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河?xùn)|聞喜人。裴識弟。有文名。以蔭累除考功員外郎。宣宗思其父裴度勛望,故待諗有加。歷遷工部侍郎、翰林學(xué)士承旨、太子少師。黃巢起義,迫以官,諗不從,被殺。
人物簡介
【介紹】: 唐人。生長韓魏間。猛悍多力。少年時偷雞殺狗,州里甚苦之。后折節(jié)事李愬,為愬前驅(qū)。韓愈撰《平淮西碑》,多歸功丞相裴度。孝忠熟視大怒,推去其碑。吏執(zhí)詣獄,又以枷尾拉殺一吏。憲宗怒,親訊之。孝忠具述愬戰(zhàn)績,請就刑。帝多其義,赦之,命曰烈士。詔更碑文。
人物簡介
【介紹】: 唐陳留人。裴度討蔡州,遣昭說吳元濟,辭不撓。師還,從鎮(zhèn)太原,拜石州刺史。及度被斥,昭亦罷歸。與李涉等客居長安,遂生怨望。與宰相李逢吉有隙,為逢吉構(gòu)陷冤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4—793 【介紹】: 唐僧。昆山人,俗姓朱。年二十八赴京師,路遇鶴林玄素禪師,遂從而習(xí)牛頭禪法。后居臨安徑山,參學(xué)者眾。代宗大歷三年,召至長安,問法要,賜號“國一”。宰相崔渙、裴度等皆師事之。后辭歸,卒謚大覺。世稱“牛頭六祖”。
【生卒】:716—794 【介紹】: 或作道欽。唐僧。昆山人,俗姓朱。師從玄素禪師,修習(xí)牛頭禪法。后住余杭徑山,結(jié)廬獨處。代宗大歷中詔至京師,賜號國一禪師,后辭歸。卒謚大覺禪師。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姓朱氏。吳郡昆山人。家世業(yè)儒。母管。夢。折蓮華系之衣帶。覺而有孕。及生性溫雅。與詳兒戲。輒為佛事。長從校橫。不勤師傅。年二十八。將趨試京師。道由丹徒。謁素禪師于鶴林。素謂之曰。子能從吾游乎。即躬為剃落。顧語其徒法鑒曰。此子異日大興吾宗在。既受具。遂將南詢。以博其趣向。祈教誡于素。素曰。乘流而行。遇徑即止。至臨安有山焉。樵者以為此天目之徑路也。因次素言。禪坐石上不他往。一日有老翁。拜于前曰。我龍也。淵居此山久矣。自師之來。天人擁衛(wèi)。威德熾盛。吾宮殿眷屬。皆不能安。師誠有意教化者。愿舍為道場。語具別錄。前臨海令吳貞。又以別嶼歸之。自爾來學(xué)之士眾矣。大歷三年二月。詔曰。朕聞江左有蘊道禪人。德性冰霜。凈行林野。朕虛心瞻企。渴仰懸懸。有感必通。國亦大慶。愿和尚遠(yuǎn)降中天。盡朕歸向。不違愿力。應(yīng)物現(xiàn)形。今遣內(nèi)侍黃鳳。宣旨特到詔迎。速副朕心。春暄。師得安否。遣此不多及。敕令本州供送。凡到州縣。開凈院安置。官吏不許謁見。疲師心力。弟子不算多少。聽其隨侍。上見之鄭重。咨問法要。供施勤至。司徒楊綰嘆曰。此真方外高士也。手詔賜號國一。當(dāng)是時執(zhí)弟子禮者。相國崔渙晉公裴度第五琦陳少游等。既還山。貞元五年。璽書宣勞。所賜尤豐縟。六年州牧治龍興之凈院。請下山。以便省候。八年示微疾。說法而逝。報齡七十九。法臘五十。謚大覺。弟子實相常覺等。奉全身塔葬于龍興之凈院。刺史王顏撰碑文。有慧崇者。亦其手度弟子也。事具別傳。
師名道欽。吳郡昆山人。姓朱氏。世服儒業(yè)。年二十八。即貢于禮部。道由丹徒。遇鶴林玄素禪師。得指入道之要。遂出家。大悟宗旨。久之辭去。素曰。汝乘流而行。遇徑即止。師至臨安東北山下。問途于樵者。曰。此徑山也。師自東北而登。涉重岡。西至高峰北巖中。據(jù)石床而坐。俄有老人素衣拜于前曰。我龍也。自師至此。吾屬五百皆不安居。當(dāng)挈歸天目。愿以此地為立錫之所。言訖不見。北峰之陽有草庵可居。蓋龍所造也。大歷三年。代宗詔至闕下。禮遇有加。一日在內(nèi)廷。帝至起立。帝曰。師何以起。師曰。檀越何得向四威儀中見貧道。帝悅。賜號國一。逾年辭歸杭州。即其庵所建寺。是為開山始祖。示寂后。謚號大覺。 贊曰。 代有覺士 出于文儒 宴坐雙徑 龍驤厥居 珠淵鱗屋 化為精廬 國之一號 帝賜不誣宋高僧傳·卷第九 習(xí)禪篇第三之二
釋法欽。俗姓朱氏。吳郡昆山人也。門地儒雅祖考皆達(dá)玄儒。而傲睨林藪不仕。欽托孕母管氏忽夢蓮華生于庭際。因折一房系于衣裳。既而覺已便惡葷膻。及迄誕彌歲在于髻辮。則好為佛事。立性溫柔雅好高尚。服勤經(jīng)史便從鄉(xiāng)舉。年二十有八俶裝赴京師路由丹徒。因遇鶴林素禪師。默識玄鑒知有異操。乃謂之曰。觀子神府溫粹幾乎生知。若能出家必會如來知見。欽聞悟識本心。素乃躬為剃發(fā)。謂門人法鑒曰。此子異日大興吾教與人為師。尋登壇納戒。鍊行安禪。領(lǐng)徑直之一言。越周旋之三學(xué)。自此辭素南征。素曰。汝乘流而行逢徑即止。后到臨安。視東北之高巒。乃天目之分徑。偶問樵子。言是徑山。遂謀掛錫于此。見苫蓋覆罝網(wǎng)屑近而宴居介然而坐。時雨雪方霽旁無煙火。獵者至將取其物。頗甚驚異嘆嗟。皆焚網(wǎng)折弓而知止殺焉。下山募人營小室請居之。近山居前。臨海令吳貞舍別墅以資之。自茲盛化參學(xué)者眾。代宗睿武皇帝大歷三年戊申歲二月下詔曰。朕聞江左有蘊道禪人。德性冰霜凈行林野。朕虛心瞻企渴仰懸懸。有感必通國亦大慶。愿和尚遠(yuǎn)降中天盡朕歸向。不違愿力應(yīng)物見形。今遣內(nèi)侍黃鳳宣旨。特到詔迎速副朕心。春暄師得安否。遣此不多及。敕令本州供送。凡到州縣開凈院安置。官吏不許謁見疲師心力。弟子不算多少聽其隨侍。帝見鄭重咨問法要。供施勤至。司徒楊綰篤情道樞行出人表。一見欽于眾。退而嘆曰。此實方外之高士也。難得而名焉。帝累賜以縑繒陳設(shè)御饌。皆拒而不受。止布衣蔬食。悉令弟子分衛(wèi)。唯用陶器行。少欲知足無以儔比。帝聞之更加仰重。謂南陽忠禪師曰。欲錫欽一名。手詔賜號國一焉。德宗貞元五年遣使赍璽書宣勞并慶賜豐厚。欽之在京及回浙。令仆公王節(jié)制州邑。名賢執(zhí)弟子禮者。相國崔渙裴晉公度第五琦陳少游等。自淮而南婦人禮乞。號皆目之為功德山焉。六年州牧王顏請出州治龍興寺凈院安置。婉避韓滉之廢毀山房也。八年壬申十二月示疾。說法而長逝。報齡七十九。法臘五十。德宗賜謚曰大覺。所度弟子崇惠禪師。次大祿山顏禪師。參學(xué)范陽杏山悟禪師。次清陽廣敷禪師。于時奉葬禮者。弟子實相常覺等。以全身起塔于龍興凈院。初欽在山猛獸鷙鳥馴狎。有白兔二跪于杖屨之間。又嘗養(yǎng)一雞不食生類。隨之若影不游他所。及其入長安長鳴三日而絕。今雞冢在山之椒。欽形貌魁岸身裁七尺骨法奇異。今塔中塑師之貌憑幾猶生焉。杭之錢氏為國。當(dāng)天復(fù)壬戌中叛徒許思作亂。兵士雜宣城之卒發(fā)此塔。謂其中有寶貨。見二甕上下合藏肉形全在而發(fā)長覆面。兵士合甕而去。刺史王顏撰碑述德。比部郎中崔元翰湖州刺史崔玄亮故相李吉甫丘丹。各有碑碣焉。
人物簡介
【介紹】: 唐宣州人。少師事蕭穎士,善文章。玄宗天寶進(jìn)士?;茨详惿儆伪頌檎茣?。累遷刑部侍郎。德宗貞元四年詔群臣宴曲江作詩,德宗品評優(yōu)劣,以太真、李紓等為上。遷禮部,掌貢士,多取大臣貴近子弟,坐貶信州刺史。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五
太真。宣州人。天寶末舉進(jìn)士。大歷中為淮南節(jié)度陳少游掌書記。徵拜起居郎。累歷臺閣。自中書舍人轉(zhuǎn)工刑禮三部侍郎。貞元五年掌貢士。多取大臣貴近子弟。坐貶信州刺史。卒。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58—835 【介紹】: 唐鄭州人,祖籍隴西,字虛舟。登進(jìn)士第。憲宗時累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天性奸回,妒賢傷善,密阻裴度討淮、蔡,帝知而惡之,出為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穆宗即位,逢吉以有侍讀之恩,召為兵部尚書。敬宗時,封淳國公,兼右仆射。有張又新等八人附逢吉,復(fù)有八人相攀附,賄賂公行,號為“八關(guān)十六子”。文宗時,官至太子太師、東都留守,加開府儀同三司,遷尚書左仆射,以司徒致仕。卒謚成。
全唐文·卷六百十六
逢吉字虛舟。隴西人。第進(jìn)士。德宗朝以薦為左拾遺。元和中累遷中書舍人。加朝議大夫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罷為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穆宗立。拜兵部尚書。復(fù)知政事。敬宗朝封涼國公。兼右仆射。出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徙宣武。召拜左仆射。兼守司徒。大和九年卒。年七十八。贈太尉。謚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