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河南洛陽人。舉神童擢第。事母以孝聞。歷遷萬年簿、監(jiān)察御史。時征遼東,奉使稟軍餉,還奏山川道里,并陳高麗可平狀,高宗大悅。又論諸將材否,眾以為知言。累轉吏部員外郎。李敬玄兼尚書,言忠尚氣,及主選,不能下,貶邵州司馬。后除建州司戶參軍,卒。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時鐵勒部人,字若水。契芯何力子。幼授上柱國。李敬玄攻吐蕃,契苾明為柏海道經略使,以功多,進左威衛(wèi)大將軍,襲封。以左鷹物衛(wèi)大將軍卒,年四十六。謚靖。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八【生卒】:?—681 【介紹】: 唐徐州彭城人。劉德威子。少喪母,為祖母元氏所養(yǎng)。太宗貞觀中累遷工部尚書,檢校左衛(wèi)大將軍。高宗儀鳳三年吐蕃寇涼州,從副中書令李敬玄討之,軍敗被俘,卒,謚僖。
審禮。徐州彭城人。貞觀中歷左騎衛(wèi)郎將。遷工部尚書檢校左衛(wèi)大將軍。儀鳳三年副中書令李敬元討吐蕃。敗被執(zhí)。卒于吐蕃。贈工部尚書。謚曰僖。
人物簡介
【生卒】:?—689 【介紹】: 唐時百濟西部人。驍勇有謀略。高宗龍朔中降唐。儀鳳三年,隨李敬玄擊吐蕃,大敗之,擢左武衛(wèi)將軍,進為河源軍副使。調露中,又大敗吐蕃,拜河源道經略大使。建言河源當要沖,宜增兵鎮(zhèn)守,乃斥地置烽七十所,墾田五千頃。涖軍七年,吐蕃畏懼,不敢盜邊。武則天垂拱中,以破突厥功,封燕國公,進燕然道大總管。酷吏周興誣其謀反,捕系詔獄,遂自縊而死。
人物簡介
【介紹】: 唐兗州人。高宗初,官杭州參軍,同僚張惠犯贓至死,太玄哀其母老,乃詣獄自陳與惠同受,惠得不死。太玄亦免官,十余年不調。總章二年,李敬玄為司列少常伯,知而大嗟賞之,擢授鄭州司功參軍,由是知名。后官至倉部郎中、秘書少監(jiān)、申王師,以德行為時所重。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介紹】: 唐襄州襄陽人,遷居河南鞏縣。杜審言從兄。登進士第。九歲能屬文,及長博學,為岑文本所器。初補渭南尉。高宗咸亨初,遷殿中侍御史。嘗道遇李敬玄不避,敬玄恨,召為考功員外郎屈之。時裴行儉與敬玄不平,易簡因上書言敬玄罪,帝惡易簡等朋黨,貶開州司馬。有《御史臺雜注》及集。
生卒年不詳。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杜審言從祖兄。9歲能屬文。登進士第,補渭南縣尉。高宗咸亨中,歷殿中侍御史、司封員外郎,改考功員外郎。貶為開州司馬,尋卒。生平見《新唐書》本傳,《舊唐書·杜審言傳》,《郎官石柱題名考》卷六、卷一〇。易簡博學有高名,善著述,撰有文集20卷,已佚。《全唐詩》存詩3首。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五【生卒】:?—697 【介紹】: 唐亳州譙人。李敬玄弟。初為武德令。武周延載初自文昌左丞遷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有吏才,敢進言。后為武懿宗所陷,被殺。中宗神龍初洗雪。
元素。元和二年官御史大夫戶部尚書。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二【介紹】: 唐趙郡人。李敬玄孫。肅宗至德元年,官吳郡太守、江南東道采訪使。二年,加禮部侍郎,知江東貢舉。乾元元年,為浙江東道節(jié)度使。移鎮(zhèn)梁州。
希言。鄭惠王元懿孫。鄂州刺史璥子。開元中為右金吾大將軍。再遷太子詹事。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72—846 【介紹】: 唐潤州無錫人,原籍亳州譙縣,字公垂。李敬玄曾孫。為人短小精悍,工詩,時號“短李”。憲宗元和進士。穆宗時為右拾遺、翰林學士,與李德裕、元稹同時,號“三俊”。武宗時,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累遷尚書右仆射、門下侍郎,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卒謚文肅。有集。
【生卒】:772—846 字公垂。潤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亳州)。排行二十,時稱李二十。又因其短小精悍,朋輩間昵稱“短李”。紳6歲喪父,母盧氏教以經義。憲宗元和元年(806)登進士第,釋褐授國子助教,棄而南歸,潤州觀察使李锜辟為從事。次年锜謀反,紳不從命,被囚,锜誅乃免。歷校書郎、右拾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御史中丞、戶部侍郎等職。敬宗初立,因李逢吉構陷,貶端州司馬。寶歷初,因赦徙江州長史。文宗大和二年(828)遷滁州刺史,四年轉壽州刺史。七年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同年擢浙東觀察使。九年再除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開成元年(836)拜河南尹,同年轉宣武軍節(jié)度使,五年出鎮(zhèn)淮南。武宗會昌二年(842)入朝,同平章事,判度支,進尚書右仆射,封趙郡公。四年再次節(jié)度淮南,六年卒于任所,贈太尉,謚文肅。卒后因吳湘案,詔削三官,子孫不得仕。生平詳見沈亞之《李紳傳》及新、舊《唐書》本傳。今人卞孝萱有《李紳年譜》。紳善為歌詩,鄉(xiāng)賦之年,其詩作已傳誦人口。曾撰有《新題樂府二十首》,元稹贊其“雅有所謂,不虛為文”,“病時”“尤急”。元、白先后仿效,分別成《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與《新樂府》50首,促成中唐詩壇之新樂府運動,紳實為倡導者。早年以詩文與元稹、白居易相交善。晚年因政見與李德裕相合,故共進退。明胡震亨評其詩云:“攬筆寫興,曲備一生窮泰之感,亦令披卷者代為憮然?!?《唐音癸簽》卷七)《古風二首》傳誦至今,幾家喻戶曉。有《追昔游》3卷、雜詩1卷傳世。今人王旋伯有《李紳詩注》?!?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卷?!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7首,斷句6。唐詩匯評
李紳(772-846),字公垂,亳州譙縣(今安徽亳縣)人,郡望趙郡(今河北趙縣)。少時父仕江南,遂寓居無錫。幼孤,曾讀書于慧山寺。元和元年(806)登進士第。浙西節(jié)度使李锜辟掌書記。锜反,迫令草檄,不從,幾遇害。锜敗,復佐浙西李元素幕。入為校書郎,遷國子助教,又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崔從判官。元和末,自右拾遺充翰林學士,家遷中書舍人。長慶二年,改御史中丞。四年,為李逢吉陷,自戶部侍郎貶端州司馬。寶歷中,量移江州長史,滁、壽二州刺史,遷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大和七年,出為浙東觀察使。開成中,歷河南尹、宣武軍節(jié)度使。武宗即位,為淮南節(jié)度使。會昌中,拜相,復出縝淮南,卒。紳工詩,早年多反映現(xiàn)實之作。元和中所作《新題樂府》二十首,元、白俱有繼作,對新樂府創(chuàng)作有開啟作用,已佚。開成中,曾自編《追昔游詩》三卷,記其平生所游歷,今存?!?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四卷。全唐詩補逸
李紳字公垂,潤州無錫人,登元和元年武翊黃榜進士第,武宗會昌六年卒。補詩一首。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四
紳字公垂。潤州無錫人。元和初進士。穆宗朝拜戶部侍郎。開成時為宣武節(jié)度使。武宗立。徙淮南。入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轉中書侍郎。守右仆射門下侍郎。封趙國公。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會昌六年卒。贈太尉。謚文肅。
作品評論
李紳,字公垂……為人短小精悍,于詩最有名,時號“短李”。唐詩紀事
樂天贈紳詩云:“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剛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弊⒃疲骸疃畤L自負歌行,近見余樂府五十首,默然心伏。唐詩紀事
元微之《和樂天東南行》云:“李多嘲蝘蜓,竇數(shù)集蜘蛛?!弊⒃疲豪疃派聘柙?,同多詠物之作。唐詩紀事
開成間,紳集其詩為《追昔游》,蓋嘆逝感時,發(fā)于凄恨而作也?;蜷L句、或五言、或雜言、或歌、或吟、或樂府齊梁,不一其辭,乃由牽思所屬爾。起梁漢,歸諫垣,升翰苑,感恩遇,歌帝京風物;遭讒邪播越,歷荊楚,涉湘沅,逾嶺嶠,抵荒陬,止高安;移九江,泛五湖,過鐘陵,溯荊江,守滁陽,轉壽春;改賓客,留洛陽,歷會稽,過梅里;遭讒者再為賓客分務,歸東周;擢川守,鎮(zhèn)人一梁。詞有所懷,興生于怨。故或隱或顯,不常其言,冀知音于異時時已。《汲古閣書跋<追昔游集>》
(紳)與李文饒、元微之齊名,人號“元和三俊”……憶游述懷,俯仰感慨,一洗唐人小賦柔摩風氣云。唐音癸簽
李公垂《追昔游詩》,大是宦夢難醒;然其攬筆寫興,曲備一生窮泰之感,亦令披卷者代為憮然。《載酒園詩話又編》
短李以歌行自負,樂天亦稱之。又少以《憫農》詩見賞于呂溫,今二絕盛傳,呂之鑒賞真是不謬。歌行遂不可復見,惟有《追昔游集》耳,頗有體格。按指追昔游集
紳與李德裕、元稹號“三俊”。白居易亦有“笑勸迂辛酒,閑吟短李詩”句。今觀此集《四庫全書總目》
,音節(jié)暉緩,似不能與同時諸人角爭強弱。然舂容恬雅,無雕琢細碎之習,其格究在晚唐諸人刻劃纖巧之上也。三唐詩品
五言其源出于謝惠連,惟煉蓄未深,時多泛濫;七言托體初唐,加以縱橫,格律已疏,頗嫌墨障。長歌則《蘇臺》一篇,短歌則《鶯鶯》一曲,容姿朗秀,顧盼生情。里謠七字,古風五言,不減張、王,淵然足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