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顯

相關(guān)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維基
曹祥(?
—1535年),字應(yīng)麟,號南峰,南直隸徽州府歙縣雄川里人,民籍。
成化十年(1474年)甲午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舉人。
成化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殿試三甲進士。
歷官南京戶部郎中,出為寶慶府知府,正德四年(1509年)正月升四川布政司左參政,六年九月升本司右布政使,八年正月轉(zhuǎn)任陜西左布政使,十年正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貴州兼理軍務(wù),十一年十月以巡按御史李顯疏論,被召還京,后以致仕免究。
嘉靖十四年五月卒,賜祭葬。

人物簡介

全臺詩
王仁驥(?
~?
),字選閑,臺南舉人。
其馀生平未詳,其詩僅見《師友風義錄附編》。
(江寶釵撰)

人物簡介

全臺詩
王香禪(?
~?
),名夢癡,本名罔市,號留仙,臺北艋舺人。
原系臺北永樂座著名藝旦,貌美多姿,能唱京戲,稱為「正音」。
曾從大稻埕趙一山學詩,所作情景濃至,造語清新。
又從連橫游,詩藝益進。
嫁與臺南舉人羅秀惠,已而仳離,遁入空門,法名香禪。
未幾還俗,改嫁新竹謝介石,婚后同赴上海,轉(zhuǎn)居吉林、天津、北京等地。
九一八事變起,日寇竊據(jù)東北,謝介石任偽滿州國要職,王香禪因夫妻感情不睦,留居天津。
抗戰(zhàn)勝利后,謝介石因漢奸罪被捕入獄,王香禪與子女仍留居天津。
大陸陷共后,其事跡無聞〖參考國家圖書館編印《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日據(jù)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2年12月?!?。
  王香禪存詩二首,見連橫《劍花室詩集》,今據(jù)以移錄。
(吳福助撰)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方祖蔭(?
~?
),字樾庭(字或作亭),號慶堂,安徽桐城人。
同治年間(1862~1874)太學生。
同治六年(1867)春游粵,依劉肩吾都轉(zhuǎn)幕府,每有顧問,不飾言辭。
都轉(zhuǎn)北遷,光緒十一年(1885)十一月,以埔里社廳通判調(diào)署新竹知縣兼攝苗栗縣事。
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建省,新竹、苗栗分縣而治,其分界事宜,皆祖蔭任內(nèi)成之。
其為政老成練達,尤置意于培養(yǎng)人材。
嘗建試院于縣署之陽,又捐俸修葺明志書院,使復(fù)舊觀。
禮士甚厚,凡碩學高行者極力獎進之。
復(fù)增設(shè)小課培英社,別貯千金生息,以為幼童月課獎賞之資。
在任三年,政清人和,與高子丹上舍漢墀交最莫逆。
后以功升基隆撫民理番同知,延舅與兄分司文案、錢糧。
中法之役,舅先罹難,俄而,兄亦歿于兵。
旋擢臺南知府,賞戴花翎,欽加三品銜。
歿后,竹人祀之德政祠〖參考《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時期》,國家圖書館,2001年12月。〗。
  方氏在臺期間與新竹文士唱和詩集曰:《東澥鴻泥》,計二卷,上海石印本,臺北林漢章曾經(jīng)藏有金鑲玉裝本乙套,惜售出后流傳不可考。
筆者勾稽王松《臺陽詩話》、連橫《臺灣詩乘》、賴子清《臺灣詩醇》、邱秀堂《鯤海粹編》得方氏詩作三題,計五首。
(楊永智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41—1903 【介紹】: 清廣西灌陽人,字維卿。同治四年進士。中法戰(zhàn)起,自請出關(guān)招劉永福,率景字軍與之共敗法軍于宣光。戰(zhàn)后,除臺灣道,累擢至巡撫?!恶R關(guān)條約》割讓臺灣于日本,士紳擁之為總統(tǒng),宣告自立。日軍攻基隆,微服遁歸廈門。有《請纓日記》。
全臺詩
唐景崧(1841~1903),字維卿,又字薇卿,號南注、南注生、請纓客,廣西灌陽人。
同治四年(1665)進士,入翰林院選庶吉士,授吏部主事。
光緒八年(1882)入越南,力勸劉永福黑旗軍加入抗法行列。
光緒十年(1884)率「景字軍」迎戰(zhàn)法軍有功,官升二品。
光緒十一年(1885)十月出任臺灣兵備道,兼理學政。
唐氏雅好文學,曾修葺臺南道署舊有斐亭,創(chuàng)「斐亭吟社」,時邀僚屬、詩友飲酒賦詩。
臺人士之能詩者,悉禮致之,扢雅揚風,于斯為盛,一時臺士競為詩作。
又禮聘臺南進士施士潔擔任海東書院山長,挑選臺士之秀異者如丘逢甲、許南英、汪春源等入海東書院就讀,對當?shù)匚娘L之鼓倡,頗具影響力。
光緒十七年(1891)升臺灣布政使,駐省會臺北。
公馀復(fù)屢邀文士百數(shù)十人集于官署,為詩酒之會,尤以競作詩鐘為能。
適因安溪人林鶴年辦理茶釐船捐等局務(wù)來臺,贈以數(shù)十盆牡丹,故取名為「牡丹吟社」。
社員吟詠詩稿,景崧悉加收錄,遂有《詩畸》之輯錄。
此外,唐氏又好詩謎,臺南、臺北兩地任職時皆致力推展之,編有《謎拾》一書,對臺灣謎學之發(fā)展影響頗大。
光緒二十年(1894)九月出任臺灣巡撫,次年(1895)割臺議起,唐氏致電清廷,預(yù)言臺民將有大亂,建議急請英俄為同盟以保臺,并請辭巡撫職。
及馬關(guān)條約簽訂,全臺嘩然,唐氏復(fù)電告清廷,自云遭臺人「劫留」,不得已暫允駐臺,與當?shù)丶澝癜l(fā)布公告,宣示保臺決心。
五月二十五日全臺紳民倡建「臺灣民主國」,共推唐氏為總統(tǒng)。
六月五日,日軍逼近臺北城,唐氏搭德船從滬尾遁逃,內(nèi)渡廈門,后歸桂林。
光緒二十三年(1897)支持康有為在桂林的維新運動,光緒二十五年(1899)任桂林「體用堂」中文總教習。
晚年耽愛戲劇改革,為中國十大劇種之一「桂戲」之奠基者。
著有《請纓日記》、《寄閒吟館詩存》、《看棋亭雜劇》。
唐氏在臺之作可見者不多,以下?lián)对娀匪珍浿剖显娮鳛榈妆?,參照鄭鵬云《師友風義錄》、連橫《臺灣詩乘》、《臺北文物》六卷四期所刊賴鶴洲〈斐亭吟會?牡丹詩社〉進行編校。
(許俊雅、施懿琳合撰)
維基
唐景崧(1841年—1903年),字維卿,又字薇卿,號南注、南注生,又號請纓客。廣西省桂林府灌陽縣人。同治年間以進士入詞林,改吏部主事。中法戰(zhàn)爭期間,請纓南下越南,招撫黑旗軍劉永福,且領(lǐng)軍與法軍激戰(zhàn)有功,歷升道員、布政使,署末代臺灣巡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臺灣割讓予日本后,曾短暫出任臺灣民主國大總統(tǒng)八天。后因日本軍隊從澳底登陸,唐景崧得知此消息,便攜帶銀兩逃回中國大陸。

人物簡介

全臺詩
王藍玉(1842~?
),字潤田,清臺南舉人。
同治十三年(1874)與進士楊士芳、舉人蔡國琳籌議,請建延平郡王祠,欽差大臣沈葆楨從其議,翌年奏準敕建專祠。
光緒十二年(1886)任臺灣府儒學教授。
有《望海閣詩文集》,惜已佚。

人物簡介

全臺詩
蔡國琳(1843~1909),字玉屏,號春巖、遺種叟。
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
祖父名福,字錦宗,生員。
父名懋亭,字汝博,號觀瀾,廩生,候補州同,俱顯正。
當時以三世儒學之家,全臺靡不艷稱。
國琳九歲能詩,咸豐八年(1858)十六歲入泮,同治二年(1865)廿三歲補廩生。
同治十三年(1874)偕宜蘭進士楊士芳、臺南舉人王藍玉等人稟請當局修建延平郡王祠。
光緒八年(1882)中舉,與林紓同榜。
光緒十六年(1890)以鄉(xiāng)試第三名授國史館校尉,遇缺即用。
歸籍返臺先后擔任澎湖文石書院、臺南蓬壺書院山長,并補用育嬰堂及恤嫠局主事。
光緒十九年(1893)受命纂修《臺灣通志》采訪。
乙未(1895)之役,攜眷內(nèi)渡,旋歸臺南延平郡王祠設(shè)帳授徒。
明治廿九年(1896)受臺南縣知事磯貝靜藏之聘,編纂《臺南縣志》,又擔任「揚文會」臺南支會長。
  明治卅年(1897)蔡國琳偕許南英、陳瘦云重振「浪吟詩社」,明治卅九年(1906)又與連橫、趙云石等人籌組「南社」,并且榮膺首任社長。
蔡氏培育賴文安、羅秀惠、林湘沅等門生。
娶妻顏氏,獨生女蔡碧吟克紹箕裘,書詩俱佳,有「赤崁女史」之稱;納妾吳氏,產(chǎn)一子,名鷺生。
蔡氏生平博學多才,詩文清新,為臺人推崇,著有《叢桂齋詩鈔》四卷,藏于家,未刊。
連橫評:「〈秋日謁延平郡王祠〉一首,可謂集中杰作。
……又有〈秋荷〉四首,用王漁洋秋柳韻,措辭宛轉(zhuǎn),寄興遙深,足與阮亭抗手,誠集中之佳作也。
」〖參考連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50。
〗筆者檢索盧嘉興〈記前清舉人蔡國琳與女蔡碧吟〉、許丙丁〈五十年來南社的社員與詩〉兩文,以及《松鶴遐齡集》、《藥煙集》、《稗海槎程》、《臺陽詩話》、《臺灣詩乘》所錄蔡氏遺詩,編次于后。
(楊永智撰)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六五
唐贊袞,字韡之,善化人。
同治癸酉舉人,歷官臺南知府
有《鄂不齋集》。
全臺詩
唐贊袞(?
~?
),字韡之,清湖南善化人,同治癸酉(1873)舉人 。
光緒十七年(1891)秋,調(diào)署臺澎道兼按察使。
贊袞之父與叔父分任兩浙、陜西按察使,有「兩代三省總憲,兩浙三秦全臺」之稱 。
后唐贊袞補臺南知府,甲午(1894)中日戰(zhàn)爭,澎湖失守,因坐視日軍進攻澎湖,被當局以「當軍務(wù)吃緊之時,輒托故請開缺卸任,實屬規(guī)避」之由,下令革職, 于二十一年(1895)正月去臺。
贊袞甫來臺之初,入境問俗,涉覽群書,以其所見,證之所聞,一一筆志而論列之,成《臺陽見聞錄》一書。
該書對臺地風物民俗、臺道署及臺南近郊勝景描述頗詳,光緒十八年(1892)刊。
臺灣道署內(nèi)有「澄懷園」,唐景崧在任時,常邀僚屬及臺士之能詩者,在此為詩酒之會,積稿頗多。
光緒二十年(1894),輯而刊之,名曰「澄懷園唱和集」,全四卷,版藏臺南松云軒,今已不存。
唐贊袞喜吟詠,好藏書,在臺藏書之所曰「蕓香室」。
論詩主性靈,以自得為要。
凡事以詩記之,一則抒寫幽懷,再則志其游跡,有作品集《唐韡之先生全集》。
其中《臺陽集》專收在臺吟詠之作,計二百十馀首,刊于光緒年間。
連橫《臺灣詩乘》評其詩「大都平泛之作」。
中研院傅斯年古籍線裝書庫藏有光緒年間《臺陽集》刊本,民國六十一年(1972)十二月,臺灣銀行經(jīng)濟研究室據(jù)原刊本略作刪減后重印,并編于「臺灣文獻叢刊第三○九種」《臺灣關(guān)系文獻集零》中。
茲以光緒年間原刊本為底本,對照《臺灣關(guān)系文獻集零》編校。
陳人英 朝代:清末民國初

人物簡介

全臺詩
陳人英(1860~1926),字達,小名益智。
清咸豐十年(1860)生于臺南官佃莊(今臺南縣官田鄉(xiāng))。
其先祖隨鄭成功來臺,開墾臺南赤山地區(qū),累世均為官佃。
陳氏曾入臺南舉人蔡國琳門下,光緒初年補嘉義縣學弟子員,后為廩生。
改隸后,于明治三十一年(1898)授佩紳章,明治三十四年(1901)任?豆辨務(wù)署參事,其后又擔任鹽水港參事、臺南廳官佃廳參事等職。
明治三十八年(1904)為鹽水港制糖會社發(fā)起人,明治四十四年年(1911)被推為官佃莊「斷發(fā)會」會長。
陳氏平日熱心地方事務(wù),望重里閭。
瀛社詩人謝雪漁曾賦詩〈同學陳人英上舍〉云:「不群矯矯各青年,勵志蕓窗判后先。
筑就官埤資灌溉,君家瘠壤悉腴田。
」可見陳人英于地方發(fā)展上之貢獻〖參考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洪波浪、吳新榮主修《臺南縣志?人物志》,臺南:臺南縣政府,1980年6月。
〗。
惜其詩作不多,今僅存二首。
(陳曉怡撰)

人物簡介

全臺詩
鄭鵬云(1862~1915),字毓丞,一作毓臣、毓宸、育臣,號烏虖子、北園后人、鷺江市隱、稻香村人、鯤海逸民。
原籍福建永春,同治四年(1865)因其父鄭祥和任淡水廳儒學訓(xùn)導(dǎo),遂卜居于竹塹。
曾師事潛園名儒林奕圖,光緒九年(1883)取進新竹縣附學生,受知于臺灣巡撫兼提督學政唐景崧。
后與丘逢甲、汪春源、葉鄭蘭等,入海東書院,從臺南進士施士潔學。
乙未(1895)割臺,避亂內(nèi)渡。
明治三十年(1897)四月返臺,授佩紳章,十一月?lián)涡轮駨d囑托,十二月東渡日本旅游。
后往廈門,經(jīng)營阜源錢莊。
1901年往北京謁肅親王,上書條陳興革意見,未果。
明治四十二年(1909)返臺參加詩社活動,與臺地文士多所唱和。
大正元年(1912)西渡廈門,轉(zhuǎn)至福州主事「瀛僑會館」,1915年病歿于榕城(今福建福州)。
鄭鵬云為新竹「竹梅吟社」重要成員,亦屢受邀為「櫟社」上賓,可惜無個人詩集傳世。
明治三十年(1897)與曾逢辰合纂《新竹縣志》,對保存文獻頗具貢獻。
曾編撰《師友風義錄》,網(wǎng)羅閩臺一百馀位詩家,五百七十馀首作品,分成內(nèi)、外、附篇,為晚清閩臺詩壇之重要資料,明治三十六年(1903)由上海日本絳雪齋書局出版。
阮圣謨認為此書:「內(nèi)編與附編多鄉(xiāng)賢之作,吟閩臺時事,詠閭里佳話;外編則感時興作及東游紀實,均存府志別集未收之罕見史料。
」王國璠則推崇云:「藉吉光片羽之珍,存知己一言之契。
」同年又與王人驥、鄭以庠等合編《送米溪先生詩文》,收錄乙未割臺后西渡廈門臺籍士人之詩作。
〖參考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jù)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許雪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5月。
〗今鄭氏作品據(jù)《臺灣新報》、《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師友風義錄》、《臺陽詩話》、《臺海擊缽吟集》、《東寧擊缽吟前后集》、《廣臺灣詩乘》、《臺灣詩鈔》、《臺灣詩錄拾遺》等編校輯錄。
(楊永智撰)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