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達其道

共 5 首
逍遙詠 其五 北宋 · 趙炅
七言律詩
玄之玄又見真空,巧拙臨時要妙中。
大智伏藏知遠近,纖微盡達了然通(原注:洞精鑒微,無幽不燭,達其道本,了然而通。)。
周旋物性誰區(qū)別,坦蕩由來是且同。
境致三才隨有位,神光照室瑩西東。
⑴ 原注:常欲而無欲,謂之玄,以玄遣執(zhí),故云又玄。萬法斯了,見真空矣。
⑵ 原注:智者常守清凈,愚者迷于道源,如能解心釋神,返照正性,乃要妙之本。
⑶ 原注:大智若愚,故伏藏也,洞達古今,故知遠近。
⑷ 原注:物任其性,各得所宜,大道區(qū)分,故周旋也。
⑸ 原注:妙道虛極,坦然寬大,其來懸遠,混而且同。
⑹ 原注:天能覆之。地能載之,人民安之,且萬物苞含,和柔守本,隨有位也。
⑺ 原注:靈源妙性,謂之神光,洞曉內(nèi)真,故云照室,融輝瑩徹,自西自東。
逍遙詠 其十四 北宋 · 趙炅
七言律詩
玄門至道故無涯,自是人心所見邪。
智識未能通大藥,豈將容易擬榮家
千年圣境何虛謬,百劫曾修不用遮(原注:夫達其道,遇其真,或百劫以修心,或千生而鍊行,福緣善慶,形直影端矣。)。
龍虎欲成堪鍊鼎,勿為利路亂交加。
⑴ 原注:深妙之用,生乎萬物,謂之玄門。虛極妙性,應(yīng)用無言,目之至道,應(yīng)機設(shè)教,故無涯也。
⑵ 原注:道本凝然,志當(dāng)歸一,學(xué)者迷真,動而有變,故所見邪也。
⑶ 原注:金丹大藥,其旨深玄,或智識淺微,豈精通深妙也。
⑷ 原注:一失玄津,動皆是妄,既無所得,何可榮家乎,
⑸ 原注:洞天圣境,道在長生?;蜃塾谇?,或延齡于萬世。事豈虛設(shè),想無謬(原校:宋作自言說)焉。
⑹ 原注:龍虎功成,妙契真玄,乃同鍊鼎矣。
⑺ 原注:夫欲滌除玄覽,象外求真,鶴駕驂鸞,龍軒濟物,或希利而亂心成交加矣。
表表大丈夫,志豈在一時。
行義達其道,立誠修其辭。
暗室獨知時,上帝臨在茲。
豈彼盜名徒,白黑紛狐疑。
隱顯肺肝露,嗟嗟徒自欺。
古道坦且夷,畢力往從之。
春林抱繁雪,不泯曙禽聲。
感此和靜意,臻予朋好情。
土膏達潛脈,花葉兆初英。
天運誠如是,何貪沮溺名。
親賢勤政,出于至諴
內(nèi)咨卿貳,外訓(xùn)牧監(jiān)。
封章特達,許其自緘。
機事不密,羲經(jīng)訓(xùn)明(葉)。
晝則敕幾,夜乃披函。
朱筆手批,弗假諸人。
獎善戒非,義方仁圓(葉)。
因人而施,量材所堪。
剛導(dǎo)之柔,寬濟以嚴。
積而成帙,爰付鐫劖。
配謨曰四,匹典以三。
弛張盡善,洞微達潛
小子蒙業(yè),奉為君鑒(葉)
詎予一人,萬世奉咸
⑴ 治理皇考臨御后躬攬萬幾勤求咨詢延攬日以為常因于圓明園至于視事之所紀綱御筆題額曰勤政親賢蓋紀實也整飭肅清諸弊深有合于弛張互用之道一端朱批諭旨特舉耳
⑵ 葉內(nèi)外臣工具摺奏事皆令封達御前皇考畫則延接廷臣引見官弁燈下數(shù)十披閱奏摺每至二鼓三鼓悉用朱筆手批或言或數(shù)百言且有多至千言者從無一字假手于人亦無一人稍能襄贊者
⑶ 御制序文有云朱批大指總教人為善戒人為非示以安民察吏之方勉以存誠去偽之要或有兩人奏事而批示迥乎不同者則又因人而施量材而教嚴急者導(dǎo)之以寬和優(yōu)柔者濟之以剛毅過者裁之不及者引之實可為人心風(fēng)俗之一助因檢內(nèi)外諸臣繳回之摺不下萬馀函擇其可以頒發(fā)者付之剞劂尚不過十之二三
⑷ 予小子仰承紹付托之重勉皇考前徽弗敢稍自暇逸批荅奏牘雖不能及世子皇考之洋洋千百言而封達手批一遵成例我世孫所當(dāng)永為遵守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