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童真

相關(guān)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6—588 【介紹】: 隋僧。蒲州桑泉人。俗姓王。年弱冠聽妙法師講《涅槃》,深悟其旨,遂舍俗服出家,隱太行山百梯寺。后宇文泰深敬之,為之立云居寺。北周武帝建德時以宏義折服陳使周宏正之問難,授為國統(tǒng)。及武帝廢佛教,隱于太行山,屏跡人世。入隋,法服執(zhí)錫至朝廷向帝面申佛家宏理,乃從度僧、建佛寺之請。自此,佛教復(fù)興。尋奉敕住延興寺,拜平等沙門。著有《涅槃義疏》及《寶性》、《仁王》等疏。
全隋文·卷三十五
曇延俗姓王,蒲州桑泉人,住京師延興寺,開皇八年終。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出蒲州桑泉王氏也。
其先仕齊周。
世皆致貴顯而延尤嗜學(xué)。
年十六。
偶聽妙法師講涅槃。
遂出家。
逮弱冠。
即就開演。
義理融貫。
詞辨優(yōu)贍。
識者敬慕焉。
每曰。
佛性寔涅槃宗極是誠游神之府也。
既進(jìn)具。
更聽華嚴(yán)大論十地地持佛性寶性等。
部皆統(tǒng)津準(zhǔn)的。
超略前導(dǎo)。
嘗顧影曰。
余與爾久處淪潛。
今猶飄泊。
將同精思要道。
樂志窮山。
可乎。
遂隱于太行百梯寺。
即中朝山也。
山有薛居士者。
聞見該博。
謁延以方圓動靜請賦。
延應(yīng)聲曰。
方如方等城。
圓如智慧日。
動則識波浪。
靜類涅槃室。
薛驚嘆以為未嘗見。
爾后往來。
恒質(zhì)疑義。
延念著涅槃疏。
夜夢人白服白馬。
談授經(jīng)旨。
而馬髦尾拂地。
延則手執(zhí)馬鬃。
覺而知為馬鳴大士。
委寄宗綱之兆。
疏成。
遂陳于州治仁壽寺舍利塔前。
禱曰。
若幽致微達(dá)愿示明靈。
如無所感。
誓不傳授。
言訖。
卷軸光明竟夜。
塔中舍利。
放光接之。
亙?nèi)龝円埂?div id="ia0wy6w" class='inline' id='people_11806_2_53_comment'>
表聞。
帝悅。
詔延就講。
僉議以比遠(yuǎn)公所制云。
延既長講。
帝常送供。
然猶以百梯路遠(yuǎn)。
為卜中朝西嶺形勝之地。
造云居寺。
給以國俸。
玄侶如歸。
建德中。
陳使周弘正來聘。
朝廷聞其才辯。
議擇所以抗論者。
蒲州刺史中山公宇文氏。
承詔舉延是日帝躬御法筵觀聽。
而弘正誠為勍敵。
僧望二人皆挫衄不振。
群僚失色。
于是延居坐末。
不次而起。
帝曰位未至。
何遽起也。
延曰。
若是他方大士。
固足仰煩諸德。
今遠(yuǎn)國微臣。
在小僧堪任其事。
徑升高座。
帝又曰。
何不禮三寶。
答曰自力有馀奚待加助帝大悅。
弘正方構(gòu)責(zé)致難。
延復(fù)引義開辟。
而弘正頗挾譏調(diào)用前殿后。
延乘勢窘辱。
事同拉朽。
弘正即頂拜。
自陳云。
弟子往來三國。
訪可師者。
不圖今日乃遇于此。
及弘正辭歸。
宿構(gòu)風(fēng)云山海詩四十首。
上延。
延一經(jīng)目。
命筆和之。
辭意清美。
弘正益悅服焉。
遂跪而啟曰。
愿示一言。
佩之終身。
延曰。
為賓設(shè)席賓不坐離人極遠(yuǎn)熱如火規(guī)矩之用皮中裹。
弘正曰。
敢不奉教。
俄詔授國統(tǒng)。
武帝廢教。
諫不聽。
居隱太行。
帝屢以輔弼徵。
不出。
天元間。
帝疾。
詔仍立尊像度菩薩僧二十人。
延有名焉。
然猶以未全形服不許。
逮隋革命。
即祝發(fā)服僧伽黎。
執(zhí)錫來廷。
遽先奏曰。
敬聞皇帝。
以四海為務(wù)。
而勞神佛法。
天下幸甚。
帝曰。
弟子久有此意。
所恨未能如愿耳。
遂與論復(fù)教端緒。
請多度僧。
詔先度千人以副其請。
所廢伽藍(lán)。
并從脩舉。
僧亦自爾而度者多矣。
遷都龍首。
詔給地于廣恩坊。
立延眾寺。
以處法師。
開皇四年。
詔改延眾。
為延興。
且改舊所居云居寺。
為棲巖寺。
詔太樂令齊樹。
提造中朝山。
佛曲以傳世。
供養(yǎng)一日。
詔賜寺燭。
始至。
未爇而自明。
延奇之。
以事聞。
因又改延興為光明。
后復(fù)別建光明寺。
六年旱。
集僧二百于正殿祈雨。
無應(yīng)。
帝謂延曰。
天何由而久不雨。
延奏以事由一二。
帝與群僚。
莫達(dá)一二之意。
詔京兆太守蘇威問之。
答曰。
上愆玄化。
下違治術(shù)。
此在陛下萬機(jī)之主。
諸公毗贊之臣。
故雨而不雨。
事由一二耳。
帝躬祈雨。
詔延登御座。
南面授戒。
帝及百官五品已上。
咸席地。
北面受八戒。
日正中且訖事。
忽天起片云。
須臾遍布甘霔。
沾足近遠(yuǎn)。
帝悅。
賜帛三百匹。
延一時散給悲敬殆盡。
寺主道睦。
嘗告以糧可僅支兩食。
急散眾則庶幾。
延曰。
使都竭。
眾乃散。
明日詔送來二十車。
項又遺以五百石別饋延。
方薦饑。
僧侶賴以安堵。
延非有先見。
詎臻此。
詔拜平等沙門。
錄天下僧尼事。
犯刑網(wǎng)者。
對之涕泣。
使慚愧懺悔而后已。
開皇八年八月十三日。
終于所住寺。
壽七十三。
遺表不錄。
帝哀慟。
王公以下。
并往吊臨。
罷朝三日。
賻五百匹。
齊千僧。
以舉靈輿。
弟子沙門童真洪義通幽覺朗道遜玄琬等則秉香爐前導(dǎo)。
文武職僚。
如膝王咸被發(fā)徒跣而從。
阇維于終南之下。
俄詔齋三千僧于阇維地。
齋畢舉火。
天無云翳。
而細(xì)雨飄灑。
眾嘆以為何異如來入滅。
而諸天墮淚之狀哉。
延長九尺五寸。
手垂過膝。
目不邪視。
而光射尺馀。
容止邕肅。
風(fēng)骨奇峻自其師上權(quán)衡教門飲食衣裳出乘輿之副。
其富貴亦至矣。
然而卑牧慈誘。
自他兼利。
度量渾融。
誠莫窺其涯涘也。
平居祈生安養(yǎng)。
注想不移。
未終之前。
寺鄰任金寶父子猶信向見空中。
幡蓋列柩前兩行而引。
由寺之南。
達(dá)于西山。
內(nèi)史薛道衡白吊有文。
見別集。
續(xù)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篇四
釋曇延。
俗緣王氏。
蒲州桑泉人也。
世家豪族官歷齊周。
而性協(xié)書籍鄉(xiāng)邦稱敘。
年十六因游寺。
聽妙法師講涅槃探悟其旨。
遂舍俗服膺幽討深致。
出言清越厲然不群。
時在弱冠便就講說。
詞辯優(yōu)贍弘裕方雅。
每云。
佛性妙理為涅槃宗極。
足為心神之游玩也。
延形長九尺五寸。
手垂過膝。
目光外發(fā)。
長可尺馀。
容止邕肅慈誘汎博。
可謂堂堂然也視前直進(jìn)顧必轉(zhuǎn)身。
風(fēng)骨陶融時共傳德。
及進(jìn)具后。
器度日新機(jī)鑒俊拔。
遐邇屬目。
雖大觀奧典。
而恐理在膚寸。
乃更聽華嚴(yán)大論十地地持佛性寶性等諸部。
皆超略前導(dǎo)統(tǒng)津準(zhǔn)的。
自顧影而言曰。
與爾沈淪日久。
飄泊何歸。
今可挾道潛形精思出要。
遂隱于南部太行山百梯寺。
即所謂中朝山是也。
時山中有薛居士者。
學(xué)總玄儒多所該覽。
聞延年少知道夙悟超倫。
遂從而謁焉言謔相高未之揖謝。
薛乃戲題四字。
謂方圓動靜。
命延體之。
延應(yīng)聲曰。
方如方等城。
圓如智慧日。
動則識波浪。
靜類涅槃室。
薛驚異絕嘆曰。
由來所未見。
希世挺生。
即斯人也。
爾后恒來尋造質(zhì)疑請義。
延幽居靜志欲著涅槃大疏。
恐有滯凡情。
每祈誠寤寐。
夜夢有人被于白服乘于白馬。
騣尾拂地而談授經(jīng)旨。
延手執(zhí)馬騣與之清論。
覺后惟曰。
此必馬鳴大士。
授我義端。
執(zhí)騣知其宗旨。
語事則可知矣。
便述疏說偈曰。
歸命如來藏。
不可思議法等。
纘撰既訖。
猶恐不合正理。
遂持經(jīng)及疏。
陳于州治仁壽寺舍利塔前。
燒香誓曰。
延以凡度仰測圣心。
銓釋已了具如別卷。
若幽微深達(dá)愿示明靈。
如無所感誓不傳授。
言訖涅槃卷軸并放光明。
通夜呈祥。
道俗稱慶。
塔中舍利又放神光。
三日三夜輝耀不絕。
上屬天漢下照山河。
合境望光皆來謁拜。
其光相所照。
與妙法師大同。
則師資通感也。
乃表以聞。
帝大悅敕延就講。
既感徵瑞便長弘演。
所著文疏詳之于世時諸英達(dá)僉議。
用比遠(yuǎn)公所制。
遠(yuǎn)乃文句愜當(dāng)。
世實罕加。
而標(biāo)舉宏綱通鏡長騖。
則延過之久矣。
周太祖素揖道聲尤相欽敬。
躬事講主親聽清言。
遠(yuǎn)近馳萃觀采如市。
而獲供事曾不預(yù)懷。
性好恬虛罔干時政。
大祖以百梯太遠(yuǎn)咨省路艱。
遂于中朝西嶺形勝之所。
為之立寺。
名曰云居。
國俸給之通于聽眾。
有陳躬使周弘正者。
博考經(jīng)籍辯逸懸河。
游說三國抗敘無擬。
以周建德中年銜命入秦。
帝訝其機(jī)捷舉朝恧采。
敕境內(nèi)能言之士不限道俗。
及搜采巖穴遁逸高世者。
可與弘正對論。
不得墜于國風(fēng)。
時蒲州刺史中山公宇文氏。
夙承令范。
乃表上曰。
曇延法師器識弘偉風(fēng)神爽拔。
年雖未立而英辯難繼者也。
帝乃總集賢能期日釋奠。
躬御禮筵朝宰畢至。
時周國僧望二人倫次登座。
發(fā)言將訖尋被正難。
徵據(jù)重疊投解莫通。
帝及群僚一朝失色。
延座居末第未忍斯慚。
便不次而起。
帝曰。
位未至何事輒起。
延曰。
若是他方大士。
可藉大德相臨。
今乃遠(yuǎn)國微臣小僧足堪支敵。
延徑升高座。
帝又曰。
何為不禮三寶。
答曰。
自力兼擬。
未假圣賢加助。
帝大悅。
正遂搆情陳難。
延乃引義開關(guān)。
而正頗挾機(jī)調(diào)用前殿后。
延乘勢挫拉事等摧枯。
因即頂拜伏膺。
慨知歸之晚。
自陳云。
弟子三國履歷。
訪可師之師。
不言今日乃遇于此矣。
即請奉而受戒。
晝夜咨問永用宗之。
及返陳之時。
延所著義門并其儀貌。
并錄以歸國。
每夕北禮以為曇延菩薩焉。
初正辭延日。
預(yù)構(gòu)風(fēng)云山海詩四十首。
并抽拔奇思。
用上于延。
以留后別。
及一經(jīng)目竟不重尋。
命筆和之。
題如宿誦。
酬同本韻。
意寔弘通。
正大服焉。
更無陳對。
乃跪而啟曰。
愿示一言緘諸胸臆。
延曰。
為賓設(shè)席賓不坐。
離人極遠(yuǎn)熱如火。
規(guī)矩之用皮中裹。
正曰。
此則常存意矣。
帝以延悟發(fā)天真五眾傾則。
便授為國統(tǒng)。
使夫周壤導(dǎo)達(dá)。
延又有功。
至武帝將廢二教。
極諫不從。
便隱于太行山。
屏跡人世。
后帝召延出輔中使屢達(dá)。
而確乎履操。
更深巖處。
累徵不獲。
逮天元遘疾。
追悔昔愆開立尊像。
且度百二十人為菩薩僧。
延預(yù)在上班。
仍恨猶同俗相。
還藏林藪。
隋文創(chuàng)業(yè)未展度僧。
延初聞改政即事剃落。
法服執(zhí)錫來至王庭。
面伸弘理未及敕慰。
便先陳曰。
敬問。
皇帝四海為務(wù)無乃勞神。
帝曰。
弟子久思此意。
所恨不周。
延曰。
貧道昔聞堯世。
今日始逢云云。
帝奉聞雅度欣泰本懷。
共論開法之模孚化之本。
延以寺宇未廣教法方隆。
奏請度僧以應(yīng)千二百五十比丘五百童子之?dāng)?shù)。
敕遂總度一千馀人以副延請。
此皇隋釋化之開業(yè)也。
爾后遂多。
凡前后別請度者。
應(yīng)有四千馀僧。
周廢伽藍(lán)并請興復(fù)。
三寶再弘功兼初運者。
又延之力矣。
移都龍首。
有敕于廣恩坊給地。
立延法師眾。
開皇四年下敕改延眾可為延興寺。
面對通衢。
京城之東西二門。
亦可取延名以為延興延平也。
然其名為世重。
道為帝師。
而欽承若此。
終古罕類。
昔中天佛履之門。
遂曰瞿曇之號。
今國城奉延所諱。
亞是其倫。
又改本住云居。
以為棲巖寺。
敕大樂令齊樹提。
造中朝山佛曲。
見傳供養(yǎng)。
延安其寺宇結(jié)眾成業(yè)。
敕赍蠟燭。
未及將爇而自然發(fā)焰。
延奇之。
以事聞帝。
因改住寺可為光明也。
延曰。
弘化須廣。
未可自專以額。
重奏別立一所。
帝然之。
今光明寺是也。
其幽顯呈祥例率如此。
至六年亢旱朝野荒然。
敕請三百僧于正殿祈雨。
累日無應(yīng)。
帝曰。
天不降雨有何所由。
延曰。
事由一二。
帝退與僚宰議之。
不達(dá)意故。
敕京兆太守蘇威。
問延一二所由。
答曰。
陛下萬機(jī)之主。
群臣毗贊之官。
并通治術(shù)俱愆玄化。
故雨與不雨。
事由一二耳。
帝遂躬事祈雨。
請延于大興殿登御座南面授法。
帝及朝宰。
五品已上咸席地。
北面而受八戒。
戒授才訖日正中時。
天有片云須臾遍布便降甘雨。
遠(yuǎn)邇咸感。
帝悅之。
賜絹三百段。
而延虛懷物我不滯客主為心。
凡有資財散給悲敬。
故四遠(yuǎn)飄寓投告偏多。
一時糧粒將盡。
寺主道睦告云。
僧料可支兩食。
意欲散眾。
延曰。
當(dāng)使都盡方散耳。
明旦文帝果送米二十車。
大眾由是安堵。
惑者謂延有先見之明。
故停眾待供。
未幾帝又遺米五百石。
于時年屬饑薦。
賴此僧侶無改。
帝既稟為師父之重。
又敕密戚懿親咸受歸戒。
至于食息之際。
帝躬奉飲食手御衣裳。
用敦弟子之儀。
加敬情不能已。
其為時君禮重。
又此類也。
敕又拜為平第沙門。
有犯刑網(wǎng)者。
皆對之泣淚。
令彼折伏從化或投跡山林不敢容世者。
以隋開皇八年八月十三日終于所住。
春秋七十有三矣。
臨終遺啟文帝曰。
延逢法王御世偏荷深恩。
往緣業(yè)淺早相乖背。
仰愿至尊。
護(hù)持三寶。
始終莫貳。
但末代凡僧雖不如法。
簡善度之自招勝福。
帝聞之哀慟敕王公已下。
并往臨吊。
并罷朝三日。
贈物五百段。
設(shè)千僧齋。
初延康日。
告門人曰。
吾亡后。
以我此身且施禽狩。
馀骸依法焚揚。
無留殘骨以累看守。
弟子沙門童真。
洪義通幽覺朗道遜玄琬法常等。
一代名流。
并文武職僚如滕王等。
例咸被發(fā)。
徒跣而從喪至于林所。
登又下敕。
于終南焚地。
設(shè)三千僧齋。
齋訖焚之。
天色清朗無云而降細(xì)雨。
若阇毗如來之狀也。
大眾驚嗟得未曾有也。
又隋文學(xué)呂叔挺。
美其哀榮碑其景行。
文如別集。
然延恒以西方為正任。
語默之際注想不移。
侍人觀之若在深定。
屬大漸之始。
寺側(cè)有任金寶者。
父子信向。
云見空中幡蓋列于柩前。
兩行而引。
從延興寺南達(dá)于山西。
斯亦幽冥葉贊。
諒非徒擬。
自延之蒞道。
勢總權(quán)衡。
而卑牧自居克念成治。
解冠群術(shù)行動物情故為七眾心師。
豈止束形加敬。
及聞薨背無不涕零。
各修銘誄贊揚盛業(yè)。
時內(nèi)史薛道衡。
白吊云。
延法師。
弱齡舍俗。
高蹈塵表。
志度恢弘。
理識精悟。
靈臺神宇。
可仰而不可窺。
智海法源。
可涉而不可測。
同夫明鏡矚照不疲。
譬彼洪鐘有來斯應(yīng)。
往逢道喪玄維落紐。
棲志幽巖確乎不拔。
高位厚禮。
不能回其慮。
嚴(yán)威峻法。
未足懼其心。
經(jīng)行宴坐夷險莫二。
戒德律儀始終如一。
圣皇啟運像法再興。
卓爾緇衣郁為稱首。
屈宸極之重。
伸師資之義。
三寶由其弘護(hù)。
二諦藉以宣揚。
信足追蹤澄什超邁安遠(yuǎn)。
不意法柱忽傾仁舟遽沒。
匪直悲纏四部。
固亦酸感一人。
師等杖錫挈瓶承風(fēng)訓(xùn)導(dǎo)。
升堂入室具體而微。
在三之情理百恒慟。
往矣奈何。
其為時賢珍敬如此。
所著涅槃義疏十五卷。
寶性勝鬘仁王等疏各有差。
其門人弟子紹緒厥風(fēng)。
具見別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35—612 【介紹】: 隋僧。金城狄道人,從祖遷居上黨。俗姓李。年十四從鄴京僧衍為弟子。及北周武帝毀佛,乃居家奉戒,儀體無失。隋文帝開皇初,住興義寺譯經(jīng)。精研《華嚴(yán)經(jīng)》。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金城狄道李氏也。
其祖相封上黨。
遂徙居之。
年十四。
投鄴京大莊嚴(yán)寺衍法師出家。
每入講堂。
作天宮想。
年十八。
覆講華嚴(yán)十地。
眾即嘉嘆。
冠年受具。
專志毗尼。
周武之變。
家居奉戒如法。
隋興。
詔預(yù)菩薩僧?dāng)?shù)。
官給所須。
仍于少林寺安置。
開皇三年。
重薙染于洛州凈土寺。
偕海玉法師。
講釋華嚴(yán)。
七年詔住興善寺。
為譯經(jīng)證義沙門。
十七年。
悶絕未殯。
及蘇乃云。
初見兩吏手執(zhí)文書。
立房門外曰。
官須見師。
頃之若蹈空而往者。
到一七寶樹林。
端嚴(yán)如畫。
二吏即辭退。
干望東西。
極目無非珍寶。
焜耀不可正視。
凡樹下必有華座。
而或坐不坐相雜也。
聞有呼其名者。
就視之。
則慧遠(yuǎn)法即也。
因禮訊之。
問此為何地。
答是兜率。
僧休法師處南座。
吾與之同生此耳。
且見休遠(yuǎn)并非本形。
皆戴冠服彩。
光煒絕世。
但能識其語音。
遠(yuǎn)又謂曰。
我弟子皆生此矣。
仁壽三年。
詔送舍利于路州漢王寺。
其瑞應(yīng)之詳見別傳。
時漢王諒作鎮(zhèn)晉陽。
聞干起塔其寺。
遠(yuǎn)遣使?施。
獻(xiàn)后崩。
嘗為帝述懺稱旨。
賜帛二百疋。
大業(yè)三年。
置大禪定道場。
詔擢上座。
八年正月二十九日終。
春秋七十八。
于是火葬終南山陰。
初干常作蓮華世界海觀。
及彌勒天宮觀。
至疾革。
翻睛上視不與人對。
久之如故。
沙門童真問何所見。
曰向有青衣童子二人來召。
抵兜率城外未入。
故翹足以望城中寶樹華蓋。
若平立則無所見也。
曰。
如是得不遂所愿耶。
干曰。
天樂非久。
終墜輪回。
華藏世界吾所愿也。
不久復(fù)絕而蘇。
又問。
干曰。
見大水遍滿。
華如車輪。
吾坐其上。
自爾卒。
靈辯干之猶子。
小少教養(yǎng)。
通大典。
今住勝光寺。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二 義解篇八
釋靈干。
姓李氏。
金城狄道人。
祖相封于上黨。
遂隨封而遷焉。
年始十歲。
樂聞法要。
游寺觀看情欣背俗。
親弗違之。
年十四。
投鄴京大莊嚴(yán)寺衍法師為弟子。
晝夜遵奉無怠寸陰。
每入講堂想處天宮無異也。
十八覆講華嚴(yán)十地。
初開宗本披會精求。
僉共怪焉。
又酬抗群鋒無所躓礙。
眾益欣美。
冠年受具專志毗尼而立性翹仰恭攝成節(jié)。
三業(yè)護(hù)持均持遮性。
周武滅法通廢仁祠。
居家奉戒儀體無失。
隋開佛日。
有敕簡入菩薩數(shù)中。
官給衣缽少林置館。
雖蒙厚供而形同俗侶。
開皇三年。
于洛州凈土寺方得落采。
出家標(biāo)相自此繁興。
有海玉法師。
講華嚴(yán)眾。
四方追結(jié)用興此典。
干即于此眾講釋華嚴(yán)。
東夏眾首咸共褒美。
開皇七年。
因修起居道業(yè)夙聞。
遂蒙別敕令住興善。
為譯經(jīng)證義沙門。
至十七年遇疾悶絕。
惟心不冷未敢藏殯。
后醒述云。
初見兩人手把文書戶前而立曰。
官須見師。
俛仰之間乃與俱往。
狀如乘空。
足無所涉。
到一大園。
七寶樹林端嚴(yán)如畫。
二人送達(dá)便辭而退。
干獨入園東西極目。
但見林地山池?zé)o非珍寶。
焜煌亂目不得正視。
樹下花座或有人坐或無坐者。
忽聞人喚云。
靈干汝來此耶。
尋聲就之。
乃慧遠(yuǎn)法師也。
禮訊問曰。
此為何所。
答是兜率陀天。
吾與僧休同生于此。
次吾南座上者。
是休法師也。
遠(yuǎn)與休形并非本身。
頂戴天冠衣以朱紫。
光偉絕世。
但語聲似舊依然可識。
又謂干曰。
汝與我諸弟子后皆生此矣。
因爾覺悟重增故業(yè)。
端然觀行絕交人物。
仁壽三年舉當(dāng)寺任。
素非情望。
因復(fù)俯從。
其年奉敕。
送舍利于洛州。
便置塔于漢王寺。
初建塔所屢放神光。
風(fēng)起燈滅。
而通夕明亮不須燈照。
又感異香從風(fēng)而至。
道俗通見。
四月八日下舍利時。
寺院之內(nèi)樹葉皆萎。
烏鳥悲叫。
及填平滿還如常日。
時漢王諒作鎮(zhèn)晉陽。
承干起塔王之本寺。
遠(yuǎn)遣中使?賜什物。
然其善于世數(shù)。
機(jī)捷樞要辯注難加。
嘗為獻(xiàn)后述懺。
帝心增感歔欷連洏。
乃賜帛二百段。
用旌隆敬。
大業(yè)三年置大禪定。
有敕擢為道場上座。
僧徒一盛匡救有敘至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卒于寺房。
春秋七十有八。
幢蓋道俗相與奔隨。
乃火葬于終南之陰。
初干志奉華嚴(yán)。
常依經(jīng)本。
作蓮華藏世界海觀及彌勒天宮觀。
至于疾甚。
目精上視不與人對。
久之乃垂顧如常日。
沙門童真問疾因見是相。
干謂曰。
向見青衣童子二人來召。
相逐而去。
至兜率天城外。
未得入宮。
若翹足舉望。
則見城中寶樹花蓋。
若平立則無所見也。
旁侍疾者曰。
向舉目者。
是其相矣。
曰。
若即往彼。
大遂本愿。
干曰。
天樂非久終墜輪回。
蓮華藏世界是所圖也。
不久氣絕須臾復(fù)還。
問何所見耶。
干曰。
見大水遍滿華如車輪。
干坐其上所愿足矣。
尋爾便卒。
沙門靈辯。
即干之猶子也。
少小鞠育誨以義方。
攜在道位還通大典。
今住勝光寺。
眾議業(yè)行擢知綱任。
揚導(dǎo)華嚴(yán)擅名帝里云。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三 義解科(三)
生衛(wèi)氏。
蒲之安邑人。
始依外兄道遜法師出家。
年十三矣。
遜又使為延興寺沙門童真弟子。
性聰敏以大法為己任。
負(fù)笈周游。
曾無定止。
是以經(jīng)論滿抱。
儕類皆厭服。
年十八。
開勝鬘起信。
登具后。
則專究涅槃四分?jǐn)z論。
年二十四。
開涅槃。
三十。
開攝論。
言粹義暢。
學(xué)者臻萃。
大業(yè)六年。
詔處大禪定道場名列上班。
一坐。
十八夏。
武德元年。
詔住其鄉(xiāng)之仁壽寺。
從民望也。
晝講夜禪。
一遵教典。
旦日誦戒本一遍。
金剛般若二十遍。
六時禮懺。
悉以回向。
凈土終身行之。
無所變。
諸雕像寫經(jīng)。
茲不復(fù)載。
既而終。
春秋八十有六。
弟子義淹尤脩潔。
能世其業(yè)。
穴蒲阪東原而敬遷葬之樹碑其側(cè)。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習(xí)禪六
釋普明。
姓衛(wèi)氏。
蒲州安邑人。
十三出家。
事外兄道遜法師。
遜道會晉川。
備如別傳。
又以明付廷興寺沙門童真為弟子。
明抗志住持以大法為己任。
性聰敏解冠儕流。
講聽相仍無法不學(xué)。
周游肆席曾無住房。
固使勤而有功。
經(jīng)論滿抱。
十八講勝鬘起信夙素聽之知成大器。
進(jìn)具已后專師涅槃四分?jǐn)z論。
年二十四講涅槃。
三十解攝論。
凡所造言賓主兼善。
使夫妙義積散。
出言傳旨聲流遠(yuǎn)近。
大業(yè)六年。
召入大禪定道場。
止十八夏。
名預(yù)上班。
學(xué)功所位。
四事既備不闕二嚴(yán)。
武德元年。
桑梓傾音欣其道洽。
以事聞上。
有旨令住蒲州仁壽寺。
鎮(zhèn)長弘道無憩寒暄。
晝談夜坐語默依教。
心神爽迅應(yīng)對云雨。
曾未聞經(jīng)一披若誦。
斯則宿習(xí)博聞故能若此。
不可比擬也。
日常自勵戒本一遍般若金剛二十遍。
六時禮懺所有善根回向凈土。
至終常爾。
凡造刻檀像數(shù)十龕。
寫金剛般若千馀部。
請他轉(zhuǎn)五千馀遍。
講涅槃八十馀遍。
攝論勝鬘諸經(jīng)論等。
遍數(shù)難紀(jì)。
以年月終于住寺。
春秋八十有六。
有弟子義淹。
戒潔清嚴(yán)見知可領(lǐng)。
乃遷葬蒲坂東原。
鑿穴處之。
樹碑其側(cè)。
僧法沖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隴西成紀(jì)人,俗姓李,字孝敦。初與房玄齡友善,官鷹揚郎將。母喪,讀《涅槃經(jīng)》,頓生道心,遂出家。一生游道為務(wù),棲泊無定。玄齡為宰相,以書召之,不從。卒年七十九。有《楞伽私記》。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六 護(hù)教科(二)
字孝敦。
姓李氏。
隴西成紀(jì)人。
祖考?xì)v仕魏齊。
而沖則兗產(chǎn)也。
幼俊穎。
傲岸時俗。
弱冠已與仆射房玄齡相善。
玄齡嘗謂之曰。
丈夫于少壯時。
位不登五品者。
便宜棄去祿位。
以優(yōu)逸自處。
沖年二十四歲。
任鷹揚郎捋。
遭母憂。
讀涅槃經(jīng)。
至居處迫迮之文。
遂發(fā)心出家。
聽講涅槃三十馀過。
復(fù)聽安州皓法師講大品三論棱伽。
于是入武都山。
以平日所得于文字語言者。
而躬行之。
年三十。
游冀州。
貞觀初。
詔私度者處死。
時僧避難嶧陽山中。
資給窘乏。
沖誓不顧身。
即剃落。
走州縣。
告急守宰曰。
但施糧餉。
終獲福祐。
諸守宰嘉其烈亮。
而周濟(jì)之。
乃兩分其僧。
各置米十斛許。
其一四十馀人而食之。
經(jīng)年米嘗不減。
其一五六十人食。
僅兩日。
米已告竭。
沖曰。
無足怪者。
蓋所學(xué)有大小。
所脩有勤墮。
則所感宜不同如此。
久之避難而至者。
日以增益。
復(fù)值雨潦。
莫之歸宿。
山有大巖。
虎狼所棲托也。
沖竟造。
而告語使去。
果去不旋踵。
當(dāng)是時。
沖雖身營眾務(wù)。
仍依哲匠。
探討華嚴(yán)。
如常時。
及難釋。
再往安州皓法師。
已入滅矣。
道士蔡于晃。
方以閑習(xí)內(nèi)外典籍自負(fù)。
而吾徒之往來者。
過相輔贊。
一日道俗盛集。
俾于晃升座。
開佛經(jīng)。
沖以其外道。
而力沮之。
識者謂沖識。
末世護(hù)法菩薩。
俄以棱伽奧義久廢。
所在求訪。
無恤夷險。
始慧可禪師。
以達(dá)磨之傳。
南天竺一乘宗旨。
盛習(xí)此經(jīng)。
故其后裔。
如皓法師者。
尤加勖勵。
沖即依稟。
屢蒙擊節(jié)。
自爾闡演三十馀過。
后學(xué)賴以啟悟者。
殆莫殫紀(jì)今敘師承。
使將來有所考據(jù)云。
達(dá)磨禪師出慧可慧。
育二師。
育師受道。
不務(wù)言說。
可師出粲師。
慧師。
盛師。
那老師。
端師。
長藏師。
真法師。
玉法師(已上并講演。
無著述)。
又出善老師(鈔四卷)。
豐師(疏五卷)。
明師(疏五卷)。
胡明師(疏五卷)。
遠(yuǎn)承可師者。
有大聰師(疏五卷)。
道蔭師(鈔四卷)。
沖法師(疏五卷)。
岸法師(疏五卷)。
寵法師(疏八卷)。
大明師(疏十卷)。
不承可師。
自依攝論者。
遷師(疏四卷)。
尚德律師(出入棱伽疏十卷)。
曠法師。
弘智師(召住京師西明。
身亡法絕)。
明禪師后。
伽法師。
寶瑜師。
寶迎師。
道塋師(并傳鐙揚化)。
沖公。
專以棱伽命家。
前后敷弘。
殆二百過。
當(dāng)其說時。
曾未涉文。
而通變適緣。
寄勢陶誘。
莫不曲當(dāng)。
異師學(xué)者苦請出義。
乃告曰。
義者見之言說。
則已粗矣。
況在紙上者乎。
是謂粗中之粗。
事難一向。
作疏五卷。
題為私記。
以示不敢公于天下也。
然沖周行東川。
不任官貫。
頻有度次。
高讓不受。
年將知命。
有詔兗州度人。
抑令入度。
隸州部法集寺。
雖名與公貫。
而獨以玩弄泉石。
撫接遺逸為心。
房公位居臺輔。
作書招之。
沖題書背曰。
我于三界無所須。
卿至三槐位亦極。
公屢招不赴。
惟以弘法自任。
席筵甫展。
冠蓋鼎來。
中書杜正倫。
親廁下陳。
共評玄義。
弘福潤法師。
初未相識。
曰何處老大德。
答曰。
兗州老小僧也。
問何為遠(yuǎn)至。
答聞此間知一乘者少。
故欲以一乘教網(wǎng)。
漉信地魚龍耳。
潤曰。
斯則大心開士也。
偶行至大興善寺。
萬年令鄭欽泰。
于寺打人。
沖止之曰。
公勿于此打人。
欽泰曰。
打人罪。
我自當(dāng)。
沖曰。
罪不自當(dāng)使誰當(dāng)耶。
然國家立寺。
本欲安寧社稷。
唯善行之。
公今于寺打人。
豈名為國祈福哉。
欽泰禮謝。
又三藏玄奘。
不許人講舊所翻經(jīng)。
沖曰。
君依舊經(jīng)出家。
若不許弘舊經(jīng)者。
君可還俗。
更依新翻經(jīng)出家。
方許君此意。
奘聞遂止。
噫何可及哉。
仆射于志寧謂。
沖寔法界頭陀僧。
未易以名實拘也。
其言得之。
顯慶間。
還兗。
至今麟德。
年七十九。
后不知所終。
續(xù)高僧傳·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釋法沖。
字孝敦。
姓李氏。
隴西成紀(jì)人。
父祖歷仕魏齊故。
又生于兗部。
沖幼而秀異傲岸時俗。
弱冠與仆射房玄齡善。
相謂曰。
丈夫年不登五品者。
則共不仕。
為逸人矣。
沖年二十四。
果為鷹揚郎將。
遭母憂讀涅槃經(jīng)。
見居家迫迮之文。
遂發(fā)出家心。
聽涅槃三十馀遍。
又至安州皓法師下。
聽大品三論楞伽經(jīng)。
即入武都山修業(yè)。
年三十行至冀州。
貞觀初年。
下敕有私度者處以極刑。
沖誓亡身便即剃落。
時嶧陽山多有逃僧避難資給告窮。
便造詣州宰曰。
如有死事沖身當(dāng)之。
但施道糧。
終獲福祐。
守宰等嘉其烈亮。
昌網(wǎng)周濟(jì)。
乃分僧兩處。
各置米倉可十斛許。
一所徒眾四十馀人純學(xué)大乘并修禪業(yè)。
經(jīng)年食米如本不減。
一所有五六十人才經(jīng)兩日。
食米便盡。
由不修禪兼作外學(xué)。
沖告曰。
不足怪也。
能行道者。
白毫之惠耳。
蓋利由道感。
還供道眾。
行殊道業(yè)理固屢空。
于時逃難轉(zhuǎn)多。
復(fù)弊霖雨。
無處投止。
山有大巖。
猛獸所居。
沖往詣巖穴。
告曰。
今窮客相投可見容不。
虎乃相攜而去。
遂咸依之。
仍聽華嚴(yán)等經(jīng)及難解。
重至安州。
有道士蔡子晃者。
閑習(xí)內(nèi)外款狎僧倫。
道俗盛集僧寺。
乃令晃開佛經(jīng)。
沖曰。
汝形同外道。
邪述纏懷。
茍講佛經(jīng)終歸名利。
我道俗無名要惟釋子身既在此畢不得行。
早可識機(jī)無悔于后。
晃聞默然逡巡而退。
爾時大眾嘆曰。
護(hù)法菩薩斯其人哉。
沖以楞伽奧典沈淪日久。
所在追訪無憚夷險。
會可師后裔盛習(xí)此經(jīng)。
即依師學(xué)。
屢擊大節(jié)。
便舍徒眾任沖轉(zhuǎn)教。
即相續(xù)講三十馀遍。
又遇可師親傳授者。
依南天竺一乘宗講之。
又得百遍。
其經(jīng)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羅三藏翻。
慧觀法師筆受。
故其文理克諧行質(zhì)相貫。
專唯念惠不在話言。
于后達(dá)磨禪師傳之南北。
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
后行中原。
惠可禪師創(chuàng)得綱紐。
魏境文學(xué)多不齒之。
領(lǐng)宗得意者時能啟悟。
今以人代轉(zhuǎn)遠(yuǎn)紕繆后學(xué)。
可公別傳略以詳之。
今敘師承以為承嗣。
所學(xué)歷然有據(jù)。
達(dá)磨禪師后。
有惠可惠育二人。
育師受道心行口未曾說。
可禪師后。
粲禪師。
惠禪師。
盛禪師。
那老師。
端禪師。
長藏師。
真法師玉法師(已上并口說玄理不出文記)可師后。
善師(出抄四卷)豐禪師(出疏五卷)明禪師(出疏五卷)胡明師(出疏五卷)遠(yuǎn)承可師后大聰師(出疏五卷)道蔭師(抄四卷)沖法師(疏五卷)岸法師(疏五卷)寵法師(疏八卷)大明師(疏十卷)不承可師自依攝論者。
遷禪師(出疏四卷)尚德律師(出入楞伽疏十卷)那老師后。
實禪師。
惠禪師。
曠法師。
弘智師(名住京師西明身亡法絕)明禪師后。
伽法師。
寶瑜師。
寶迎師。
道瑩師(并次第傳燈于今揚化)沖公自從經(jīng)術(shù)。
專以楞伽命家。
前后敷弘將二百遍。
須便為引。
曾未涉文。
而通變適緣。
寄勢陶誘。
得意如一。
隨言便異。
師學(xué)者苦請出義。
乃告曰。
義者。
道理也。
言說已粗。
況舒在紙粗中之粗矣。
事不獲已作疏五卷。
題為私記。
今盛行之。
初沖周行東川。
不任官貫。
頻有度次。
高讓不受。
年將知命有敕度人。
兗州度抑令入度。
隸州部法集寺雖名預(yù)公貫而棲泉石撫接遺逸為心房公位居臺輔。
作書召入。
沖得題背曰。
我于三界無所須。
卿至三槐位亦極。
公又重延。
不守恒度。
翻翔都邑。
即弘大法晟動英髦。
冠蓋云蒸嘆未曾有。
中書杜正倫。
親位法席。
詳評玄義。
弘福潤法師初未相識。
曰何處老大德。
答兗州老小僧耳。
又問何為遠(yuǎn)至。
答曰。
聞此少一乘。
欲宣一乘教網(wǎng)漉信地魚龍故至。
潤曰。
斯實大心開士也。
因行至大興善寺。
萬年令鄭欽泰。
于寺打人。
沖止之曰。
公勿于寺打人。
泰曰。
打人罪我自當(dāng)。
沖曰。
道不自當(dāng)可遣他受。
然國家立寺。
本欲安寧社稷。
唯善行之。
公今于寺打人。
豈名為國祈福。
泰即禮謝。
又三藏玄奘不許講舊所翻經(jīng)。
沖曰。
君依舊經(jīng)出家。
若不許弘舊經(jīng)者。
君可還俗。
更依新翻經(jīng)出家。
方許君此意。
奘聞遂止。
斯亦命代弘經(jīng)護(hù)法強(qiáng)禦之士。
不可及也。
然沖一生游道為務(wù)。
曾無棲泊。
仆射于志寧曰。
此法師乃法界頭陀僧也。
不可名實拘之。
顯慶年言旋東夏。
至今麟德年七十九矣。
神僧傳·卷第六
釋法沖。字孝敦。姓李氏。隴西成紀(jì)人也。幼而秀異傲岸時俗。年二十四遂發(fā)心出家。聽涅槃三十馀遍。又至安州皓法師下聽大品三論楞伽經(jīng)。即入武都山修業(yè)。年三十行至冀州。貞觀初年下敕有私度者處以極刑。沖誓亡身便即剃落。時嶧陽山多有逃僧避難。資給告窮。便造詣州宰曰。如有死事沖身當(dāng)之。但施道糧終獲福祐。守宰等嘉其烈亮膏網(wǎng)周濟(jì)。乃分僧兩處各置米倉??墒S。一所徒眾四十馀人。純學(xué)大乘并修禪業(yè)。經(jīng)年食米如本不減。一所五十六人才經(jīng)兩日。食米便盡。由不修禪兼修外學(xué)。沖曰。不足怪也。能行道者白毫之惠耳。時逃難轉(zhuǎn)多無處投止。山有虎穴。沖詣告曰。今窮客相投可見容否?;⒛讼鄶y而去。及難解沖乃隨處弘法。沖雖廣宣經(jīng)術(shù)專以楞伽命家。中書杜正倫每咨稟之。時三歲玄奘不許講舊翻經(jīng)。沖曰。君依舊經(jīng)出家。若不許弘舊經(jīng)者。君請還俗。更依新翻經(jīng)。方許君此意。奘聞遂止。師亦命代弘經(jīng)護(hù)法。強(qiáng)禦之士不可及也。仆射于志寧曰。此法師乃法界頭陀僧也。不可名實拘之。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生越之朱氏。八歲出家。淹貫經(jīng)業(yè)。既受具。稟河中三論。復(fù)開涅槃大經(jīng)。尋居幽僻習(xí)定。名響海寓。神龍元年。詔與宗師十人。入長樂內(nèi)道場坐夏。上時從受菩薩戒。睿宗為相王。送錦衾氈席。二年詔于西園問道。大都督李孝逸。工部尚書張錫國子監(jiān)周業(yè)崔融秘書監(jiān)賀知章睦州刺史康詵皆結(jié)師資。傳香火請問禪要。卒年八十二。門人慧遠(yuǎn)等建塔。萬齊融銘。
宋高僧傳·卷第八 習(xí)禪篇第三之一
釋道亮。
姓朱氏。
越州人也。
厥考前刺會稽郡。
亮年八歲。
出家極通經(jīng)業(yè)。
受具后學(xué)河中三論。
復(fù)講涅槃經(jīng)。
尋入深谷破衣覆形蔬食資命。
不交俗務(wù)直守童真。
神龍元年孝和皇帝詔亮與法席宗師十人。
入長樂大內(nèi)坐夏安居。
時帝命受菩薩戒。
睿宗及妃后送異錦衾氈席。
二年詔于西園問道。
朝廷欽貴。
大都督李孝逸工部尚書張錫國子監(jiān)周業(yè)崔融秘書監(jiān)賀知章睦州刺史康詵。
同心慕仰請問禪心。
多結(jié)師資或傳香火。
卒年八十二。
門人慧遠(yuǎn)等建塔。
萬齊融為銘紀(jì)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52—約696 【介紹】: 唐僧。鄭州滎澤人,俗姓孟,梵名娑羅笈多。年十四,于泛水等慈寺出家。后往相州林慮諸寺,尋師訪道。曾至安州,從大猷習(xí)大乘諸經(jīng);至襄州,從善導(dǎo)修凈土業(yè);至安州,從秀公習(xí)律。武則天垂拱間,南下廣州,授徒講律。永昌元年,與義凈等附舶渡海,至室利佛逝國,譯經(jīng)數(shù)載。長壽三年歸廣州,未歷三載即病卒。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
苾芻貞固律師者。
梵名娑羅笈多(譯為貞固)即鄭地滎川人也。
俗姓孟。
粵以驅(qū)烏之歲。
早蘊慈門。
總角之秋。
棲心慧苑。
年甫十四遂丁荼蓼。
眷流俗之難保。
知法門之可尚。
爰興正念企步勝場。
遂于泛水等慈寺遠(yuǎn)法師處。
申侍席之業(yè)。
意存教網(wǎng)便誦大經(jīng)。
經(jīng)三兩歲師遂淪化。
后往相州林慮諸寺尋師訪道。
欲致想禪扃。
自念教檢未窺難辯真?zhèn)巍?div id="x8o73b8" class='inline' id='people_20064_1_17_comment'>
即往東魏聽覽唯識。
復(fù)往安州大猷禪師處習(xí)學(xué)方等。
數(shù)旬未隔即妙相現(xiàn)前。
復(fù)往荊州歷諸山寺。
求善知識希覓未聞。
復(fù)往襄州遇善導(dǎo)禪師受彌陀勝行。
當(dāng)爾之時。
交望棄索訶之穢土。
即欲趣安養(yǎng)之芳林。
覆思獨善傷大士行。
唯識所變何非凈方。
遂往峴山恢覺寺澄禪師處。
創(chuàng)蒙半字之訓(xùn)漸通完器之言。
禪師則沈研律典。
荷世尊五德之重寄。
??轢經(jīng)論。
當(dāng)末代四依之住持。
定瀲波深。
濯八解而流派。
慧峰岳峻。
聳六度而疏巖。
五塵無雜。
九惱非驚。
外跨四流內(nèi)澄三定。
法俗欽望推為導(dǎo)首。
特蒙綸旨召入神都。
在魏國東寺。
居多聞之?dāng)?shù)。
固師年馀二十。
即于禪師足下而進(jìn)圓具。
才經(jīng)一載總涉律綱。
覆向安州秀律師處三載。
端心讀宣律師文抄。
可謂問絕鄔波離。
貫五篇之表里。
受諧毗舍女。
洞七聚之幽關(guān)。
律云。
五歲得游方。
未至歲而早契。
十年離依止。
不屆年而預(yù)合。
其秀律師即蜀郡興律師之上足。
既進(jìn)圓具仍居蜀川。
于和尚處學(xué)律四載。
后往長安宣律師處。
為依止之客。
投心乳器。
若飲鵝之善識精粗。
竭智水瓶。
等歡喜之妙持先后經(jīng)十六年不離函丈。
研窮諸部淘鍊數(shù)家。
將首律師疏以為宗本。
然后去三陽之八水。
復(fù)向黃州報所生地。
次往安州大興律教。
諸王刺史咸共遵承。
故律云若有律師處與我身不殊。
居十力寺。
年七十馀。
方始寂化。
戒行清素耳目詳知。
嗟乎代有其人棟梁佛日。
蟬聯(lián)靡絕繼踵相承。
實謂漢珠荊玉。
雖別川而俱媚。
桂枝蘭葉。
縱異節(jié)而同芳。
固師既得律典斯通。
更披經(jīng)論。
又復(fù)誦法華維摩向一千遍。
心心常續(xù)念念恒持。
三業(yè)相驅(qū)四儀無廢。
覆往襄州在和上處。
重聽蘇呾羅披尋對法藏。
頗通蘊處薄撿衣珠。
化城是息終期寶渚。
遂乃濯足襄水顧步廬山。
仰上德之清塵。
住東林而散志。
有意欲向師子洲頂禮佛牙觀諸圣跡。
以垂拱之歲移錫桂林適化游方。
漸之清遠(yuǎn)峽谷。
同緣赴感。
后屆番禺廣府。
法徒請開律典。
時屬大唐圣主天下普置三師。
欲令佛日再明法舟長汎。
既而威儀者律也。
固亦眾所欽情。
三藏道場講毗柰耶教。
經(jīng)乎九夏。
爰竟七篇。
善教法徒汎誘時俗。
于時制旨寺恭阇梨。
每于講席親自提獎。
可謂恂恂善誘弘濟(jì)忘倦。
阇梨則童真出家高行貞節(jié)。
年馀七十。
而恒敬五篇。
有福之人可逢上智。
實乃禪池淼漫引法海而通波。
思嶺崔嵬聳慧岳而騰峭。
深明幻本巧悟心源。
雖閑諸法體空。
而利物之用盛集構(gòu)有為之福業(yè)。
作無上之津梁。
而屢寫藏經(jīng)常營眾食。
實亦眾所知識應(yīng)物感生。
勸悟諸人共敦律教。
固師既法侶言散還向峽山。
冀托松林之下。
用畢幽棲之志。
蒙謙寺主等特見賓迎寺主。
乃道冠生知體含仁恕。
供承四海靡倦三朝。
屈己申他卑辭是務(wù)。
固師意欲息想山門。
有懷營構(gòu)傾廊通直道脫階正邪基。
曲制山池。
希流八解之清潤。
傍開壇界。
冀闡七聚之芳規(guī)。
復(fù)欲于戒壇后面造一禪龕立方等道場修法華三昧。
功雖未就而情已決然。
布薩軌儀已紹綱目。
又每嘆曰。
前不遭釋父。
后未遇慈尊。
末代時中如何起行。
既沈吟于空有之際。
復(fù)躑躅于多師之門矣。
凈于佛逝江口升舶附書憑信廣州。
見求墨紙抄寫梵經(jīng)。
并雇手直。
于時商人風(fēng)便舉帆高張。
遂被載來求住無路。
是知業(yè)能裝飾非人所圖。
遂以永昌元年七月二十日達(dá)于廣府。
與諸法俗重得相見。
于時在制旨寺處眾嗟曰。
本行西國有望流通。
回住海南經(jīng)本尚闕。
所將三藏五十馀萬頌。
并在佛逝終須覆往。
既而年馀五十。
重越滄波。
隙駟不留身城難保。
朝露溘至何所囑焉。
經(jīng)典既是要門。
誰能共往收取。
隨譯隨受須得其人。
眾僉告曰。
去斯不遠(yuǎn)有僧貞固。
久探律教早蘊精誠。
儻得其人斯為善伴。
亦既才聞此告髣髴雅合求心。
于是裁封山扃薄陳行李。
固乃啟封暫觀。
即有同行之念。
譬乎聊城一發(fā)下三將之雄心。
雪山小偈牽大隱之深志。
遂乃喜辭幽澗歡去松林。
攘臂石門之前。
褰衣制旨之內(nèi)。
始傾一蓋合襟情于撫塵。
既投五體。
契虛懷于曩日。
雖則平生未面而實冥符宿心。
共在良宵頗論行事。
固乃答曰。
道欲合不介而自親。
時將至求抑而不可。
謹(jǐn)即共弘三藏助燭千燈者歟。
于是重往峽山。
與謙寺主等言別。
寺主乃照機(jī)而作。
曾不留連。
見述所懷咸助隨喜。
己闕無念他濟(jì)是心。
并為資裝令無少乏。
及廣府法俗悉贈資糧。
即以其年十一月一日附商舶去番禺。
望占波而陵帆。
指佛逝以長驅(qū)。
作含生之梯橙。
為欲海之舟艫。
慶有懷于從志。
庶無廢于長途。
固師年四十矣。
贊曰。
智者植業(yè)。
稟自先因。
童年潔想。
唯福是親。
情求勝己。
意仗明仁。
非馨香于事利。
固寶愛于賢珍(其一)受持妙典。
貞明固意。
大善敦心。
小瑕興畏。
有懷脫屣。
無望榮貴。
若住??之毛尾弗虧。
等游蜂之色香靡費(其二)孤辭滎澤。
只步漢陰哲人務(wù)本。
律教是尋。
既知網(wǎng)領(lǐng)。
更進(jìn)幽深。
致遠(yuǎn)懷于覺樹。
遂仗藜于桂林(其三)怡神峽谷。
匠物廣川。
既而追舊聞于東夏。
復(fù)欲請新教以南遄。
希揚布于未布。
冀流傳于未傳。
慶斯人之壯志。
能為物而身捐(其四)為我良伴。
其屆金洲。
能堅梵行。
善友之由。
船車遞濟(jì)。
手足相求。
儻得契傳燈之一望。
亦是不慚生于百秋(其五)既至佛逝宿心是契。
得聽未聞之法。
還觀不睹之例。
隨譯隨受。
詳檢通滯。
新見新知。
巧明開制。
博識多智。
每勵朝聞之心。
恭儉勤懷。
無憂夕死之計。
恐眾多而事?lián)稀?div id="tgpp3br" class='inline' id='people_20064_1_254_comment'>
且逐靜而兼濟(jì)。
縱一焰之隨風(fēng)。
庶十登而罔翳(其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19—987 【介紹】: 名或作義寂。宋僧。溫州永嘉人,字常照,俗姓胡。幼年出家,初入開元伽藍(lán),后往天臺山研尋止觀。時天臺宗智者大師教跡,經(jīng)安史之亂、會昌法難,焚毀殆盡。寂囑人從日本國購取教典。由是博聞多識,遂于佛隴道場、國清寺相繼講經(jīng)。許王錢氏在浙時累請開演,賜號凈光大師并紫方袍。后興螺溪道場,四方僧侶云集學(xué)法。天臺智者一脈,六代傳法湛然之后,二百余歲,賴其中興,后人尊為天臺宗十五祖。有《止觀義例》、《法華十妙不二門科節(jié)》等。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八 傳宗科
字常照。姓胡氏。溫之永嘉人。方在娠。母頓厭葷血。及娩。蒙紫胞。墮蓐不呱泣。成童竟辭俗。為開元寺息慈師授法華經(jīng)期月能暗誦。耆宿嘆美之。既登具戒。復(fù)往讀南山律于會稽。乃造天臺。研究止觀。先是智者遺文。遠(yuǎn)則安史兵殘。近則會昌焚毀。零編斷簡。教跡幾熄。寂嘗于金華古藏中。得凈名疏因復(fù)有意于鳩集。以全其舊。時通玄韶公以禪學(xué)為兩浙忠懿王錢氏俶師。一日偶閱永嘉真覺集。有曰。同居四住。此處為齊。忠懿問。此何等語。韶答以為教家語。吾禪者不知也。且使召寂問其義。寂至。因得以前意。請于忠懿而為遣使。弊于海國。以致其書焉。天臺一宗至于今賴之。 太平興國五年。詔天下僧尼。試經(jīng)業(yè)。寂引弟子。自螺溪趨州治試。且先安置于州治之寺樓上。樓迫大山。夜夢剎柱陷入地。獨心惡之。且雨甚亟。遷處西偏。而山頹樓壓矣。海門靈石。昔智者冬居道場也。地屬黃巖。眾請寂乘舟泛海。講金光明流水長者品。放生。以為常法。寺像為一新。上聞詔遣高品衛(wèi)紹欽。入山重建壽昌寺。為所在官僚授菩薩戒。雍熙初。又授戒于永安縣之光明寺。會尊像隳弛。偶于腹中。獲唐咸通六年。沙門希皎。所發(fā)愿辭。觀者知于寂有宿契。四年赴臨??N云永嘉東陽諸邑請。九月至自縉云。十月寢疾千寺之方丈。十一月四日。垂誡囑后事。奄爾而化。壽六十九。臘五十。初寂嘗寓四明之育王寺。夢登國清上方。有寶莊嚴(yán)幢座在焉。題曰。文殊臺。前限拒馬不可入。俄而觀音菩薩。手卻拒馬。從中出接。頓覺己與菩薩身合。自是勝氣日增。而進(jìn)于才辯矣。講法華光明凈名梵網(wǎng)等經(jīng)。止觀金錍等論。法界還源等觀。玄義禪源詮永嘉集等。各數(shù)遍。所著止觀義例法華十妙不二門科節(jié)等。各數(shù)卷。
宋高僧傳·卷第七 義解篇第二之四
釋義寂。
字常照。
姓胡氏。
溫州永嘉人也。
母妊娠公白不喜葷血。
生乃首蒙紫帽而誕焉。
幼啟二親堅求去俗。
旋入開元伽藍(lán)。
師授法華經(jīng)期月而徹。
寺之耆老稱嘆希有。
受具已往會稽學(xué)南山鈔。
既通律義。
乃造天臺山研尋止觀。
其所易解猶河南一遍照也。
先是智者教跡遠(yuǎn)則安史兵殘。
近則會昌焚毀。
零編斷簡本折枝摧。
傳者何憑。
端正甚學(xué)。
寂思鳩集也。
適金華古藏中得凈名疏而已。
后款告韶禪師。
囑人泛舟于日本國購獲僅足。
由是博聞多識。
微寂此宗學(xué)者幾握半珠為家寶歟。
遂于佛隴道場國清寺相繼講訓(xùn)。
今許王錢氏在兩浙日。
累請開演。
私署凈光大師并紫方袍。
辭讓不卻受而不稱。
及興螺溪道場。
四方學(xué)侶霧擁云屯。
太平興國五年朝廷條貫緇伍經(jīng)業(yè)。
寂從山入州治寺。
寺東樓安置。
樓近大山。
夜夢剎柱陷沒于地。
意頗惡之。
自徙于西偏僧房。
其夜春雨甚山崩樓圮。
人咸謂寂先見同修報得之眼焉。
因受黃巖邑人請。
乘舟泛江放生講流水長者品。
至海門靈石。
是智者冬居道場也。
勸人修寺塑像。
入緣者繁沓。
今上遣高品衛(wèi)紹欽入山重建壽昌寺也。
諸官同命受菩薩戒。
雍熙初永安縣請于光明寺受戒。
古殿像隳腹中獲發(fā)愿辭。
即唐咸通六年沙門希皎施戒。
勸七鄉(xiāng)人裝塑尊像。
愿舍報為男子。
童真出家常布褐傳法利樂眾生云。
觀者皆意寂之前身也。
四年臨??N云永康東陽諸邑請其施戒。
九月寂至自太末。
十月寢疾本院方丈。
十一月四日囑誡門人不許哭泣。
祭奠應(yīng)緣俗禮者非吾弟子也。
即窆于方丈樹小塔焉。
享年六十九。
法臘五十矣。
四方傳法弟子見星而舍者數(shù)百人。
寂平素講法華經(jīng)并玄義共二十許座。
光明凈名梵網(wǎng)等經(jīng)。
止觀金[鏍-糸+拱]等論。
法界還源等觀禪源詮永嘉集各數(shù)遍。
所著止觀義例法華十妙不二門科節(jié)數(shù)卷。
自智者捐世。
六代傳法湛然師之后。
二百馀齡寂受遺寄。
最克負(fù)荷。
其如炎蒸講貫而無汗之沾洽。
曾不久聽而勝解佛乘。
每一談?chuàng)P則摐金玉應(yīng)召羽商和。
彼九旬說妙相去幾何。
又嘗寓四明育王寺。
夢登國清寺。
上方有寶莊嚴(yán)幢座。
題曰文殊臺。
設(shè)枑梐闌隔。
求入無由。
俄睹觀音菩薩從堂徐出以手攘卻行馬低迂相接。
斯須覺已與觀音身泯合不分。
因而驚寤。
自是之來樂說無盡矣。
或曰。
入普門智乘利物悲。
上合佛覺證無上故。
下合眾生凡同體故。
開則群靈混成一法。
得是心者非觀音而誰歟。
是以講談也。
施戒也。
自甌越之鄉(xiāng)迨三天子障。
民多咈戾俗尚畋獵受寂之訓(xùn)也咸食椹革音。
說法之功所謂善建。
由是堂室間可見者。
曰澄彧。
曰寶翔。
曰義通。
及乎臺之民庶曾受戒法迎真相。
來州治開元寺祭饗。
皆縞素哀泣。
天為之變慘。
其慈攝之所感。
知州鄭公元龜為詩悲悼焉。
論曰。
玄默垂文圣人俯察。
河雒之流有告。
圖書之法作程。
禹受斯符乃為經(jīng)緯。
本六十馀字。
訓(xùn)第表明號洪范。
以開章得彝倫而逌敘帝王之法粲然可觀。
祖述之家翕爾宗此。
我之佛道可弗然耶。
教自西傳若龜馬之文乍辯。
聲由此盛如夏商之美惟揚。
及其講訓(xùn)相資簽箋互出。
因分異轍各競顓門。
施巧智之莫京。
致慧心之懸合。
宜乎。
得正信者必開正眼。
見正道者必事正修。
倒本前因則以決擇為主。
原夫能詮之教喻圖書也。
所詮之理喻訓(xùn)第也。
經(jīng)容緯入。
緯變經(jīng)存。
令表顯之名言從體義之相雜。
唯識僉推于護(hù)法成即司南。
婆沙奄有于馀師說同衍字。
良以各迷己見皆未極成。
正不正之說恢張。
玄又玄之談崛起。
大抵無名相法作名相說。
非如色法影質(zhì)易尋。
名色交加喜生迷競。
又以言存一意義止一途。
隨情取舍之時未為允當(dāng)。
隨轉(zhuǎn)理門之處蓋涉無文。
加復(fù)教有弛張意關(guān)詳略。
討尋者非英明而莫悟。
承領(lǐng)者非行位而那知。
在人亡書以教為折中。
故論中以四種徵理。
理則難隱。
一觀待。
二作用。
三法爾。
四證成。
用斯道理義豈惑乎。
譬如甲氏背人而去。
有二三子相問曰。
彼去者誰耶。
一云乙也。
一云丙也。
此俱未是。
彼有識人云甲也。
回面視之是甲非乙。
由其不識遂有多名。
識者一呼應(yīng)聲而至。
親得自體不涉異緣。
故曰精義無二也。
因義生解解必虛通。
除其執(zhí)情令生正解斷其迷執(zhí)。
執(zhí)情斷故所執(zhí)便遣。
既能生解則斷障。
二重斷染。
依他清凈。
依他圓成。
故得二勝果焉。
不然者認(rèn)相似法墮惡取空。
曳曲木于稠林。
泛膠舟于苦海。
又不可勝道也。
瑜伽論中契經(jīng)體有二。
一文二義。
文是所依。
義是能依。
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也。
夫以能化之教已翻。
所詮之理難悟。
茍非宿慧安喻經(jīng)心。
宿慧當(dāng)多世之熏方能生起。
經(jīng)心乃大雄之意。
豈易尋求。
諺所謂老見事長。
佛已三祇之揚歷。
多言或中。
法從諸圣之同宣。
豈得以夏蟲共論其凌澌。
井魚互談其渤澥。
此誠不可也。
必須近佛菩薩。
善慧法師四無礙居游戲之中。
八辯音演自他之利。
秖如天親大士。
將世尊之一言。
中道圓宗成諸法之五位。
如龍帶涓滴而起為雨望苗稼而施。
又同命包作緯于春秋鑿度為資于大易。
此皆善其通變能其揣摩。
以利根而教鈍根。
以正見而誘邪見。
都稱為摩訶般特伽也。
西域蒲塞冶家子以為裘。
此方俊才鬻乳人而加水。
成裘則易。
以日見而留心。
免水則難以傳來而隔手。
昔以講人論法造疏尋宗。
用成實法數(shù)之名。
補(bǔ)大乘闕員之義。
其有解法名目隨人見知。
未融六釋之端。
何暇三隅之反。
至若黎邪是報非報化人有心無心。
和合怖數(shù)之徒。
聞熏滅不滅等。
百有馀科。
并三藏四含之盤根。
大小兩宗之鈐鍵。
先賢之所不決。
令哲之所共疑。
但謂闕如所知成障。
及乎奘師西復(fù)梵本東傳。
富瑜伽之寶林開唯識之淵府。
摩訶衍足殺三摩明。
名數(shù)均著作之家。
立破定是非之量。
深山大澤必生龍蛇。
有大乘基為其高足。
不緣宿習(xí)多見生知。
謂之義天。
則明星有爛。
謂之理窟。
則善閉無關(guān)。
堂堂合周髀之儀。
軋軋應(yīng)昆崙之軸。
有經(jīng)皆講。
無疏不成。
權(quán)奇百本之名。
控壓四人之圣。
復(fù)次光也寶也測乎沼乎。
章句之學(xué)頗長。
釋簽之理何富。
世茂珠林邁編圖紀(jì)璟附量度于鯨海。
尚綴文榮于玉華。
究三論極乎瑗康。
窮方等歸乎楷景。
觀公撰集華嚴(yán)命章。
解相入之連環(huán)。
且無難色。
通絕行之?dāng)嚅w。
故立易功。
法藏從性海而游。
智升自名流而出。
偉歟。
一行所作通神。
實僧相之法王。
乃人形之菩薩。
忠氤琳甫賁秀詵。
俱參譯判經(jīng)。
盡開荒辟土。
于爍宗密。
美乎湛然。
悟達(dá)全才徹公令范。
可以副人之求備哉。
馀諸上士擅美殊方。
落落英翹互有長短。
矧以佛之說經(jīng)。
申經(jīng)者論。
經(jīng)由論顯。
論待疏通。
疏總義章。
義從師述。
況以隔羅縠者見猶未盡。
大遍知者知方得全。
射侯之矢易疏。
診脈之求難中。
若非親證親說得自體之分明。
載驅(qū)戴馳妄他求之晻曖。
如攝異門。
分差別之相難知。
故智論中。
吾滅度后所有撰集者皆為論藏攝也俱作導(dǎo)師指迷人之歸路。
悉銜明燭照暗室之績工。
動戒足以行之入定門而安矣。
蓋纏克斷智慧成功。
咸從。
生死之河盡度涅槃之岸。
此始可與言從聞且思思至而修證大圓寂者。
過此以往未知執(zhí)名滯義。
問欲何為。
故曰。
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既有所用則舍筌蹄而直造佛地。
此則深于其道者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7—1072 【介紹】: 宋僧。藤州鐔津人,俗姓李,字仲靈,自號潛子。七歲出家,十三落發(fā),十九游方,得法于筠州洞山之聰公,住南屏最久。仁宗慶歷間,隱居錢塘靈隱大桐塢永安精舍?;实v中入京師,兩上萬言書,賜號明教大師。博通內(nèi)典,嘗作《原教孝論》以與當(dāng)時辟佛者抗。為文雄偉,能自暢其說。有《治平集》、《鐔津集》。
全宋詩
釋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靈,自號潛子,欲姓李,藤州鐔津(今廣西藤縣)人。七歲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慶歷間居錢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獻(xiàn)所著《禪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詔付傳法院,并賜號明教。神宗熙寧五年六月卒于杭州靈隱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鐔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詩二卷。事見《鐔津文集》卷首宋陳舜俞《鐔津明教大師行業(yè)記》?!∑踽栽?,以《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明弘治刊本《鐔津文集》為底本,校以《宋四十名家小集》(清抄本,藏北京圖書館)。《鐔津文集》尚有有明永樂刻本(藏湖南省圖書館)、萬歷三十五年嘉興楞巖寺刻徑山藏本(藏武漢大學(xué)圖書館),其所載詩與弘治刊本同。
槜李詩系·卷三十
契嵩,藤州人。
嘗著原教論,又禪門定祖圖、傳法正宗記、輔教編,上之仁宗,韓琦、歐陽修皆尊禮之。
初居佛日,嘉祐中,陳舜俞以其宅為光德庵,俗名荒墩,在今嘉善治東五里,延嵩焚修其中。
有鐔津集。
熙寧四年寫偈曰:后夜月初明,吾今喜獨行。
不學(xué)大梅老,貪聞鼯鼠聲。
遂化。
阇毗不壞者五,頂耳舌、童真數(shù)珠,葬于永安之左。
全宋文·卷七六四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靈,自號潛子,俗姓李,藤州鐔津(今廣西藤縣北)人。七歲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而游方,下江湘,陟衡廬,得法于筠州洞山曉聰禪師。慶歷間至杭州,居靈隱寺。是時,歐陽修等人排佛尊儒,嵩乃作《輔教編》等論,會通儒釋,士大夫愛其文而畏其辯。又著《傳法正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傳法正宗論》,釐定禪宗祖系,對后世影響甚大。嘉祐六年至京師,上其《輔教》、《正宗》諸書,仁宗命入大藏,并賜號明教大師。尋仍歸杭州。英宗治平中,蔡襄知杭州,延居佛日禪院;數(shù)年,復(fù)歸靈隱。熙寧五年卒。其著作曾編為《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六十馀萬言,后有散佚。紹興中,釋懷悟輯其部分詩文,編為《鐔津文集》二十卷傳世。又其《定祖圖》、《正宗記》、《正宗論》等三書別存于釋藏。事跡見陳舜俞《都官集》卷八《明教大師行業(yè)記》。
禪林僧寶傳·卷第二十七
禪師名契嵩。字仲靈。自號潛子。生藤州鐔津李氏。七歲。母鐘施以事東山沙門某。十三得度受具。十九游方。時寧風(fēng)有異女子姚。精嚴(yán)而住山。時年百馀歲。面如處子。嵩造焉。女子留之信宿。中夜聞池中有如戛銅器聲。以問女子。女子曰。噫此龍吟也。聞?wù)呷疳?。子?dāng)有大名于世行矣。無滯于是。下沅湘。陟衡岳。謁神鼎諲禪師。諲與語奇之。然無所契悟。游袁筠間。受記莂于洞山聰公。嵩夜則頂戴觀世音菩薩之像。而誦其號。必滿十萬。乃??以為常。自是世間。經(jīng)書章句。不學(xué)而能。是時天下之士。學(xué)古文。慕韓愈拒我。以遵孔子。東南有章表民。黃聱隅。李太伯。尤雄杰者。學(xué)者宗之。嵩作原教論十馀萬言。明儒釋之道一貫。以抗其說。讀之者畏服。未幾復(fù)游衡岳。罷歸著禪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其志蓋憫道法陵遲。博考經(jīng)典。以佛后摩訶迦葉。獨得大法眼藏。為初祖。推之下至于達(dá)磨多羅。為二十八祖。密相付囑。不立文字。謂之教外別傳。書成游京師。知開封府龍圖王公素。奏之仁宗皇帝。覽之加嘆。付傳法院。編次入藏。下詔褒寵。賜紫方袍。號明教。嵩再奏辭讓。不許。宰相韓琦大參。歐陽脩。皆延見而尊禮之。留居閔賢寺。不受。再請東還。于是律學(xué)者憎疾。相與造說以非之。嵩益著書。援引古今。左證甚明。幾數(shù)萬言。禪者增氣。而天下公議。翕然歸之。熙寧五年六月四日晨興。寫偈曰。后夜月初明。吾今獨自行。不學(xué)大梅老。貪聞鼯鼠聲。至中夜而化。阇維斂六根之不壞者三。頂骨出舍利。紅白晶潔。狀如大菽。常所持?jǐn)?shù)珠。亦不壞。道俗合諸不壞。葬于故居永安院之左。閱世六十有六。坐五十有三夏。有文集總百馀卷。六十萬言。其甥法澄??朔畈刂R孕藕笫?。嵩居錢塘佛日禪院(或云惠日禪師)。應(yīng)密學(xué)蔡公襄所請也。東坡曰。吾入?yún)巧屑耙娽?。其為人常瞋。蓋嵩以瞋為佛事云。 贊曰。是身聚沫耳。特苦業(yè)所持。寔本一念。首楞嚴(yán)曰。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然但名為融通妄想。念常清凈。正信堅固。則名善根功德之力。嵩生而多聞。好辯而常瞋。死而火之。目舌耳毫為不壞。非正信堅固功德力乎。余嘗論人之精誠不可見。及其化也。多雨舍利。譬如太平無象。而烝枯朽。為菌芝。嵩其尤著聞?wù)摺B敼芍^有子矣。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契嵩。
字仲靈。
藤州鐔津人。
姓李氏。
七歲出家。
既受具。
常戴觀音圣像。
誦其名號。
日十萬聲。
經(jīng)傳雜書靡不博記。
得法于洞山聰公。
慶歷中至錢塘。
樂湖山之勝。
遂稅駕焉。
自號潛子。
一室翛然。
閉戶著書。
作輔教論十馀萬言。
明儒釋一貫。
又著定祖圖正宗記。
抱其書入京師。
因府尹龍圖王公素以書獻(xiàn)。
仁廟嘉嘆。
詔付傳法院編次。
旌以明教之號。
賜其書入藏。
韓忠獻(xiàn)公歐陽文忠公皆稱道之。
由是名振海內(nèi)。
已而東還。
屬蔡公襄為守。
延置佛日山。
居數(shù)年。
退老于靈隱永安精舍。
熙寧五年示寂。
阇維。
六根不壞者三。
曰眼曰舌曰童真。
并頂骨數(shù)珠五物存焉。
所出舍利。
紅白精潔。
狀如大菽。
葬于永安院之左。
門人編其書曰鐔津集。
贊曰。
閉戶著書  引古連今  披誠帝闕  氣森森 名馳海宇  道振禪林  百煉不耗  斯表精金
新續(xù)高僧傳·護(hù)法篇第五之一
釋契嵩,字仲靈,亦號潛子。姓李氏,鐔津人。年十三落發(fā)受具。弱冠出游,往還江湘衡岳間。首常戴觀世音像,而誦其洪號,日十萬聲。由是澄心妙想,理啼文言,慧悟俱徹。世間典籍,一覽便通。初參洞山聰,豁爾省朗。當(dāng)是時,有慕韓昌黎排佛者,其言寖熾。嵩深憂之,作《原教論》,明儒釋一貫,以抗其說,聞?wù)唧@服,法會復(fù)昌。嵩復(fù)著《禪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諸篇,以閎厥旨。觀察李公謹(jǐn),以其名聞,詔賜紫衣。府尹王仲儀,復(fù)以所著《圖》、《記》上之,仁宗嘉嘆。宣付傳法院編次入藏,仍賜“明教”之號。當(dāng)世名公巨子,如韓忠獻(xiàn)琦、歐陽文忠修,莫不欽企。交相延譽,聲望日隆。嵩居南屏最久,有《游南屏記》及題詠諸什。后為蔡君謨請主佛日。未幾,遂謝去,隱于靈隱大桐塢永安精舍。宋熙寧五年六月四日,書偈而化。偈曰:“此夜月初明,吾今喜獨行。不學(xué)大梅老,貪聞鼷鼠聲?!陛迸貌粔恼呶?,凈慈北澗居簡,以五不壞贊之。所著有《輔教編》、《定祖論》、《正宗記》及《鐔津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