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堅

相關(guān)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72?—727 【介紹】: 唐僧。南天竺國人,姓迦葉氏。年十二出家,博通有聲。高宗永淳初迎住福先寺。玄宗開元中住長壽寺。傳卒年一百五十六歲。譯有《佛境界》、《寶雨》、《大寶積》等經(jīng)。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科
南竺國凈行婆羅門種。
姓迦葉氏。
年十二。
事波羅奢外道出家。
學聲明僧祛等論。
年逾耳順。
初依耶舍瞿沙三藏學正法。
永淳二年。
高宗遣使迎其來。
天后尤加敬禮。
詔居東洛福先寺。
出佛境界寶雨華嚴等經(jīng)。
凡十一部。
中宗神龍二年。
譯大寶積經(jīng)于京兆崇福寺。
沙門思忠。
天竺大首領(lǐng)伊舍羅等。
譯梵文。
天竺沙門波若屈多。
沙門達磨證梵義。
沙門履方宗一。
慧覺筆受。
沙門勝莊。
塵外。
無著。
懷迪。
證義。
沙門承禮。
云觀。
神暕。
道本次文。
學士盧粲。
徐堅
中書舍人蘇瑨。
給侍中崔璩潤文。
中書門下三品陸象先。
尚書郭元振。
中書令張說。
侍中魏知古。
監(jiān)護。
睿宗景云初。
徙北苑白蓮池甘露亭總成一百二十卷。
則佛四十九會所說也。
四月八日進上。
御序以冠之。
開元十二年。
隨駕居洛京長壽寺。
十五年十一月四日卒。
壽一百五十六。
帝聞軫悼。
謚開元一切遍知三藏。
喪事給內(nèi)府物。
用鹵簿羽儀幡幢華蓋。
遣內(nèi)侍杜懷信監(jiān)護。
十二月一日。
遷窆于洛南龍門西北原。
起塔勒碑。
禮也。
宋高僧傳·卷第三 譯經(jīng)篇第一之三
釋菩提流志。
南天竺國人也。
凈行婆羅門種。
姓迦葉氏。
年十二就外道出家。
事波羅奢羅學聲明僧祛等論。
歷數(shù)咒術(shù)陰陽讖緯靡不該通。
年逾耳順方乃回心。
知外法之乖違。
悟釋門之淵默。
隱居山谷積習頭陀。
初依耶舍瞿沙三藏學諸經(jīng)論。
其后游歷五天遍親講肆。
高宗大帝。
聞其遠譽挹彼高風。
永淳二年遣使迎接。
天后復加鄭重。
令住東洛福先寺。
譯佛境界寶雨華嚴等經(jīng)凡十一部。
中宗神龍二年。
又住京兆崇福寺譯大寶積經(jīng)。
屬孝和厭代睿宗登極。
敕于北苑白蓮池甘露亭續(xù)其譯事。
翻度云畢。
御序冠諸。
其經(jīng)舊新凡四十九會。
總一百二十卷。
先天二年四月八日進內(nèi)。
此譯場中沙門思忠天竺大首領(lǐng)伊舍羅等譯梵文。
天竺沙門波若屈多沙門達摩證梵義。
沙門履方宗一慧覺筆受。
沙門深亮勝莊塵外無著懷迪證義。
沙門承禮云觀神暕道本次文。
次有潤文官盧粲學士徐堅中書舍人蘇瑨給事中崔璩中書門下三品陸象先尚書郭元振中書令張說侍中魏知古。
儒釋二家構(gòu)成全美。
寶積用賢既廣。
流志運功最多。
所慊者古今共譯一切陀羅尼末句云莎嚩訶。
皆不竊考清濁。
遂使命章有異。
或云薩婆訶。
或云馺皤訶等。
九呼不倫。
楷定梵音悉無本旨。
此非梵僧傳誦不的。
自是執(zhí)筆之誤。
故剋取莎(桑巴反)嚩(無可反)訶(呼個反)為正矣。
志開元十二年隨駕居洛京長壽寺。
十五年十一月四日。
囑誡弟子五日齋時。
令侍人散去。
右脅安臥奄然而卒。
春秋一百五十六。
帝聞軫悼。
敕試鴻臚卿。
謚曰開元一切遍知三藏。
遣內(nèi)侍杜懷信監(jiān)護喪事。
出內(nèi)庫物務(wù)令優(yōu)贍。
用鹵簿羽儀幡幢花蓋闐塞衢路。
十二月一日遷窆于洛南龍門西北原起塔。
勒石志之。
系曰。
西域喪禮其太簡乎。
或有國王酋長傾心致重者。
勿過舁之火葬。
若東夏僧用鹵簿導喪身罕聞之矣。
嗚呼道尊德貴。
不言而邀。
此不其盛歟。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當為劉希夷之誤。
全唐詩》收《夏彈琴》一詩于劉戩名下,注云:“一作劉希戩詩,又作劉希夷詩。
”按此詩徐堅初學記》卷一六作劉希夷詩,可從。
蓋《唐詩紀事》卷二八誤劉希夷作劉希戩,《全唐詩》又誤作劉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47—719 【介紹】: 唐黨州義興人。
本名謙光,因與太子同名,賜改登。
薛士通子。
博涉文史,與徐堅、劉子玄齊名。
睿宗文明中為閬中主簿。
武則天天授中,拜左補閼。
上書言事,切中時弊,累遷給事中,檢校常州刺史。
時宣州亂,平定有功,遷尚書左丞。
睿宗景云中為御史大夫,因彈劾僧惠范恃太平公主勢為非作歹,反為太平公主所構(gòu),出為岐州刺史。
玄宗開元初轉(zhuǎn)太子賓客,坐子累歸田里卒。
有《四時記》。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47—719 原名謙光,晚年敕賜改名?!?a target='_blank'>全唐詩》誤作薛光謙。常州義興(今江蘇宜興)人。睿宗文明元年(684),解褐閬中主簿。武后天授中為左補闕,累遷給事中。長安四年(704),為常州刺史,轉(zhuǎn)刑部侍郎、尚書左丞。睿宗景云中拜御史大夫,出為岐州刺史。玄宗先天二年(713)官刑部尚書,開元初為東都留守,轉(zhuǎn)太子賓客。因其子坐法,放歸田里。新、舊《唐書》有傳。《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一
登本名謙光。以與太子同名。敕賜名登。常州義興人。文明中解褐閬中主簿。天授中累遷尚書左丞。開元初留守東都。再為太子賓客。七年卒。年七十三。贈晉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59—744 【介紹】: 唐越州永興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jiān)。
少以文詞知名。
武后證圣元年進士。
初授四門博士,又遷太常博士。
玄宗開元十年,張說奏賀知章及徐堅等入書院,同撰《六典》。
十三年,遷禮部侍郎,加集賢院學士。
后遷太子賓客,授秘書監(jiān)。
性放曠,好飲酒,與李白友善。
工書法,尤擅草隸。
天寶初,因病乃上疏度為道士,至鄉(xiāng)卒。
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59—744 字季真,排行八,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武后證圣元年(695)登進士第,因陸象先引薦,授國子四門博士,后遷太常博士。玄宗開元十年(722),因張說薦,入麗正殿修書。十三年,遷禮部侍郎,后為太子賓客、秘書監(jiān)。為人曠達不羈,不拘禮法。善談笑,時人譽為“清淡風流”。晚年尤放誕,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jiān)”。世稱賀監(jiān)。與張旭、包融、張若虛號為“吳中四士”(《新唐書·劉晏傳》附《包估傳》),又與李白、杜甫等詩人友善。知章能詩,且善草、隸書。玄宗天寶三載(744),上疏請度為道士,歸隱鏡湖,不久病逝。生平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其詩大多散失,今存詩中頗有情味雋永之作。有《賀秘監(jiān)集》。今人王啟興、張虹有《賀知章、包融、張旭、張若虛詩注》?!?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收詩2首,斷句1,題1。
唐詩匯評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會稽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以文詞知名。證圣元年(695),棹進士第,又登超攏群類科,授四門博士,累遷太常博士、戶部員外郎、起居郎。開元十年,入麗正殿修《六典》等。十三年,遷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歷工部侍郎、秘書監(jiān)、太子賓客,天寶三載,因病恍傯,上疏請度為道士,求還鄉(xiāng)里。玄宗許之,返鄉(xiāng)不久卒。知章工書能詩,尤善草隸,神龍中與吳越文士包融、張旭、張若虛俱以文詞楊名上京,合稱“吳中四士”。性放曠,晚年無復拘檢,自號“四明狂客”。又嗜酒,與李白等合稱“飲中八仙”。后人輯有《賀秘監(jiān)集》一卷行世。《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詩補逸
賀知章字季真,會稽永興人。證圣初擢進士第,陸象先引為太常博士,累遷秘書監(jiān)。天寶三載請為道士還鄉(xiāng)里,未幾卒,年八十六。補詩一首。
全唐文·卷三百
知章字季真。會稽永興人。第進士。開元中累遷禮部侍郎。加集賢院學士。充皇太子侍讀。遷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授秘書監(jiān)。晚年自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jiān)。天寶三載。上疏請度為道士。還鄉(xiāng)里。元宗親制詩贈行。卒年八十六。肅宗立。贈禮部尚書。

作品評論

舊唐書本傳
(知章)醉后屬詞,動成卷軸,文不加點,咸有可觀。
舊唐書本傳
神龍中,知章與越州賀朝、萬齊融,揚州張若虛、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吳越之士,文詞俊秀,名揚于上京。……數(shù)子人間往往傳其文,獨知章最貴。
《載酒園詩話又編》
若虛與賀季真同時齊名,遽分初盛,編者殊草草。吾讀詩至賀秘書,真若云開山出,境界一新,毋寧罝張于初,列賀于盛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正平人。曾官修文館學士。武周圣歷中,與李嶠等共修《三教珠英》。后官至中書舍人。善詩能文,尤工賦。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郡望扶風(今陜西鳳翔),絳州正平(今山西新絳)人。
曾為修文學士。
武后圣歷時與沈佺期、徐堅等預修《三教珠英》。
后官中書舍人。
生平事跡散見《朝野僉載》卷四、《元和姓纂》卷七、《唐會要》卷三六、顏真卿《康使君神道碑銘》。
吉甫能詩,尤善賦。
長安四年(704)作有《蝸牛賦》,又曾有《蟬賦》之作。
《全唐詩外編》收詩2首及斷句2。
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二
吉甫。正平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陜州陜?nèi)?。武周圣歷初為太常奉禮郎,議告朔禮于明堂。久之遷太常博士,時東都置太社,所行之禮皆齊賢等參定。官終諫議大夫。有《孝和中興故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郡望南陽(今屬河南),陜州陜(今河南陜縣)人。
武后圣歷初為太常奉禮郎,后遷太常博士。
中宗景龍四年(710)在陳州長史任。
玄宗先天元年(712)前后又任太子洗馬、昭文館學士,累遷諫議大夫,卒。
博學,能文善詩,其論禮制頗合古議。
先天元年,曾與徐彥伯、徐堅、員半千諸人共作《儀坤廟樂章》。
生平事跡詳見《新唐書》本傳、《唐會要》卷一二、張說《唐陳州龍興寺碑》。
新唐書·藝文志二》著錄其《孝和中興故事》3卷,今佚。
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二百八
齊賢。陜州人。圣歷初為太常奉禮郎。遷博士。論禮制合古議。累遷諫議大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73或678—740 【介紹】: 唐韶州曲江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擢進士,官秘書省校書郎。先天元年道侔伊呂科登第,授左拾遺,遷左補闕。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稱賢相。二十四年為李林甫所讒,罷相,出為荊州長史。卒謚文獻。有文名,其《感遇詩》以格調(diào)剛健稱。有《曲江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78—740 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人。武后神功元年(697),登進士第,授校書郎。玄宗先天元年(712),中道侔伊呂科,授左拾遺。后歷官司勛員外郎、中書舍人、桂州都督、集賢院學士、中書侍郎等職。開元二十一年(733)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翌年遷中書令,兼修國史。為著名賢相。二十四年,受李林甫排擠,罷相。次年貶為荊州長史,在州以文史自娛,不戚戚于懷。二十八年病卒。年63歲(兩《唐書》本傳均作68歲,誤)。生平詳見新、舊《唐書》本傳及近年于韶關(guān)發(fā)現(xiàn)之《張九齡墓志銘》。九齡工詩能文,文長于碑志,詩格調(diào)清雅,興寄深婉,其《感遇》十二首,與陳子昂詩齊名。施補華《峴傭說詩》云:“唐初五言古,猶沿六朝綺靡之習,唯陳子昂、張九齡直接漢魏,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復古之功大矣。”至其古近體寫景抒情諸作,清淡和雅,興象玲瓏,前人以為實開王、孟、儲、韋一派?!?a target='_blank'>詩藪》內(nèi)編卷二云:“張子壽首創(chuàng)清淡之派,盛唐繼起,孟浩然、王維、儲光羲、常建、韋應(yīng)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風神者也?!苯翊妗肚瓘埾壬募?0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4首。
全粵詩·卷七
張九齡(六七八 — 七四〇),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唐中宗景龍元年(七〇七)進士,始授校書郎。又以道侔伊呂科策高第,遷左拾遺,調(diào)左補闕、司勛員外郎。以才鑒為宰相張說所親重,進中書舍人。玄宗開元十四年(七二六),張說罷官,改九齡太常少卿,出為冀州刺史,以養(yǎng)母,請改洪州都督,徙桂州都督,攝御史中丞、嶺南按察兼選補使。以擬奏章稱旨,詔擢秘書少監(jiān)、集賢院學士,副知院事。遷工部侍郎,知制誥。二十一年冬,晉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固辭,不許。次年,遷中書令,知院事。為李林甫所忌,又以諫阻進用張守圭、牛仙客而遭潛構(gòu),罷為尚書右丞相,尋再貶荊州長史。開元二十八年,請拜掃南歸,五月七日,病卒于故里。追贈荊州大都督,謚“文獻”。有《曲江集》二十卷。事見徐浩撰碑銘。《舊唐書》卷九九、《新唐書》卷一二六有傳。
唐詩匯評
張九齡(673-740),—名博物,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人。武后長安二年(702)擢進士第,又連登材堪經(jīng)邦及道侔伊呂科,授左拾遺。玄宗開元十一年,累遷至中書舍人。尋出為冀州刺史,改洪州都督,轉(zhuǎn)桂州都督,充嶺南道按察使。召拜秘書少監(jiān),集賢院學士,副知院事,再遷中書侍郎,二十一年以本官同平章事,累封始興縣伯。因李林甫排擠,于開元二十五年眨荊州長史。卒,謚文獻。九齡為開元賢相之一,其詩詞采富艷,而情致深婉。有《曲江集》二十卷行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三卷。
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三
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擢進士。始調(diào)校書郎。以道侔伊呂科策高第。開元十一年拜中書舍人內(nèi)供奉。封曲江男。二十一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中書令。累封始興縣伯。左遷荊州大都督長史。卒年六十八。贈荊州大都督。謚曰文獻。建中元年加贈司徒。

作品評論

《唐詩品》
曲江藻思翩翩,體裁疏秀,深綜占意,通于遠調(diào),上追漢魏而下開盛唐,雖風神稍劣而詞旨沖融,其源蓋出子古之平調(diào)曲也。自馀諸子、馳志高雅,則峭徑挺出,游泳時波,則蘼蕪莫剪,安能少望其風哉?近體諸作,綺密閑澹,復持格力,可謂備其眾美。雖與初唐作者駢肩而出,更后諸名家,亦皆丈人行也。而況節(jié)義相先,稱古之遺直者耶!
唐音癸簽
張曲江五言以興寄為主,而結(jié)體簡貴,選言清冷,如玉磬含風,晶盤盛露,故當于塵外置賞。
《唐詩觀瀾集》
曲江長律,鳴鸞佩瓊,萬象咳吐,與明皇詩賡歌倡答,如律呂之相應(yīng),可謂一德一心。
《唐詩別裁》
唐初五言古漸趨于律,風洛未遒,陳正字起衰而詩品始正,張曲江繼續(xù)而詩品乃醇。
《四庫全書總目》
九齡守正嫉邪,以道匡弼,稱開元賢相,而文章高雅,亦不在燕、許諸人下。
新唐書·文藝傳》載徐堅之言,謂代文如輕縑素練,實濟時用,而窘邊幅。
今觀其《感遇》諸作,神味超軼,可與陳子昂方駕;文筆宏博典實,有垂紳正笏氣象,亦具見大雅之遺,局于當時風氣,以富艷求之、不足以為定論。
石洲詩話
曲江公委婉深秀,遠出燕、許諸公之上、阮、陳而后,實推一人,不得以初唐論。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張曲江襟情高邁,有遺世獨立之意,《感遇》諸詩,與子昂稱岱、華矣。
昭昧詹言
張曲江以風雅之道,興寄為上,故一篇一詠,莫非興寄,此意是矣。然僻者為之,則又入于空泛,捕風捉影,似是而非。夫六義,風雅頌賦比興兼之,奈何獨主風與興二端乎?大約天下義理及古今載籍文字,惟變所適,無所不備,但用各有當耳。不能觀其會通而偏提一端,即為病痛,知味者鮮,所以末流多歧也。
白華山人詩說
赤堇氏云:讀張曲江詩,要在字句外追其神味。又云:曲江詩如蜘蛛之放游絲,一氣傾吐,隨風卷舒,自然成態(tài)。初視之,若絕不經(jīng)營;再三讀之,仍若絕不經(jīng)營。天工言化,其庶幾乎?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鮑明遠、江文通,次敘連章,見鋪排之跡。《感遇》諸篇,猶為高調(diào),情詞芬惻,清亮音多,骨格未及拾遺,每以非條傷干。至如漢上游女,遙襭古馨,清江白云,蔚發(fā)明秀,哀梨爽口,不必與橄欖同功,若斯之類,亦其獨至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湖州長城人,字巨山。
徐堅子。
玄宗開元中,歷遷集賢院直學士、中書舍人、河南尹。
父子相次為學士,自祖及孫,三世為中書舍人,時論榮之。
全唐詩續(xù)補遺
嶠,字巨山,湖州長城人。開元中為駕部員外郎,集賢院直學士,遷中書舍人、內(nèi)供奉、河南尹。又曾任湖州刺史、洺州刺史、潤州刺史等職。詩一首。(《全唐詩》無徐嶠詩。茲據(jù)《新唐書》卷一九九《徐齊聃傳》附傳、《嘉定鎮(zhèn)江志》卷十四、《嘉泰吳興志》卷十六錄其事跡)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七
嶠(新唐書作嶠之)字維岳。贈吏部侍郎師道子。歷趙湖洛潤三州刺史。入為中書舍人大理寺卿。贈左散騎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