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880—946 【介紹】: 五代時僧。薊州人,俗姓巨。少于薊州出家,受戒于金臺寶剎寺。后梁太祖開平中,歷游南北,至隨州觀音院遇巖俊,話道相得,遂共參投子山大同禪師,得傳禪要。乾化二年,至東都汴州。四年,住寶積坊羅漢院。寺后賜額天壽,為四方僧聚之地。歷三十五載,供僧二百萬,師會用其財寶,無少混淆。后晉高祖天福七年,敕賜紫衣。出帝開運元年,賜號法相。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八 傳宗科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八 興福篇第九之三姓巨氏。漢荊州刺史武之后。祖北徙。遂為薊門人。考知古。母趙氏會幼從鄉(xiāng)里之溫泉院道丕出家。年滿受具于金臺寶剎寺壇。梁開平中。北游河朔南走江淮。迄未有所得也。抵漢南遇觀音院巖俊。問會曰。子聞投子山大同禪師否。曰。聞。曰嘗往見否。曰未之見也。曰宜亟往。毋緩也。于是會以為然。既見。語果契。乾化二年。特過俊公謝曰。微子吾幾空度此生。時俊公居汴。因亦留會佐法席。四年秋寶積坊羅漢院住持志脩。愿舉會自代。會讓不可。且顧其院隘陋莫足容眾。俄檀越尚書左丞吳藹兵部侍郎張袞共疏請額于朝。詔賜額天壽自爾翕然興起。矣天福七年。詔賜紫衣。開運初。賜號法相。如是歷三十五載。飯僧滿二百馀萬。其所得所用無小差互。其操守廉潔槩可見。三年七月二十六日。囑累門人。泊然而化。壽六十七。臘四十八。阇維收舍利。起塔于東郊汴陽鄉(xiāng)刑部侍郎邊歸讜文其碑。
釋師會。俗姓巨。漢荊州刺史武之后。祖徙家北燕。遂為薊門人也。考諱知古。母趙氏。會童孩出俗。禮薊州溫泉院道丕為師匠焉。業(yè)成年滿受具于金臺寶剎寺壇。梁開平中萍梗任飄于河朔。杯盂隨步于江淮乃抵漢南遇觀音院巖俊。班荊話道抵掌論心。且曰。子還聞投子山有大同禪師已否。曰聞而未見。曰宜亟往焉。及參大同。跬步之間。舉揚之外。洗焉明白。其安坦然。乾化二年來梁苑謝俊公曰。始者攸攸岐路茫茫生死。紫實昧朱狂斯濫哲。茍不奉師友指歸。幾一生空度。今以穢蕕請與薰同器而藏可乎。俊公與會胥德留入法席。四年秋有寶積坊羅漢院志修。堅請會代居所住焉。苫蓋五間而已。乃感檀越尚書左丞吳藹兵部侍郎張袞。若袁粲之謁寶亮。徐湛之禮惠通。共發(fā)奉章賜額曰天壽焉。四海之僧翕然而至。歷三十五載供僧二百馀萬。用其財寶無少混淆。耿介可知也。天福七年晉高祖以會行成于內(nèi)聲聞于外。敕賜紫衣。開運元年賜號曰法相。紫衣則藏以受持。師號則蔑其稱謂。且曰。我本不求名。名來自求我。知其白而守其黑。和其光而同其塵。世幻逡巡時不我與。三年七月二十六日。累諸門人帖然而滅。春秋六十七。夏臘四十八。阇維收舍利數(shù)百粒。起塔于東郊汴陽鄉(xiāng)也。刑部侍郎邊歸讜為碑頌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