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楊兆升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維基
管紹寧(1583年—1645年),字幼承,一字謐如,號誠齋,南直隸武進縣(今常州市武進區(qū))人,明朝末年官員、探花。
生萬歷十一年癸未(1583年),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登一甲第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
壬申纂修實錄充經筵日講官,甲戌分考會試,戊寅升右春坊兼南京國子監(jiān)司業(yè),掌祭酒事,辛巳以詹事府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優(yōu)游兩載,尋召纂修,未赴。
甲申之變,崇禎帝自盡后,南明福王在南都金陵監(jiān)國,管紹寧拜禮部右侍郎行尚書事。
與時相馬士英多忤,遂引疾歸里。
清軍破南都后,順治二年(1645)閏六月二十九日,管紹寧因與清常州知府宗灝有仇,遂以拒絕剃發(fā)令而全家被殺。
只遺一孫滋琪,年甫三歲,為家仆帶出逃亡而免一難。
其夫人董氏、三子管鉉、管鍵、管燧一門四十余口俱死之。
從兄管紹恂,崇禎甲戌武進士,亦遇害。
從弟管紹恒,被下獄刑訊孤子滋琪所在,終不言,三閱月始得釋,尋悒悒致疾卒。
同時遇害的還有太常少卿楊兆升一家。
張希夏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希夏(?
—17世紀),平陽府蒲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張希夏是崇禎元年(1628年)的進士,歷任平原知縣、禮科給事中,上疏文武薦舉冒濫,請求禁止。
之后轉為吏科給事中,又請求地方的督撫司道有欺騙卸責都交由吏科處理。
趙之龍推薦陳爾翼,張希夏疏言祖制禁止廢臣入國,趙之龍此舉藐視君主;楊兆升復官,于之英請求襲封臨安伯,他亦上表不可襲封。
其時大臣經常尋求報復,張希夏表示光復大業(yè)才是大翻案,消滅敵寇才是真報仇,未獲理會。
弘光年間擢任太常少卿,后事不詳。

人物簡介

維基
宗灝(1614年—?
),字開先,號衍庵。
冒母姓姜,名承宗。
揚州府興化縣人,南京上元縣籍。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畫家。
以姜承宗名中明崇禎六年(1633年)癸酉科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進士。
次年甲申三月明亡降順,順軍失勢南逃南京,但以“順逆案”為禮部右侍郎管紹寧等所黜,后北上降清,復姓宗,名灝。
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佔領江南。
六月,宗灝向清軍乞任常州府知府,借推行薙發(fā)令屠殺管紹寧、明太常少卿楊兆升等一門,又參與鎮(zhèn)壓江陰八十一日抗清。
同年冬,調陜西平涼府知府。
順治五年(1648年),升陜西寧夏道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