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延賞

相關(guān)人物:共 9 位。
共 6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贈宣城趙太守悅(755年) 盛唐 · 李白
引用典故:白筆 懿公軒 覆盆 東郭履 彊項 猛獸奔 騎土牛 三千士 頹秀木 柱下史
趙得寶符盛,山河功業(yè)存。
三千堂上客,出入擁平原。
六國揚清風(fēng),英聲何喧喧。
大賢茂遠業(yè),虎竹光南藩。
錯落千丈松,虬龍盤古根。
枝下無俗草,所植唯蘭蓀。
憶在南陽時,始承國士恩。
公為柱下史,脫繡歸田園。
伊昔簪白筆,幽都逐游魂。
持斧冠三軍,霜清天北門。
差池宰兩邑,鶚立重飛翻。
焚香入蘭臺,起草多芳言。
夔龍一顧重,矯翼凌翔鹓。
赤縣揚雷聲,彊項聞至尊。
驚飆頹秀木,跡屈道彌敦。
出牧歷三郡,所居猛獸奔。
遷人同衛(wèi)鶴,謬上懿公軒。
自笑東郭履,側(cè)慚狐白溫。
閑吟步竹石,精義忘朝昏。
憔悴成丑士,風(fēng)云何足論。
獼猴騎土牛,羸馬夾雙轅。
愿借羲皇景,為人照覆盆。
溟海不振蕩,何由縱鵬鯤。
所期玄(一作要)津白(一作日),倜儻假騰騫。
桉前志。禪師號僧璨。不知何許人。出見于周隋間。傳教于惠可大師。摳衣于鄴中。得道于司空山。謂身相非真。故示有瘡疾。謂法無我所。故居不擇地。以眾生病為病。故至必說法度人。以一相不在內(nèi)外不在其中間。故足言不以文字。其教大略以寂照妙用攝偫品。流注生滅觀四維上下。不見法。不見身。不見心。乃至心離名字。身等空界。法同夢幻。亦無得無證。然后謂之解脫。禪門率是道也。上膺付囑。下拯昏疑。大云垂陰。國土為化。謂南方教所未至。我是以有羅浮之行。其來不來也。其去無去也。既而以袈裟與法。俱付悟者。道存形謝。遺骨此山。今二百歲矣。皇帝即位后五年。歲次庚戍。及剖符是州。登禪師遺居。周覽陳跡。明徵故事。其茶毗起塔之制。實天寶景戌中別駕前河南少尹趙郡李公嘗經(jīng)始之。碑版之文。隋內(nèi)史侍郎河?xùn)|薛公道衡唐相國刑部尚書贈太尉河南房公琯繼論撰之。而尊道之典。易名之禮。則朝廷方以多故而未遑也。長老比邱釋湛然。誦經(jīng)于靈塔之下。與澗松俱老。痛先師名氏未經(jīng)邦國焉。與禪眾寺大律師釋澄俊。同寅葉恭。亟以為請。會是歲嵩岳大比邱釋惠融至自廣陵。勝業(yè)寺大比邱釋開悟至自廬江。俱纂我禪師后七葉之遺訓(xùn)。日相與嘆塔之不命。號之不崇。懼像法之本根墜于地也。愿申無邊眾生之宏誓。以抒罔極。揚州牧御史大夫張公延賞以狀聞。于是七年夏四月。上沛然降興廢繼絕之詔。冊謚禪師曰鏡智。塔曰覺寂。以大德僧七人灑掃供養(yǎng)。天書錫命。暉煥崖谷。眾庶踴躍。謂大乘中興。是日。大比邱眾議立石于塔東南隅。紀(jì)心法興廢之所以然。及以為初中國之有佛教。自漢孝明始也。歷魏晉宋齊。施及梁武。言第一義諦者。不過布施持戒。天下惑于報應(yīng)。而人未知禪。世與道交相喪。至菩提達摩大師。始示人以諸佛心要。人疑而未思?;菘纱髱煾刀种?。人思而未修。迨禪師三葉。其風(fēng)浸廣。真如法味。日漸月漬。萬木之根莖枝葉。悉沐化雨。然后空王之密藏。二祖之微言。始燦然行于世間。浹于人心。當(dāng)時問道于禪師者。其淺者知有為法。無非妄想。深者見佛性于言下。如燈之照物。朝為凡夫。夕為圣賢。雙峰大師道信其人也。其后信公以教傳宏忍。忍公傳惠能神秀。能公退而老曹溪。其嗣無聞焉。秀公傳普寂。寂公之門徒萬人。升堂者六十有三。得自在慧者一曰宏正。正公之廊廡龍象又倍焉?;蚧月濉;蛑G吳。自是心教之被于世也。與六籍侔盛。嗚呼。微禪師。吾其二乘矣。后代何述焉。庸詎知禪師之下生不為諸佛。故現(xiàn)比邱身以救濁劫乎。亦猶堯舜既往。周公制禮。仲尼述之。游夏宏之。使高堂后蒼徐孟戴慶之徒??傻枚嫜伞L煲允ベt所振為木鐸。其揆一也。諸公以為司馬子長立夫子世家。謝臨川撰慧遠法師碑銘。將令千載之后。知先師之全身。禪門之權(quán)輿。王命之丕顯。在此山也。則揚其風(fēng)。記其時。宜在法流。及嘗味禪師之道也久。故不讓。其銘曰。
眾生佛性,莫非宿植。
知誘于外,染為妄識。
如浪斯鼓,與風(fēng)動息。
淫騃貪怒,為刃為賊。
生死有涯,緣起無極。
如來憫之,為辟度門。
即妄了真,以證覺源。
啟迪心印,貽我后昆。
閒生禪師,俾以教尊。
二十八劫,迭付微言。
如如禪師,膺期宏宣。
世溷法滅,獨與道全。
童蒙來求,我以意傳。
攝相歸性,法身乃圓。
性身本空,我無說焉。
如如禪師,道既棄世。
將三十紀(jì),妙經(jīng)乃屆。
皇明昭賁,億兆膜拜。
凡今后學(xué),入佛境界。
于取非取,誰縛誰解。
萬有千歲,此法無壞。
詠韋皋 唐 · 郭圓
七言絕句
宣父從周又適秦,昔賢誰少出風(fēng)塵。
當(dāng)時甚訝張延賞,不識韋皋是貴人張延賞妻苗夫人有鑒,特選韋皋為婿,延賞悔之,不加齒禮。后皋。持節(jié)西川,以代延賞延賞曰:“吾不識人。”)。
君生人者。
在乎寶位。
守寶位者。
在乎靈符。
鎮(zhèn)四海而攸重。
臨萬方而作孚。
時或遘迍。
暫淪精于甸邑。
道將昭泰。
旋應(yīng)德于皇衢。
日者●FDC6師犯順。
賊臣附進。
隨黃鉞以外遷。
與翠華而西幸。
茍遇運之云否。
將隨時而匿影。
忽影脫于金繩。
遂沈埋于土梗。
既而寇盡天府。
駕旋京師。
衣冠再朝于紫殿。
文物重布于丹墀。
圣上憫茲符之闕遺。
恒寤寐以求之。
結(jié)精誠而仰望。
契幽昧以思惟。
皇心退修。
已聞于其政。
神器大集。
又葉于其期。
其形欲呈。
其氣先覿。
何五色之可愛。
與三光而相射。
光凝渭濱之苑。
宜玉樹之青青。
媚貫王都之川。
狀銀河之奕奕。
載求載索。
甸人斯獲。
捧之而片月下來。
懷處而長虹上格。
臨宸扆同舜德之文明。
照階墀葉堯心之光宅。
玉鈕惟舊。
芝泥尚新。
螭文外發(fā)。
鳥篆中陳。
題為天子之寶。
實撫遠方之人。
彼之近縣。
俯接城闉。
我唐既斬虜將于橋上。
漢氏亦拜單于于渭濱。
不然者。
曷不呈于異境。
而見于他辰者也。
當(dāng)其大君出令。
布蠻夷之政。
匪我無以重其成命。
遠人厎寧。
執(zhí)玉帛于庭。
匪我無以闡其威靈。
足知寶符之復(fù)。
光我昭代。
唐雖舊邦。
其命惟再。
頌聲作于外。
喜氣溢于內(nèi)。
藏之王府。
將神鼎以俱崇。
列彼帝庭。
與寶圭而相對。
盛矣哉我唐之景祚。
信三皇之作配。
昔太公之未遇也。
隱于渭之濱。
釣于渭之津。
坐磻石而不易其摻。
垂直鉤而不撓其神。
波萬重而我心惟一。
歲三周而吾道方申。
既而寒潭曉霽。
莫不遺乎巨細。
兀忘形而有待。
引經(jīng)綸而不替。
期陰騭以旁行。
忽冥符而下濟。
于是拔深泉。
激細漣。
振錦鱗而云霞煥若。
獲玉璜而篆籀昭然。
皎皎霜凈。
亭亭月懸。
表蒼兕之期。
功鄰造化。
騰白虹之氣。
理契先天。
所以耀川靈。
所以誇漁者。
徘徊自適。
憤惋俱寫。
臨清流而素彩熒煌。
昭白日而祥光上下。
公乃起川隅。
寶符。
禺昂志氣。
振奮泥涂。
捧抵鵲之容。
彌彰潔白。
入飛熊之兆。
寧掩瑕瑜。
眾皆釣其名。
我則釣其道。
眾皆釣其魚。
我則釣其寶。
故知神全者不辭于貧賤。
志大者不嘆于枯槁。
皤皤兮白發(fā)。
湜湜兮清流。
其來也釣于周。
所謂運良謀。
擁神休。
豈芳餌而能獲。
匪嘉魚而足求。
異和氏之功。
疵瑕受戮。
賤詹何之術(shù)。
溪澗空投。
然則道感其誠。
德亦有報。
天以我為忠告。
客有悅其性者。
莫不望茲川而高蹈。
① 《五代史·樂志》曰:“漢宗廟酌獻樂舞,文祖室奏《靈長》之舞。德祖室奏《積善》之舞。翼祖室奏《顯仁》之舞。顯祖室奏《章慶》之舞。高祖室奏《觀德》之舞。”《唐馀錄》曰:“高祖追尊四祖廟,且遠引漢之二祖為六室,張昭因傅會其禮,乃曰太祖高皇帝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室,奏《武德》之舞。世祖光武皇帝再造丕基室,奏《大武》之舞。自如其舊,而《大武》即用東平王蒼詞云?!?/div>
高廟明靈再啟圖,金根玉輅幸神都。
巢阿丹凰銜書命,入昴飛星獻寶符。
正換熏弦娛赤子,忽登仙駕泣蒼梧。
薦櫻鶴館笳簫咽,酌鬯金楹劍佩趨。
星俎云罍兼魯禮,朱干象箾雜巴渝。
氤氳龍麝交青瑣,髣髴錫鑾下蕊珠。
薦豆奉觴親玉幾,配天合祖耀璿樞。
受釐飲酒皇歡洽,仰俟馀靈泰九區(qū)。
三圣重熙鴻業(yè)茂,百靈申錫寶符彰。
寅恭清凈函無象,顧諟高明順秉陽。
法馭省巡修廢墜,真宮經(jīng)始報祺祥。
棟升文杏觚棱峻,殿啟真琳玉瑱方。
九帳盛儀陳宴衎,六莖清奏助歡康。
開軒瑞氣凝空碧,駐蹕晴輝艷赭黃。
珠樹移陰從帝圃,霓旌分影自仙鄉(xiāng)。
宸游悅豫同襄野,睿藻昭回邁柏梁。
黎庶縱觀爭嘆詠,侍臣嘉頌極游揚。
靈休錫羨淳風(fēng)振,永播聲名浹四荒。
沉潛毓粹生嘉石,宥密開祥契上穹。
降圣遠期真馭協(xié),卜年遐祚寶符同。
夐殊延喜靈圭上,詎比昭華瑞琯中。
隱起玉文非篆隸,混成環(huán)狀豈磨礱。
彌彰帝歷休祺茂,永葉仙源統(tǒng)緒隆。
欽翼春懷敷睿藻,巍巍千祀仰惟聰。
共 6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