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姜特立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宗室?;兆诘谑俗印@鄯庑磐?。靖康之變,從欽宗至金營,金軍北撤時被攜北行,至慶源,亡匿真定境中,遣人向高宗奏請委總大軍,與諸寨鄉(xiāng)兵約日大舉。事為金人所知,急發(fā)兵攻陷諸寨,榛逃亡不知去向。一說后與徽宗同居五國城。
全宋詩
趙榛,徽宗第十八子。官慶陽昭化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傅,封信王(《宋史·宗室世系表》)。靖康之變,被金兵截留河北,隱于民間,改姓梁。后由慶源五馬山馬政迎歸,遂起義兵抗金。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聞趙構(gòu)即帝位于南京,遣馬擴(kuò)“詣行在(帝王離京都時駐留之地)請稟朝廷之命”,即除河外兵馬都元帥,但由于猜忌,下令河北義兵一人一騎不得渡河以南。后不知所終。事見《三朝北盟會編》卷一一五、一一六。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三九九四
趙榛,徽宗子。
初授建雄軍節(jié)度使,封福國公。
宣和末,改安達(dá)軍節(jié)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封平陽郡王。
靖康元年,授慶陽、昭化軍節(jié)度使,進(jìn)封信王。
后從徽宗北行,至慶源,亡匿真定境中。
馬廣、趙邦杰聚兵保五馬山砦,陰迎榛歸,奉以為主。
榛上手書,乞總大軍收復(fù)所失州縣,除河外兵馬都元帥。
為朝廷所疑。
諸砦為金人所陷,遁亡,不知所在。
見《宋史》卷二四六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7—1194 【介紹】: 宋常州無錫人,字延之,號遂初居士。高宗紹興十八年進(jìn)士。歷泰興令、秘書丞兼國史院編修、著作郎、給事中、禮部尚書。立朝敢言,守法不阿。工詩文,與楊萬里、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大家”。取孫綽《遂初賦》意,作“遂初堂”于九龍山下,藏書三萬余卷。作《遂初堂書目》,為我國最早版本目錄著作之一。卒謚文簡。有《遂初小稿》、《內(nèi)外制》,皆亡佚。清尤侗輯有《梁溪遺稿》。
全宋詩
尤袤(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延之,號遂初,無錫(今屬江蘇)人。
高宗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進(jìn)士(《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
三十一年,知泰興縣(《三朝北盟會編》卷二四○)。
孝宗隆興間注江陰軍教授,需次七年。
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除將作監(jiān)丞。
七年,遷秘書丞兼實錄院檢討(《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
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出知臺州(《嘉定赤城志》卷九),五年,提舉淮南東路常平(《誠齋集》卷七八《益齋藏書目序》),改江南東路。
八年,為江南西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宋會要輯稿》瑞異二之二五),遷轉(zhuǎn)運(yùn)使兼知隆興府。
十年,召為吏部員外郎兼太子侍講,十四年,遷太子左諭德,除太常少卿(《宋中興東宮官僚題名》)。
因論姜特立罷。
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起知婺州,改太平州,召除給事中,兼侍講。
四年,除禮部尚書兼侍讀(《止齋集》卷一二《正議大夫守給事中兼侍講尤袤除禮部尚書兼侍讀制》),五年卒,年六十八。
謚文簡。
有《遂初小稿》六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作《梁溪集》五十卷)等,已佚。
清康熙間尤侗收輯遺文,刊有《梁溪遺稿》二卷;民國尤桐續(xù)刊《梁溪遺稿詩鈔補(bǔ)編》。
事見《梁溪遺稿》卷首《家譜本傳》,《宋史》卷三八九有傳。
 尤袤詩,據(jù)《嘉定赤城志》、《咸淳毗陵志》等書所錄,合編為一卷。
詞學(xué)圖錄
尤袤(1127-1194) 字延之,號遂初。無錫(今屬江蘇)人。高宗紹興進(jìn)士,官至禮部尚書兼侍讀。謚文簡。《宋史》有傳。有《遂初小稿》60卷,已佚。清康熙間尤侗收輯遺文,刊有《梁溪遺稿》二卷,民國尤桐續(xù)刊《梁溪遺稿詩鈔補(bǔ)編》。
全宋文·卷四九九九
尤袤(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延之,號梁溪居士,又號遂初居士,常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紹興十八年進(jìn)士,歷官泰興令、江陰教授,召為將作監(jiān)簿,除秘書丞,遷著作郎。淳熙初出知臺州,提舉淮東、江東,遷江西漕兼知隆興府,除吏部郎官,遷太常少卿,權(quán)禮部侍郎兼直舍人院,奉祠。紹熙元年起知婺州,改太平州,召除給事中,擢禮部尚書,以疾乞致仕。紹熙五年卒,年六十八。有《遂初小稿》六十卷、《內(nèi)外制》三十卷,均佚。今存《梁溪遺稿》二卷、《遂初堂書目》一卷。見《宋史》卷三八九本傳,《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青州益都人。
為平陽王邸伴讀。
光宗即位,與姜特立皆以春坊舊人用事,恃恩無所忌憚。
官至忠州防御使、知閤門事。
較之特立頗廉勤。
紹熙中卒。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釴夫,字君鼎,號常庵(宋徐光溥《自號錄》)。
系宋宗室,生平不詳。
寧宗嘉泰二年(一二○二)姜特立歸麗水時,兩人曾有唱和。
今錄詩六首。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方達(dá)圣(?
~?
),臺灣縣人。
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生員,乾隆五年(1740)曾與邑舉人陳邦杰等呈請巡道修方志,乾隆二十年(1755)歲貢。
以下詩作據(jù)清修臺灣方志所引輯錄。
(余美玲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