暴亡。
于是長山令徐伯超。
議徙約為之主。
曾未旬浹。
而崇息病愈。
后??臥。
見二青衣女子。
從澗出。
禮悔云。
夙障深重。
報為水精。
愿受歸戒。
梁天監(jiān)初。
沈位尚書仆射。
疏請偕。
許之。
先是約已預(yù)言其然。
及沈尹丹陽。
蓋十一年矣。
臨別之際。
辭旨悽惋。
俄而沈殂謝。
十一年。
始詔引見。
十六年己亥四月八日。
上從受菩薩戒于等覺殿。
自爾入見別施漆榻。
上先作禮。
上未受戒之一夕。
約夢自草堂至臺門。
皆錦罽席路。
己坐禪床。
去地數(shù)丈。
天人圍繞說法。
由是得度弟子著箓者。
四萬八千人。
時有乾鵲升階。
狀若聽受。
至跋事。
然后去。
又有二孔雀。
驅(qū)斥不去。
詔聽上。
徐行至壇。
俛首而立。
上曰此鳥必欲別受生耳。
無何二鳥同日化。
嘗燕居。
睹野媼置書數(shù)卷于按而出。
并植異樹于庭云。
青廷樹。
后七日有一叟。
請所置書攜去。
約初不視其何等書也。
而樹則葉綠華紅。
扶疏至今。
且感鳥如翡翠。
赤質(zhì)長尾。
群棲林木中。
大通四年。
夢舊宅白壁朱門。
赫然壯麗。
因發(fā)愿造寺。
詔號本生寺。
大同元年九月六日。
現(xiàn)疾北首右脅而臥。
神識恬愉。
了無痛惱。
謂弟子曰。
疇昔之夜夢。
若大眾幡華迎我而往者。
我其逝矣。
十六日。
詔遣舍人徐儼參候。
至夜五更時唱異香滿室者再。
左右肅然。
乃曰。
夫生之有死。
自然恒數(shù)。
勤脩念慧。
慎勿妄想。
即合掌。
如入禪定。
壽八十有四。
夏六十有三。
天子悲慟。
僚宰輟聽覽者。
二旬有一。
是月二十有九日。
詔塔于獨龍山神僧寶志墓。
左。
初約臥疾。
見一翁。
執(zhí)錫入至。
是而寤。
前日所見則志爾。
又約所乘青牛。
忽鳴吼墮淚。
至葬之日。
詔牽從部伍。
吼淚至葬所不已。
塔始建。
有白鶴一雙。
繞塔鳴唳。
聲甚哀。
詔王筠。
文所樹碑。
續(xù)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二
釋慧約。字德素。姓婁。東陽烏場人也。祖世蟬聯(lián)東南冠族。有占其塋墓者云。后世當(dāng)有苦行得道者為帝王師焉。母劉氏夢。長人擎金像令吞之。又見紫光繞身。因而有孕。便覺精神爽發(fā)思理明悟。及載誕之日。光香充滿身白如雪。時俗因名為靈粲。故風(fēng)鑒貞簡神志凝靜。撫塵之歲有異凡童。惟聚沙為佛塔。疊石為高座。七歲便求入學(xué)。即誦孝經(jīng)論語。乃至史傳披文見意。宅南有果園。鄰?fù)偛沙R詾榛?。乃舍己所得空拳而返。鄉(xiāng)土以蠶桑為業(yè)。常懷悲惻。由是不服縑纊。季父憙畋獵化終不改。常嘆曰。飛走之類去人甚遠。好生惡死此情何別。乃絕膻腥。叔父遂避于他里恣行剿戮。夢赤衣使者。手持矛戟謂曰。汝終日殺生。菩薩教化又不能止。促來就死。驚覺汗流。詰旦便毀諸獵具深改前咎。約復(fù)至常所獵處。見麋鹿數(shù)十頭。騰倚隨之。若有愧謝者。所居僻左不嘗見寺。世崇黃老未聞佛法。而宿習(xí)冥感心存離俗。忽值一僧訪以至教。彼乃舉手東指云。剡中佛事甚盛。因乃不見。方悟神人。至年十二始游于剡。遍禮塔廟肆意山川。遠會素心多究經(jīng)典。故東境謠曰。少達妙理婁居士。宋泰始四年。于上虞東山寺辭親剪落。時年十七。事南林寺沙門慧靜。靜于宋代僧望之首。律行總持。為特進顏延年司空何尚之所重。又隨靜住剡之梵居寺。服勤就養(yǎng)年踰一紀(jì)。及靜之云亡。盡心喪之禮。服闋之后。卻粒巖棲。餌以松朮。蠲疾延華深有成益。齊竟陵王作鎮(zhèn)禹穴。聞約風(fēng)德雅相嘆屬。時有釋智秀曇纖慧次等。并名重當(dāng)鋒同集王坐。約既后至年夏未隆。王便斂躬盡敬。眾咸懷不悅之色。王曰。此上人方為釋門領(lǐng)袖。豈今日而相待耶。故其少為貴勝所崇也如此。齊中書郎汝南周颙為剡令。欽服道素側(cè)席加禮。于鐘山雷次宗舊館造草堂寺。亦號山茨。屈知寺任。此寺結(jié)宇山椒疏壤幽岫。雖邑居非遠。而蕭條物外。既冥賞素誠。便有終焉之托。颙嘆曰。山茨約主清虛滿世。齊太宰文簡公褚淵。太尉文憲公王儉。佐命一期功高百代。欽風(fēng)味道共弘法教。淵嘗請講凈名勝鬘。儉亦請開法花大品。淵遇疾晝寢見胡僧云。菩薩當(dāng)至。尋有道人來者是也。俄而約造焉。遂豁然病愈。即請受五戒。齊給事中婁幼瑜。少有學(xué)術(shù)。約之族祖也。每見輒趣為禮?;騿枴4四司逑掳?。何乃恭耶。瑜曰。菩薩出世方師于天下。豈老夫敬致而已。時人未喻此旨。惟王文憲深以為然。且約孝通冥感思歸遄返。而二親喪亡。并及臨訣。孺慕嬰號不交人世。積時停鄉(xiāng)以開慈道。后還都又住草堂。少傅沈約。隆昌中外任。攜與同行。在郡惟以靜漠自娛。禪誦為樂。異香入室猛獸馴階。常入金華山采桔?;蛲3嗨蓾居沃?。時逢宿火乍屬神光。程異不思故略其事。有道士丁德靜。于館暴亡。傳云。山精所弊。乃要大治祭酒居之。妖猶充斥。長山令徐伯超立議。請約移居曾未浹旬。而神魅弭息。后晝臥見二青衣女子。從澗水出禮悔云。夙障深重墮此水精。晝夜煩惱。即求授戒。自爾災(zāi)怪永絕。及沈侯罷郡。相攜出都。還住本寺。恭事勤肅禮敬彌隆。文章往復(fù)相繼晷漏。以沈詞藻之盛秀出當(dāng)時。臨官蒞職。必同居府舍。率意往來。未嘗以朱門蓬戶為隔。齊建武中謂沈曰。貧道昔為王褚二公供養(yǎng)。遂居令仆之省。檀越為之當(dāng)復(fù)入地矣。天監(jiān)元年沈為尚書仆射。啟敕請入省住。十一年臨丹陽尹。無何而嘆。有憂生之嗟。報曰。檀越福報已盡。貧道未得滅度詞旨悽然。俄而沈殞。故其預(yù)契未然皆此類也。既而留心方等研精九部。皆蘊匱胸襟陶鎣懷抱。顯說弘通當(dāng)仁不讓。劬勞汲引隆益群品?;实蹟蹚蔫薄P艧o為道發(fā)菩提心。搆重云殿。以戒業(yè)精微功德淵廣。既為萬善之本。實亦眾行所先。譬巨海百川之長。若須彌群山之最。三果四向緣此以成。十力三明因茲而立。帝乃博采經(jīng)教撰立戒品。條草畢舉儀式具陳。制造圓壇用明果極。以為道資人弘理無虛授。事藉躬親民信乃立。且帝皇師臣大圣師友。遂古以來斯道無墜。農(nóng)軒周孔憲章仁義。況理越天人之外。義超名器之表。以約德高人世道被幽冥。允膺阇梨之尊。屬當(dāng)智者之號。逡巡退讓情在固執(zhí)。慇勤勸請辭不獲命。天監(jiān)十一年始敕引見。事協(xié)心期道存目擊。自爾去來禁省禮供優(yōu)給。至十八年己亥四月八日。天子發(fā)弘誓心受菩薩戒。乃幸等覺殿。降彫玉輦。屈萬乘之尊。申在三之敬。暫屏袞服恭受田衣。宣度凈儀曲躬誠肅。于時日月貞華天地融朗。大赦天下率土同慶。自是入見別施漆榻。上先作禮然后就坐?;蕛σ韵码贾镣跫А5浪资渴滔6让?。弟子著籍者凡四萬八千人。嘗授戒時有一乾鵲。歷階而升。狀若餐受。至說戒畢然后飛騰。又嘗述戒。有二孔雀驅(qū)斥不去。敕乃聽上。徐行至壇俛頸聽法。上曰。此鳥必欲滅度別受馀果。矜其至誠更為說法。后數(shù)日二鳥無何同化。又初授戒。夜夢從草堂寺以綿罽席路。直至臺門。自坐禪床。去地數(shù)丈。天人圍繞為眾說法。以事而詳。等黃帝之夢往華胥。同目連之神登兜率。至人行止孰能議之。而愛悅閑靜祥華虛室。寺側(cè)依棲咸生慈道。故使麇麚群于兕虎。鳧鶩狎于鷹鹯。飛走騰伏自相馴擾。非夫仁澤潛化。孰能如此者乎。后靜居閑室忽有野媼。赍書數(shù)卷置經(jīng)案上。無言而出。并持異樹自植于庭云。青庭樹也。約曰。此書美也不我俟看。如其惡也亦不勞視經(jīng)七日又見一叟請書而退。此樹葉綠花紅扶疏尚在。又感異鳥。身赤尾長形如翡翠。相隨棲息出入樹間。中大通四年夢見舊宅。白壁朱門赫然壯麗。仍發(fā)愿造寺。詔乃號為本生焉。大同一年又敕。改所居竹山里。為智者里??N云舊壤傳芳圖諜。山川靈異擅奇函夏。福地仙鄉(xiāng)此焉攸立。而約飯餌松朮三十馀年。布艾為衣過七十載。鳴謙立操擅望當(dāng)時。乃以大同元年八月。使人伐門外樹枝曰。輿駕當(dāng)來勿令妨路。人未之測。至九月六日現(xiàn)疾。北首右脅而臥。神識恬愉了無痛惱。謂弟子曰。我夢四部大眾幡花羅列空中迎我凌云而去。福報當(dāng)訖。至十六日敕遣舍人徐儼參疾。答云。今夜當(dāng)去。至五更二唱異香滿室左右肅然。乃曰。夫生有死自然恒數(shù)。勤修念慧勿起亂想。言畢合掌便入涅槃。春秋八十有四。六十三夏。天子臨訣悲慟。僚宰輟聽覽者二旬有一。其月二十九日。于獨龍山寶志墓左??之。初約臥疾。見一老公執(zhí)錫來入。及遷化日。諸僧咸卜寺之東巖。帝乃改葬獨龍。抑其前見之叟。則志公相迎者乎。又臨終夜所乘青牛忽然鳴吼淚下交流。至葬日敕使?fàn)繌牟课榘l(fā)寺至山。吼淚不息。又建塔之始。白鶴一雙繞墳鳴淚聲其哀婉。葬后三日欻然永逝。下敕豎碑墓左。詔王筠為文。
神僧傳·卷第四
釋慧約。字德素。姓婁氏。東陽烏傷人也。祖世為東南仕族。有占其塋墓者云。后世當(dāng)有苦行得道者為帝王師焉。母留氏夢長人擎金像令吞之。又見紫光繞身。因而有孕。便覺精神爽發(fā)思理明悟。及載誕之日。光香充滿身白如雪。俗因名為靈粲。兒童時聚沙為佛塔。壘石為高座。七歲便求入學(xué)。即誦孝經(jīng)論語。乃至史傳披文見意。宅南有果園鄰?fù)偛沙R詾榛?。乃舍己所得空拳而返。鄉(xiāng)土以蠶桑為業(yè)。常懷悲惻。由是不服縑纊。季父喜畋臘化終不改。常嘆曰。飛走之類去人甚遠。好生惡死此情何別。乃絕膻腥。叔父遂避于他里恣行剿戮。夢赤衣使者手持矛戟。謂曰。汝終日殺生。菩薩教化又不能止。捉來就死。驚覺汗流。旦便毀諸獵具深改前咎。約復(fù)至常所獵處。見麋鹿數(shù)十頭騰倚隨船。若有愧謝者所居。僻左不嘗見寺忽值。一僧訪以至教彼乃。舉手東指云剡中。佛事甚盛因仍。不見方悟。神人至年。十二始游于剡遍禮。塔廟肆意。山川遠會。素心多究。經(jīng)典宋泰。始四年于上虞東山寺辭親剪落時年。十七事南。林寺沙門慧靜。隨靜住剡之梵居寺。服勤就養(yǎng)年踰一紀(jì)。及靜之亡。盡心喪之。禮服闋之。后卻粒巖棲餌以松朮。蠲疾延年深有成益。齊太宰文簡公褚淵。嘗請講凈名勝鬘。淵遇疾晝寢。見梵僧云。菩薩當(dāng)至。尋有道人來者是也。俄而約造焉。遂豁然病愈。即請受五戒。齊給事中婁幼瑜少有學(xué)術(shù)。約之族祖也。每見輒起為禮。或問。此乃君族下班。何乃恭耶。瑜曰。菩薩出世方師于天下。豈老夫致敬而已。時人未喻此旨。惟王文憲深以為然。后還都又住草堂。少傅沈約。隆昌中外任攜與同行在郡。惟以靜漠自娛禪誦為樂。異香入室猛獸馴階。常入金華山采結(jié)?;蛲3嗨蓾尽S械朗慷〉蚂o。于館暴亡。傳云。山精所斃。乃要大治祭酒居之。妖猶充斥。長山令徐伯超立議請約移居。曾未浹旬而神魅弭息。后晝臥見二青衣女子從澗水出。禮悔云。夙障深重。墮此水精。晝夜煩惱。即授以歸戒。自爾災(zāi)怪永絕。天監(jiān)十八年己亥四月八日。天子發(fā)弘誓心受菩薩戒。乃幸等覺殿。皇儲已下爰至道俗士庶。咸希度脫。弟子著錄者凡四萬八千人。嘗受戒時。有一乾鵲歷階而升。狀若餐受。至說戒畢然后飛騰。又嘗述戒有二孔雀。驅(qū)斥不去。敕乃聽上。徐行至壇俛頸聽法。上曰。此鳥必欲滅度別受馀果。矜其至誠更為說法。無何二鳥同化。后靜居閑室。忽有野媼赍書數(shù)卷置經(jīng)案上。無言而出。并持異樹自植于庭云。青庭樹也。約曰。此書美也不俟看之。如其惡也亦不勞視。經(jīng)七日又見一叟請書而退。此樹葉綠花紅扶疏尚在。又感異鳥身赤尾長形如翡翠。相隨棲息出入樹間。大通四年夢見舊宅白壁朱門赫然壯麗。仍發(fā)愿造寺。詔乃號為本生焉。又敕改所居竹山里為智者里。大同元年八月使人伐門外樹枝曰。輿駕當(dāng)來勿令妨路。人未之測。至九月六日現(xiàn)疾北首右脅而臥。神識恬愉了無痛惱。謂弟子曰。我夢四部大眾幡花羅列空中迎我凌云而去。福報當(dāng)訖。至十六日敕遣舍人徐儼參疾。答曰。今夜當(dāng)去。至五更二唱。異香滿室。左右肅然。乃曰。夫生有死自然恒數(shù)。勤修念慧勿起亂想。言畢合掌便入涅槃。春秋八十有四。六十三夏。初臥疾時。見一老公執(zhí)錫來入。及遷化日諸僧咸卜寺之東巖。帝乃改葬獨龍。抑其前見之叟則志公相迎者乎。又臨終夜所乘青牛。忽然鳴吼淚下交流。至葬日敕使?fàn)繌牟课?。發(fā)寺至山吼淚不息。又建塔之始白鶴一雙。繞墳鳴淚聲甚哀惋。葬后三日欻然永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67—527 【介紹】: 南朝梁僧。吳郡富春人,俗姓孫。七歲出家,居虎丘西山寺。力學(xué)不怠,志操冠群輩。后居揚都莊嚴(yán)寺。自齊迄梁,登座講說逾二十年。梁武帝天監(jiān)初與諸僧于上定林寺抄一切經(jīng)論。著有《論疏雜集》、《四聲指歸》、《詩譜決疑》等,尤以《成實論義疏》著名。與智藏、法云合稱梁代三大法師。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孫氏。
世居吳之富春。
三國有吳之后也。
幼孤。
七歲出家。
住虎丘西山寺。
師事僧回。
從受五經(jīng)義。
宋吏部郎吳郡張辯。
嘗謂之曰。
沙彌何姓。
家何處。
旻曰。
貧道姓釋。
家此山。
辯異之。
特進張緒。
見而嘆曰。
松柏雖小。
已有凌云之氣。
年十三。
隨回出都。
住白馬寺年十六。
回亡。
移住莊嚴(yán)寺。
師事曇景。
與同寺法云神岡法關(guān)。
夕則合帔而臥。
晝則假衣而行。
往返咨詢。
柔次遠亮四師。
大明經(jīng)律論指。
振發(fā)擁滯。
雖命世碩學(xué)。
無所是非。
齊文慧帝。
竟陵王。
深加貴敬。
尚書令王儉。
嘗延僧宗。
講涅槃經(jīng)。
旻所扣問。
輒摧衄。
儉曰昔姚興于逍遙園。
使竺道生。
難道融義。
往復(fù)百翻言義俱切。
眾服其英秀。
今旻法師過之遠矣。
文宣帝請柔次二師。
講成實論。
旻于末席。
有所議論。
辭旨清新。
宏邈。
聽者傾屬。
次師乃放麈尾嘆曰。
老夫受業(yè)彭城精思五聚。
有十五番。
誠為難窟。
每恨不逢勍敵。
自至金陵五年。
始見竭于今日矣。
待為思之。
晚講當(dāng)答。
及晚裁復(fù)數(shù)交。
辭義遂擁。
次師動容。
顧四座曰。
后生可畏。
永明十年。
始二十六歲。
講成實論于興福寺。
先輩后進。
道俗交會。
不遠萬里。
嗚呼盛哉。
晉宋來學(xué)者。
務(wù)高談大語。
以相誇罩。
而旻謙讓。
恬靜若不能言。
晉安太守彭城劉業(yè)謂旻曰。
師于經(jīng)論該博。
何以立義多儒。
答曰貧道謹(jǐn)依經(jīng)文。
文玄則玄。
文儒則儒。
不知其他也。
竟陵王世子昭胄出守會稽。
或邀旻往征虜亭餞之。
旻曰吾與相識于講席間耳。
然未嘗修詣。
聞其得郡便往。
意所不欲。
眾由是亦罷。
永元初。
詔僧局。
請僧三十人。
入華林園夏講。
僧正擬旻法主。
旻卻之。
或問其故。
答曰。
此徒外潤。
不能內(nèi)益。
由是譽傳遐邇。
瑯琊王仲寶吳郡張思光。
學(xué)冠當(dāng)時。
并投分納交。
申以縞滯。
齊亂避地入東。
逮梁天監(jiān)五年。
詔僧正慧超。
到房請。
與法寵法云。
汝南周舍等。
入華林園道義。
六年制注般若經(jīng)。
請京城五大法師于五寺。
首講。
以旻道居其右。
深其悅可。
又詔于慧輪殿。
講勝鬘經(jīng)。
帝躬臨聽。
僧智僧晃臨川王記室東莞劉協(xié)等。
三十人。
同抄定林寺一切經(jīng)論。
以類相從成。
八十卷。
皆取旻考正來上。
十一年。
感風(fēng)疾。
詔吳郡太守張充吳興太守謝覽給。
舟仗資糧津發(fā)至都。
晉陵太守蔡撙出門候之。
嘆曰。
昔仲尼素王于周。
今旻公又素王于梁矣。
天監(jiān)末。
詔莊嚴(yán)寺。
建八座法輪。
講者五僧。
以年臘相次。
旻最處后。
而徒眾劇繁。
莊嚴(yán)講堂。
宋世祖所立者。
其高廣??[〦/柔]。
非他處比。
是日至不能容。
詔聽停講五十日。
益辟窗牗。
進床五十張。
猶云迫隘。
桄程為之摧折云。
講十地經(jīng)于簡靜寺。
先為筑堂五間。
以增其舊。
至日悉滿。
尤薄于勢要。
吳郡陸倕一日造房。
旻稱疾不見。
倕欣然曰。
此誠弟子所望也。
時吳興太守蕭昂過山展禮。
山主智遷以告旻。
旻曰。
吾山藪病夫。
無事見貴二千石。
昔戴颙隱居北嶺。
宋江夏王詣之。
颙高臥牗下。
不與相見。
吾雖德薄。
請附于戴公。
及蕭至。
旻從后門遁去。
其年。
皇太子亦遣通事舍人何思澄。
致禮贈物。
大通五年。
詔還都。
徙居開善寺。
于路舊疾。
增劇八年二月一日卒。
壽六十一詔。
以其月六日。
窆鐘山之開善。
初旻樂禪默。
乃依所立義。
獲入定。
問諸禪師。
皆曰門戶雖殊。
造寂則一。
每開講先使眾于坐定后為舍靈轉(zhuǎn)經(jīng)曰。
道安故事也。
時靈根寺道超。
勤學(xué)。
每禱佛。
愿如旻。
忽夢。
人曰。
僧旻法師。
毗婆尸佛時。
已能講說。
君始發(fā)心。
豈可遽及耶。
但自加功。
當(dāng)?shù)瞄_解。
旻造彌勒像。
朝夕禮謁。
夢像遣化。
送菩提樹。
曰菩提者。
梁言道場樹也。
弟子頗宣其言。
旻止之。
著述殆百馀卷。
行世。
續(xù)高僧傳·卷第五 義解篇初
釋僧旻。姓孫氏。家于吳郡之富春。有吳開國大皇帝其先也。幼孤養(yǎng)能言而樂道。七歲出家。住虎丘西山寺。為僧回弟子。從回受五經(jīng)。一聞能記。精神洞出標(biāo)群獨秀。每與同輩言謔及諸典禮。未嘗不慨慨然欲為己任。宋吏部郎吳郡張辯謂之曰。沙彌何姓家在何處。旻曰。貧道姓釋。家于此山。辯甚異之。特進張緒見而嘆曰。松柏雖小已有陵云之氣。由是顯譽。年十三隨回出都住白馬寺。寺僧多以轉(zhuǎn)讀唱導(dǎo)為業(yè)。旻風(fēng)韻清遠了不厝意。年十六而回亡。哀容俯仰率由自至。喪禮畢移住莊嚴(yán)師仰曇景。景久居寺任。雅有風(fēng)軌。大小和從。寺給僧足。旻安貧好學(xué)。與同寺法云禪崗法開。稟學(xué)柔次達亮四公經(jīng)論。夕則合帔而臥。晝則假衣而行。往返咨詢不避炎雪。其精力篤課如此。大明數(shù)論究統(tǒng)經(jīng)律。原始要終望表知里。內(nèi)鑒諸己旁啟同志。前疑往結(jié)靡不冰泮。雖命世碩學(xué)有是非之辯。旻居中振發(fā)曾無擁滯。光緒既著風(fēng)猷弘遠。齊文惠帝竟陵王子良。深相貴敬請遺連接。尚書令王儉。延請僧宗講涅槃經(jīng)。旻扣問聯(lián)環(huán)言皆摧敵。儉曰。昔竺道生入長安。姚興于逍遙園見之。使難道融義。往復(fù)百翻言無不切。眾皆睹其風(fēng)神服其英秀。今此旻法師超悟天體。性極照窮言必典詣。能使前無橫陣。便是過之遠矣。文宣嘗請柔次二法師。于普弘寺共講成實。大致通勝冠蓋成陰。旻于末席論議。詞旨清新致言宏邈。往復(fù)神應(yīng)聽者傾屬。次公乃放麈尾而嘆曰。老子受業(yè)于彭城。精思此之五聚。有十五番以為難窟。每恨不逢勍敵。必欲研盡。自至金陵累年始見竭于今日矣。且試思之晚講當(dāng)答。及晚上講裁復(fù)數(shù)交詞義遂擁。次公動容顧四坐曰。后生可畏。斯言信矣。年二十六。永明十年始于興福寺講成實論。先輩法師高視當(dāng)世排競下筵。其會如市山棲邑寺莫不掩扉畢集。衣冠士子四衢輻湊。坐皆重膝不謂為迮。言雖竟日無起疲倦。皆仰之如日月矣。希風(fēng)慕德者不遠萬里相造。自晉宋相承凡論議者。多高談大語競相誇罩。及旻為師范。棱落秀上機變?nèi)缟?。言氣典正。座無洪聲之侶。重又性多謙讓。未常以理勝加人。處眾澄眸如入禪定。其為道俗所推如此。時人稱曰。折剖磐隱通古無例。條貫始終受者易悟。庶方蕩諸異論大同正法矣。于是名振日下。聽眾千馀。孜孜善誘曾無告倦。晉安太守彭城劉業(yè)。嘗謂旻曰。法師經(jīng)論通博。何以立義多儒。答曰。宋世貴道生。開頓悟以通經(jīng)。齊時重僧柔。影毗曇以講論。貧道謹(jǐn)依經(jīng)文。文玄則玄。文儒則儒耳。時竟陵王世子蕭照胄。出守會稽。要旻共往。征虜別之。旻曰。吾止講席。相識未嘗修詣。承其得郡。便狼狽遠別。意所不欲。眾因是亦止。永元元年。敕僧局請三十僧。入華林園夏講。僧正擬旻為法主。旻止之?;蛟缓喂?。答曰。此乃內(nèi)潤法師。不能外益學(xué)士。非謂講者。由是譽傳遐邇名動京師?,樼鹜踔賹殹侨藦埶脊?。學(xué)冠當(dāng)時清貞?yīng)毥^。并投分請交申以縞帶。年立之后頻事開解蔚為宗匠。九部五時若指諸掌。玄理伏難坦然夷易。故緇素結(jié)轍華俗邀延往復(fù)屯萃矣。時有令聞夙成負先來之風(fēng)。耆年素望懷新舊之恥。設(shè)伏者比肩翹關(guān)者間出。旻隨方領(lǐng)會。弘量有馀。皆銜璧輿櫬響然風(fēng)靡者一人而已。值齊歷橫流道屬昏诐。時寵小人世嫉君子。因避地徐部。仍受請入?yún)恰7ㄝ喞^轉(zhuǎn)勝幢屢建。皆隨根獲潤有聲南北。皇梁膺運乃翻然自遠言從帝則。以天監(jiān)五年游于都輦。天下禮接下筵亟深眷悅。敕僧正慧超銜詔至房。欲屈與法寵法云汝南周舍等。時入華林園講論道義。自茲已后優(yōu)位日隆。六年制注般若經(jīng)。以通大訓(xùn)。朝貴皆思弘厥典。又請京邑五大法師。于五寺首講。以旻道居其右。乃眷帝情深見悅可。因請為家僧。四事供給。又敕于慧輪殿講勝鬘經(jīng)。帝自臨聽。仍選才學(xué)道俗釋僧智僧晃臨川王記室東莞劉協(xié)等三十人。同集上定林寺。抄一切經(jīng)論以類相從。凡八十卷。皆令取衷于旻。十一年春忽感風(fēng)疾后雖小間。心猶忘誤言語遲蹇。旻曰。自登座講說已二十年。如見此病例無平復(fù)。講事盡矣。乃修飾房內(nèi)隔立道場日夜禮懺。后吳郡太守張充。吳興太守謝覽。各遣僚左至都表上延請。有敕給船仗資糧發(fā)遣。二郡迎候舟楫滿川。京師學(xué)士云隨霧合。中途守宰莫不郊迎。晉陵太守蔡撙。出侯門迎之嘆曰。昔仲尼素王于周。今旻公又素王于梁矣。天監(jiān)末年。下敕于莊嚴(yán)寺。建八座法輪。講者五僧以年臘相次。旻最處后。眾徒彌盛。莊嚴(yán)講堂。宋世祖所立。欒櫨增映延袤遐遠。至于是日不容聽眾。執(zhí)事啟聞。有敕聽停講五日。悉移窗戶四出檐霤。又進給床五十張。猶為迫迮。桄桯摧折日有十?dāng)?shù)。得人之盛皆此類焉。旻因舍什物嚫施擬立大堂。慮未周用付庫生長傳付后僧。又于簡靜寺講十地經(jīng)。堂宇先有五間。慮有迫迮又于堂前權(quán)起五間。合而為一。及至就講寺內(nèi)悉滿。斯感化之來殆非意矣。少與齊人張融謝眺友善。天下才學(xué)通人莫不致禮。雖居重名不嘉榮勢。閑處一室簡通豪右。眾人多恨之。唯吳郡陸倕。博學(xué)自居。名位通顯早崇禮敬。旻亦密相器重。時為太子中庶。儐從到房。旻稱疾不見。倕欣然曰。此誠弟子所望也。人皆推倕之愛名德也。彌重旻之不趣于世。暨普通之后。先疾連發(fā)彌懷退靜。夜還虎丘人無知者。時蕭昂出守吳興。欲過山展禮。山主智遷先知以告旻。旻曰。吾山藪病人。無事見貴二千石。昔戴颙隱居北嶺。宋江夏王入山詣之。高臥牖下不與相見。吾雖德薄請附戴公之事矣。及蕭至?xí)F從后門而遁。其年皇太子。遣通事舍人何思澄。銜命致禮。贈以幾杖爐奩褥席麈尾拂扇等。五年下敕延還移住開善。使所在備禮發(fā)遣。不得循常以稽天望。于路增劇未堪止寺。權(quán)停莊嚴(yán)因遂彌留以至大漸。良醫(yī)上藥備于寺內(nèi)。中使參侯相望馳道。以大通八年二月一日清旦。卒于寺房。春秋六十一。天子悲惜儲君嗟惋。敕以其月六日。窆于鐘山之開善墓所。喪事大小隨由備辦。隱士陳留阮孝緒。為著墓志。弟子智學(xué)慧慶等。建立三碑。其二碑?;侍酉鏂|王。并為制文樹于墓側(cè)。徵士何胤。著文立于本寺。初旻嘗樂于禪默。乃依所立義試遍安心。旬日之間遂得入定。問諸禪師皆云。門戶雖殊造寂不異。又嘗于講日謂眾曰。昔彌天釋道安。每講于定坐后。常使都講等為含靈轉(zhuǎn)經(jīng)三契。此事久廢。既是前修勝業(yè)。欲屈大眾各誦觀世音經(jīng)一遍。于是合坐欣然遠近相習(xí)。爾后道俗舍物乞講前誦經(jīng)。由此始也。時有靈根寺道超比丘。勤學(xué)自勵。愿明解如旻。夢有人言。僧旻法師毗婆尸佛。已能講說。君始修習(xí)。云何可等。但自加功。不患不達。隨分得解。后大領(lǐng)悟。旻嘗造彌勒佛并諸供具。朝夕禮謁。乃夢見彌勒佛遣化菩薩送菩提樹與之。菩薩曰。菩提樹者。梁言道場樹也。弟子頗宣其言。旻聞而勖之曰。禮有六夢。正夢唯一。乃是好惡之先徵。故周立占夢之官。后代廢之。正以俗人澆薄亟多假托。吾前所夢乃心想耳。汝勿傳之。以莊嚴(yán)寺門及諸墻宇古制不工。又吳虎丘山西寺朽壞日久。并加繕改事盡弘麗。旻所造經(jīng)像全不封附。須者便給。放生布施未嘗倦廢。弟子咨曰。和上所修功德誠多。未始建大齋會??指J挛磮A。旻曰。大齋乃有一時發(fā)起之益。吾寡乏人力難得盡理。又且米菜醬酢樵水湯灰踐踰澆炙。信傷害微蟲豈有數(shù)量。慮有此事故不敢為也。始復(fù)求寄王官官府有勢之家。使役雖多彌難盡意。近識觀之藉此開悟。智者窺人有求名之誚。要請法俗侵星早到。若不專至有乖素心。若現(xiàn)斯言猶涉譏笑。故吾不為也。旻美言笑善舉止。吐納膏油自生顧眄風(fēng)飆滿室。凡所施為不為名利。勤注教勖形于言晤。先人后己常若不及。常有馀師言弟子不恭者。旻呼與相見為設(shè)飲食。方便誘喻遂成善士。生無左道卜筮。不妄同惑凡人。又不假托奇怪以誑近識。貴人君子皆景慕焉。營居負販者亦望風(fēng)而畏敬。聞其名者偽夫正鄙夫立。所著論疏雜集。四聲指歸詩譜決疑等。百有馀卷流世。
孔總 朝代:南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齊會稽山陰人。
孔道徽侄。
有操行,隱逸不仕。
遇饑寒,乏衣食。
縣令丘仲孚薦于竟陵王為侍郎,竟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