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陸法言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舊說仙人吳彩鸞,日書切韻歸毫端。
不應(yīng)神速有如此,令人至今疑稗官。
相傳此事三百載,誰知真跡儼然在。
筆精墨妙信入神,間以朱丹倍晶彩。
法言初為此韻時(shí),剩裒文字覺后知。
寧知遂經(jīng)謫仙手,諱字曾闕民與基。
經(jīng)生矻矻盡精力,摩以歲月或可得。
動(dòng)翰如飛猶恐遲,一日一揮出心畫。
神仙之說云渺茫,仙凡配耦尤荒唐。
蕭史弄玉乘鳳去,藍(lán)田空說容裴航。
文簫之遇真是否,豈比虛名傳不朽。
五篇?dú)v歷為全書,始信傳聞是真有。
當(dāng)時(shí)所直才五緡,于今千金價(jià)未均。
十年蓋有數(shù)百本,未知幾本傳今人。
惜哉字畫太纖細(xì),后日傳之知幾歲。
祇今已有字不全,欲鐫翠珉固非易。
我踰七十方見之,暫借一觀聊自怡。
平生愿見心便足,何必更謀身后為(自注:隋開皇初,陸法言與劉儀同等八人論具音韻,燭下握筆,略記綱紀(jì)。至仁壽元年,始成《切韻》五卷,比之前人《韻集》、《韻略》、《音譜》等書,已不群矣。后有郭知立等九人各有增加,惟天寶十載孫愐《唐韻》最著。今世所行《廣韻》,則皇朝景德、祥符重修,遂至二萬六千一百九十四言,而《集韻》又在其后也。今以《廣韻》較彩鸞所書,東有十七,而此本止三字;同有四十五,而此止十九;公有十三,而此止于八;蒙有二十七,而此止于十二;注文亦多不全。況法言及愐二序,今該立于《唐韻》之前,彩鸞所書既名曰《切韻》,又首書法言之序,則其為法言之《切韻》明矣。傳記已誤曰孫愐《唐韻》,今亦多以三書為一,或至謂《廣韻》為《唐韻》,而彩鸞能書之,是皆非也。且五篇其四皆于其首書凡若干韻,而于上聲獨(dú)闕,序中辛得源偶言旁有闕文,后人遽以東字足之為諫議,非也,蓋咨議云。)
新年養(yǎng)疴雜憶有作十首 其四 現(xiàn)當(dāng)代 · 龐俊
七言絕句
八十著書通二陸陸法言、陸德明。),趙公曾未減聰明。
慣看古貌兒童喜,杖屨春風(fēng)無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