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明則

相關(guān)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僧曇詢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5—599 【介紹】: 隋僧。河?xùn)|人。俗姓楊。年二十二,于白鹿山北霖落泉寺出家。受戒后,專修心學(xué),習禪定。后住懷州柏尖山寺,獨處靜院,十年不出,頗有異跡。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出弘農(nóng)華陰楊氏。
后遷河?xùn)|。
年二十二。
游白鹿山北之霖落泉寺。
樂其靜邃。
遂依曇準禪師而薙染焉。
既受具。
習誦法華。
時僧稠禪師。
方領(lǐng)徒蒼谷。
路極脩阻。
詢念欲展禮。
則抵冒荊棘。
披跨沙礫。
拔緣登陟。
不由蹊徑。
直望其地。
以為行表。
往來質(zhì)問。
志存正觀。
雖困艱難。
不愆進業(yè)。
每云與其失道而幸通。
寧若合道而窮耳。
俄復(fù)徙居鹿土谷。
泉枯重溢。
鹿麋馴擾。
學(xué)者相慶。
或盜畦蔬而遭群蜂所螫者。
一身腫痛垂死。
詢?yōu)橹沃?div id="6ogy6zg" class='inline' id='people_11809_1_30_comment'>
獲瘳。
嘗獨行值二虎斗。
詢以錫杖分而翳之曰。
同居林藪。
計無大乖。
幸各散去。
一日有致禮于前者曰。
某趙人也。
頃因病死。
而閻王謂以罪當就獄。
賴曇詢禪師請命。
故爾放還。
且某于禪師。
素昧平生。
而過蒙恩澤如此。
敢不拜謝。
詢嘗一定七日。
虎穴于房弗恤也。
以故庭蕪徑穢。
鳥獸與俱。
而聲光所被。
河朔悅服。
杖策裹糧。
戶屨滿矣。
開皇間。
詔儀同三司元壽以璽書。
致誠敬送香供。
十九年卒于柏尖山寺。
壽八十五。
夏五十五。
初示疾。
感神光香氣之異。
有飛禽白頸赤身。
繞院哀唳。
漸近堂陛。
至于幾席。
狎附人物無所畏。
及瞑即悲叫苦甚。
血沸眼中。
旋轉(zhuǎn)空虛。
投地而逝。
云昏霧慘。
林澗摧塞。
山中衰相不可殫記。
弟子靜林等。
以唐武德五年十二月。
阇維。
遺質(zhì)建塔立碑。
沙門明則述銘。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六 習禪初
釋曇詢。
楊氏。
弘農(nóng)華陰人。
后遷宅于河?xùn)|郡焉。
弱年樂道久滯樊籠。
年二十二。
方舍俗事遠訪巖隱。
游至白鹿山北霖落泉寺。
逢曇準禪師而蒙剃發(fā)。
又經(jīng)一載進受具戒。
謹攝自修宗稟心學(xué)。
而專志決烈。
同侶先之圓備戒律。
又誦法華。
初夏既登還師定業(yè)。
承僧稠據(jù)于蒼谷。
遂往問津。
稠亦定山郢匠前傳所敘。
詢以聲光所被。
遙相揖敬。
住既異林精融理極。
思展言造每因致隔。
但為路罕人蹤崗饒野獸。
棲幽既久性不狎塵。
來往質(zhì)疑未由樵徑。
直望蒼谷以為行表。
荊棘砂礫披跨不難。
巖壑幽阻攀緣登陟。
志存正觀也。
故不以邪道自通。
又以旁垂利道。
由曲前而通滯。
吾今標指雖艱。
必直進以程業(yè)。
用斯徵意隨境附心不亦善乎。
每云。
與其失道而幸通。
寧合道不幸而窮耳。
故履踐重阻不難涂窮。
后經(jīng)三夏移住鹿土谷修禪。
屬枯泉重出麚麋繞院。
故得美水馴獸日濟道鄰。
從學(xué)之徒相慶茲瑞。
時因請法暫往云門。
值徑陰霧昏便成失道。
賴山神示路方會本途。
此乃化感幽冥神明翊衛(wèi)。
時有盜者來竊蔬菜。
將欲出園乃為群蜂所螫。
詢聞來救。
慈心將治得全馀命。
嘗有趙人遠至殷勤致禮陳云。
因病死蘇故蒙恩澤。
往見閻王詰問。
罪當就獄。
賴有曇詢禪師。
來為請命。
王因放免。
生來未委。
訪尋方究。
又山行值二虎相斗。
累時不歇。
詢乃執(zhí)錫分之。
以身為翳。
語云。
同居林藪計無大乖。
幸各分路。
虎低頭受命。
便飲氣而散。
屢逢熊虎交諍。
事略同此。
而或廓居榛梗。
唯詢一蹤入鳥不亂獸見如偶。
斯又陰德感物顯用成仁。
何以嘉焉。
每入禪定七日為期。
白虎入房仍為窟宅。
獨處靜院不出十年。
自有禪蹤斯人罕擬。
自爾化流河朔盛闡禪門。
杖策裹糧鱗歸霧結(jié)。
隋文重其德音致誠虔敬。
敕儀同三司元壽。
親送璽書。
兼以香供。
以開皇末年風疾忽增。
卒于柏尖山寺。
春秋八十五。
五十夏矣。
初遘疾彌留。
忽有神光照燭香風拂扇。
又感異鳥。
白頸赤身繞院空飛聲唳哀切。
氣至大漸。
鳥住堂基自然狎附不畏人物。
或在房門至于臥席。
悲叫逾甚血沸眼中。
既爾往化。
鳥便飛出外空旋轉(zhuǎn)奄然翔逝。
又感猛虎繞院悲吼兩宵云昏三日天地結(jié)慘。
又加山崩石墜林摧澗塞。
驚發(fā)人畜棲遑失據(jù)。
其哀感靈祥未可殫記。
后以武德五年十二月。
弟子靜林道慧方等。
乃阇毗馀質(zhì)建塔立碑。
沙門明則為文。
見于別集。
神僧傳·卷第五
釋曇詢。姓楊氏。弘農(nóng)華陰人。后遷宅于河?xùn)|郡焉。年二十二方舍俗事遠訪巖隱。游至白鹿山北林落泉寺逢曇淮禪師而蒙剃發(fā)。后經(jīng)三夏移住鹿土谷修禪。屬枯泉重出鹿糜繞院。故得美水馴獸日濟道鄰。從學(xué)之徒相慶茲瑞。時因請法暫往云門。值徑陰霧昏便成失道。賴山神示路方會本途。時有盜來竊蔬菜將欲出園。乃為群蜂所螫(音拭)詢聞來救。慈心將治得全馀命。嘗有趙人遠至慇勤致禮陳云。因病死復(fù)蘇。得見閻王詰問罪當就獄。賴有曇詢禪師來為請命。王因放免特來禮謝。又山行值二虎相斗累時不歇。詢乃執(zhí)錫分之以身為翳。語云。同居林藪計為大乖。幸各分路?;⒌皖^受命。便飲氣而散。屢逢態(tài)虎交諍事略同此。而或廓居榛梗。唯詢一蹤入鳥不亂獸見如偶。每入禪定七日為期。白虎入房仍為窟宅。獨虎靜院不出十年。自有禪蹤斯人罕擬。初遘疾彌留。忽有神光照燭香風拂扇。又感異鳥白頸赤身。繞院空飛聲唳哀切。氣至大漸鳥住堂基。自后狎附不畏人物?;蛟诜块T至于臥席。悲叫逾甚血沸眼中。既爾往化。鳥便飛出外空旋轉(zhuǎn)奄然翔逝。又感猛虎繞院悲吼兩宵云昏三日天地結(jié)慘。又加山崩石墜林摧澗塞。驚發(fā)人畜棲遑失據(jù)。其哀感靈祥未可殫記。后以武德五年十二月。弟子靜休道愿慧方等乃阇毗馀質(zhì)建塔立碑焉。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二 義解科(二)
桓氏。其先譙國龍亢人也。后以祖法式令錢唐。因寓居于吳郡之吳縣東鄉(xiāng)桓里。父獻蚤世。母張氏嘗夢。登佛塔獲二金菩薩像。因娠而孿產(chǎn)焉。皆男子。并從幼入道。長則慧聰。勇其次也。始出都。依止則師于靈曜寺。隨方受業(yè)。不事專門。年登具戒。從靜眾寺峰律師。學(xué)十誦。龍光寺僧綽。建元寺法寵。悉服膺座右。稟宗成實。俄而法輪大轉(zhuǎn)。講肆盛開。時才三十歲耳。會梁季之亂。靡所寧息。于是就攝出止觀寺。取正于僧詮法師焉。詮亦待遇加厚。恨相得之晚。初勇之未行也。嘗于報恩寺前得竹如意。其人云。從攝山來。且謂勇當如意矣。忽不見。頃之又得漆函。盛三論一部。于其房之窗牖間。察莫知其來處。蓋若有物以勸發(fā)者。天嘉五年。世祖請于太極殿開演。聲名籍甚。住持禪眾寺。十有八載。搆大法堂。榜曰般若。制度宏敞壯麗。至德元年五月二十八日。稍疾而逝。神容不變。經(jīng)宿頂暖。六月六日。窆于山之西嶺。春秋六十有九。始終講華嚴涅槃方等大集大品各二十遍。智論中百十二門論各三十五遍。馀法華思益等。部數(shù)不記。中書令濟陽江總。文其墓碑。
續(xù)高僧傳·卷第七 義解篇三
釋慧勇。
厥姓桓氏。
其先譙國龍亢人也。
祖法式尚書外兵錢唐令。
因此遁跡于虎丘山。
后仍寓居吳郡吳縣東鄉(xiāng)桓里。
父獻弱齡早世。
母張氏嘗夢。
身登佛塔獲二金菩薩。
俄育二男。
并幼而入道。
長則慧聰。
勇其次也。
初出楊都。
依止靈曜寺則法師為和上。
銳志禪誦治身蔬菲。
隨方受業(yè)不事專門。
豈非版金成寶方資銑鏤瑄玉有美必待刮摩誠有由矣。
年登具戒。
從靜眾寺峰律師。
游學(xué)十誦。
有龍光寺僧綽建元寺法寵。
并道秀域中聲高梵表。
乃服膺坐右稟宗成實。
刻情砥礪寢食忘疲。
苦思沈淪坑岸斯墜。
彌歷寒暑博習大成。
至年三十法輪便轉(zhuǎn)。
自此遠致學(xué)徒盛開講肆。
高視上京郁為翹采。
專講論文將十許遍。
俄而梁季傾覆人百沸騰。
每思遁世莫知其所。
于時攝山詮尚。
直轡一乘橫行山世。
隨機引悟有愿遵焉。
嘗行報恩寺前忽見人云。
從攝山來授竹如意俄失。
謂勇曰。
尋當如意。
俄失蹤跡。
信宿之間又有漆函。
盛三論一部置房前窗上。
尋究莫知來也。
欣茲嘉瑞銳勇難任。
因此拂衣里闬駕言泉石。
期神窅冥。
非企琴臺之侶。
修空習慧。
寔追林遠之風。
便停止觀寺。
朝夕侃侃如也。
詮師忘以年期。
義兼師友。
抑亦宮羽相諧。
冰藍待益之志也。
自此言刈章句采擷希微。
凡厥釋經(jīng)莫不包舉。
大法獲傳于焉是賴。
天嘉五年。
世祖文皇。
請講于太極殿。
百辟具陳。
七眾咸萃。
景仰之輩觀風繼踵游息之伍附影成群。
自此聲名籍甚矣。
住大禪眾寺十有八載。
及造講堂也。
門人聽侶經(jīng)營不日。
接霤飛軒制置弘敞題曰般若之堂也。
以至德元年五月二十八日遘疾。
少時平旦神逝。
春秋六十有九。
然其大漸之時神容不變。
經(jīng)宿頂暖。
眾皆異之。
至六月六日。
窆于攝山西嶺。
自始至終。
講花嚴涅槃方等大集大品各二十遍。
智論中百十二門論。
各三十五遍。
馀有法花思益等數(shù)部不記。
又早舍親愛。
弱而貞苦。
文章聲辯時所高之。
爰至啟手啟足不淄不涅。
寔象教之棟梁。
精義之林藪。
弟子等追深北面之禮。
鐫石碑之。
其文侍中尚書令濟陽江總制。
僧慧藏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2—605 【介紹】: 隋僧。趙郡平棘人,俗姓郝。年十一出家,登具前即通講《涅槃經(jīng)》。繼習律學(xué),終習諸經(jīng)論,窮性體義,以華嚴為歸。北齊后主武成間,詔于太極殿講《華嚴經(jīng)》,時以為榮。北周時返俗。隋時仍為僧。文帝開皇七年,詔征入京,謁帝于內(nèi)殿,為時六大德之一。卒于長安空觀寺。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二 義解科(二)
趙國平棘郝氏子也。
年十一出家。
講涅槃即如法。
既具戒品。
而研究毗尼。
久之受智論十地華嚴般若等經(jīng)論。
年四十欲疏華嚴。
然未易筆削。
于是遁居鵲山。
澗飲木食。
謝絕塵累。
以精思其義。
而仰希圣證。
為決所惑。
忽夜聞空中有聲云。
是是。
齊武成請于太極殿開闡。
盛極一時。
周廢教。
因亦屏跡。
隋初仍事薙染。
化行東川。
開皇七年。
詔六大德。
俱赴京師謁見。
于承明殿。
敷揚微奧。
允恊上心。
禮待殊渥。
詔住空觀寺。
沙門智穩(wěn)僧朗法彥等。
請弘金剛般若論。
藏標異新理。
統(tǒng)結(jié)辭義。
言無浮汎。
稟益之徒。
皆崇敬焉。
大業(yè)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以疾卒。
壽八十四。
弟子奉遺命。
陳尸林麓掩骼。
修塔于終南山。
沙門明則制文勒碑。
續(xù)高僧傳·卷第九 義解篇五
釋慧藏。
姓郝氏。
趙國平棘人。
十一出家即流聽視。
未登冠具屢講涅槃。
剖折深奇符契文旨。
及律儀圓備更業(yè)毗尼。
行等明珠解逾前達。
未聽智論十地華嚴般若等經(jīng)論博見之舉人誰肯推。
但深窮性體義難抑伏。
皆仰謝高斷罕不師焉。
年登不惑乃潛于鵲山。
木食泉漿澄心玄奧。
研詳雖廣而以華嚴為本宗。
洞盡幽微未測邪正。
仰托圣助希示是非。
登即夜降靈感。
空中聲言是是。
既聞斯告因撰義疏。
躬自傳揚。
絓預(yù)學(xué)流普皆餐揖。
齊主武成降書邀請。
于太極殿開闡華嚴。
法侶云繁士族咸集。
時共榮之。
為大觀之盛也。
自爾專弘此部。
傳習彌布。
屬周毀經(jīng)道。
刬跡人間。
遷息煙霞保護承網(wǎng)。
隋初開法即預(yù)出家。
講散幽旨歸途開悟。
化自東川風行草偃。
行成達義德以誘仁。
冰玉方心松筠等質(zhì)。
故法雨常流仁風普扇。
致使道俗慶其來蘇。
蒙心重其開獎。
開皇七年。
文帝承敬德音遠遣徵請。
蒲輪既降無爽綸言。
藏乘機立教利見大人。
杖錫京輩仍即謁帝承明。
亟陳奧旨。
凡所陶誘允副天心。
即六大德之一也。
有敕加之殊禮。
故二紀之內(nèi)四時不墜。
后以般若釋論群唱者。
多至于契賞皆無與尚。
時有沙門智穩(wěn)僧朗法彥等。
并京室德望神慧峰起。
祖承舊習希奉新文乃請開講金剛般若論。
藏氣截云霞。
智隆時烈。
將欲救拯焚溺。
即而演之。
于時年屬秋方。
思力虛廓。
但控舉綱致。
標異新理。
統(tǒng)結(jié)詞義。
言無浮汎。
故稟益之徒恐其聲止。
皆崇而敬焉。
以大業(yè)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遘疾卒于空觀寺。
春秋八十有四。
臨終誠心曠濟。
累屬露骸。
弟子奉謹遺訣。
陳尸林麓。
掩骸修塔。
樹于終南山至相寺之前峰焉。
立銘表德鐫于塔。
沙門明則為制碑文。
見之別集。
僧慧瓚 朝代:北周至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6—607 【介紹】: 隋僧。滄州人,俗姓王。壯歲出家。受戒后,居定州,專業(yè)律典。北周毀佛時,避地南陳。隋文帝開皇初,歸趙州封龍山,結(jié)徒授業(yè),講經(jīng)律以戒為主,亦重心法。秦王楊俊鎮(zhèn)并部,召住太原開化寺。晚被召入京,住終南山龍池寺。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滄州王氏子也。
壯年出家。
志慕高遠。
受具后。
聽毗尼于定州黌宇。
每講至財利。
則法師欲以為難即制斷。
瓚聞而薄之。
時襆中有錢三百。
輒棄去。
自爾終身不言財利。
周氏之虐。
避地江南。
開皇間北歸。
居趙州西封之龍山。
引攝學(xué)徒。
以離著御心。
身服頭陀。
行蘭若法。
方來之士。
盈二千指。
而譽藹河朔。
秦王俊填并部。
搆開化寺。
召瓚主寺任。
而治眾一崇定業(yè)。
尤嚴于布薩。
弟子明胤禪師遵守罔或怠。
晚還鄴受徒。
殊克自振。
及京師建禪定寺。
以追度獻后。
詔與名德數(shù)久之。
或邀居終南山之龍池寺。
請益者駢集。
俄卒于山舍。
春秋九十有二。
大業(yè)三年九月也。
弟子志超。
見別傳。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八 習禪三
釋慧瓚。俗姓王氏。滄州人。壯室出家。清貞自遠。承稟玄奧學(xué)慕綱紐。受具已后偏業(yè)毗尼。隨方聽略不存文句。時在定州居于律席。講至寶戒。法師曰。此事即目卒難制斷如何。瓚聞之私賤其說。時襆中有錢三百。乃擲棄之。由是卒世言不及利。周武誅剪避地南陳。流聽群師咸加芟改。開皇弘法返跡東川。于趙州西封龍山。引攝學(xué)徒安居結(jié)業(yè)。大小經(jīng)律互談文義。宗重行科以戒為主。心用所指法依為基。道聞遠流歸向如市。故其所開悟。以離著為先。身則依附頭陀行蘭若法。心則思尋念慧。識妄知詮。徒侶相依數(shù)盈二百。繩床道具齊肅有儀。展轉(zhuǎn)西游路經(jīng)馬邑。朔代并晉名行師尋。譽滿二河道俗傾望。秦王俊。作鎮(zhèn)并部。弘尚釋門。于太原蒙山置開化寺。承斯道行延請居之。僧眾邕熙聲榮逸口。至于黑白布薩。要簡行凈之人。知有小愆便止法事。重過則依方等。輕罪約律治之。必須以教驗緣。片缺則經(jīng)律俱舍。沙彌信行。重斯正業(yè)從受十戒。瓚不許之。乃歸瓚之弟子明胤禪師。遵崇行法。晚還鄴相方立部眾。及獻后云崩禪定初搆。下敕追召入京傳化。自并至雍千里欽風。道次逢迎禮謁修敬。帝里上德又邀住于終南山之龍池寺。日夜請誨聞所未聞。因而卒于山舍。春秋七十有二。即大業(yè)三年九月也。弟子志超。追崇先范立像晉川。見別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42—607 【介紹】: 隋僧。博陵饒陽人。俗姓王。少俊朗,通詩書,明《周易》,善卜筮。二十一歲從定州曇靜律師出家。從師至五臺山及鄴都求道進益。后隱林慮山凈國寺。研習《華嚴》、《十地》、《維摩》、《棱伽》等諸經(jīng)。文帝開皇初入京講經(jīng),從之受業(yè)者千余人。聲名遐布。帝下敕使主勝光寺,為蜀王楊秀門師。后又主禪定道場。
全隋文·卷三十四
曇遷俗姓王,博陵饒陽人,初住揚都道場寺,終西京禪定寺。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七 攝念科
博陵饒陽王氏子也。姿性俊朗。年十三。父母俾從舅氏權(quán)會受學(xué)。備善經(jīng)史。而于易老莊。尤究心焉。然佛典幽極。非妙悟深證。莫可窺測。于是哀懇二親。以祈出家。年二十一。遂依定州賈和寺曇靜律師薙落。初誦勝鬘。輒了其義。乃復(fù)問法綱要于曇遵法師。當有齊教門之盛。宮禁營治福利。眾所奔競。遷因遁避林慮山。黃華谷凈國寺。蔬素覃研華嚴十地維摩楞伽地持起信等。方尋唯識。感心熱之疾。而悉略去醫(yī)藥。專事懺禱。夜夢月入懷取而擘食之。香脆清涼。如冰片。覺而所苦頓愈。馀味經(jīng)旬。流齒頰間。易名月德。其謂此歟。每授戒。則對其人唱曰。于我月德前。三說求授菩薩戒。是以逮周武帝失正見。遽南造金陵。道路屢遭攘奪。達壽陽。謂其屬曰。吾輩為群盜所窘如此。皆宿業(yè)也。今茲值遇怨結(jié)深矣。茍非解免。來報莫窮。乃于曲水寺。估鬻行季。以作佛事。冀于他生為善知識。既濟江。住揚都道場寺。掃衣乞食。攝念而已。時慧曉智璀。學(xué)兼內(nèi)外。弘暢定宗。陳朝之領(lǐng)袖也。又有高麗智晃。善薩婆多部。遷亦綜理唯識。并一見傾蓋。或欲以遷之名行。聞于上者。立謝絕。獨與國子博士張機。發(fā)莊易義。機為盡禮。 偶詣桂州刺史蔣君家。獲大乘攝論。誠為全珠。樂不自勝。將事開演。而聞隋歷聿新。盛隆釋運。未幾陳亡。區(qū)宇混一。故遷奉持攝論。北返彭城。會檀越舍宅創(chuàng)慕圣寺。而攝論之流通于北。寔此其始也。兼以楞伽起信如實等論。輪環(huán)披析。則其指趣愈益白矣??偣芄瘸枪f緒。引僚佐伸弟子禮。上柱國宋公賀若弼。鎮(zhèn)維揚。遣長史張?zhí)?。具疏邀之。遷往應(yīng)。則宋公鋤驕刬慢。悉使妻子受歸戒。 開皇七年秋詔曰?;实劬磫栃熘輹疫w法師。承脩敘妙因。勤精道教。護持正法。利益無邊。誠釋氏之棟梁。即僧倫之龍象也。深愿巡歷所在。趨風餐德。限以朝務(wù)。實懷虛想。當即來儀。以沃勞望。弟子之內(nèi)。間解法相。能轉(zhuǎn)梵音。并將入京。當與師崇建正法??ń?jīng)典。且道法初興。觸途草創(chuàng)。弘獎建立。終藉通人。京邑之間。近遠所湊。宣揚法事。為利殊廣。想振錫拂衣。勿辭勞也。尋望見師。不復(fù)多及。 時洛陽慧遠。魏郡慧藏。清河僧休。濟陽鎮(zhèn)寶。汲郡洪遵同。被詔至。則偕謁帝。于大興殿接遇優(yōu)渥。詔于大興善寺安置。咨詢問遺。冠蓋相望。而眾以攝論初辟。投誠請業(yè)者千數(shù)。雖慧遠以老成自居。猶處輪下。橫經(jīng)稟義。自是攝論一燈。傳者盛矣。蓋真諦懸記。有所謂大國大根性人能弘之。噫信矣。 十年春。駕幸晉陽。詔遷從。夜復(fù)同榻行在所。察其地多私度僧尼。上悉欲拘檢以從公度。間語遷。遷恐致騷動。對曰。此皆周武廢教之時。逃竄巖谷。及陛下恩宥。或失際會而然者。惟陛下憐之。上默然久之。詔凡出家。雖私度不復(fù)問。尋詔京師。建勝光寺。起遷主之。并其徒六十馀人。相與俱。仍詔皇子蜀王秀。為檀越。其供養(yǎng)之豐。施予之饒。茲不暇述。而或以遷過于沈痼聲利。乃著巳是非論。文多不載。 十三年春。駕蒐于岐從之。詔蜀王縱騎逐走獸。獸入故窯中。故窯中無所見。徒見殘壞佛像堆積而已。王即具以聞。遷進曰。靈儀圣相。厄于前朝。陛下嚴飾。不為不多。而其遺馀尚爾充遍。貧道觸目增慟。莫之奈何。上悵然曰。弟子垂拱巖廊。而使尊像蒙冒霜露。朕之咎也。今日之事。殆天所以啟朕也。如師之說。情實摧割。詔諸有舊像。仰所在官司。送置近寺。俾率土之內(nèi)??谑┮晃摹R酝昝姥?。 十四年。駕幸岱宗柴祭。遷有奏請。復(fù)岱寺之廢者。及無貫逃僧。皆俾安堵。故詔河南王。以朗公寺。為泰岳神通道場。齊王。以靜默寺。為神寶道場。華陽王。以靈巖寺。為寶山道場。諸王悉奉詔。以檀越從事。且詔天下寺。自一僧已上。聽給額私度附貫。 仁壽初。上出天竺沙門。于龍潛時。所授大覺真身舍利若干。詔遷相與枚計之。以定其數(shù)。雖彼此專意。至再三。輒增減不能當。上問其故。遷曰。如來法身。過于數(shù)量。上悟。由是先詔天下三十道。起塔。分遣大德。安置舍利。而遷始以蜀王故。將之梁益中。以道險。非老人所宜。遂請易岐。乃于鳳泉寺。東北二十里而塔焉。函石四段。光潤如玉。倏忽變化雙樹狀。枝葉宛轉(zhuǎn)。鳥獸龍象。異色相宣。上聞而悅之。二年春。益詔以舍利。分五十馀州起塔。四年又詔三十州。至是合一百馀州。起塔如前指。其感應(yīng)祥瑞。語具各傳。皆自遷發(fā)之也。 獻后之喪。創(chuàng)禪定寺。薦冥福。堂盤萬礎(chǔ)。塔聳七層。工費殫極。觀者以為侈。詔曰。自稠師之滅。禪門不開。今所立寺。既名禪定。宜于海內(nèi)。召禪師百二十人。各許侍者二人自隨。庶嗣前塵。尚光末運。并委遷禪師具名以聞。有司以禮迎致者。仍詔遷主其寺。 大興善寺像。有光景。上問遷。遷辨答祥允。上不能詰。 大業(yè)三年十二月六日。以風瘺疾作。禪坐而卒于勝光寺。春秋六十六。葬于終南之北麓云。 遷美容儀。器宇恢雅。談吐應(yīng)對合機要。疏財慕義。薄于奉己。而厚于恤物。能自慕圣。至禪定。所獲施予。不可勝紀。而隨以盡。其所濟多矣。停柩之際。忽有一白犬。號叫柩側(cè)。而亦莫察其所從來者。既葬乃失所在。且其將終也?;驂舳U定佛殿傾者。俄而沙門專誠。夢凈土嚴麗。于既卒之后。嗚呼其亦偉矣。著攝論疏十卷。楞伽起信惟識如實等疏。九識四明等章。華嚴明難品玄解等。二十馀卷。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八 習禪三
釋曇遷。
俗姓王氏。
博陵饒陽人。
近祖太原歷宦而后居焉。
少而俊朗爽異常倫。
年十三父母嘉其遠悟。
令舅氏傳授。
即齊中散大夫國子祭酒博士權(quán)會也。
會備練六經(jīng)偏究易道。
剖卦析爻妙窮象系。
奇遷精采。
乃先授以周易。
初受八卦相生。
隨言即曉。
始學(xué)文半。
馀半自通。
了非師受悟超詞理。
會深異也。
曾有一嫗失物。
就會決之。
得于兌卦。
會告遷曰。
汝試辯之。
應(yīng)聲答曰。
若如卦判。
定失金釵。
嫗驚喜曰。
實如所辯。
遷曰。
兌是金位。
字腳兩垂似于釵象耳。
舅曰。
更依卦審悉盜者為誰。
對曰。
失者西家白色女子。
奉口??角可年十四五者將去。
尋可得之。
后如言果獲。
有問其故。
遷曰。
兌是西方少女之位。
五色分方。
為白也。
兌字上點表??角之象。
內(nèi)有尖形表奉口之相。
推而測知。
非有異術(shù)。
舅乃釋策而嘆曰。
吾于卜筮頗工。
至于取斷依俙而已。
豈如汝之明耶。
老舅實顧多慚。
方驗宣尼之言后生可畏也。
乃更授以禮傳詩尚莊老等書。
但經(jīng)一覽義無重問。
于時據(jù)宗儒學(xué)獨擅英聲。
每言大小兩雅當時之諷刺。
左右二史君王之事言。
禮序人倫樂移風俗。
無非耳目之玩。
其勢亦可知之。
未若李莊論大道。
周易辯陰陽。
可以悟幽微。
可以怡情性。
究而味之。
乃玄儒之本也。
當時先達頗蔑其幼年。
致或抗言褒貶者。
遷辯對縱橫詞旨明爛。
無不挹謝其聲實。
自爾留心莊易歸意佛經(jīng)。
愿預(yù)染衣得通幽極。
二親愛之弗許。
懇誠歲久乃蒙放遣。
初投饒陽曲李寺沙門慧榮。
榮頗解占相。
知有濟器。
告遷曰。
有心慕道理應(yīng)相度。
觀子骨法當類彌天。
自揣澄公有慚德義。
可訪高世者以副雅懷。
遷雖屬伸勤請。
而固遮弗許。
又從定州賈和寺曇靜律師而出家焉。
時年二十有一。
本圖既遂襟期坦然。
猛勵精勤昏曉無倦。
初誦勝鬘不日便了。
怪而檢覆未差一字。
當夜問經(jīng)中深疑。
莫非妙義。
既知神思大成。
乃與受具恣其問道。
從師五臺山此山靈跡極多。
備見神異。
后歸鄴下歷諸講肆。
棄小專大不以經(jīng)句涉懷。
偏就曇遵法師。
稟求佛法綱要。
當有齊之盛釋教大興。
至于宮觀法祀。
皆鋒芒馳騖。
遷性不預(yù)涉。
高謝世利。
眾咸推焉。
密謂人曰。
學(xué)為知法。
法為修行。
豈以榮利即名為道。
秦世道恒。
削跡巖藪。
誠有由矣。
遂竄形林慮山黃花谷中凈國寺。
蔬素覃思委身以道。
有來請問乍為弘宣。
研精華嚴十地維摩楞伽地持起信等。
咸究其深賾。
嘗尋唯識論。
遂感心熱病。
專憑三寶不以醫(yī)術(shù)纏情。
夜夢月落入懷。
乃擘而食之。
脆如冰片。
甚訝香美。
覺罷所苦痊復(fù)。
一旬有馀流味在口。
因其圣助食月成德。
遂私改名以為月德也。
爾后每授人戒常云。
于我月德前三說受菩薩戒。
逮周武平齊佛法頹毀。
將欲保道存戒。
逃跡金陵。
結(jié)侶霄征。
間行假導(dǎo)多被劫掠。
進達壽陽曲水寺。
顧法屬曰。
吾等薄運所鐘。
屢逢群盜。
若怨結(jié)不解來報莫窮。
眾可哀彼愚迷自責往業(yè)各舍什物為賊營懺。
冀于來世為法知識。
既而南濟大江安然利涉。
由斯以推。
誠齋福之助也。
初達楊都棲道場寺。
掃衣分衛(wèi)攝念無為。
時與同侶談唯識義。
彼有沙門慧曉智瓘等。
并陳朝道軸江表僧望。
曉學(xué)兼孔釋妙善定門。
瓘禪慧兩深帝王師表。
又有高麗沙門智晃。
善薩婆多部。
名扇當涂為法城塹。
并一見而結(jié)友于。
再敘而高沖奧。
有欲以聞天子者。
遷預(yù)知情事。
謂之曰。
余以本朝淪覆正法凌夷。
所以冒死浮江得參梵侶。
生平果志遂得有馀。
結(jié)援時榮幸愿緘默。
惟有國子博士張機。
每申盡禮請法。
馀景時論莊易。
竊傳其義用訓(xùn)庠序。
因至桂州刺史蔣君之宅。
獲攝大乘論。
以為全如意珠。
雖先講唯識薄究通宗。
至于思搆幽微有所流滯。
今大部斯洞文旨宛然。
將欲弘演未聞彼之家國。
承周道失御隋歷告興。
遂與同侶俱辭建業(yè)。
緇素知友祖道新林。
去留哀感各題篇什。
曉禪師命章賦詩曰。
生平本胡越。
關(guān)吳各異津。
聯(lián)翩一傾蓋。
便作法城親。
清談解煩累。
愁眉始得申。
今朝忽分手。
恨失眼中人。
子向涇河道。
慧業(yè)日當新。
我住?江側(cè)。
終為松下塵。
沈浮從此隔。
無復(fù)更來因。
此別終天別。
迸淚忽沾巾。
馀之名德并有綴詞。
久失其文。
各執(zhí)手辭袂。
登石頭岸。
入舟動楫。
忽風浪騰涌眾人無計。
遷獨正想不移。
捧持攝論告江神曰。
今欲以大法開彼未悟。
若北土無運命也如何。
必應(yīng)聞大教請停風浪。
冀傳法之功冥寄有屬。
言訖須臾恬靜安流達岸。
時人以為此論譯于南國。
護國之神不許他境。
事同迦延之出罽賓為羅剎之稽留也。
進達彭城。
新舊交集遠近欣赴。
郁為大眾有一檀越。
舍宅棲之。
遂目所住為慕圣寺。
始弘攝論。
又講楞伽起信如實等論。
相繼不絕。
攝論北土創(chuàng)開。
自此為始也。
徐州總管谷城公萬緒。
率諸僚佐擁彗咨承。
盡弟子之禮。
遷弘化此土屢動暄涼。
黑白變俗大有成業(yè)。
自周毀正法。
遺形充野。
乃勸獎有緣。
于慕圣寺多構(gòu)堂閣。
隨有收聚莊嚴供養(yǎng)。
上柱國宋公賀若弼長史張?zhí)埂?div id="ndrf9g2" class='inline' id='people_11994_3_234_comment'>
出鎮(zhèn)楊州。
承風思展。
結(jié)為良導(dǎo)。
及諸道俗佇愿德音。
坦乃手疏邀延。
遷亦虛舟待吹。
遠到廣陵。
舉郭迎望。
歌梵遏云霞。
香花翳日月。
桑門一盛榮莫加斯。
宋公名重位高。
頗以學(xué)能傲誕。
遷應(yīng)權(quán)授法。
不覺心醉形摧。
乃攜其家屬。
從受歸戒。
初停開善建弘攝論。
請益千計。
不久徐方官庶思渴法言。
江都才了復(fù)迎還北。
盛轉(zhuǎn)法輪聲名遐布。
屬開皇七年秋。
下詔曰。
皇帝敬問徐州曇遷法師。
承修敘妙因勤精道教。
護持正法利益無邊。
誠釋氏之棟梁。
即人倫之龍象也。
深愿巡歷所在承風餐德。
限以朝務(wù)實懷虛想。
當即來儀以沃勞望。
弟子之內(nèi)閑解法相能轉(zhuǎn)梵音者十人。
并將入京。
當與師崇建正法刊定經(jīng)典。
且道法初興觸途草創(chuàng)。
弘獎建立終藉通人。
京邑之間遠近所湊。
宣揚法事為惠殊廣。
想振錫拂衣。
勿辭勞也。
尋望見師不復(fù)多及。
時洛陽慧遠。
魏郡慧藏。
清河僧休。
濟陰寶鎮(zhèn)。
汲郡洪遵。
各奉明詔同集帝輦。
遷乃率其門人。
行途所資皆出天府。
與五大德謁帝于大興殿。
特蒙禮接勞以優(yōu)言。
又敕所司。
并于大興善寺安置供給。
王公宰輔冠蓋相望。
雖各將門徒十人。
而慕義沙門敕亦延及。
遂得萬里尋師。
于焉可想。
于斯時也宇內(nèi)大通。
京室學(xué)僧多傳荒遠。
眾以攝論初辟投誠請祈。
即為敷弘。
受業(yè)千數(shù)。
沙門慧遠領(lǐng)袖法門。
躬處坐端橫經(jīng)稟義。
自是傳燈不絕于今多矣。
雖則寰宇穿鑿時有異端。
原其解起莫非祖習。
故真諦傳云。
不久有大國不近不遠大根性人。
能弘斯論。
求今望古豈非斯人乎。
十年春。
帝幸晉陽。
敕遷隨駕。
既達并部。
又詔令僧御殿行道。
至夜追遷入內(nèi)與御同榻。
帝曰。
弟子行幸至此。
承大有私度山僧。
于求公貫。
意愿度之如何。
遷曰。
昔周武御圖殄滅三寶。
眾僧等或刬跡幽巖。
或逃竄異境。
陛下統(tǒng)臨大運更闡法門。
無不歌詠有歸來投圣德。
比雖屢蒙招引度脫。
而來有先后致差際會。
且自天地覆載莫匪王民。
至尊汲引萬方寧止一郭蒙慶。
帝沈慮少時。
方乃允焉。
因下敕曰。
自十年四月已前。
諸有僧尼私度者。
并聽出家。
故率土蒙度數(shù)十萬人。
遷之力矣。
尋下敕為第四皇子蜀王秀。
于京城置勝光寺。
即以王為檀越。
敕請遷之徒眾六十馀人。
住此寺中受王供養(yǎng)。
左仆射高颎。
右衛(wèi)將軍虞慶則。
右仆射蘇威。
光祿王端等。
朝務(wù)之暇。
執(zhí)卷承旨。
四門博士國子助教劉子平。
孔門俊乂。
屈膝餐奉。
魏郡道士仇岳。
洞曉莊老。
文皇欽重。
入京造展共談玄理。
遷既為帝王挹敬侯伯邀延。
抗行之徒是非紛起。
或謂滯于榮寵者。
乃著亡是非論以示諸己。
其詞曰。
夫自是非彼。
美己惡人。
物莫不然。
以皆然故舉世紜紜無自正者也。
斯由未達是非之患。
乃致于此。
言至患者有十不可。
一是非無主。
二自性不定。
三彼我俱有。
四更互為因。
五迭不相及。
六隱顯有無。
七性自相違。
八執(zhí)者偏著。
九是非差別。
十無是無非。
初明無適主者。
此云我是。
彼云我是。
彼此競?cè) ?div id="tjxoevj" class='inline' id='people_11994_3_380_comment'>
乃令是非無定從。
彼云此非。
此云彼非。
彼此競興。
遂使非無適趣。
或者必欲以是自歸以非屬彼者。
此有何理而可然耶。
理不然故強為之者莫不致敗耳。
物豈知其然哉。
文多不委。
十三年。
帝幸岐州。
遷時隨彼。
乃敕蜀王布圍南山。
行春蒐之事也。
王逐一獸入故窯中。
既失蹤跡。
但見滿窯破落佛像。
王遂罷獵。
具以事聞。
遷因奏曰。
比經(jīng)周代毀道。
靈塔圣儀填委溝壑者多。
蒙陛下興建已得修營。
至于碎身遺影尚遍原野。
貧道觸目增慟。
有心無事。
帝聞惘然曰。
弟子庸朽垂拱巖廊。
乃使尊儀冒犯霜露。
如師所說。
朕之咎也。
又下詔曰云云。
諸有破故佛像。
仰所在官司。
精加檢括。
運送隨近寺內(nèi)。
率土蒼生口施一文。
委州縣官人檢校莊飾。
故一化嚴麗遷寔有功。
十四年。
柴燎岱宗。
遷又上諸廢山寺并無貫逃僧。
請并安堵。
帝又許焉。
尋敕率土之內(nèi)。
但有山寺一僧已上皆聽給額。
私度附貫。
遷又其功焉。
又敕河南王。
為泰岳神通道場檀越。
即舊朗公寺也。
齊主為神寶檀越舊靜默寺也。
華陽王為寶山檀越。
舊靈巖寺也。
又委遷簡齊魯名僧來住京輦。
其為世重誠無以加。
文帝昔在龍潛。
有天竺沙門。
以一顆舍利授之云。
此大覺遺身也。
檀越當盛興顯。
則來福無疆。
言訖莫知所之。
后龍飛之后。
迫以萬機未遑興盛。
仁壽元年。
追惟昔言將欲建立。
乃出本所舍利。
與遷交手數(shù)之。
雖各專意。
而前后不能定數(shù)。
帝問所由。
遷曰。
如來法身過于數(shù)量。
今此舍利即法身遺質(zhì)。
以事量之。
誠恐徒設(shè)耳。
帝意悟。
即請大德三十人安置寶塔為三十道。
建軌制度一準育王。
帝以遷為蜀王門師。
王鎮(zhèn)梁益。
意欲令往蜀塔檢校為功。
宰輔咸以劍道危懸涂徑盤折。
高年宿齒難冒艱阻。
更改奏之。
乃令詣岐州鳳泉寺起塔。
晨夕祥瑞。
以沃帝心。
將造石函。
于寺東北二十里許。
忽見文石四段光潤如玉大小平正。
取為重函。
其內(nèi)自變作雙樹之形。
高三尺馀。
異色相宣。
或有鳥獸龍象之狀。
花葉旋轉(zhuǎn)之形。
以事上聞。
帝大悅。
二年春。
下敕于五十馀州分布起廟。
具感祥瑞如別傳敘之。
四年又下敕于三十州造廟。
遂使宇內(nèi)大州一百馀所皆起靈塔勸物崇善。
遷寔有功。
及獻后云崩。
于京邑西南置禪定寺。
架塔七層駭臨云際。
殿堂高竦房宇重深。
周閭等宮闕。
林圃如天苑。
舉國崇盛莫有高者。
仍下敕曰。
自稠師滅后禪門不開。
雖戒慧乃弘而行儀攸闕。
今所立寺既名禪定。
望嗣前塵。
宜于海內(nèi)召名德禪師百二十人各二侍者并委遷禪師搜揚。
有司具禮。
即以遷為寺主。
既恩敕爰降。
不免臨之。
綏撫法眾接悟賢明。
皆會素心振聲帝世。
時大興善有像放光。
道俗同見。
以事聞上。
敕問遷曰。
宮中尊像并是靈儀。
比來修敬光何不見。
遷曰。
但有佛像皆放光明。
感機既別有見不見。
帝曰。
朕有何罪生不遇耶。
遷曰。
世有三尊各有光明。
其用異也。
帝曰。
何者是耶。
答曰。
佛為世尊。
道為天尊。
帝為至尊。
尊有恒政不可并治。
所以佛道弘教開示來業(yè)。
故放神光除其罪障。
陛下光明充于四海。
律令法式禁止罪源。
即大光也。
帝大悅。
遷美容儀善風韻。
故臨機答對如此。
又器宇恢雅。
含垢藏疾。
妙于定門練精戒品。
天性仁慈寡于貪競。
雖帝王贈舍遠近獻餉。
一無自給并資僧眾。
或濟接貧薄。
追崇圖塔。
又不重厚味。
不飾華綺。
內(nèi)有關(guān)籥外屏名利。
顯助弘道冥心幽隱。
立志清簡不雜交游。
時俗頗以疏傲為論。
深鑒國士而體其虛心應(yīng)物也。
凡有言述理無不當。
皆能遣滯顯旨深矣。
故遠公每云。
遷禪師破執(zhí)入理。
此長勝我。
斯言合也。
而詞旨典正有文章。
焉。
雖才人沈郁含豪。
未能加也。
夙感風痿之疾。
運盡重增卒于禪定。
春秋六十有六。
即大業(yè)三年十二月六日也。
葬于終南北麓勝光寺之山園。
鑿石刻銘樹于墳所。
當停柩之日。
有一白犬不知何來。
徑至喪所。
雖遭遮約終不肯去。
見人哀哭犬亦號叫。
見人止哭犬亦無聲。
與食不啖。
常于喪所右縈而臥。
既輿柩隨行。
犬便前后奔走。
似如監(jiān)護之使。
及下葬訖。
便失所在。
識者以犬為防畜。
將非冥衛(wèi)所加乎。
初未終之前。
有夢禪定佛殿東傾。
數(shù)人扶之還正。
惟東北一柱陷地。
拔之不出。
遷房屬于陷角。
故有先驗之徵。
既卒之后。
有沙門專誠祈請欲知生處。
乃夢見凈土嚴麗故倍常傳。
寶樹宮闕郁然相峙。
道俗徒侶有數(shù)千人。
遷獨處金臺為眾說法。
雖夢通虛實。
而靈感猶希。
況隨請而知。
故當降靈非謬矣。
所撰攝論疏十卷。
年別再敷。
每舉法輪諸講停務(wù)。
皆傾渴奔注有若不足也。
又撰楞伽起信唯識如實等疏九識四月等章華嚴明難品玄解總二十馀卷。
并行于世。
沙門明則。
為之行狀覼縷終始見重京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65—640 【介紹】: 隋唐時僧。京兆華原人,俗姓張。七歲出家。北周毀佛時返俗。隋初投曇猛為師。五年后,辭師南游樊鄧間受戒。北至鄴下蒲晉間,數(shù)參名僧,遍習經(jīng)論。文帝仁壽間,課業(yè)于華原石門山。煬帝大業(yè)三年,入京闡揚《攝論》,敕召入內(nèi)道場。十三年,詔令巡方。屬世亂,復(fù)返南陽。恭帝義寧二年被召入京,住大總持寺。唐高祖武德年間入住弘法寺,一時名臣多從其學(xué),化盛京輦。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張氏。
其先南陽人。
后徙京兆之華原。
琳方幼時。
外國道人。
過其家。
嘆曰。
此兒當隆佛法。
不可處之塵埃中也。
七歲從俗流出家。
非其本志。
遂去而從他師焉。
周氏之禍久。
汩沒不能振。
隋初。
依曇猛法師究定慧學(xué)。
于時法運復(fù)亨。
琳弱冠猶以沙彌南游樊鄧受具。
尋赴青齊。
披討律部。
又研十地于覺法師所。
乃旋鄴都從炬法師。
稟采華嚴楞伽思益等義。
既而匡眾闡化。
名聲益起。
偶至蒲晉。
為道遜道順二法師留講十地。
久之嘆曰。
藥本治病而服藥增病。
豈其理哉。
學(xué)識材辨。
秪以生慢也。
宜求所以治之者。
于是始習靜念處等法。
俄而漸進大乘無得。
離念唯識等觀。
入白鹿山絕粒者數(shù)矣。
昏則登危巔高樹。
以坐其上。
動經(jīng)旬浹。
后造泰岳。
夜見火光。
環(huán)照峰巒。
即追求之。
見數(shù)尼。
共議唯識。
忽然而隱。
未幾。
入關(guān)中。
遇曇遷禪師為開攝論。
仁壽四年。
詔送舍利于華原石門山之神德寺。
就以課業(yè)。
大業(yè)三年。
沙門還源。
延講攝論于輦下之明輪妙像諸寺。
久之至東都。
齊王暕情深定理。
每從咨決。
鴻臚蘇夔稟宗玄訓(xùn)。
若高陽沙門道雄道體。
趙郡之道獻明則。
成承善誘。
造詣幽微。
洪哲致問曰。
懷道者多。
所專何業(yè)。
答曰。
山谷高深。
意定何在。
哲曰。
山高谷深。
由來自爾。
答曰。
若如來言正當馀處取土填谷齊山乎。
哲嘆伏。
十三年具表聞上。
將西巡靈跡。
屬??盜縱橫。
道途梗沮。
僅達襄鄧。
義寧二年。
詔住京之大總持寺。
武德三年。
正平公李安遠奏。
造弘法寺迎居之。
惟敷中論。
或維摩起信而已。
夜則燕寂。
玄琬律師。
躬膺令則任城王及其母楚國太妃安平公主。
皆邀至第宅授戒。
國子祭酒蕭璟工部尚書張亮檐事杜正倫司農(nóng)李道裕。
并為弟子。
又請智首律師闡揚四分凡十遍。
率先學(xué)眾稟服教法住持。
京輦雖沙彌凈人。
猶明律相。
斯非其功歟。
貞觀十四年。
十月二十六日。
以疾卒于弘法之房。
是日先有素交法常來候。
琳謂之曰。
不戀此生不貪來報緣集即有緣散則無又曰。
以己之疾。
憫彼之疾。
因垂淚。
蓋念諸苦趣也。
復(fù)誡門人曰。
生死道長。
各宜自拔。
時春秋七十六矣。
火葬于終南至相寺舌獨不壞。
再燒之愈覺明潔。
檀那造木塔五丈。
以表其德。
琳于洛邑。
嘗為通事舍人李好德。
課試場屋文業(yè)。
及好德犯國憲。
因逃匿求度。
以免罪。
后事發(fā)覺。
逮琳獄。
上特原之。
或謀害一冤家者三人。
其一人中悔。
投林受戒。
俄而受戒者。
死而復(fù)蘇曰。
見閻王。
王使與二人辨對謀害冤家事。
吾稱以從琳受戒。
不復(fù)知且引琳為證。
王命追所證者有報琳已生他方金粟世界矣。
吾因獲免罪。
放還。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 習禪五
釋靜琳。
俗姓張氏。
本族南陽。
后居京兆之華原焉。
幼齡背世清附緇門。
初誕之日有外國道人曰。
此兒當貴。
若出家者大弘佛法。
七歲投僧出家。
役以田疇無乖道訓(xùn)。
不果本望。
深惟非法也。
自顧而言曰。
此而未舍。
與俗何殊。
更從一師服膺正化。
遭周滅法且附俗緣。
年在弱冠希期無怠。
會隋氏啟運。
即投曇猛法師。
乃以二事相攝經(jīng)于五年。
猶事沙彌未敢受具。
慶蒙開法欲廣見聞。
辭其本師南游樊鄧。
便于彼部奉進大戒。
既爰初受法未曉清規(guī)。
遠赴青齊聽于律禁。
后發(fā)前至為諸聽先。
又于覺法師所聽受十地。
回趾鄴都。
炬法師所采聽華嚴楞伽思益。
皆通貫精理妙思英拔。
舊傳新解往往程器。
時即推令敷化。
講散幽旨并驚所未聞。
而胸臆所憶猶謂不足。
展轉(zhuǎn)周聽博遍東川。
蓄解尋師又至蒲晉。
有沙門道遜道順者。
聲名大德也。
留講十地經(jīng)于涼燠。
雖復(fù)聽徒欣泰。
而志逾煩梗。
下坐處房撫膺審曰。
法本治病。
而今慢法更增。
且道貴虛通。
而今耽著彌固。
此不可也。
即舍講業(yè)專習禪門。
初學(xué)不凈念處等法。
又嫌其瑣小煩稽人慮。
乃學(xué)大乘諸無得觀。
離念唯識彌所開宗。
每習一解陶練十年。
精其昔知更新后習。
而弊食粗衣。
情欲斯絕。
后入白鹿山。
山糧罕繼。
便試以卻粒之法。
孤放窮巖又經(jīng)累載。
山中業(yè)定昏睡惑心。
乃臨峭絕懸崖下望千仞。
旁生一樹才得勝人。
以草藉之加坐其上。
于中系念動逾宵日。
怖死既重專深弘觀。
后聞泰岳特多靈異。
便往尋之。
既達彼山。
夜見火炬周環(huán)高曜峰巖。
即事追求累日方至。
乃見五六尼眾匡坐論道。
琳初通訊問。
共議唯識等理。
未盡言間忽然不見。
惆悵久悟法誠爾也。
后入關(guān)中遇曇遷禪師講開攝論。
一聞如舊慧不新聞。
仁壽四年。
下敕送舍利于華原石門山之神德寺。
琳即于此住。
居靜課業(yè)。
行解之盛名布京師。
大業(yè)三年。
有沙門還原等。
延請帝城。
在明輪妙象諸寺。
講揚攝論識者歸焉。
尋即降敕召入道場。
既達東都禪門更擁。
齊王[日*東]情深理定。
每就咨款請至本第從奉歸戒。
鴻臚蘇[蒠-心+(冗-幾+(止*(ㄇ/又)))]。
學(xué)高前古。
舉朝冠蓋。
稟宗師訓(xùn)為舟為梁。
高陽道雄道體。
趙郡道獻明則等。
并釋門威鳳。
智海明珠。
咸承理味酌以華實。
襄陽洪哲。
德高楚望風力俊駭。
聞琳聲穆時彥。
故來相架。
乃致問云。
懷道者多。
專意何業(yè)。
琳見其詞骨難競。
聊以事徵告云。
山谷高深意定何在。
哲云。
山高谷深由來自爾。
琳曰。
若如來言。
馀處取土填谷齊山為定高不。
哲悟此一言致詞嘆伏。
由是秀穎附津。
稽疑重沓。
故令譽風宣彌繁賞。
會琳以象教東漸法網(wǎng)雖嚴至于僧儀正度猶未光闡。
欲遍游閻浮備殫靈跡。
以十三年內(nèi)具表聞帝。
當蒙恩詔令使巡方。
并給使人傳國書信。
行達襄土方趣海南。
屬寇賊交侵中國背叛。
途路梗澀還返南陽。
義寧二年。
被召入京。
住大總持如常弘演。
光陰既積學(xué)者成林。
武德三年。
正平公李安遠。
奏造弘法。
素奉崇信。
別令召之。
琳立意離緣攝慮資道。
會隋末壅閉唐運開弘。
皂白歸依光隆是慶。
乃削繁就簡。
惟敷中論為宗。
馀則維摩起信。
權(quán)機屢展。
夜則勖以念慧每事徵研。
并使解出自心不從他授。
玄琬律師道王關(guān)河躬承令則。
自馀法侶歲獻奇?zhèn)悺?div id="ogui4jj" class='inline' id='people_12254_2_149_comment'>
任城王及太妃楚國太妃安平公主等。
皇家帝葉請戒第宅。
隆禮頻繁。
國子祭酒蕭璟。
工部尚書張亮。
詹事杜正倫。
司農(nóng)李道裕等。
并誓為弟子。
備諸法物恒令服御。
久以徒侶義學(xué)爰缺律宗。
乃躬請智首律師敷弘四分。
一舉十遍身令眾先。
故使教法住持京輦稱最。
乃至沙彌凈人咸明律相誠其功矣。
忽以貞觀十四年秋初染疾。
至十月二十六日平旦疾甚。
有沙門法常者。
盛名帝宇。
素與周旋。
故來執(zhí)別。
琳曰。
不戀此生未貪來報。
緣集則有。
緣散則無。
而神氣澄湛由來不亂。
曾病。
有問疾者。
答云。
以己之疾憫于彼疾。
因而流淚。
想諸苦趣故也。
便總集僧眾并諸門人告曰。
生死道長有心日促。
各宜自敬無累爾神。
即右脅而臥。
尋卒于本寺。
春秋七十有六。
馀處通冷惟頂極熱。
迄于焚日方始神散。
而形色鮮軟特異常比。
送于終南至相寺燒。
惟舌獨存。
再取燒之逾更明凈。
斯即正言法之力矣。
弟子等四十馀人。
奉跪慈顏無由欽仰。
百日之內(nèi)通告有緣共轉(zhuǎn)大乘。
總四萬馀卷。
并造千粒舍利木塔舉高五丈彫飾之美晃發(fā)中天。
廣布檀那用酬靈澤。
初琳居世。
化以實錄著名。
每述至理玄凝。
無不垂泣嘆奉。
言無非涉事不徒行。
有通事舍人李好德者。
曾于雒邑受業(yè)于琳。
后歷官天門。
弊于俗務(wù)逃流山藪。
使弟子度之。
若準正敕罪當大辟。
后有嫉于德者。
罔以極刑。
及下獄徵琳。
初無拒諱。
監(jiān)獄者深知情量。
取拔無由。
事從慮過釋然放免。
識者以實語天梯至死知量是莫加焉。
自爰初問法。
無憚夷險。
衣服壞則以紙補之。
床席暖則坐于簣上節(jié)之。
又節(jié)量力強羸。
名利不緣。
語默沈靜。
修攝威儀。
有異名稱。
涕涶莫顯于口鼻。
飲食未言于美惡。
敬慎之極夫又何加。
兼以行位難測。
蚤虱不歷于身縱輒投者尋便走散。
斯負既抵。
故所報類希焉。
嘗居山谷須粒有待患繁。
乃合守中丸一劑。
可有斗許。
得支一周。
琳服延之乃經(jīng)三載。
便利之際收洗重服。
故能業(yè)定堅明專注難拔。
時值儉歲緣村投告。
隨得隨施安樂貧苦。
嘗在講會。
俗士三人謀害一怨。
兩人往殺。
其一中悔從琳受戒。
歲紀經(jīng)久并從物故。
而受戒者忽死心煖。
后從醒寤備見昔怨及同謀者論告殺事。
其受戒人稱枉不伏。
引琳為證。
王即召追。
證便有告。
琳生他方金粟世界。
王既感證。
因放此人。
又琳一生所至伽藍撝謙自牧。
逮至名高福重?錫日增。
并委侍人口無再問。
及后為福方恨無財。
出以示之。
琳曰。
都不憶有此物也。
斯寔據(jù)道為務(wù)情無世涉。
可書季代足為師鏡。
自住弘法敷化四方。
學(xué)侶客僧來如阛阓。
招慰安撫隨事憂承。
而度雜公私憲章有敘。
故使外雖禁固內(nèi)實通流。
山林望而有歸。
軌道立而垂則。
逮于歿后此法彌崇。
所以京室僧寺五十有馀。
至于敘接賓禮僧儀邕穆者。
莫高于弘法矣。
又寺居古墌惟一佛堂。
僧眾創(chuàng)停仄陋而已。
琳薰勵法侶共經(jīng)始之。
今則堂房環(huán)合廚庫殷積。
客主混同去留隨意。
裕法師云。
以道通物。
物由道感。
惠由道來。
還供道眾。
故僧實由客。
深有冥功。
裕語有琳近之矣。
釋靖玄 朝代:隋初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五 護教科
姓趙氏。
天水人也。
七歲為郡學(xué)諸生。
隋初受老子法。
俄悉謝去。
專志經(jīng)部。
而頻升高座。
允迪玄徒。
稟具已后。
聲聞益播。
然以秦涼習俗澆薄。
欲??正之。
以永慧命。
詔從焉。
即頒進脩之法。
下河右使依用。
元德太子。
尤加欽挹。
降令召至。
仍俾大興善道場。
盛弘講會。
時粲法師在座謂曰。
西土自道朗至今爾其接軫矣。
會文帝升遐。
郁興禪定。
遂應(yīng)詔居之。
大業(yè)七年正月二十九日。
無疾而化。
春秋四十有三。
玄姿性慈恕。
遺言必棄骸林野。
于是其鄉(xiāng)里慧嚴遵行之。
旋收舍利。
搆塔于終南龍池寺之西岑。
冀州沙門明則
文以銘之。
用旌厥德。
明則始猶未有聲譽。
及制覺觀寺碑。
仆射楊素見而奇焉。
且奏住仁壽宮三善寺。
東都譯經(jīng)。
又入館知綴緝。
薛道衡曰。
則公之文。
屢發(fā)新采。
英英獨照。
隋末卒。
有文集行世。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 義解篇六
釋靖玄。
姓趙氏。
天水人也。
識度淹弘清鑒懸遠。
七歲任郡學(xué)生。
勤閱三冬藝該六典。
皇隋肇運便業(yè)李張。
名預(yù)黃巾身同觀宇。
呼吸沆瀣吐納陰沆。
每思五千道德良非造真。
七誡超升本為浮詭。
乃舍其巾褐服此伽梨。
澄練一心專宗經(jīng)部。
時年在息慈頻登法匠。
華夷欽仰緇素屬目。
受具已后聲勢轉(zhuǎn)高。
遂使化靡隴西扇榮河洛。
以秦涼荒要佛法澆侈。
將欲結(jié)其頹網(wǎng)布此遺矰。
具列正法要務(wù)奏上文皇。
蒙敕允述綸言獎拔。
登下河右頒條依用。
元德太子籍甚芳猷翹想欽揖。
爰降令旨遠召京華。
玄遂恭承嘉惠來翔帝宇。
有令于大興善道場盛弘法會。
飛軒鳴玉杖錫挈瓶。
總萃觀風德音通被。
縱遠論體舒散疑蹤。
能使難者由門解宣盡力。
時璨法師居坐謂曰。
自河涼義侶則道朗擅其名。
沿歷至今。
爾其接軫。
代不可削。
斯人在斯。
由此顯譽京師。
綽然高步。
會高祖升遐郁興禪定。
遂應(yīng)詔住焉。
常轉(zhuǎn)梵輪弘匠非少。
大業(yè)七年正月二十九日。
無疾而化。
春秋四十有三。
初玄生平言論慈悲為主。
每許遺骸棄之林野。
有天水同侶沙門慧嚴。
追想昔言送尸山麓。
肌肉已盡。
便鳩聚遺身。
搆茲塼塔于終南龍池寺之西岑。
樹銘塔所用旌厥德。
沙門明則為文。
則本冀人。
通玄儒有才慧。
納言敏行。
尤所承統(tǒng)。
文藻雖馳時未之賞。
乃制覺觀寺碑。
物亦不悟。
仆射楊素見而奇之。
由斯一顧方高聲問。
奏住仁壽宮三善寺。
東都譯經(jīng)又召入館專知綴緝。
隋末卒于所住。
有集行世。
薛道衡每曰。
則公之文屢發(fā)新采。
英英獨照。
其為時賢所尚也如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