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陳洪范

相關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簡介

列朝詩集
朱氏,名桂英,仁和人。
故陜西副使陳公洪范之副室也。
清心契法,銳意修真,金箓標名,有養(yǎng)誠道人之號,璚章闡旨,有閨閣窮元之書。
秘寶夙探于鴻蒙,玄珠竟索于象罔。
許邁別婦,先駕素麋,裴靜降兒,終驂白鳳。
檢以瓊音之印信,方外之寶書,封以金英之函,藏山中之石室。
升座演法,將迎少女于華山,蓮幘霓裳,又送三清于金岳。
便欲發(fā)凌霄之想,豈徒紀步虛之聲。
嗣有奇聞,征諸靈響云爾。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47 【介紹】: 明湖廣蒲圻人,字鳴吾。正德十六年進士。授編修。預修《明倫大典》成,升中允。坐事謫徽州通判,旋召還復職。嘉靖十八年,歸田。有《殿閣詞林記》。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鳴吾,蒲圻人。正德辛巳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侍講學士謫徽州通判尋復職有玄素子集
維基
廖道南(1494年11月11日—1548年1月29日),字鳴吾,號桐野,又號玄素子,湖廣武昌府蒲圻縣(今湖北赤壁)人,軍籍,進士出身。
弘治七年(1494年)生。
湖廣鄉(xiāng)試第六十名,正德十六年(1521年)登殿試二甲第一名進士(傳臚)。
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嘉靖元年(1522年)十一月授翰林院編修,六年正月充《大禮全書》纂修官,疏陳洪范九事,七年升右春坊右中允,八年四月充《大明會典》纂修官,十一年正月升右贊善,兼翰林院侍講學士兼理文官誥敕,三月充殿試讀卷官,四月充武舉考試官,十二年七月以事降徽州府通判。
十三年三月召復原官,十五年八月以母喪歸,十六年丁父憂,十八年九月考察閑住。
與童承敘、張治等人并稱為“楚中三才”。
嘉靖?十六年(1547年)卒。
戴東旻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戴東旻,字日文,浙江嚴州府建德縣匠籍。
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七名舉人,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授歙縣知縣,歙地狹人稠,仰食他郡,爰鑿譚家橋新河四十里,以通米運,復筑龍王山堤以衛(wèi)民居,至今稱戴公堤。
秩滿,遷儀部郎,轉河南汝寧兵備副使。
時流氛日熾,洛陜川湖所在被寇,東旻躬擐甲胄,率祖寬、左良玉、陳洪范諸將與劇寇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等四十馀戰(zhàn),前后告捷,以僉都御史巡撫鄖陽。
初,獻忠入楚,破谷城,圍光化,東旻單騎馳赴,賊乃解圍,大破于林雙溝等處,獻忠勢窮乞降,總理熊文燦主撫,東旻疏請先剿后撫,閣臣楊嗣昌左袒文燦,獻忠因得安插谷城,而東旻坐免。
未幾,獻忠叛,焚襄樊,罪主撫者,文燦辭連東旻,亦被逮,后帝省東旻疏,前言盡驗,欲再用之,而東旻已病卒七日矣。
當東旻被逮入都,長子茂葵追隨輦下,欲叩闕訴冤,遘病先卒,父子忠孝,海內(nèi)傷之。

人物簡介

維基
吳希哲(1570年代—1640年代),字睿卿,號嵩輪,嚴州府淳安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吳希哲是天啟七年(1627年)舉人,到崇禎四年(1631年)成進士,吏部觀政,獲授惠州推官,六年本省同考,九年江西同考。
他生活刻苦,不使用官府財物,辦公干練,又平定九連山的流寇。
海盜劉香假裝投降,吳希哲探查得知劉香表面投誠,而暗中準備軍隊,約定福建兵士來攻擊。
寇盜入侵潮州,聽說他來到,就說:「吳希哲為官清廉,不為利誘,我們愿意就撫。
」得知諭旨后退兵。
適逢福建兵士來臨,吳希哲用奇招乘風殲滅。
十年行取考選,十一年他遷任刑科給事中,監(jiān)督浙江、直隸糧餉,因為東南賦役繁重,額外加輸糧餉到一百八十萬。
入蘇州府,他立刻與撫按抓拿貪贓枉法的官吏輔助軍隊,舒緩民力。
弘光帝繼位,改吳希哲官為工科左給事中,他上奏都城內(nèi)有人假冒皇族勛貴,于南京橫行霸道,欺凌民商,請求下旨嚴厲緝拿;很快他獲擢官吏科都給事中。
左良玉出兵東下,馬士英打算挾持弘光帝出幸貴陽,得他竭力勸阻才讓馬士英打消這念頭。
清朝兵士追趕南明君臣,吳希哲請求防備淮安和揚州,未獲理會。
錢謙益表示應該收徵陳洪范,弘光帝說:「國家何嘗不要人才,只是收徵后而不能起用。
」吳希哲退后回答:「賈似道放棄淮安、揚州了。
」其時九卿十三道聯(lián)合檢舉左良玉,希他高聲說:「今日所重視的不在湖廣,應該出奏章彈劾馬士英。
」同時再次請求固守江淮,作《防江公疏》呈上。
弘光帝責備六垣無檢舉良玉的奏疏,因此罰吳希哲俸祿。
南京失陷,他隱居到去世,虛年七十二。
金日觀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人。
天啟五年授守備,效力關門。
崇禎初加副總兵,守馬蘭峪,屢拒清兵,錄功累擢左都督。
十年清兵攻朝鮮,從陳洪范往救,在皮島力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1—1645 【介紹】: 明山東萊陽人,字仲及,號蘿石。
崇禎四年進士。
授韓城知縣。
十二年,擢戶科給事中,屢陳時弊。
十四年,催督漕運,又疏陳所見聞米價等情。
十六年,出督江防。
福王立,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徽州諸府。
受命偕陳洪范、馬紹愉同往北京與清議和。
和議不成,被扣留。
清兵破南京后拒降遇害。
有《左忠貞公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仲及,萊陽人。崇禎辛未進士,除澄城知縣擢戶科給事中累官太常卿歷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
維基
左懋第(1601年—1645年),字仲及,號蘿石,乾隆時追謚忠貞,山東萊陽縣(今萊陽市)人。
官至兵部右侍郎。
弘光朝任使者,赴北京與清朝談和,被扣押,不肯投降,被斬首。
甲申傳信錄》卷十以「使臣碧血」結尾,卷末載左懋第絕筆詩。
后人稱“明末文天祥”。
崇禎三年(1630年),左懋第中山東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次年聯(lián)捷辛未科進士 。
任陜西韓城知縣,崇禎十二年(1639年)升戶科給事中,上書提出時局有四弊:民窮、兵弱、臣工推諉、國計虛耗。
十四年,督催漕運,道中馳疏言:“臣自靜海抵臨清,見人民饑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
米石銀二十四兩,人死取以食。
惟圣明垂念。
”崇禎十六年(1643年)秋,出巡長江防務。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其母陳氏絕食而死。
不久,清兵入關,堂弟左懋泰投降。
弘光帝在南京即位,左懋第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又以陳洪范、馬紹愉為副使,前往北京,通好議和。
十月初,揩二副使及隨從百余人至北京張家灣,住進鴻臚寺。
懋第在鴻臚寺陳設太牢,率隨員北面哭祭三日。
十月二十七日多爾袞釋放左懋第南歸。
左等走出永定門,馮詮(另有一說陳洪范)勸多爾袞不要「放虎歸山」,十一月十四日多爾袞遣百騎在滄州追回,被扣留在北京太醫(yī)院,墻上遍布荊棘,自言:“生為明臣,死為明鬼,我志也。
”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閏六月十五日,清廷頒布剃發(fā)令,隨員艾大選遵旨薙發(fā),懋第將其亂棍打死,清廷前來責問,懋第曰:“吾自行我法,殺我人,與若何預?
”清廷設“太平宴”宴請,懋第拒食。
又遣洪承疇前來說降,左懋第說:“此鬼也。
洪督師在松山死節(jié),先帝賜祭九壇,今日安得更生?
”洪承疇慚愧而退。
李建泰又來勸降,左懋第怒斥說:“老奴尚在?
先帝寵餞,勒兵剿賊,既不殉國,又失身焉,何面目見我?
”左懋第又責問勸降的堂兄弟左懋泰:“此非吾弟也。
”隨之將其叱離。
多爾袞大怒,親自提審懋第,懋第直立不跪。
當問道:“你為何不肯剃頭?
”左懋第回答:“頭可斷,發(fā)不可斷!
”金之俊勸他:“先生何不知興廢!
”左懋第針鋒相對答道:“汝何不知羞恥!
”多爾袞知其不降,閏六月十九日,命左右推出宣武門外菜市口處死。
臨刑時,左懋第南向再拜說:“臣等事大明之心盡矣。
”,有絕命詩:“漠漠黃沙少雁過,片云南下竟如何?
丹忱碧血消難盡,蕩作寒煙總不磨。
”隨員陳用極、王一斌、張良佐、王廷佐、劉統(tǒng)等人皆不屈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人。
任兵部職方司郎中。
崇禎十五年,為太仆少卿,受帝密諭,秘密遣往義州與清廷議和。
機密泄露,被劾罷官。
南明福王監(jiān)國,為與清廷遣使通好,與左懋第、陳洪范北上議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