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566—1644 【介紹】: 明陜西渭南人,字思受,號二太。南企仲族子。萬歷二十九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天啟三年,累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擊退荷蘭殖民者。五年遷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魏忠賢銜其敘功不及己,格其賞。尋被劾削籍。崇禎元年起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進工部尚書,旋削籍歸。十七年,李自成破渭南,被俘,不肯降,絕食死。維基
南居益(1565年—1644年),字思受,號二太,陜西西安府華州渭南縣人,進士出身。萬歷二年進士南憲仲之子,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成辛丑科進士,授刑部主事,遷廣平府知府,擢山西提學副使、雁門參政,歷任按察使、左右布政使等職。天啟二年(1622年)任太仆寺卿,天啟三年(1623年)擢為右副都御史。荷蘭人佔據(jù)澎湖,福建巡撫商周祚私下答應(yīng)荷蘭艦隊司令雷約茲(Cornelis Rijersz Schoonhoffman),只要撤出澎湖,就允許他們在臺灣貿(mào)易,但雙方一直無法取得共識。最后商周祚命令南路副總兵張嘉策強行要求荷蘭人撤返,“但師行糧從,無餉則無兵。”御史游鳳翔痛批:“非惟船不回、城不拆,且來者日多。”最后張嘉策被朝廷革職查辦,改由抗倭名將俞大猷之子俞咨皋接任。天啟三年(1623年)二月,朝廷以南居益取代商周祚出任福建巡撫,南居益“未出都門,輒痛心切齒,毅然以必誅紅夷為己任”,集結(jié)一萬名士兵與兩百艘船,包括運兵船、炮船與火船。天啟四年(1624年)二月,南居益親自乘船到金門,下令渡海出擊收復澎湖。福建總兵俞咨皋、守備王夢熊,率領(lǐng)兵船至澎湖,登陸白沙島,與荷軍接戰(zhàn)。但荷蘭軍隊依仗堅固的工事與戰(zhàn)艦頑抗,澎湖久攻不下。是年九月,總兵俞咨皋統(tǒng)率三軍與荷軍苦戰(zhàn)七個月。天啟五年(1625年)升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因被魏忠賢、黃承昊等人劾奏而被罷官。崇禎元年(1628年)被重新起用,任戶部右侍郎,曾提議增加軍餉。工部尚書張鳳翔因軍械未能齊備而下獄,南居益代理工部尚書。不久,兵部尚書梁廷棟彈劾郎中王守履失職,南居益上疏說情,被崇禎帝以徇私削籍遣還。不久,又因敘守城功復職。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破渭南,招降南居益,不從。十七年(1644年)正月,與族弟南居業(yè)絕食而死。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末浙江會稽人,字媚生。祁彪佳妻。工詩。閨秀百家詞選·錦囊詩馀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商景蘭,字眉生,會稽人。明吏部商周祚女,祁忠惠公彪佳室。
字媚生,會稽人。吏部尚書周祚女適都御史山陰祁彪佳
人物簡介
熊維典(?—17世紀),字約生,江西建昌府南城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啟七年(1627年),熊維典中式丁卯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中進士,大理寺觀政,授績溪縣知縣,七年調(diào)任無錫縣,保留績溪縣。九年任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同考官,十年舉卓異,十一年欽選戶科給事中,歷任兵科、禮科、吏科給事中,曾檢舉商周祚徇私枉法。弘光時,改任戶科都給事中,監(jiān)督及催促浙江兵餉與金花錢糧,查核南糧官員侵吞五萬兩,并上疏民窮差煩,恐怕滋生事端,請求暫停催餉。不久,他彈劾朱統(tǒng)??飛章告密與廠衛(wèi)宦官貽害,未得理會;隆武帝繼位,同期起用他和楊錫璜、吳應(yīng)琦,升任大理左少卿,轉(zhuǎn)為太常卿,管理南安、九江義兵糧餉,江西失陷后隱居直到去世。
人物簡介
【生卒】:1602—1645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山陰人,字弘吉,號虎子。祁承□子。天啟二年進士,授興化府推官。崇禎四年官御史,屢疏陳天下大勢、民間疾苦,出按蘇州、松江諸府。因忤周延儒,以侍養(yǎng)歸。福王時擢右僉都御史,宣撫高杰,勉以忠義,杰感動愿效力。旋被詆移疾去。清兵陷杭州,絕食死。唐王時謚忠敏。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幼文,紹興山陰人。天啟壬戌進士,除興化推官擢福建道御史巡按蘇松歷官都御史巡撫應(yīng)天維基
祁彪佳(1603年1月3日—1645年7月28日),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弘吉,號世培,別號遠山堂主人、寓山居士,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明末政治人物、戲曲作家、造園家,天啟壬戌進士。弘光時,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蘇松,南京陷落后自盡殉國。祁彪佳于萬歷三十年十一月己卯寅時生于山陰梅墅。自幼聰敏,六歲能誦帝王名。九歲因其父安排聘商氏(商景蘭,兵部尚書商周祚第三女)。萬歷四十六年赴童子試,無出其右者,遂為第一。四十七年,彪佳年十八,會試下第不中。跟隨父親赴任沂州,游覽瑯琊名勝,歸家后繼續(xù)讀書。泰昌元年,與商氏成婚。明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時年二十一歲,次年任福建興化府推官,旁人或覺得彪佳年輕,而莆田有時縉紳勢力強大的地方,恐怕不能勝任,結(jié)果其在任時非常關(guān)心民間疾苦,盡力去除底層窮困百姓的負擔,名聲頗佳。崇禎元年十一月初一日,父親祁承?去世,二十二日聽到訃告,這一天也是祁彪佳生日,此后終生不慶生辰。崇禎四年(1631年)考選,五年選授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次年巡按蘇松。時宜興縉紳陳一教勢力薰赫,家奴周文爙仗勢肆意,積累了許多民怨。平民陳軾聚眾對抗文爙,燒毀了陳一教的房屋和別墅,還在附近劫掠,差點導致民亂。祁彪佳逮捕周、陳二人并問斬,其余惹事者各戍邊、配流,事件遂平息了下來。他將周文爙所占別人的田產(chǎn)、子女歸還人民,奏免陳一教父子的官職,民心大定。當時三吳一帶有一伙名叫“天罡”的黑惡勢力,為無籍之徒組成,到處作案犯罪,打槍奸淫,招搖過市。祁彪佳上任后立即將其四名魁首逮捕,杖殺并曝尸三日,之后一旦有抓到天罡的,全部不加訊問直接杖殺。很快平定了該勢力的惡行。文震孟對祁彪佳的治績大為贊賞,稱之為“國朝二百年所僅見”。后受權(quán)臣周延儒排斥,家居八年。崇禎八年五月,到杭州養(yǎng)病,與母親王氏游覽西湖。病痊愈后回到紹興。十月,在寓山構(gòu)筑別墅,準備隱居終身。彪佳對自己家的仆人管理很嚴,禁止他們與外人發(fā)生爭吵。崇禎九年四月,筑寓山草堂竣工,彪佳與友人閉關(guān)論性理之學。同年,由于彪佳??嘤诏懠仓Y,為治地方瘧疾,于是捐資與友人王金如建立了醫(yī)藥局,在疫病期間保全了民眾的生命,此外彪佳還建立了鄉(xiāng)賢祠。剡縣饑荒時,祁彪佳與王金如合力賑饑,因想到死在野外的人沒人收尸,彪佳專門請了一位法號“本原”埋葬野骨的僧人,支付其報酬并讓其掩埋三吳一帶遺骨。又出資改善了監(jiān)獄囚犯的生活條件。崇禎十一年,針對流寇嚴重的情況,撰寫了《御寇》一書。十三年,紹興饑荒,彪佳建議《救荒策》十五條。遂出面負責救災。設(shè)立粥廠,制定供給米糧的法規(guī),全活不可計,編輯了《古今救荒書》。杭州有賣妻為娼者,彪佳出錢將之贖回娘家。彪佳與族兄祁寧方倡議保甲,自任正、副長。崇禎十四年秋,紹興再度歉收。民亂勃發(fā),彪佳在母憂期間,急忙入城,下令逮捕搶糧者,繩之以法。日夜工作,盡力救荒。崇禎十四年(1641年),起為河南道掌印御史。崇禎十五年赴北京,路上因兵亂梗阻,歷盡艱險。至十二月初四日入都門。在朝上疏,請求皇帝留下有清名、聲望的耿直之臣。崇禎十七年(1644年)巡按南京,清兵入浙,駐節(jié)杭州抵御清兵。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破南京。閏六月,弘光帝被俘,潞王監(jiān)國。群臣計劃推舉祁彪佳為蘇松總督,還沒來得及任命清軍便來到杭州,官員四散。清軍貝勒召見祁彪佳等士大夫四人,彪佳沒有回應(yīng)。初六日晨,于杭寓山花園蓮花池內(nèi)自殺殉節(jié),有絕命詞:“圖功為其難,潔身為其易。吾為其易者,聊存潔身志。含笑入九原,浩然留天地。”又有遺言:“山川人物,皆屬幻影。山川無改,而人生則倏忽一世矣。”魯王朱以海謚彪佳曰“忠毅”,隆武建元,贈光祿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書,給四代誥命,謚“忠敏”,賜祭葬,蔭一子中書科中書舍人。歸葬紹興亭山北麓。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褒獎了其在危難時刻的氣節(jié),賜謚“忠惠”。張岱是祁彪佳的摯友,祁彪佳殉節(jié)后,張岱極為哀痛,寫了一篇祭文。其中有這樣的語句:“奕遠既去,花月、聲音、飲食之道難得解人。吾輩住此寂寞世界,毫無意味。”祁彪佳殉國后,其「澹生堂」藏書亦從此散出,多為黃宗羲、呂留良所有,部分歸杭州趙氏小山堂,馀則散入坊間。
人物簡介
商景徽,字嗣音,會稽人。明吏部尚書周祚次女,上虞徐咸清室。有《詠鵻堂詩草》。簡介
字嗣音,浙江山陰人。景蘭胞妹,徐咸清室。師事毛奇齡,友黃媛介。夫婦皆能詩,吟詠自娛,年八十卒。有《詠鵻堂集》。閨秀詞鈔
字嗣音,會稽人,前明尚書周祚次女,景蘭妹,上虞徐咸清室。有《詠雕堂集》。眾香詞
陳迦陵檢討序其集。名媛詩話
嗣音,年八十,容貌如二十許,猶吟詩讀書不衰。詩如《子夜歌》云“弄水恐湔裙,采蓮畏傷手?;グ朊鎶y,愿得花間藕?!薄拔宀士椶够\,爐灰皎如雪。不棄爇殘香,為愛心中熱。”深得樂府體裁。女昭華,伊璧諸生駱加采室。著有《徐都講詩集》,工楷隸,善丹青,幼承母教,名重一時,為毛西河太史高弟?!度锨吩啤八凤L吹雪滿刀換,萬里從戎何日還。誰念沙場征戰(zhàn)苦,將軍今又度陰山?!?/blockquote>徐徵君墓志略曰:“仲商夫人者,大冢宰商公周祚女也,與女兄蘇松巡撫祁公夫人俱能詩,近世能詩家,稱伯仲商夫人。徵君遘家難,意落拓,無生人趣,及與夫人行嘉會禮乃就。君稽山門僻,寢前廣庭構(gòu)以藥欄,設(shè)長筵當中,發(fā)故所藏書散垛之而對坐,縱觀之暇,則抽牘各為詩,如是有年。天臺老尼從萬年來,遙望見夫人,合掌曰‘此妙色身如來也,蓮花化身,相好光明。’既而咄嗟曰‘善持之,幾見曼陀長人間耶。’于是徵君與夫人約吾當著一書,而子且從老尼請,發(fā)愿寫《妙蓮花經(jīng)》三部,以延其年。夫人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