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詩經(jīng)

共 6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太廟頌歌 東漢末 · 王粲
建安十年。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始立宗廟。令王粲作此頌。以享其先。始名曰顯廟頌。后人更今名。
思皇烈祖。時邁其德。
肇啟洪源。貽燕我則。
我休厥成。聿先厥道。
丕顯丕欽。允時祖考。
綏庶邦。和四字。
九功備。彝樂序。
建崇牙。設(shè)璧羽。
六佾奏。八音舉。
昭大孝。衎妣祖。
念武功。收純祜。
于穆清廟。翼翼休徵。
祁祁髦士。厥德允升。
懷想成位。咸在宮。
無思不若。允觀厥崇(○詩經(jīng)十五。)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夭夭:形容茂盛而艷麗。詩經(jīng)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句。)冬夏青。
人言昌蒲非一種,上品九節(jié)通仙靈。
異根不帶塵埃氣,孤操愛結(jié)泉石盟。
明窗凈幾有宿契,花林草砌無交情。
夜深不嫌青露重,晨光疑有白云生。
嫩如秦時童女登蓬瀛,手攜綠玉杖徐行。
瘦如天臺山上圣賢僧,休糧絕粒孤鶴形。
勁如五百義士從田橫,英氣凜凜磨青冥
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點瑟天機鳴。
堂前不入紅粉意,席上常聽詩書聲。
怪石筱簜皆充貢,此物舜廟當共登。
神農(nóng)知已入本草,靈均蔽賢遺騷經(jīng)。
幽人眈玩發(fā)仙興,方士服餌延修齡。
?鸞紫鳳琪花苑,赤虬玉麟芙蓉城。
上界真人好清凈,見此靈苗當大驚。
我欲攜之朝太清,瑤草不敢專芳馨。
玉皇一笑留香案,錫與有道者長生。
人閒千花萬草盡榮艷,未必敢與此草爭高名。
⑴ 夜深不嫌青露重 「青」,嘉靖本、叢刊本、弋陽志俱作「清」。
⑵ 瘦如天臺山上圣賢僧 嘉靖本「圣賢」倒文。
⑶ 英氣凜凜磨青冥 「凜凜」,叢刊本、康熙本均作「凜凜」。又「磨」,疑「摩」。
⑷ 琪花:古人想像中仙境里的花草。
題靜庵 元末明初 · 朱升
三圣妙傳心,心體存于靜。
執(zhí)中又三言,近來惑未省。
詩書每諄切,鄒魯猶衍永。
德性敬所尊,放心閑弗騁。
歸根乃春茁,用晦豈灰冷。
彼所謂善刀,我所謂尚褧(尚褧,《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衣錦褧衣”?!抖Y記中庸》:“衣錦尚褧,惡其文之著也”。)
寥寥越千祀,舂陵一提醒。
紫陽書滿家,鼻端最機警。
南州今孺子,名庵在近境。
明當從之游,飛度韓田嶺。
⑴ 善刀,《莊子養(yǎng)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楊柳依依(采薇),燕燕于飛(燕燕)。
于誰之屋(正月),曰止曰時(綿綿)。
海外有截(長發(fā)),曷云能來(雄雉)。
曰歸曰歸(采薇),秋以為期(氓)。
春日載陽(七月),賁然來思(白駒)。
洵有情兮(宛丘),我儀圖之(烝民)。
猗彼女桑(七月),其葉有沃(隰桑)
宛彼鳴鳩(小宛),無啄我粟(黃鳥)
食我桑黮(泮水),曰既醉止(初筵)
慎爾優(yōu)游(白駒),戒其傷汝(大叔于田)
于嗟鳩兮(氓),樂子之無知(隰有萇楚)。
以陰以雨(谷風(fēng)),尚求其雌(小弁)
交交黃鳥(黃鳥),在彼空谷(白駒)。
熠耀其羽(東山),無集于谷(黃鳥)。
南有喬木(漢廣),亦集爰止(卷阿)
既曰得止(南山),嚶其鳴矣(伐木)
我聞其聲(何人斯),懷我好音(泮水)
卬須我友(匏有苦葉),實獲我心(綠衣)。
維常之華(采薇),鄂不韡韡(常棣)。
有懷二人(小宛),兄及弟矣(斯干)。
題彼脊令(小宛),載飛載止(沔水)。
我之懷矣(雄雉),此令兄弟(角弓)。
登黃鶴樓①二首 明 · 吳國倫
七言律詩
層樓極目楚天孤②,騎鶴仙人漫有無?
城郭萬家羅勝地③,江山千載見雄圖。
風(fēng)生秋水蒹葭亂④,日落晴沙鸛雀呼⑤。
白首不禁懷古意,一軒明月坐冰壺⑥。
按:【校注】 (1)《甔甀洞稿》中不載此詩。 (2)楚天孤:謂鶴樓孤聳。 (3)羅:分布,排列。勝地:《文選·王巾〈頭陀寺碑文〉》“東望平皋,千里超忽,信楚都之勝地也”。 (4)蒹葭:水草名。泛指蘆葦。《詩·秦風(fēng)·蒹葭》:“葭蒹蒼蒼,白露為霜?!?(5)鸛雀:水鳥名?!对姟め亠L(fēng)·東山》:“鸛鳴于垤?!备吆唷?span id="555z51w"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1865", "poem_note_897943", "詩經(jīng)")'>詩經(jīng)今譯》注:“鳥名,形似鶴亦似鷺,大型涉禽,食魚?!?(6)冰壺:鮑照《白頭吟》“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李周翰注:“玉壺冰,取其潔凈也?!北扔髟鹿狻?詩首聯(lián)寫登樓極目遠望而發(fā)遐想;頷聯(lián)贊武昌城郭之繁庶,地勢之險要;頸聯(lián)敘秋水蒹葭、晴沙鳴鸛,于蕭瑟景象中露出一股生機;尾聯(lián)發(fā)思古之嘆,不寫所想者何,只寫所思之態(tài),逗人玩味。此詩及下一首疑為罷歸后作。
次竹西樓韻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律詩
曾為幕佐賦茲樓,忝佩鄰符復(fù)幾秋。
按節(jié)重來身已老,憑軒孤詠涕堪流。
云煙冉冉成陳跡,風(fēng)雨凄凄起暮愁。
當日華筵人去盡,沙汀惟有舊時鷗。
附:(后識)韓相國興一按此道。沈監(jiān)司施甫守此府。甲申春。宴竹西樓。余以江陵倅來會。金平昌正立丈亦來同游。到今十五年。韓相沈友金丈皆為泉下人。余獨在世。重游于此。撫跡懷人。不堪愴然。且于其時。沈友以詩經(jīng)中風(fēng)雨凄凄雞鳴喈喈一章。教小妓詠之。以助絲管之興矣。舊曲猶存。陳跡依然。而適于是夕。風(fēng)雨滿城。觸處增感。故第三句及之。
生冬二十首仍用元微之生春詩韻 其三 (乾隆壬辰) 清 · 弘歷
五言律詩
何處生冬早,冬生春小中。
六陽雖避卦,一氣不潛風(fēng)。
消息豈常息,嫩融真?zhèn)€融。
程朱引未發(fā),著說語芟叢(十月小春人知其說而未解其義嘗因朱子詩經(jīng)歲亦陽止注與貫程子嫌于無陽故謂陽月之意相同而旨未暢遂舉春四時之義知小春即陽月為說以闡之)。
共 6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