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宗密

相關(guān)人物:共 19 位。
共 3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唐故揚州慶云寺律師一公塔銘(762年10月) 唐 · 獨孤及
四言詩
公諱靈一。俗姓吳。廣陵人也。神氣清和。方寸地靈。與太初元精。合其純粹。聞思修惠。介然生知。九歲出家。三千斷結(jié)。嚴(yán)持律藏。將紹法寶。示人文學(xué)。以誘世智。初不計身中有我。我中有身。德充報圓。緣斷相滅。寶應(yīng)元年冬十月十六日。終于杭州龍興寺。春秋三十有六。臨滅顧命。以香木茶毗。為送終之節(jié)。門弟子虔奉遺旨?;浺允窃履橙?。焚身于某山。起塔于某原。從拘尸城之制也。右補闕趙郡李紓。殿中丞侍御史頓邱李湯。嘗以文字言語。游公廊廡。至是相與追錄遺懿。以詒塵劫。謂公貞靜直方。淵遠(yuǎn)宏大。而密識洞鑒。天倪道機(jī)。注不滿。酌不竭。沖如也。自受生至于出家。貪恚不入念。哀樂不見色。自出家至于涅槃。六根不染欲界之塵。自知道至于返真。雙履不踐居士之門。公之嚴(yán)持也。初公之先世為富家。既削發(fā)。推萬金之產(chǎn)。悉以讓諸孤昆季。所取者獨衲衣錫杖。及身而三。舍七界五欲。如棄涕唾。公之純白也。其所底止。必?fù)裆介g樹下無塵垢之地。初舍于會稽南山之南懸溜寺焉。與禪宗之達(dá)者釋隱空虔印靜虛相與討十二部經(jīng)第一義諦之旨。既辨惑。徙居馀杭宜豐寺。鄰青山。對佳境。以嶺松澗石為梵宇。竹風(fēng)月露為丈室。超然獨往。與法印俱。自是師資兩忘??丈郧病1╋L(fēng)偃山。而正智不動。巨浪沃日。而浮囊自安。于是著法性論以究實諦。公之懸解也。公智刃先覺。法施無方。每禪誦之隙。輒賦詩歌事。思入無間。興含飛動。潘阮之遺韻。江謝之闕文。公能綴之。蓋將吻合詞林。與儒墨同其波流。然后循循善誘。指以學(xué)路。由是與天臺道士潘清廣陵曹評趙郡李華潁川韓極中山劉穎襄陽朱放趙郡李紓頓邱李湯南陽張繼安定皇甫冉范陽張南史清河房從心相與為塵外之友。講德味道。朗詠終日。其終篇必博之以文。約之以修。量其根之上下而投之以法味。欲使俱入不二法流。公示教之攘門也。內(nèi)張?zhí)鞕C(jī)。外與物接。舍法無我。以虛受人。曠焉若空谷之響。止水之象。優(yōu)而柔之。使自得之。其道樞未始不無為也。而飲其和者。亦虛而來。實而歸。明徵其所以然。則不得其眹。公應(yīng)之無涯也。宜豐寺地臨高隅。初無井泉。公之戾止。有靈泉呀然而涌。噴金沙之溜。于禪庭左右。挹之彌清。之無窮。公精至感物也。嗚呼。日發(fā)天啟壽量彼一劫住世圣道以拯拔喪得大云而涼火宅。其公乎。吁嗟昊穹。奪我善友。使生不極其涯。道不竟其源。豈前已就。諸有可出。將轉(zhuǎn)現(xiàn)他方乎。為應(yīng)化之始終。法身之去來。非思議所及乎。凡今學(xué)徒戒歸。若涉大水而無梁。抽毫強名。以志陳跡。其銘曰。
茫茫五濁。
愛習(xí)如債。
何以為師。
尸羅之戒。
卓爾上士。
一念識滅。
萬法懸解。
名離性空。
破魔結(jié)壞。
穎脫諸有。
獄視三界。
上德不器。
大道無方。
天縱之文。
亦和其光。
發(fā)彼蒙童。
啟迪思量。
我皆令入。
直心道場。
奈何法船。
今也則亡。
適來豈逆。
適去豈順。
施未及普。
天胡不憖。
飛鳥無跡。
法雷罷震。
福庭空虛。
來者曷問。
言之糟粕。
留為秘印(謹(jǐn)按自知道至于返真以下文苑英華作雙舄不踐居士之門六根不染欲界之塵學(xué)無常師悟不以漸內(nèi)以了因證心果外以惠用接物與止水空谷同其應(yīng)和而法施不住天機(jī)無方精義元言或形于章句騷雅之遺韻陶謝之缺文公能綴之其終篇必以了義博約和者量其根之上下而投以法味飽其風(fēng)者亦虛而來實而歸或以足言言必緣情一緣則萬緣作而諸相見無乃不可乎曰佛法自利他不系于權(quán)實將善誘之心咱和之固曰示入固波可也公又嘗謂無生正位實相宗本二乘所感談?wù)吣坑谑侵?span id="fhylneg"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14616", "poem_sentence_30_1367753", "法性")'>法性論以辨之而迦葉后問惠遠(yuǎn)奧旨騞焉疑斷渙若冰釋者是以為向使大啟壽量好務(wù)宏道則法王度聞非公孰寄嗚呼生不極其涯道不竟其源豈應(yīng)物之緣住世之?dāng)?shù)止于是乎為世締之始終報身之去來非思議之所及乎清塵緬然學(xué)者安仰若涉大水而無舟航儒生強名以志陳跡)。
⑴ 英華作卓爾立志于焉懸解持佛秘藏俾道勿壞
贈草堂宗密上人(833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詩
吾師道與佛相應(yīng),念念無為法法能。
口藏宣傳十二(一作五)部,心臺(一作傳)照耀百千燈。
盡離文字非中道,長住虛空是小乘。
少有人知菩薩行,世間只是重高僧。
宿習(xí)修來得慧根,多聞第一卻忘言。
自從七祖?zhèn)餍挠?,不要三乘入便門。
東泛滄江(一作浪)尋古跡,西歸紫閣出塵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經(jīng)相對翻。
宗密禪師(841年1月6日) 中唐 · 賈島
五言律詩
鳥道雪岑巔,師亡誰去禪。
幾塵增滅后,樹色改生前。
層塔當(dāng)松吹,殘蹤傍野泉。
唯嗟聽經(jīng)虎,時到壞庵邊。
圭峰禪師碑銘 唐 · 裴休
四言詩
圭峰禪師號宗密。姓何氏。果州西充縣人。釋迦如來三十九代法孫也。釋迦如來在世八十年。為無量人天聲聞菩薩說五戒八戒大小乘戒四諦十二緣起六波羅密四無量心三明六通三十七品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世諦第一義諦無量諸解脫三昧惣持門。菩薩涅槃。常住法性。莊嚴(yán)佛土。成就眾生。度天人教菩薩一切妙道??芍^廣大周密。廓法界于無疆。徹性海于無際。權(quán)實頓漸。無遺事矣。最后獨以法眼付大迦葉。令祖祖相傳。別行于世。非私于迦葉而外人天聲聞菩薩也。顧此法眾生之本源。諸佛之所證。超一切理。離一切相。不可以言語智識有無隱顯推求而得。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之。光明受用而已。自迦葉至達(dá)摩。凡二十八世。達(dá)摩傳可??蓚?。?傳信。信傳忍。為五祖。又傳融為牛頭宗。忍傳能為六祖。又傳秀為北宗。能傳會為荷澤宗。荷澤于宗為七祖。又傳讓。讓傳馬。馬于其法為江西宗。荷澤傳磁州如。如傳荊南張。張傳遂州圓。又傳東京照。圓傳大師。大師于荷澤為五世。于達(dá)摩為十一世。于迦葉為三十八世。其法宗之系也如此。大師本豪家。少通儒書。欲干世以活生靈。偶謁遂州。遂州未與語。退游徒中。見其儼然若思而無念。朗然若照而無覺。欣然慕之。遂削染受教。道成乃謁荊南。荊南曰。傳教人也。當(dāng)盛于帝都。復(fù)謁東京照。照曰。菩薩人也。誰能識之。復(fù)謁上都花嚴(yán)觀。觀曰。毗盧花藏能隨我游者。其汝乎。初在蜀因齋次受經(jīng)。得圓覺十三章。深達(dá)義趣。遂傳圓覺。在漢上因病僧付花嚴(yán)句義。未嘗聽受。遂講花嚴(yán)。自后乃著圓覺花嚴(yán)及涅槃金剛起信唯識盂蘭法界觀行愿經(jīng)等疏鈔。及法義類例禮懺修證圖書纂略。又集諸宗禪言為禪藏??偠鴶⒅2⒊甏饡首h論等。凡九十馀卷。皆本一心而貫諸法。顯真體而融事理。超偫有于對待。冥物我而獨運矣。議者以大師不守禪行。而廣講經(jīng)論。游名邑大都。以興建為務(wù)。乃為多聞之所役乎。豈聲利之所未忘乎。嘻。議者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夫一心者。萬法之總也。分而為戒定慧。開而為六度。散而為萬行。萬行未嘗非一心。一心未嘗違萬行。禪者。六度之一耳。何能總諸法哉。且如來以法眼付迦葉。不以法行。故自心而證者為法。隨愿而起者為行。未必常同也。然則一心者。萬法之所生。而不屬于萬法。得之者則于法自在矣。見之者則于教無礙矣。本非法。不可以法說。本非教。不可以教傳。豈可以軌跡而尋哉。自迦葉至富那奢。凡十祖。皆羅漢。所度亦羅漢。馬鳴龍樹。提婆天親。始開摩訶衍。著論釋經(jīng)。摧滅外道。為菩薩唱首。而尊者阇夜。獨以戒力為威神。尊者摩羅。獨以苦行為道跡。其他諸祖?;驈V行法教?;?qū)P亩U寂?;蛳s蛻而去。或火化而滅?;蚺蕵湟允窘K?;蚴芎Χ鴥攤?。是乃法必同。而行不必同也。且循轍跡者非善行。守規(guī)墨者非善巧。不迅疾無以為大牛。不超過無以為大士。故大師之為道也。以知見為妙門。寂靜為正味。慈忍為甲盾。慧斷為劍矛。破內(nèi)魔之高壘。陷外賊之堅陣。鎮(zhèn)撫邪雜。解釋縲籠。遇窮子則叱而使歸其家。見貧女則訶而使照其室。窮子不歸。貧女不富。吾師恥之。三乘不興。四分不振。吾師恥之。忠孝不并化。荷擔(dān)不勝任。吾師恥之。避名滯相。匿我增慢。吾師恥之。故皇皇于濟(jì)拔。汲汲于開誘。不以一行自高。不以一德自崇。人有依歸者。不俟請則往矣。有求益者。不俟憤則啟矣。雖童幼不于敬接。雖驁很不怠于叩勵。其以闡教度生。助國家之化也如此。故親大師之法者。貪則施。暴則斂。剛則隨。戾則順?;鑴t開。墮則奮。自榮者慊。自堅者化。徇私者公。溺情者義。凡士俗有舍其家與妻子同入其法分寺而居者。有變活業(yè)絕血食持戒法起家為近住者。有出而修政理以救疾苦為道者。有退而奉父母以豐供養(yǎng)為行者。其馀憧憧而來。欣欣而去。揚袂而至。實腹而歸。所在甚眾。不可以紀(jì)。真如來付囑之菩薩。眾生不請之良友。其四依之人乎。其十地之人乎。吾不識其境界廷宇之廣狹深淺矣。議者又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大師以建中元年生于世。元和二年印心于圓和尚。又受具于拯律師。大和二年慶成節(jié)。徵入內(nèi)殿問法要。賜紫方袍為大德。尋請歸山。會昌元年正月六日。坐滅于興福塔院。儼然如生。容貌益悅。七日而后遷于函。其自證之力可知矣。其月二十二日。道俗等奉全身于圭峰。二月十三日茶毗。初得舍利數(shù)十粒。明白潤大。后門人泣而求諸煨中。必得而歸。今悉斂而藏于石室。其無緣之慈可知矣。俗歲六十二。僧臘三十四。遺戒深明形質(zhì)不可以久駐。而真靈永劫以長存。乃知化者無常。存者是我。死后輿施蟲犬。焚其骨而散之。勿墓勿塔。勿悲慕以亂禪觀。每清明上山。必講道七日而后去。其馀住持法行。皆有儀則。違者非我弟子。今皇帝再闡真宗。追謚定慧禪師青蓮之塔。則塔不可以不建。石不可以不斲。且使其教自為一宗。而學(xué)者有所標(biāo)仰也。門人達(dá)者甚眾。皆明如來知見。而善說法要?;驇r穴而息念?;蚨紩鴤鹘??;驍啾垡猿甑??;虬滓乱詼S跡。其馀一禮而悟道。終身而守護(hù)者。僧尼四眾數(shù)千百人。得其氏族道行可傳于后世者。紀(jì)于別傳。休與大師于法為昆仲。于義為交友。于恩為善知識。于教為內(nèi)外護(hù)。故得詳而敘之。他人則不詳。銘曰。
如來知見,大事因緣。
祖祖相承,燈燈相燃。
分光并照,顯說密傳。
摧邪破魔,證圣登賢。
漸之者入,頓之者全。
孰紹孰興,圭峰在焉。
甚大慈悲,不舍周旋。
以引以翼,恐迷恐顛。
直示心宗,傍羅義筌。
廣收遠(yuǎn)取,無棄無捐。
金湯魔城,株杌情田。
銷竭芟伐,大道坦然。
功高覺場,會盛法筵。
不染而住,淤泥青蓮。
性無去來,運有推遷。
順世而嘆,眾生可憐。
風(fēng)號曉野,鐘摧夜川。
舍筏而去,溺者誰前。
巖崖荊榛,阻絕危懸。
輕錫而過,踣者誰肩。
不有極慈,孰能后先。
吾師何處,復(fù)建橋船。
法指一靈,徒馀三千。
無負(fù)法恩,永以乾乾。
元秘塔者。大法師端甫靈骨之所歸也。于戲。為丈夫者。在家則張仁義禮樂。輔天子以扶世導(dǎo)俗。出家則運慈悲定慧。佐如來以闡教利生。舍此無以為丈夫也。背此無以為達(dá)道也。和尚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趙氏。世為秦人。初母張夫人夢梵僧謂曰。當(dāng)生貴子。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及誕。所夢僧白晝?nèi)肫涫摇Dζ漤斣?。必?dāng)大宏法教。言訖而滅。既成人。高顙深目。大頤方口。長六尺五寸。其音如鐘。夫?qū)⒂扇鐏碇刑?。鑿生靈之耳目。固必有殊祥奇表歟。始十歲。依崇福寺道悟禪師為沙彌。十七正度為比邱。隸安國寺。具威儀于西明寺照律師。稟持犯于崇福寺升律師。傳唯識大義于安國寺素法師。通涅槃大旨于福林寺崟法師。復(fù)夢梵僧以舍利滿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藏大教。盡貯汝腹矣。自是經(jīng)律論無敵于天下。囊括川注。逢原委會。滔滔然莫能知其畔岸矣。夫?qū)⒂ブ觇挥谇樘?。雨甘露于法種者。固必有勇智宏辯歟。無何。謁文殊于清涼。眾圣皆現(xiàn)。演大經(jīng)于太原。傾都畢會。德宗皇帝聞其名徵之。一見大悅。常出入禁中。與儒道議論。賜紫方袍。歲時錫施。異于他等。復(fù)詔侍皇太子于東朝。順宗皇帝深仰其風(fēng)。親之若昆弟。相與臥起。恩禮特隆。憲宗皇帝數(shù)幸其寺。待之若賓友。常承顧問。注納偏厚。而和尚符彩超邁。詞理響捷。迎合上旨。皆契真乘。雖造次應(yīng)對。未嘗不以闡揚為務(wù)。繇是天子益知佛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思議事。當(dāng)是時。朝廷方削平區(qū)夏??`吳斡蜀。潴蔡蕩鄆。而天子端拱無事。詔和尚率緇屬迎真骨于靈山。開法場于秘殿。為人請福。親奉香燈。既而刑不殘。兵不黷。赤子無愁聲。蒼海無驚浪。蓋參用真宗以毗大政之明效也。夫?qū)⒂@大不思議之道。輔大有為之君。固必有冥符元契歟。掌內(nèi)殿法儀。錄左街僧事。以摽表凈眾者。凡一十年。講涅槃唯識經(jīng)論。位處當(dāng)仁。傳授宗主。以開誘道俗者。凡一百六十座。運三密于瑜伽。契無生于悉地。日持諸部十馀萬遍。指凈土為息肩之地。嚴(yán)金經(jīng)為報法之恩。前后供施數(shù)十百萬。悉以崇飾殿宇。窮極雕繪。而方丈匡床。靜慮自得。貴臣盛族。皆所依慕。豪俠工賈。莫不瞻向。薦金寶以致誠。仰端嚴(yán)而禮足。日有千數(shù)。不可殫書。而和尚即眾生以觀佛。離四相以修善。心下如地。坦無邱陵。王公輿臺。皆以誠接。議者以為成就常不輕行者。唯和尚而已。夫?qū)⒂{橫海之大航。拯迷途于彼岸者。固必有奇功妙道歟。以開成元年六月一日。西向右脅而滅。當(dāng)暑而尊容若生。竟夕而異香猶郁。其年七月六日。遷于長樂之南原。遺命茶毗。得舍利三百馀粒。方熾而神光月皎。既燼而靈骨珠圓。賜謚大達(dá)。塔曰元秘。俗壽六十七。僧臘四十八。門弟子比邱比邱尼約千馀輩。或講論元言。或紀(jì)綱大寺。修禪秉律。分作人師。五十其徒。皆為達(dá)者。嗚呼。和尚果出家之雄乎。不然。何至德殊祥如此其盛也。承襲弟子義均自政正言等。克荷先業(yè)。虔守遺風(fēng)。大懼徽猷有時堙沒。而閤門使劉公。法緣最深。道契彌固。亦以為請。愿播清塵。休嘗游其藩。備其事。隨喜贊嘆。蓋無愧辭。銘曰。
賢劫千佛,第四能仁。
哀我生靈,出經(jīng)破塵。
教網(wǎng)高張,孰辯孰分。
有大法師,如從親聞。
經(jīng)律論藏,戒定慧學(xué)。
深淺同源,先后相覺。
異宗偏義,孰正孰駮。
有大法師,為作霜雹。
趣真則滯,涉?zhèn)蝿t流。
象狂猿輕,鉤檻莫收。
柅制刀斷,尚生瘡疣。
有大法師,絕念而游。
巨唐啟運,大雄垂教。
千載冥符,三乘迭耀。
寵重恩顧,顯闡贊導(dǎo)。
有大法師,逢時感召。
空門正辟,法宇方開。
崢嶸棟梁,一旦而摧。
水月鏡像,無心去來。
徒令后學(xué),瞻仰徘徊。
引用典故:支遁
百尺青崖三尺墳,微(一作玄)言已絕杳難聞。
戴颙今日稱居士,支遁他年識領(lǐng)軍。
暫對杉(一作山)(一作松杉)如結(jié)社,偶同(一作因)麋鹿自成群。
故山弟子空回首,蔥嶺唯(一作還)應(yīng)見宋(一作彩)云。
重游楚國寺 唐 · 趙嘏
七言律詩
往事飄然去(一作竟)不回,空馀山色在樓臺。
池塘風(fēng)(一作春)暖雁尋去,松桂寺(一作樹)高人獨來。
莊叟著書真達(dá)者,賈生揮涕信悠哉。
老僧心地閑于水,猶被流年日日(一作白發(fā))催。
宗密上人 唐 · 馬戴
五言律詩
門前九陌塵,石上定中身。
近放遼天鶴,曾為南岳人。
臘高松葉換,雪盡茗芽新。
一自傳香后,名山愿卜鄰。
寄題巨源禪師 唐 · 薛能
五言律詩
風(fēng)雨禪思外,應(yīng)殘木槿花。
何年別鄉(xiāng)土,一衲代袈裟。
日氣侵瓶暖,雷聲動枕斜。
還當(dāng)掃樓影,天晚自煎茶。
共 3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