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明福建晉江人,字稚孝,號匪莪。萬歷十四年進(jìn)士。除刑部主事,歷禮部儀制司郎中。以論石星和倭事,謫官,后因事歸里。家居二十余年。光宗立,召為太仆少卿。升左通政。鄒元標(biāo)以建首善書院講學(xué)被劾,喬遠(yuǎn)謂“書院上梁文出臣手,義當(dāng)并罷”。后以戶部侍郎致仕。崇禎二年起為南京工部侍郎,旋即去官。嘗輯明十三朝遺事為《名山藏》,又纂有《閩書》,另有《鏡山全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稚孝,晉江人。萬歷丙戌進(jìn)士,除刑部主事歷官通政使升戶部侍郎有鏡山何氏前后集維基
何喬遠(yuǎn)(1558年—1632年),字稚孝,號匪莪,隱居鏡山,人稱鏡山先生,福建泉州府晉江縣袞繡鋪東街菜巷(今日泉州市鯉城區(qū))人。曾任主事、郎中、經(jīng)歷、光祿寺少卿、光祿卿、通政使、南京工部侍郎等官。年七十四。贈工部尚書。著有《閩書》、《名山藏》等。其父何炯是著名學(xué)者。何喬遠(yuǎn)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出生于江西安??h學(xué),少時從父習(xí)文,稍長,讀書過目成誦。萬歷四年(1576年)與兄何喬遷同舉丙子科鄉(xiāng)試,萬歷十年(1582年)父歿于家。萬歷十四年(1586年)中丙戌科進(jìn)士,因母林氏去世,乃歸家守孝。萬歷十六年四月,孝滿后選授刑部云南司主事,每折大獄,人服明允。歷官禮部儀制郎中。國本之爭,神宗欲封皇長子常洛為親王,而非太子,喬遠(yuǎn)力爭其不可。萬歷二十二年(1596年),因?qū)倮粜ψ嗾率д`,以“奏牘不恭罪”,謫貶添注廣西省布政司經(jīng)歷。萬歷二十三年(1597年),其妻病亡,遂隱居鏡山(清源山五臺峰西南麓),博覽群書,于經(jīng)、史、子、集,無不賅通,居鄉(xiāng)二十馀年,學(xué)者稱之“鏡山先生”,室名自誓齋、天聽閣。居鄉(xiāng)期間開始撰寫《名山記》,后改名《名山藏》,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其子何九轉(zhuǎn)病故,媳婦王承靜自盡殉節(jié),開始撰述《閩書》。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閩書》150卷成書。泰昌元年(1620年),任光祿寺少卿。天啟二年(1622年),進(jìn)左通政。天啟三年(1623年),擢升通政使,不久辭官。崇禎二年(1629年),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崇禎三年以病辭歸,晚年居家將《明實錄》刪為《名山編年》。崇禎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公歷1632年2月10日),去世。贈工部尚書,賜祭葬。
人物簡介
周達(dá),字遹少,四川重慶府安居縣人。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jìn)士。初授行人司行人,三十年往開封掌周府臨汝王朱安洔喪葬。三十五年考選為南京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三十八年以例劾通政使曲喬遷、應(yīng)天府府尹王一乾冒濫京堂。又疏論南京吏部右侍郎史繼偕連接輔臣李廷機(jī),謀劃京察。后以黨爭去職。
人物簡介
何運亮(1619年—1679年),字忠寅,一字中寅,號紫屏,福建晉江人,明末政治人物,同進(jìn)士出身。大理寺評事何喬遷之孫。崇禎十六年(1643年)登癸未科進(jìn)士,選??悼h知縣。隆武元年(1645年)調(diào)任南海縣知縣,升任工科給事中,晉升太仆寺少卿,后丁內(nèi)艱歸。次年八月,隆武政權(quán)亡。何運亮服闕完后,隨即遁入空門,法名金宣,字一字,或自稱雪峰行者,與同志結(jié)詩社為事,快要死時,命家人準(zhǔn)備袍笏,并說:“三十年遺臣,可見先帝于地下矣!”著有《草間集》、《詠史》、《癸甲草》等。有子何龍文。與盧若騰、陳洪謐、蔡肱明、張朝綖、吳韓起、黃錫袞、辜胤奇、丁胤甲、梁玉蕤、郭符甲、楊明瑯、沈佺期、許吉燝、史贊圣、蘇國瓓、王命岳、施顯等人并稱“魯東同朝十八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