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韋銑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68—752 【介紹】: 唐僧。潤州延陵人,字道清。俗姓馬,人稱馬祖,或稱馬素。武周如意年間出家江寧長壽寺,晚年居潤州幽棲寺。伏形苦節(jié),無喜無怒,時人目為嬰兒行菩薩。揚州與京口道俗爭迎致之。文宗大和時追謚大律禪師。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字道清。
潤之延陵馬氏子也。
如意中。
以制恩得度。
隸名江寧長壽寺既進(jìn)具。
操行愈益奮厲。
晚年入事威禪師于青山之幽禪寺。
遂蒙印莂。
自是劬躬苦志。
交養(yǎng)恬和。
外不為寒暑饑渴所變。
內(nèi)不為冤親榮辱所移。
識者以為行嬰兒行。
世因號之嬰兒行菩薩焉。
開元中。
京口牧韋銑遣沙門僧汪。
迎居鶴林寺素每衲衣坐床上。
雖見貴顯。
略不為動而瞻禮。
者充塞。
嘗躬赴一屠家請。
眾駭異。
素曰佛性是同。
無生豈別。
茍可度者。
吾即度之天寶初。
將應(yīng)吳越命。
揚州沙門希玄夜半竊之。
以往江北。
濤波淼然。
月黑難濟。
持舟待風(fēng)。
俄有白光。
引棹登岸。
乃滅傾城迎謁。
津所車馬繁擁。
不避涂潦。
捐金擲幣。
施予山積。
素一不介意。
悉以為悲田之費。
時李憕以禮部尚書牧揚尤加禮。
敬。
已而京口移牒邀還二郡道俗紛諍莫決。
其德之感物類如此。
天寶十一載。
十一月十一日。
中夜趺坐而化。
壽八十五。
以其月二十一日。
奉全身塔于黃鶴山西。
所居之地方伯邑宰。
率哀悼。
執(zhí)心喪之禮者。
袂相屬嗣法弟子法鑒法欽別有傳。
菩薩戒弟子。
吏部尚書齊潮廣州都督梁卿潤州刺史徐嶠京兆韋昭理給事中韓賞御史中丞李丹禮部尚書崔令欽大和間。
追謚大津禪師塔號大寶杭。
宋高僧傳·卷第九 習(xí)禪篇第三之二
釋玄素。
字道清。
俗姓馬氏。
潤州延陵人也。
生有異度幼而深仁。
乳育安靜髫齔希尚求歸釋門。
父母從之出依凈域。
以如意年中始奉制度。
隸名于江寧長壽寺。
進(jìn)具已后戒光騰燭定水澄漣。
思入玄微行逾人表。
既解色空常慕宗匠。
晚年乃南入青山幽棲寺。
因事威禪師。
躬歷彌載撞鐘大鳴。
威誨以勝法。
得其不刊之旨。
從是伏形苦節(jié)交養(yǎng)恬和。
敗納襯身寒暑不易。
貴賤怨親曾無喜慍。
時目之為嬰兒行菩薩。
道業(yè)既高人希瞻禮。
開元年中僧汪密請至京口。
郡牧韋銑屈居鶴林。
四部歸誠充塞寺宇。
素納衣空床未嘗出戶王侯稽首。
不為動搖。
顧世名利猶如幻焉。
忽于一日有屠者來禮謁。
自生感悟懺悔先罪。
求請素明中應(yīng)供。
乃欣然受之降詣其舍。
士庶驚駭咸稱異哉。
素曰。
佛性是同無生豈別。
但可度者吾其度之。
何異之有。
天寶之初吳越瞻仰如想下生。
楊州僧希玄請至江北。
竊而宵遁。
黑月難濟。
江波淼然。
持舟擬風(fēng)。
俄頃有白光一道。
引棹直渡通波獲全。
楚人相慶佛日再耀。
傾州奔赴會于津所。
人物拒道間無立位。
解衣投施積若山丘。
略不干其懷抱。
令悉充悲田之費禮部尚書李憕為楊州牧。
齋心虔虔二時瞻近。
未幾而京口道俗思渴法音。
仍移牒渡江再請還郡。
二處紛諍莫決所從。
李時謂人曰。
本期奉道反成愛憎。
因任從所請卻歸南郡。
其感物慕德罕有與倫。
以天寶十一載十一月十一日中夜無疾而化。
春秋八十有五。
哀感人倫慟徹城市。
以其月二十一日奉全身建塔于黃鶴山西所住之地。
方伯邑宰盡執(zhí)喪師之禮。
率眾申哀江湖震響。
素往于寺內(nèi)坐禪之所。
高松偃覆如蓋。
及移他樹還互如前。
又當(dāng)舍壽之夕。
房前雙桐無故自枯。
識者以為雙林之變。
但真乘妙理絕相難思。
嘉瑞靈祥應(yīng)感必有。
經(jīng)云。
隨緣赴感即其事也。
有門弟子法鑒及吳中法欽。
此二大士重光道原僉具別傳。
受菩薩戒弟子吏部侍郎齊浣廣州都督粱卿潤州刺史徐嶠京兆韋昭理給事中韓賞御史中丞李丹禮部崔令欽 并道流人望咸款師資。
亦嘗問道于徑山。
猶樂正子春于夫子。
洗心瞻仰天漢彌高。
水鑒明心悟深者眾矣。
洎太和中。
遠(yuǎn)慕遺風(fēng)高其令德。
追謚大律禪師。
太和大寶杭之塔。
后人多以俗氏召之曰馬祖。
或以姓名兼稱曰馬素是也。
系曰。
彌天以出家子咸姓釋氏。
懸合后到阿含經(jīng)。
可不務(wù)乎。
素師以俗姓呼之。
必有由矣。
噫繁盛法嗣猶不能遏此訛稱。
則知素師名翼一飛四海仰止。
故登俗域今警將來。
宜正名也。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字道清。姓馬。潤州延陵人。生有異度。求歸釋門。父母從之。出依凈域。以如意年中。始奉制度。??名于江寧長壽寺進(jìn)具。晚年乃南入青山幽棲寺。因事威禪師。伏形苦節(jié)。寒暑不易。貴賤怨親。曾無喜慍。時目之為嬰兒。行菩薩道王侯稽首。不為動搖。顧世名利。猶如幻焉。忽一日。有屠者來禮謁。自生感悟。懺悔先罪。求請素明中應(yīng)供。乃欣然受之。降詣其舍。士庶驚駭稱異。素曰。佛性是同。無生豈別。但可度者。吾其度之。何異之有。天寶之初。吳越瞻仰。如想下生。楊州僧希玄。請至江北。竊而宵遁。黑月難濟。江波淼然。持舟擬風(fēng)。俄頃有白光一道。引棹直渡。通波獲全。楚人相慶。佛日再輝。傾州奔赴。會于津所。人物拒道。間無立位。解衣投施。積若山丘。略不干其懷抱。令悉充悲田之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