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歐陽清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寒岡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成世昌。
辛丑生。
字蕃仲。
號遁齋。
受業(yè)于(鄭寒岡逑)先生之門。
中辛酉司馬試。
丁卯。
及第。
即授弘文正字。
以直提學拜承旨。
是時。
上雅尚儒術(shù)。
登進名賢。
舊臣側(cè)目傍伺。
公見幾憂危。
嘗與沖庵,陰崖最相善。
每以鋒穎太銳為戒。
己卯春。
調(diào)疾于坡州別業(yè)。
乃欲避其禍也。
及庚辰。
以散班家居。
沈貞意其與清流異趣。
造公第啖擬諫長。
公恐其浼己。
乃曰。
庸駑豈堪其職。
但前日國家罪白面書生。
實涉暗昧。
而北門密啟者。
不正之甚。
有言責者雖在已往。
當直諫以糾其失也。
貞色變遽起。
以是大忤時宰。
及南袞死。
鄭文翼公復(fù)相。
戊子。
有調(diào)停己卯人之議。
亞判銓曹。
是后。
金安老倡輔東宮。
假抑沈貞。
實濟其奸。
而人莫敢議之。
公以副提學。
乃奮然曰。
安老之為人。
余所深知。
今若得志。
必將誤國。
率同僚劾之。
大諫權(quán)輗,大憲金謹思。
聽安老陰囑。
反誣公黨附沈貞。
構(gòu)陷非情。
請寘重典。
命鞫問。
公怵于殞命。
竟就誣服。
遂竄平海。
及安老伏辜。
乃昭還。
乙巳。
拜右相。
奉使如京。
李芑等又深疾之。
誣與柳灌等謀不軌。
俟事未還。
竄長淵。
尋卒。
嘗在謫所。
聞陰崖下世。
懷慕不已。
乃題詩曰。
百疾千愁總到身。
存亡感慨亦相因。
遙聞云路多新輩。
每見秋山葬故人。
無復(fù)舊交思道義。
敢期前席為敷陳。
雖存人世終何益。
泉路皆歸昔日親。
今上丁卯。
追雪復(fù)官職。
孫子濟。
官至司藝。
曾孫惇。
亦登文科。
行狀曰。
天資英偉。
不拘營生。
學識超邁。
文章典雅。
久在詞苑及掌文衡。
為多士所矜式。
音律書畫。
莫不精曉。
筆法亦妙。
時稱三絕。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朝鮮慶州人,字元沖,新羅敬順王之后,官至判書。己卯之禍。謫死于濟州。
沖庵先生集·申光漢序
沖庵集者。
金侯凈之所著也。
侯字元沖。
官至判書。
己卯之禍。
謫死于濟州。
侯既為時人所擯。
又無斡家子弟。
其遺稿散落不見收者久矣。
后二十八九年間。
有侯之堂侄金君天宇者為玉堂應(yīng)教。
一日。
持侯之遺稿詩若文來示余曰。
吾叔父元沖公。
自在妙年。
文章甚高。
又學問所造尤深。
大為縉紳所推服。
而身陷于罪罟。
曾為膾炙之詩文。
反歸于目動心怵之具。
豈不惜哉。
近看朝廷之上。
士氣稍振。
公論亦行。
沖庵之詩文。
庶幾見采于時矣。
愿公少加刪定其編次則吾且鋟梓。
以圖不朽。
公以為何如。
余曰。
甚矣。
子之厚于斯文而樂于為善也如是哉。
非止愛其族叔父而已也。
仍受而留之。
常置案上。
嘆咤吟賞之間。
歲月荏?。
未克編次。
而金君天宇又至奄忽。
未識天意之薄于善人。
而不欲成人之美者。
乃至于是耶。
稿之還藏于篋笥中且有年矣。
今者公州牧許公伯琦抵書與余曰。
吾得沖庵遺稿若干卷。
鳩材倩工。
已臨首事。
似聞公家有全稿藏焉。
望亟搜付。
俾得校正其舛訛。
且請序于卷端。
以記其事。
辭甚慇勤。
嗟嗟乎。
稿之不幸失金君。
又何幸得公于今耶。
天之果不薄于善人。
而終能成就之如是夫。
遂封寄其稿。
以卒金君之志。
又美許牧之勇于為善而不懈于扶樹斯文。
樂副其請。
噫。
寶劍三千。
雖藏于九原。
精光顯揚。
上為白虎。
況于文章之精英。
根乎天地。
發(fā)乎性情。
其人雖沒。
金剛玉粹之氣。
終不可泯滅。
集而成書。
烏可已乎。
后之覽者。
將有以知其性情之所在。
豈獨詩文云乎哉。
嘉靖壬子端陽前一日。
推誠定難衛(wèi)社功臣。
崇政大夫。
判中樞府事兼知經(jīng)筵春秋館成均館事。
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
靈城君申光漢時晦。
書于駱峰之企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朝鮮新平人,字益之,號蓀谷。
蓀谷詩集·序
恭惟我國家。
文運休明。
學士大夫。
以詩鳴者。
殆數(shù)十百家。
咸自謂人握靈蛇之寶。
林然盛哉。
摡而揆之。
則途有三焉。
其和平淡雅。
圓適均稱。
渾然成一家言者。
推容齋相。
而駱峰及永嘉父子擅其華。
其次則昌大莽莽。
富蓄博材。
為一代大方家者。
如四佳,佔畢,虛白輩騁其雄。
又其次則崷崒峻峭。
締思致巧。
以瑰瑋險絕為貴者。
如訥齋,湖陰,蘇相,芝川諸鉅公衒其杰。
玆俱韙矣。
然其優(yōu)游敦厚。
響正格高。
定軌于開天,大歷者。
世鮮其人。
識者猶有所憾云。
往在弘,正間。
忘軒李胄之始學唐詩。
沈著奇麗。
而沖庵金文簡公繼起為韋錢之音。
二公足稱一班。
而惜也年命恨之。
逮在隆,萬間。
思庵相知尊盛李。
所詠頗邵。
??m不足。
而鼓舞攸賴。
晚得崔,白。
遂張大楚。
所謂夥涉之啟劉,項者非耶。
同時有蓀谷翁者。
初學杜,蘇于湖陰。
其吟諷者既鴻縝純熟矣。
及交崔,白。
悟而汗下。
盡棄其所學而學焉。
其詩本源供奉。
而出入乎右丞,隨州。
氣溫趣逸。
芒麗語澹。
其艷也若南威,西子袨服而明妝。
其和也若春陽之被百卉。
也若霜流之洗巨壑。
其響亮也若九霄笙鶴彷像乎五云之表。
引之霞綺風淪。
鋪之璧坐璣馳。
鏗而厲之。
則瑟悲而球戛。
抑而按之。
則驥頓龍蟄。
徐行其所無事。
則平波滔滔然千里朝宗。
而泰山之云。
觸石為白衣蒼狗。
置在開天,大歷間。
瑕不廁王,岑之列。
而較諸國朝諸名家。
其亦瞠乎退三舍矣。
翁地微。
人多不貴重之。
所著述累千篇。
皆散失無存。
不佞少日以仲兄命。
問詩于翁。
賴識涂向。
及其死也。
惜其遺文泯沒不傳。
為裒平日所臆記者。
詩二百馀首。
謀欲災(zāi)木。
又從洪上舍有炯許。
續(xù)得百三十馀首。
令李君再榮合而匯數(shù)。
類之為六卷云。
夫翁之詩。
度越國家諸名家。
豈待鄙文為不朽哉。
雖然。
掇拾遺詩。
期以傳千載者。
不佞心也。
其可避污佛首之誚乎。
至于上下數(shù)百年。
評騭諸老。
以及乎翁者。
極知僭越而駴一時之人。
要之久則論定也。
夫豈無一人知言哉。
遂書此弁之。
翁姓李。
名達。
字益之。
雙梅堂之庶裔孫。
蓀谷其自號也。
萬歷戊午季春。
    陽川許端甫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