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道詮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釋慧海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俗張姓。
清河武城人。
少年依鄴都曠國寺囧法師。
聽涅槃楞伽。
歷五稔。
覆述通暢。
同學(xué)推服。
復(fù)受摩訶衍毗曇等于青州大業(yè)寺道猷法師。
猷慧辨無礙。
而海事之。
斯亦可矣。
周大象二年。
來濤浦創(chuàng)安樂寺。
且構(gòu)重閣。
期生凈土。
忽有僧道詮
持無量壽佛畫像一軸。
自齊州至曰。
是西天雞頭摩寺五通菩薩。
乘空而往安樂世界。
所圖寫者。
海以冥會。
愈加勤至。
既睹神光。
尤深慶幸。
大業(yè)五年五月。
舉手五指。
謂弟子曰。
我至此乃當(dāng)滅矣。
五日之夜。
因起坐面西作禮。
迨曉而逝。
壽六十九。
講涅槃經(jīng)三十遍。
法華經(jīng)五十遍。
即以其月九日。
葬于寺。
秘書學(xué)士瑯耶王慎文其碑。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二 義解篇八
釋慧海。姓張氏。清河武城人。少年入道。師事鄴都廣國寺囧法師。聽涅槃楞伽。始通再遍便能覆述。上首加賞。又經(jīng)五稔學(xué)徒推服。更從青州大業(yè)寺道猷法師。受摩訶衍毗曇等。然猷慧解無礙開智難思。海以穎脫之才當(dāng)斯榮寄。以周大象二年來儀濤浦。創(chuàng)居安樂修葺伽藍(lán)莊嚴(yán)佛事建造重閣。躬自經(jīng)始咸資率化。竭筋力而忘倦。蒙寒暑而載馳。常以凈土為期。專精致感。忽有齊州僧道詮。赍畫無量壽像來云。是天竺雞頭摩寺五通菩薩。乘空往彼安樂世界圖寫尊儀。既冥會素情深懷禮懺。乃睹神光炤爍。慶所希幸。于是模寫懇苦。愿生彼土。沒齒為念。以大業(yè)五年五月旦疹患增甚。語弟子曰。我當(dāng)滅矣。伸手五指用表終期。氣息綿微屬纊斯待。至五日夜欻然而起。依常面西禮竟加坐。至?xí)苑绞?。春秋六十有九。顏色恬和儼如神在。道俗悲涼競申接足?;ㄏ闳缬晗隆=饘毴羯筋j。充委階墀。?;葜σ?。然其自少精苦老而逾篤。般舟密行之法。蘭若思惟之儀。亟展修行。瑞相常擾。兼以慈仁救護(hù)有劇諸己。誘勸博約必竭其才。宰官居士之流。老病貧窮之侶。并情遺重輕德施平等。斯固器宇該含。末代之通人也。講涅槃三十遍。誦法華經(jīng)一部講五十遍。即以其月九日琢石于寺。鐫為巨室而移坐焉。江都縣令辛孝凱。崇信是投內(nèi)外通舍。解衣撤膳躬自指撝。弟子慧炳。以全身處乃架塔筑基增其華麗。仍建碑旌德于寺之門。秘書學(xué)士瑯耶王慎為文。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某,韶州資福寺詮禪師弟子。
事見《五燈會元》卷一五。
全粵詩·卷一九
釋某,韶州資福寺詮禪師弟子,為青原下七世。
事見宋釋普濟(jì)《五燈會元》卷一五。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曉聰(?
~一○三○),韶州曲江(今屬廣東韶關(guān))人,俗姓杜。
少依云門寺得度,周游荊楚,至洞山依詮禪師
真宗大中禪符三年(一○一○),嗣繼詮禪師。
仁宗天圣八年卒。
事見《禪林僧寶傳》卷一一。
一說為青原下九世,文殊真祥師法嗣(《五燈會元》卷一五)。
今錄偈、頌四首。
全粵詩·卷二一
釋曉聰(?
— 一○三○),俗姓杜,韶州曲江(今韶關(guān))人。
少依云門寺得度,周游荊楚,至洞山依詮禪師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一○一○),嗣繼詮禪師。
宋仁宗天圣八年卒。
事見釋惠洪《禪林僧寶傳》卷一一。
宋釋普濟(jì)《五燈會元》卷一五作青原下九世,文殊應(yīng)真禪師法嗣。
禪林僧寶傳·卷第十一
禪師名曉聰。
生杜氏。
韶州曲江人。
少依云門寺得度。
頭骨峣然。
一帔閱寒暑。
周游荊楚。
飫厭保社。
與眾作息。
無有識之者。
在云居時。
傳僧伽在維揚(yáng)。
于是禪者立問曰。
既是泗州僧伽。
因什么揚(yáng)州出現(xiàn)。
聰婆娑從旁來。
眾戲使對之。
聰曰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
眾目笑之。
蓮花峰祥庵主。
聞此語驚曰。
云門兒孫猶在耶。
夜敷坐具。
望云居拜之。
叢林遂知名。
至洞山依詮禪師。
大中祥符二年。
移住棲賢。
以聰繼席。
果嗣文殊應(yīng)天真禪師。
真見圓明密。
云門四世孫也。
聰見僧來有所問。
輒瞋目視之曰。
我擊虎術(shù)汝不會去。
一日自荷柴登山。
僧逆之問曰。
山上住。
為什么山下?lián)瘛?div id="8mvd3xn" class='inline' id='people_33857_2_39_comment'>
答曰山上也要柴燒。
云居舜老夫。
時年少。
聰使乞食鄂渚。
有居士問。
古鏡未磨時如何。
曰黑如漆。
曰磨后如何。
曰照天照地。
居士笑曰。
道人不自洞山來耶。
舜默慚。
馳歸舉似聰。
聰代前語曰。
此去漢陽不遠(yuǎn)。
代后語曰。
黃鶴樓前鸚鵡洲。
舜因悟其旨。
聰示眾曰。
一大藏教是個之字。
祖師西來是右字(或作手)。
作么生是正義。
良久曰。
天晴蓋卻屋。
趁閑打卻禾。
輸納王租了。
鼓腹自高歌。
手植萬松于東嶺。
而誦金剛般若經(jīng)。
山中人名其嶺。
曰金剛。
方植松。
而寶禪師至。
時親自五祖來。
聰問。
上嶺一句作么生道。
實曰。
氣急殺人。
聰拄钁呵曰。
從何得此隨語生解阿師。
見問上嶺。
便言氣急。
佛法卻成流布。
寶請代語。
聰曰。
何不道。
氣喘殺人。
逍遙問。
嶺在此。
金剛在什么處。
聰指曰。
此一株松。
是老僧親栽。
初比部郎中許公式。
出守南昌。
過蓮花峰。
聞祥公曰。
聰?shù)勒咴诮鳌?div id="ahh22rf" class='inline' id='people_33857_2_97_comment'>
試尋訪之。
此僧人天眼目也。
許公既至。
聞聰住山家風(fēng)。
作詩寄之曰。
語言渾不滯。
高躡祖師蹤。
夜坐連云石。
春栽帶雨松。
鏡分金殿燭。
山答月樓鐘。
有問西來意。
虛堂對遠(yuǎn)峰。
天圣八年六月八日示疾。
持不食七日。
集道俗曰。
法席當(dāng)令自寶住持。
因與門人敘透法身說偈曰。
參禪學(xué)道莫忙忙。
問透法身北斗藏。
余今老倒尪贏甚。
見人無力得商量。
唯有鋤頭知我道。
種松時復(fù)上金剛。
言卒而化。
又七日阇維。
得五色舍利。
塔于西阿。
贊曰。
聰答所問兩句耳。
而蓮華祥公。
便知是云門兒孫。
古人驗人。
何其明也如此。
予留洞山最久。
藏中有聰語要一卷。
載云水僧楚圓請益。
楊億大年百問語。
皆赴來機(jī)。
而意在句語之外。
圓即慈明也。
初受汾陽。
祝令更見聰。
故慈明參扣馀論。
尚獲見之。
嗚呼。
聰為蓮華峰汾陽所知。
則其人品要。
當(dāng)從玄沙。
棱道者輩中求也。
補(bǔ)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洞山曉聰禪師。
韶州曲江人。
生杜氏。
見文殊應(yīng)天真和尚。
初游廬山。
莫有知者。
時云居法席最盛。
師作燈頭。
聞僧眾談泗州僧伽。
近于揚(yáng)州出現(xiàn)。
有設(shè)問者曰。
既是泗州大圣。
為何向揚(yáng)州出現(xiàn)。
師曰。
君子愛財。
取之以道。
一眾大笑。
后僧。
舉似蓮華祥庵主。
主大驚曰。
云門兒孫猶在。
遙望云居拜之。
師名遂重叢林。
次依洞山詮禪師
為首座。
遷棲賢。
以師囑檀那及其眾。
眾從之。
請于州。
州從之。
以大中祥符三年。
師出世洞山。
上堂曰。
祖師西來。
特唱此事。
自是上座。
不薦所以。
從門入者。
不是家珍。
認(rèn)影迷頭。
豈非大錯。
既是祖師西來。
特唱此事。
又何必更對眾。
叨叨珍重。
師見僧來有所問。
輒瞋目視之曰。
我擊虎術(shù)汝不會去。
一日自荷柴登山。
僧逆之問曰。
山上住。
為何山下?lián)瘛?div id="kij2syo" class='inline' id='people_33857_3_51_comment'>
曰。
山上也要柴燒。
示眾曰。
一大藏教是個之字。
祖師西來是右字。
如何是正義。
良久曰。
天晴蓋卻屋。
趁閒打卻禾。
輸納王租了。
鼓腹自高歌。
師于山之東北。
手植松可萬。
松凡植一株。
坐誦金剛經(jīng)一卷。
自稱栽松比丘。
嶺名金剛嶺。
或間。
嶺在此。
金剛在何處。
師指曰。
此一株松。
是老僧親栽。
汾陽嘗謂慈明曰。
云門下兒孫。
我已遍參。
獨以未見聰為恨。
汝當(dāng)見之。
故慈明雖已罷參。
猶獲覲顏色而聞馀論矣。
師一曰不安。
上堂辭眾。
述透法身頌曰。
參禪學(xué)道莫茫茫。
問透法身北斗藏。
余今老倒尪羸甚。
見人無力得商量。
復(fù)曰。
法席當(dāng)令自寶住持。
言卒而化。
阇維得舍利。
塔于金剛嶺。
先是。
比部郎中許公式。
出守南昌。
過蓮華峰。
聞祥公曰。
聰?shù)勒摺?div id="hqhe87j" class='inline' id='people_33857_3_99_comment'>
在江西。
試尋訪之。
此僧人天眼目也。
許既至。
聞師住山家風(fēng)。
作詩寄之。
有夜坐連云石。
春栽帶雨松之句。
將訪之。
師已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