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瑰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33—909 【介紹】: 唐馀杭人,一說新城人,又作新登人,字昭諫,號江東生。本名橫,以十舉進(jìn)士不第,改今名。以詩文名于當(dāng)世。不受朱溫徵召。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錢镠辟為掌書記,后遷節(jié)度判官、給事中等。有《讒書》、《江東甲乙集》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33—910 本名橫,字昭諫,號江東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陽)人。排行十五。舉進(jìn)士,十余年不第。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始為衡陽主簿。僖宗乾符三年(876)因父歿丁憂回鄉(xiāng)。除服又往游京師,廣明中遇黃巢攻陷長安,歸隱于池州梅根浦。梁太祖(朱全忠)曾以諫議召,不至。依鎮(zhèn)海節(jié)度使錢镠,光啟三年(887),表奏為錢塘令,遷著作郎、掌書記。昭宗天祐三年(906)充節(jié)度判官。后梁開平二年(908)授給事中,次年遷鹽鐵發(fā)運副使。寓于蕭山,十二月病卒。生平見沈崧《羅給事墓志》(《羅氏宗譜》引),《吳越備史》卷一,《舊五代史》本傳以及《五代史補》卷一、《唐詩紀(jì)事》卷六九、《唐才子傳》卷九等。今人汪德振有《羅昭諫年譜》。隱善小品文,多諷世之作。其《讒書》5卷頗享盛名。詩與宗人羅虬、羅鄴齊名,稱江東三羅。又與杜荀鶴、陸龜蒙、吳融、鄭谷等以詩往還。詩風(fēng)近于元白,雄麗坦直,通俗俊爽,詩句膾炙人口,如“今朝有酒今朝醉”、“為誰辛苦為誰甜”等,至今傳為口語。擅長詠史,各體中尤工七律。清洪亮吉云:“七律至唐末造,惟羅昭諫最感慨悲涼,沉郁頓挫,實可遠(yuǎn)紹浣花(杜甫),近儷玉溪(李商隱),……迥非他人所及。”(《北江詩話》卷六)七絕亦有特色。書目記載有《江東集》、《甲乙集》及其他著作多種。今人雍文華校輯《羅隱集》(中華書局),最為完備。今人潘慧惠有《羅隱集校注》?!?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1卷又1首,《全唐詩逸》補詩1首。《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4首,斷句17。
唐詩匯評
羅隱(833-909),字昭諫,自號江東生,新城(今浙江富陽)人。
本名橫,大中、咸通中屢舉進(jìn)士不第,遂改名隱。
與宗人羅鄴、羅虬齊名,時號“三羅”。
咸通末,為湖南觀察使于瑰掌書記,官衡陽主簿。
又為淮南李蔚從事。
廣明中,避亂歸鄉(xiāng)里。
光啟三年,鎮(zhèn)海節(jié)度使錢镠表為錢塘令,遷著作郎、節(jié)度掌書記,轉(zhuǎn)司勛郎中,充節(jié)度判官。
后梁開平二年,授給事中。
次年,遷鹽鐵發(fā)運使。
卒。
隱工詩文。
咸通八年,曾自編其雜文為《讒書》,皆抗?fàn)帒嵓ぶ?,詞鋒犀利,今存。
有詩集《甲乙集》十卷,亦存。
清人輯有《羅昭諫集》八卷。
全唐詩》編詩十一卷。
全唐詩補逸
羅隱字昭諫,馀杭人。后梁太祖開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補詩一首。
全唐文·卷八百九十四
隱字昭諫。馀杭人。屢舉不第。光啟三年。吳越王錢镠表奏為錢塘令。遷著作郎。辟掌書記。天祐三年充判官。梁開平二年授給事中。遷發(fā)運使。是年卒。年八十馀。

作品評論

唐摭言
羅隱,梁開平中累征夕郎不起。羅袞以小天倅大秋姚公使兩浙,袞以詩贈隱曰:“平日時風(fēng)好涕流,《讒書》雖盛一名休。寰區(qū)嘆屈瞻天問,夷貊聞詩過海求。向夕便思青瑣拜,近年尋伴赤松游。何當(dāng)世祖從人望?早以公臺命卓侯?!彪[答曰:“昆侖水色九般流,飲即神仙憩即休。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緣木更難求。鸰原謾欲均馀力,鶴發(fā)那堪問舊游!遙望北辰當(dāng)上國,羨君歸棹五諸侯?!?/blockquote>
北夢瑣言
鄴王羅紹威喜文學(xué),好儒士,每命幕客作四方書檄,小不稱旨,壞裂抵棄,自劈箋起草,下筆成文。又癖于七言詩。江頭有羅隱,為錢镠客,紹威伸南阮之敬。隱以所著文章詩賦酬寄,紹威大傾慕之,乃目其所為詩集曰《偷江東》。今鄴中人士,多有諷誦。
鑒誡錄
(羅)隱常獻(xiàn)卷于鄭相公畋。鄭女妙于篇什,每讀隱詩,至“張華謾出如丹語,不及劉侯一紙書”,未嘗不于父前三復(fù),似慕其才。相國或一日因隱到宅,遂留從容,命女下簾窺之。女見隱為人迂差,永不復(fù)吟隱詩矣。
舊五代史本傳
(羅隱)詩名于天下,尤長于詠史,然多所譏諷,以故不中第,大為唐宰相鄭畋、李蔚所知。
《續(xù)唐三體詩》引《西清詩話》
人才高下,各有分限。少陵、太白當(dāng)險阻艱難、流離困躓,杰然出語自高。至羅隱諸人,向用偏伯之國,夸雕逞奇,雖欲高,而意未嘗不卑。譬之秦武陽氣慨全燕,見秦王則戰(zhàn)掉失色;淮南王雖為神仙,謁帝猶輕其舉止。此豈由素習(xí)哉!天稟自然,不可強力至也。
唐才子傳
(隱)少英敏,善屬文,詩筆尤俊拔,養(yǎng)浩然之氣……恃才忽睨,眾頗憎忌。自以當(dāng)?shù)么笥?,而一第落落,傳食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詩文多以譏刺為主,雖荒祠木偶,莫能免者。
唐詩品匯
(隱)工詩、長于詠物。
四友齋叢說
羅隱詩雖是晚唐,如“霜壓楚蓮秋后折,雨催蠻酒夜深酤”,亦自婉暢可諷。
《詩源辨體》
律詩由盛唐變至錢、劉,由錢、劉變至柳宗元、許渾、韋莊、鄭谷、李山甫、羅隱,皆自一源流出;體雖漸降,而調(diào)實相承,故為正變。
《五朝詩善鳴集》
雖曰鄴、隱齊名,畢竟隱雄于鄴。
《載酒園詩話又編》
溫、李俱善作駢語,故詩亦綺麗。隱之表啟不減兩生,詩獨帶粗豪氣,絕句尤無韻度,酷類宋人,不知爾時何以名重至此!鄴州羅紹威至自號其集為《偷江東》,青州王師范遣使賚禮市求其一篇,然猶武人。令狐滈登第,隱賀之,其父绹曰:吾不喜汝及第,喜汝得羅公一篇耳。”鄭畋女頻誦其詩,窺其貌寢乃已。由今視之,亦何煩爾乎?
《載酒園詩話又編》
隱亦時有警句,但不能首尾溫麗。
《唐音審體》
昭諫生于有唐末造,其亡已入五代矣。今體詩氣雄調(diào)響,罕與為匹。然唐人蘊藉婉約之風(fēng),至昭諫而盡;宋人淺露叫囂之習(xí),至昭諫而開。文章氣運,于此可觀世變。
戴京曾《羅昭凍集序》
羅昭諫詩,言中有響,《三百篇》后頗寓諷諫之意。或者以其語多平易而忽之,要之勝填詞豪艷而無當(dāng)于興感者什佰矣。況其精邃自然處,正復(fù)不讓唐之初、盛。
一瓢詩話
“三羅”其名,隱為最,虬次之,鄴斯下矣。
一瓢詩話
羅昭諫為三羅之杰。調(diào)高韻響,絕非晚唐瑣屑,當(dāng)與韋端己同日而語。
北江詩話
七律至唐未造,惟羅昭諫最感慨蒼涼,沉郁頓挫,實可以遠(yuǎn)紹浣花,近儷玉溪。蓋由其人品之高,見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次則韓致堯之沉麗,司空表圣之超脫,真有念念不忘君國之思。孰云吟詠不以性情為主哉!若吳子華之悲壯,韋端己之凄艷,則又其次也。
《雨村詩話》
五代自以韓偓、韋莊二家為升堂入室,然執(zhí)牛耳者必推羅江東。其詩堅渾雄博,亦自老杜得來,而絕不似宋西江派之貌襲。世人稱之者少,何也?皮、陸輩雕文刻鏤,近乎土木偶人,少生趣矣。
三唐詩品
專裁七律,是鄭都官一流,不得其源所出。傷亂情多,時見言旨,第詞無蓄意,風(fēng)格告衰。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1902-1975,廣東南海鹽步橫江村人。集商人、詩詞人、教育家于一身,“商業(yè)救國、教育興邦”是其一生的理想,他的詩詞名揚嶺南,創(chuàng)辦的學(xué)校福蔭后世。南海人對黃詠雩的評價是“文著南粵、德養(yǎng)后人”。廖仲愷先生親發(fā)國民政府嘉獎令,稱為“愛國殷商”。 更有“南海詩人”的美譽。曾創(chuàng)辦橫江小學(xué),又是石門中學(xué)創(chuàng)始人之一。民初擔(dān)任廣州糧食商會會長,1928年任廣州米糠發(fā)行同業(yè)公會主席,1929年晉升為廣州總商會委員。1932年起,擔(dān)任廣東商會聯(lián)合會首任主席。1933年親自主持創(chuàng)建廣州商科學(xué)校。1947年,他被任命為廣州愛育善堂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不受薪,全權(quán)管理愛育善堂的工作。1938年,廣州淪陷前夕,舉家逃難到香港。
天蚃詞·鄭彼岸序
南海黃子芋園《天蚃詞》四卷:卷一曰《橫江集》,自己巳至甲申所作;卷二曰《芋園集》,自己卯至辛卯所作;前兩集詩詞一百二十闋,新會朱庸齋為之選錄者;卷三曰《海日集》,自己亥至丙午歷年剩稿;卷四曰《懷古集》,則補錄北游懷古之作。
后兩集得詞若干闋,贛縣羅雨山為之續(xù)抄,并注其懷古詞焉。
庸齋跋曰:“命意既遠(yuǎn),托體尤高,每于瑰麗芳馨之間而盡幽窈沈郁之致。
于趙宋諸家,取精用宏。
大抵體制法度,宗尚清真,骨格神致,肖乎白石,積健行氣,來自稼軒,麗澤辭華,取于梅溪,而感物興懷,則發(fā)乎自己。
至于金石史地考據(jù)亦能以詞出之,尤別開蹊徑。
其造詣之卓異,固共睹矣”。
雨山序其《懷古集》曰:“千數(shù)百年來,懷古佳什,未易多觀,其難可知。
芋園深于詞,今又為人之所難為,得懷古詞二十七首,言約而旨遠(yuǎn),可作詞史觀,信乎其可傳也”。
朱跋、羅序所論甚允。
芋園既以詞集見示,并屬予序,予老拙,不嫻于詞,更何言哉。
夫詩有六義,毛詩所載,多勞人思婦發(fā)憤怨悱之辭,其義尚矣。
昔人謂作詩宜以經(jīng)史為根柢,上符詩義,詞者詩之余也,義一而已。
今天蚃之詞,枕經(jīng)葄史,筆意俱化。
寓風(fēng)雅之比興,摘騷辯之香艷,珠輝玉振,云錈霞舒,合婉約豪放為一手,未嘗規(guī)摹求肖乎古人,而自開面目,氣骨秀健,體大思深,雄睨古今,建詞壇之旗鼓,足以張吾軍而奪帥矣。
芋園守真履道,博雅好游,游必有詩、有詞。
芋園詩稿,茲已裒然成書十卷。
順德簡竹居征君嘗評其詩曰:“甚何詩義”。
今其詞亦何獨不然乎。
曩歲嘗游燕趙齊魯吳楚,詠懷古跡之詞,前后合得五六十闋,予擬約雨山分別錄出,庚為之注,或四集全注,刊印流布,以訊同文。
此誠如朱羅論列,真實不虛,且以見芋園文行兼懿,固當(dāng)信今而傳后。
奈何才豐遇嗇,徒以詩詞鳴其抑塞。
而歲月不居,亦垂垂老去,未克展其抱負(fù),大用于世,為可惜也。
集中倡酬諸人多予亡友,逝者如斯。
予乃得與芋園比鄰閒居,白頭晤對。
時復(fù)長吟浩歌,撫時感事,宛聞山陽之笛,雍門之琴也。
人世交游榮瘁聚散生死歌哭,如夢如幻,回顧文字相知,日以寥寂。
然則芋與嚶鳴之求,與何能已于言耶。
讀《天蚃詞》者,茹嚼工商,俯仰今昔,凡山川郡國,夷險廢興之跡,宇宙事物動靜變化之情,一一呈露,使人憂生念亂,眷懷身世,哀樂無端,不覺低徊擊節(jié),唏噓慨嘆而不禁,將有倚歌而和之者。
貞元絕讀之交,斯文未喪,詩義猶存,此亦興觀群怨之微旨也歟。
歲次己酉夏五月,中山鄭云鶚彼岸。
時年九十又一。
天蚃詞·羅雨山序
南海黃子芋園嘗語余曰:“古人之詞多矣,顧懷古之作甚少。余欲以余閑補其闋,為詞家辟一溪徑”。余曰:諒哉。夫詩顯而詞隱,懷古者,指事寄意,寓其感嘆,又隱之又隱也。較體物之工于雕繢,而比興又其至也。然必有胸襟意志,又熟于掌故,熔鑄經(jīng)史,若自己出,況又有聲律縛之,不其難乎。若荊公之金陵懷古,東坡之赤壁懷古,稼軒之北固亭懷古,陳同父、岳亦齋之登多景樓,以逮朱竹垞之度居庸關(guān),謁張子房祠,諸作皆是也。千數(shù)百年來,懷古佳什,不易多覯,則其難也益可知矣。芋園深于詞,既為《天蚃詞》若干卷,新會朱庸齋為之選錄。跋謂“壯采奇思,取材甚富”者,芋園固足以當(dāng)之。今又為人之所難為,得懷古詞二十七首,而余為之注。芋園暮齒流離,憂思綿邈,登眺山川,眷懷興廢,言約而旨遠(yuǎn),可作詞史觀。讀者玩索而得之,當(dāng)?shù)突矒艄?jié),信乎其可傳也。贛州羅雨山迂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