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字伯實,年十六,輒通五經(jīng)。以明經(jīng)授遵化訓導,遷大城教諭。自先生至學舍,凡諸生初進謁,歲時所上脩脯,盡不受。其入俸既少,不能自給,然見學徒有貧不得葬其親者,不能娶者,更分俸入助之。日召諸生集館,身為說經(jīng)。以遷知石城縣去。其后大城諸生請祀先生于學宮。石城地故瘠,豪大家猾吏相通為奸,民益弊。先生至,盡捕治之,縣中以寧。方先生下車,先與父老誓曰:吾若橫取石城一錢,即不得生還。自后凡所應(yīng)入耗,贖槩卻之。惟興利除害,一意與民休養(yǎng)。在官四年,縣大治。適有直指按部索先生金,先生笑謝不應(yīng),即日解官歸。石城父老號泣追送,為先生生立祠。既家居,以行誼之重,見推里中。每行鄉(xiāng)飲禮,先生九在賓筵。卒年七十七。復祀于鄉(xiāng)賢祠。
人物簡介
【生卒】:1371—1440 【介紹】: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fā)。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秘不發(fā)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tǒng)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并稱三楊。卒謚文敏。有《后北征記》、《文敏集》。明詩紀事·乙簽·卷三
榮初名子榮,宇勉仁,建安人。建文庚辰進士,授編修。永樂初,入直內(nèi)閣,賜今名,歷修撰、侍講、右諭德、右庶子、學士,掌翰林院事,進文淵閣大學士。仁宗即位,進太常卿,尋進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進工部尚書。宣德中、進少傅。正統(tǒng)初,進少師。卒贈太師,謚文敏。有《默庵》、《云山小稿》、《靜軒》、《退思》等集。 (《四庫總目》:榮當明全盛之時,歷事四朝,恩禮始終無間,儒生遭遇,可謂至榮。故發(fā)為文章,具有富貴福澤之氣。應(yīng)制諸作,沨沨雅音,其他詩文,亦皆雍容平易,肖其為人。雖無深湛幽渺之思,縱橫馳驟之才,足以震耀一世,而逶迤有度,醇實無疵,臺閣之文,所由與山林枯槁者異也。與楊土奇同主一代之文柄,亦有由矣。 《殿閣詞林記》:永樂八年,成祖北徵至野狐嶺,召學士胡廣等賦《平胡》詩。楊榮曰:「圣主尊居四海安,天教戎虜自相殘?!股仙跫沃N磶?,諜知本雅失里與其下阿魯臺仇殺,東西奔遁,乃召榮諭曰:「此賊果自殘滅,汝前日之詩,安知不為讖乎?」榮下馬叩謝。上喜,命賜羊酒。 《翰林記》:永樂八年,上親征,次清水源,水皆苦咸,不可飲,人馬俱渴,改營西北二三里許,忽有泉涌出,清徹可愛,命楊榮與胡廣往觀,遣中官以銀瓶汲取,上親嘗之,味甚甘美,賜榮等飲訖,士馬爭趨之,皆給足。命曰「神應(yīng)泉」。又明日,應(yīng)制撰《神應(yīng)泉詩銘》,上嘉之,各賜上尊。宣德二年三月騶虞見,榮獻頌,上褒賞之。三年扈從北征,凱旋,進《平胡》詩凡十篇,各立題命意。上覽之喜,屢沐白金鈔幣之賜。 《閩小紀》:閩有貧生客京師,饑寒濱死,頗善丹青,不能售一錢,因以兩幅獻楊文敏公榮。公題其上而還之。詩云:「誰家老屋枕溪濱?十里青山半是云。此處更無塵跡到,只應(yīng)啼鳥隔花聞。」明日張此畫于市,價遂涌起。 田按:西楊銘東楊墓云:「北裔西垂,從狩萬里。職典著文,亦兼知武。羌虜胸臆,帥垣弱強。重瞳屢顧,敷奏惟明?!箙C務(wù)者,不熟塞垣形勢,何以禦侮?后來惟張江陵庶足當此。維基
楊榮(1371年—1440年),原名子榮,字勉仁,福建建寧府建安縣(今福建省建甌縣)人。明朝內(nèi)閣首輔、工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與楊士奇、楊溥共稱“三楊”,其為“東楊”,是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的締造者之一。謚文敏。建文、永樂年間建文元年(1399年),楊子榮考中己卯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次年聯(lián)捷庚辰科二甲第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燕王朱棣起兵攻入應(yīng)天府后,楊子榮迎謁問朱棣:“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朱棣聽后促騎馬謁陵,子榮遂得賞識。明成祖即位后,他直入文淵閣,并改名楊榮。當時內(nèi)閣一共七人,楊榮年紀最少且警敏。一日,寧夏急報被圍,朱棣急召內(nèi)閣商議,而當時只有楊榮值班,于是朱棣示其奏報。楊榮則稱:“寧夏城堅固,人人都習武,況且奏摺已經(jīng)過去十日,現(xiàn)在圍困肯定已解。”到半夜,果然解圍的奏報抵達。明成祖因此大贊楊榮。江西發(fā)生盜亂,朝廷派遣使者招撫,之后又派都督韓觀派兵隨后跟上。后招撫的奏報抵達,朱棣欲賞賜韓觀。楊榮則勸阻:“計發(fā)奏時,觀尚未至,不得論功。”朱棣日益器重他,之后升至侍講。儲君確立后,晉升為右諭德,仍然兼任翰林院職位,賜二品服。朱棣為人威嚴,與大臣議事未決時或會發(fā)怒。而楊榮每次趕到即解決事情。永樂五年(1408年),楊榮奉命趕往甘肅處理軍務(wù),沿途記錄山川形勢,考察軍隊百姓,并檢查城堡守衛(wèi),還奏武英殿。當時正值盛暑,成祖大悅,并親自為楊榮切西瓜。不久,楊榮晉右庶子,仍兼任原職。次年,因父喪歸里,下葬后隨即再起。次年,楊榮因母喪乞歸,成祖以北巡時間急迫而不予批準,并命其與胡廣、金幼孜隨行。甘肅總兵官何福稱脫脫不花等請降,楊榮再赴甘肅,偕同何福受降,并持節(jié)即軍中封何福為寧遠侯。之后趕往寧夏,與寧陽侯陳懋規(guī)畫邊疆事務(wù),回朝后奏請十事,均得到成祖批準采納。永樂八年(1411年),楊榮隨成祖北征,抵達臚朐河,解決兵餉問題。次年,乞求回籍奔喪,成祖命中官護行。楊榮返回后,成祖問及福建民情及當年豐歉,楊榮具對。之后,奉旨在文華殿侍奉諸位皇孫讀書。永樂十年,甘肅守臣宋琥進言,蒙古有叛亂恐為邊疆后患。朱棣于是派遣楊榮抵達陜西,與豐城侯李彬探討進兵方略。楊榮回朝后奏報:“冬天并非出兵時候,且有罪的人不過數(shù)人,不宜出兵。”朱棣于是接受其言,叛者也投降了。次年,楊榮與胡廣、金幼孜再次跟從成祖北巡。再一年,北征瓦剌,皇太孫朱瞻基隨行。朱棣命楊榮在軍中給朱瞻基講說經(jīng)史,兼領(lǐng)尚寶事。之后朱棣下令,凡是宣詔出令以及旗志符驗,必須經(jīng)過楊榮奏報才得以發(fā)送。永樂十四年,其與金幼孜俱進翰林學士,仍兼庶子,跟從返回京師。明年,再次跟隨朱棣親征。永樂十六年(1419年),胡廣去世,楊榮掌管翰林院事,朝中大臣多有嫉妒楊榮,并欲疏遠,共同舉薦其擔任國子監(jiān)祭酒。朱棣則表示不可,諸位大臣不再敢言。兩年后,他晉升為文淵閣大學士,仍然兼任翰林學士。次年,跟隨朱棣遷都北京。永樂二十年,再次跟隨北征出塞,還師后,朱棣勞賞將士,分四等賜宴,楊榮、金幼孜列前席、受上賞。不久,再次征討阿魯臺,有人請調(diào)用建文時江西所集民兵,朱棣咨詢楊榮,他對答到:“陛下許諾百姓復業(yè)剛二十年,一旦再征用,恐怕難以示信于天下。”朱棣遂打消此法。次年,跟隨出塞,軍務(wù)均委托楊榮,朱棣稱其為“楊學士”而不直呼其名。又過一年,楊榮再次跟隨北征,當時朱棣已經(jīng)五次親征,士兵饑凍,饋運不繼,死者十有二三。明軍抵達答蘭納木兒河,仍然不見敵軍。朱棣問群臣是否繼續(xù)前進,大臣紛紛唯唯諾諾,只有楊榮、金幼孜進言班師回朝。朱棣遂同意。部隊撤退到榆木川,朱棣駕崩。中官馬云等人不知所措,只能與楊榮、金幼孜進入御幄商議。兩人則稱,部隊現(xiàn)在在外,離京師尚遠,應(yīng)該秘不發(fā)喪。以禮入斂、熔錫為椑,載置于輿中。而每日的進膳則如常,但日益嚴厲軍令,使人無法預測。此外楊榮與少監(jiān)海壽率先馳入南京告訴太子朱高熾訃告。抵達后,朱高熾命其與蹇義、楊士奇急議籌備事項。另在永樂末期,江浙四川有賊亂,臣議發(fā)兵平定。當時朱棣在塞外,奏摺抵達后朱棣拿給楊榮看。他表示:“愚民因官員而受苦,不得已相聚自保。如果派兵,只會使其更團結(jié)而不宜解決問題。應(yīng)當派使招撫,不應(yīng)當再發(fā)兵。”朱棣聽從,之后果然平定盜患。楊榮雖然論事激烈,不能容忍他人過錯。但遇到他人觸怒明成祖,其往往能夠以微言導帝意,使問題得以解決。夏原吉、李時勉等人得以不死,都御史劉觀得以免除戍邊,都仰賴于楊榮之力。洪熙、宣德年間明仁宗即位后,楊榮晉升為太常卿。之后再進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不久,再晉升工部尚書,食三份俸祿(太常寺、大學士、工部)。當時楊士奇、黃淮均辭去尚書的俸祿。楊榮、金幼孜亦固辭,不被批準。宣德元年,明宣宗即位不久,漢王朱高煦即起兵謀反。宣宗召見楊榮商討對策,楊榮率先請宣宗帥部親征,稱:“對方認為陛下剛立,肯定不會自己出行。現(xiàn)在我們出其不意,以天威降臨,事無不成。”宣宗于是同意此法,抵達樂安后,朱高煦投降。部隊還師后,以決策論功,楊榮受上賞,賜五枚銀章。宣德三年,跟從宣宗北巡邊界,抵達遵化時,聽聞兀良哈將騷擾邊界,宣宗于是留下隨從文臣,獨命楊榮跟從。于是率輕騎出擊喜峰口,破敵而還。兩年后,晉升楊榮為太子少傅,楊榮因此辭去大學士俸祿。宣德九年,再次跟隨宣宗北巡邊界,抵達洗馬林后班師。自明成祖攻佔交阯(現(xiàn)越南)并設(shè)置交阯布政使司后,該地區(qū)屢次叛變。明朝屢次發(fā)兵征討均戰(zhàn)敗。交阯黎利派人偽請立陳氏后人。宣宗也厭惡兵戰(zhàn),預備答應(yīng)其請求。英國公張輔、戶部尚書蹇義等大臣以下數(shù)人都稱,賜其無名,反而只會示弱于天下。宣宗于是召見楊士奇、楊榮商議,兩人力言稱:“陛下體恤百姓,不是無名之舉;漢朝放棄珠崖郡,史書都以此為美談,不是示弱。請許其方便。”于是宣宗下令命選擇使者出使交阯。從此,明朝放棄交阯并罷兵,每年省出軍費上億兩。
人物簡介
閻本(1424年—1479年),字宗元,陜西西安府邠州永平里孟村(今彬縣車家莊鄉(xiāng)閻家堡村)人。陜西鄉(xiāng)試第四十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進士。授戶部山東司主事。天順五年(1461年),升戶部廣西司郎中。次年,掌薊州分司。督理遵化、薊州糧儲有功。成化二年(1466年)東北有事,廷推舉閻本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永平、山海關(guān)、密云,總督軍餉,轉(zhuǎn)副都御史。成化五年(1469年),兼巡京畿。次年以親老乞養(yǎng)歸。成化十五年(1479年)春,復詔進京,升戶部左侍郎。西北戰(zhàn)事吃緊,奉旨前往榆林等鎮(zhèn)督辦糧餉,事畢還朝,身染熱毒,抵京逾一月卒。賜祭葬,贈通議大夫。
人物簡介
維基【介紹】: 明廣東海陽人,字伯鉉。天順八年進士,任工部虞衡司主事,總理遵化鐵冶。革宿弊,完舊逋課以萬計。歷溫州知府,毀淫祠百余,僧尼少者使還俗。以疾歸,卒年五十六。
蕭鼎(1425年—?),字伯鉉,廣東潮州府海陽縣人。同進士出身。廣東鄉(xiāng)試第七十七名。天順八年(1464年)甲申科會試第一百八十九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五十七名。
人物簡介
維基【介紹】: 明福建南安人,字汝源。弘治十二年進士。官至工部郎中。正德中督理遵化鐵廠。有《鐵冶志》。
傅浚(15世紀—16世紀),字汝源,號石涯,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人。傅浚是成化十四年進士傅凱之子,弘治五年(1492年)中舉人,十二年(1499年)成進士,獲授戶部郎中,因父親逝世回鄉(xiāng),同時被劉瑾矯旨削籍。劉瑾敗亡,他得起用為工部郎中,負責蘄州鐵治,減免灶費三分一;轉(zhuǎn)任都水司,謹慎支出、不受私請,拒絕權(quán)貴索取馀羨,被外放任山東鹽運司同知,在任內(nèi)去世。傅浚與其父傅凱、其子傅楫祖孫三人均中進士,在泉州府首次三世進士,傅氏府第也因此得名三進士府第。
人物簡介
【生卒】:1481—1529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汝成,號雷峰,一號嘿休。正德三年進士。授刑部主事,轉(zhuǎn)員外郎,升湖廣按察司僉事,攝辰沅兵備。防御寧王朱宸濠有功,擢郴桂兵備副使。辭歸后,筑書院,聚生徒講學。有《四書粹義》、《書經(jīng)存疑》、《雜錄記》、《敝篋留稿》。甬上耆舊詩·卷十二
字汝成,世居大雷山下,故號雷峰。少沈毅重厚,髫齔如成人。年十六七,讀五經(jīng)、諸儒家言,潛思嘿發(fā),愾然以古圣賢自期,人望之稱為龍駒鳳雛。年二十一,舉于鄉(xiāng)。在太學時,章楓山先生為祭酒,羅整庵先生為司業(yè),深相器重,召語必移時,錄其文為學中諸生法。舉進士,授刑部主事,稍遷員外郎,善執(zhí)法,出為湖廣按察僉事,再攝辰沅兵備。永順宣慰司故驍悍,數(shù)侵保靖地相控,又以重賄納權(quán)貴,多為其左右。公獨力持之,卒正其罪。初,永順以黃金器數(shù)百來獻,尚未入,公聞之,立命捕其使,使者軼去。至是更使刺客伺公。公起居常岸然,客望公手顫不能舉,因嘆曰:汪公神人也,竟不能害。在沅再期,力鋤奸祛弊,漸無事。乃起書院于明山之麓,日聚諸生說經(jīng)。時御史周公廣以言事謫沅之竹寨驛丞,公延登講席,率諸生北面聽之。巳遷巡武昌、黃州。會逆濠反,陷九江,地與黃蘄接壤,吏民豕駭,分守者稱病不敢出。公遽沿流入蘄,宣示大義,立修城埤,集兵為禦賊計。時有粟萬馀石在黃梅,距賊僅一水,俱謂罥虎牙間。公使別將載入城,吏民為益定。事平,御史毛伯溫薦公才,擢副使,治郴、桂兵。大盜王廷鑒為患,公率兵搗其窠窟,盡殲之,不以捷聞。當事亦無白其功者。以卓異,再遷山東按察使。踰八月,即擢僉都御史,撫順天。公見西北邊凋耗已極,俱坐將吏掊克,使士氣日衰。公至,申明約束,嚴賞罰奏,黜諸將中尤不法者;二人,邊境??震,壁壘為一新。公性儉,常衣羊裘;諸將或以貂裘進,公亦不卻。至次春,返之曰:已藉禦寒矣,然未嘗一日服也。畿內(nèi)賊楊恭作亂,公授參將郝通方略,斬其首。京軍后至,即冒為已功,公亦勿之辨也。竟以積瘁成疾,乞骸骨,不許。卒于官,得年四十九。公少才高氣剛,岸然獨立,為學務(wù)造其實,身或有過,雖纖,毫不自蔽。議論人物,則必極其心術(shù)邪正,見柔佞人疾之,痛于仇敵。與里中太宰聞莊簡公淵、張文定公邦奇、余南湖先生本相友善,各勵名節(jié),時稱為甬上四君子。復與王陽明先生交,至其論學,意不能盡同,陽明曲相辯折,終不答。其自信若此。所著書藏于家。維基
汪玉(1481年—1529年),字汝成,號雷鋒,一號默休,浙江鄞縣人。 明朝儒學家、政治人物。治《易經(jīng)》,弘治十四年(1501年)由國子生中式辛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十七名舉人,正德三年(1508年)登戊辰科第二甲第七十五名進士。歷任刑部主事、署員外郎,九年(1514年)二月升湖廣按察僉事,攝辰沅兵備。寧王朱宸濠起兵叛亂,攻陷九江城。汪玉因防御叛兵有功,十四年(1519年)八月擢湖廣郴桂兵備副使。曾剿滅剿滅香爐山盜賊。丁憂歸,嘉靖四年(1525年)七月服闋起補山東副使,六年正月升本省按察使,七年官至僉都御史,巡撫順天。八年九月被劾去職,不久卒于遵化行院,年四十九。為官閑暇研習儒學。致仕回鄉(xiāng)后,開辦書院,授徒講學。
人物簡介
【介紹】: 明順天府文安人,字勉夫,號文泉。嘉靖三十八年進士。仕至山西按察司副使。性孝友,與人交,胸次灑然。學問賅博,為官政績亦著。維基
紀誡(1519年—1573年),字勉夫,號文泉,順天府霸州文安縣人,民籍。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八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聯(lián)捷己未科會試第一百四十一名,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進士。授南京行人司行人,升左司副,丁父憂。服闋,復除行人司正,升工部虞衡司郎中,分署遵化,督鐵冶,升懷慶知府,隆慶四年(1570年)四月擢山西按察司副使、整飭井陘兵備,以開浚深河事,與巡撫都御史宋纁相忤,即引疾乞休,而纁亦自劾求去。五年五月紀誡被降一級,回籍調(diào)用。歸鄉(xiāng)三載后卒。
人物簡介
宋仕(1538年—1618年),字汝學,號可泉,山東平原縣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東鄉(xiāng)試第二十一名,隆慶五年(1571年)辛未科會試第二百九十四名,廷試三甲二百七十六名進士。授直隸衡水知縣,萬歷元年(1573年)調(diào)遵化,萬歷五年(1577年)七月行取考選浙江道御史,六年(1578年)丁父憂。八年十月復除本道御史,十年巡按四川,十二年巡按直隸,十五年二月升順天府丞,十六年六月升大理寺右少卿,十月升左少卿,十一月以都察院僉都御史巡撫保定提督紫荊等關(guān),十九年九月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協(xié)理院事,又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應(yīng)天,二十年四月升南京大理寺卿,十一月為山西道御史錢夢得所彈劾,勒令回籍。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起為南京刑部右侍郎,四月晉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四十六年九月五日卒官。賜祭葬,贈太子少保,蔭一子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馬思恭(1562年—1630年),字君篤,號玄默,順天府遵化縣人,軍籍。官至山西僉事。己巳之變期間,遵化城破,馬思恭投降后金。明軍克復遵化后,被俘處決。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鄉(xiāng)試二十四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九十五名,三甲第二十六名進士。都察院觀政,任山東冠縣知縣。二十七年四月官至山西兵備僉事。崇禎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極率后金兵入關(guān)襲擾,圍攻遵化,巡撫王元雅自縊,馬思恭在籍,隨兵部郎中賈維鑰率父老投降。次年,孫承宗率軍克復遵化,馬思恭、賈維鑰等降臣被俘,押送京師處死。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生卒】:1563—1638 【介紹】: 明高陽人,字稚繩,號愷陽。為諸生時,教讀邊郡,喜從老兵究問險要阨塞。萬歷三十二年進士。授編修,進中允。歷諭德、洗馬。熹宗即位,充講官。朝臣推為兵部侍郎,主遼事。帝不欲承宗離講筵,不許。天啟二年廣寧失守,乃拜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承宗自請督師,既至,汰逃將,遣疲兵,用馬世龍等為將;又從袁崇煥請,筑寧遠等城,令崇煥守之。在關(guān)四年,凡修復城堡數(shù)十,練兵十一萬,開屯五千頃,遣將戍錦州、松山、大小凌河,拓地四百里。三年,為魏忠賢黨所讒,乞歸。崇禎二年,后金兵陷畿輔州縣多處,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復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歸咎承宗筑城之計,引疾歸。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陽,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環(huán)死。子孫多人皆戰(zhàn)死。福王時謚文忠。有《高陽集》。
孫承宗(1563-1638) 字稚繩,號愷陽。保定高陽人。明末名將,中極殿大學士,為魏忠賢所讒,罷歸。清軍陷高陽,自經(jīng)死。南明弘光時謚文正,清乾隆時謚忠定。作文屬筆,如蛟龍屈蟠,江流競注。為詩卓犖沉塞,元氣郁盤。詞粗獷豪邁,為烈士之壯歌。有《高陽集》,詞在集中。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稚繩,高陽人,萬歷甲辰賜進士第二,授翰林編修,累官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尋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再加少師兼太子太師。贈太傅。有南陽集。維基
孫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繩,號愷陽,直隸保定府安州高陽縣西莊村人。明朝政治、軍事人物,榜眼及第,官至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致仕后與清軍戰(zhàn)斗殉國。謚文忠,清朝改謚忠定。孫承宗少時相貌奇?zhèn)?,“鐵面劍眉,須髯戟張”。明萬歷六年(1578年),中秀才,年僅16歲。而后,孫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璧和兵備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員的家中,做家庭教師,并逐漸接觸官場。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孫承宗到北京,入國子監(jiān)讀書;次年中甲午科順天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經(jīng)魁)。萬歷二十六年,因房守士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巡撫大同地方贊理軍務(wù),孫承宗前往大同教授其子弟。大同是當時明朝的邊城重鎮(zhèn),孫承宗喜歡跟老將及退役兵卒究問險要邊情,史稱“伏劍游塞下,歷亭障,窮厄塞”,因而“曉暢邊事”。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入翰林十年。萬歷四十二年任詹事府右春坊左中允,萬歷四十七年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萬歷四十八年,矯旨遺詔廢礦稅、發(fā)內(nèi)帑。任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期間與高攀龍、趙南星等東林黨人相交甚善。不料明光宗繼位僅一個月即駕崩,年僅16歲的皇長子來不急冊為太子即倉促繼位,即明熹宗,孫承宗繼而做了熹宗的老師。這樣,年近花甲的孫承宗,依借帝師的地位,逐漸地進入了明朝后期政治權(quán)力的中心。天啟二年(1622年),孫承宗升任為禮部右侍郎。經(jīng)東林黨人推薦后,熹宗以孫承宗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至遼東勘查。據(jù)說與經(jīng)略王在晉爭執(zhí),熹宗將王在晉改任南京兵部尚書,以孫承宗為遼東經(jīng)略,以為“邇年兵多不練,餉多不核。以將用兵,而以文官招練;以將監(jiān)陣,而以文官撥發(fā);以武略備邊,而日增置文官于幕;以邊任經(jīng)撫,而日問戰(zhàn)守于朝。此極弊也。今天下當重將權(quán)。擇一沉雄有氣略者,授之節(jié)鉞,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見沾沾陵其上。邊疆小勝小敗,皆不足問,要使守關(guān)無闌入,而徐為恢復計。”期間大膽起用袁崇煥、孫元化、鹿善繼、茅元儀等人,修復寧遠等大城九座、堡四十五座、練兵十一萬,拓地四百里、屯田五千頃,“自承宗出鎮(zhèn),關(guān)門息警,中朝宴然,不復以邊事為慮矣。”后金當時與察哈爾部交戰(zhàn),并未進攻明朝。天啟五年(1625年),魏忠賢派太監(jiān)劉應(yīng)坤到山海關(guān),以帑金十萬兩犒軍,為孫承宗所鄙視,同年八月,發(fā)生柳河之役,馬世龍因冒進兵敗,魏忠賢以孫承宗不附己,借口馬世龍損失馬匹六百七十匹、甲胄等軍用物資,參劾孫承宗。十五日,熹宗批準孫承宗回籍養(yǎng)病,后以高第代為經(jīng)略。崇禎二年(1629年),清兵第一次入長城,進大安口、遵化,明思宗復用孫承宗。袁崇煥被執(zhí)下獄后,孫承宗力保祖大壽,復用孫承宗為督師,移鎮(zhèn)山海關(guān),修建入海長城之「老龍頭」,且于建后由內(nèi)閣大學士楊嗣昌題字「寧海城」于「老龍頭」城樓上,遼左得以粗安。崇禎三年(1630年),祖大壽、馬世龍等諸將克復永平、遵化、遷安、灤州四城,明人史稱“遵永大捷”。崇禎四年(1631年)八月,清軍攻大凌河,祖大壽堅守城池,命宋偉、吳襄救援,二將陣前不和,張春的援軍也被擊潰,祖大壽被逼殺何可綱而降清。明思宗因此罷孫承宗官。家居七年。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長城,犯保定,攻高陽。孫承宗年已75歲,率領(lǐng)全家子孫拒守,高陽城墻低矮,城破,一家四十余口皆壯烈戰(zhàn)死。孫承宗被俘,望闕叩頭,投繯而死。明思宗聞訊,追復其故官,給予祭葬。南明弘光帝時,予謚文忠。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予專謚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