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元太祖

相關(guān)人物:共 113 位
共 3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烝哉高后,肇迪丕基。
功與天合,配天以推。
薦時清旨,孔肅其儀。
來寧來燕,福祿綏之。
① 詩題 其下漸西本小字夾注云「案元史國語解改耶律文正之姓為移剌。」
澤民我愧無術(shù)略,且著詩鴻慰離索。
詩書滿載升金山(金山 其下漸西本小字夾注云「案東金山今興安嶺,在墨爾根布特哈呼倫貝爾一帶。西金山今阿爾泰山,在齋桑泊之西。公從太祖成吉思汗西征,專指西金山?!梗?/span>,弦歌不輟踰松漠。
世上元無真是非,安知今是而非昨。
連城美玉涅不緇,百鍊真金光愈爍。
已悟真如匪去來,自然胸次絕憂樂。
斷夢還同世事空,浮云恰似人情薄。
尚記吾山舊隱居,松風(fēng)蕭瑟松花落。
枕流漱石輕軒車,吟煙嘯月甘藜藿。
春山寂寂春溪深,蕭條庭戶堪羅雀。
而今不得安疏懶,自笑絳籠困雕鶚。
勉力龍庭上萬言,男兒志不忘溝壑。
① 詩題 其下漸西本小字夾注云「案陰山即西金山,過此則為斜米思干城。應(yīng)詳文正所作西游錄?!箵?jù)年譜,作于公元一二一九年。和丘處機詩自金山至陰山紀行韻。
陰山千里橫東西,秋聲浩浩鳴秋溪。
猿猱鴻鵠不能過,天兵百萬馳霜蹄(霜蹄 其下漸西本小字夾注云「案太祖成吉思汗由此用兵回部及印度?!梗?/span>。
萬頃松風(fēng)落松子,郁郁蒼蒼映流水。
天丁何事誇神威,天臺、羅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巒突兀何雄雄。
古來天險阻西域,人煙不與中原通。
細路縈紆斜復(fù)直,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風(fēng)蕭蕭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橋橫雁行,勝游奇觀真非常。
臨高俯視千萬仞,令人凜凜生恐惶。
百里鏡湖山頂上,旦暮云煙浮氣象。
山南山北多幽絕,幾派飛泉練千丈。
大河西注波無窮,千溪萬壑皆會同。
君成綺語壯奇誕,造物縮手神無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遙思山外屯邊兵,西風(fēng)冷徹征衣鐵。
⑴ 天丁 漸西本作「六丁」。
烏兔縱飛步,急于寒女梭。
扼狐名好在,得勝事如何
暮雨連芳草,秋風(fēng)捲素波。
戰(zhàn)塵如可洗,當與侍中過。
⑴ 文田案明永樂北征錄萬全城北入德勝口二十馀里上野狐嶺元張德輝邊堠紀行度扼胡嶺 金史地理志西京路撫州柔遠縣得勝口舊名北望濱大定二十年更
登高何處是燕然,極目關(guān)山塞草邊。
落日幾峰寒帶雪,西風(fēng)一雁冷橫天。
冬居冰谷賴酮酒,夜宿沙堤借草氈。
為向中州豪杰道,天涯如此過年年。
凍折瑤琴三兩弦,起來孤坐憶成連。
可堪此世成何事,了卻生平莫問天。
門外共傳三尺雪,帷中賴有四圍氈。
遙思千古功名輩,回首西風(fēng)不記年。
① 文田案大清一統(tǒng)志曰偏嶺在灤平縣西一百里當鞍匠屯之南為前偏嶺王曾行程錄過偏槍嶺即偏嶺也 國朝余寀塞程別紀曰十八盤嶺十里至偏嶺不難于上而難于下 元楊允孚灤京雜詠詩注過偏嶺北面不可洗頭不可梳冷極故也過此始有暖意素非高嶺寒氣止隔于此可怪也
浮游汗漫和南陔(淑仁母在黔南故有南陔之語),直指涼陘是九垓(吾與汗漫游于九垓之上見淮南子 文田案金史移刺子敬傳世宗將如涼陘 元史太祖本紀十年避暑桓州涼陘 王惲中堂事記灤河北沙草氄茂極利畜牧蓋金人駐夏金蓮涼陘一帶遼人曰王國崖者是也)。
偏嶺最饒秋色處,橫山不出冷云來。
未須白雁傳霜信,已早(去聲)黃花帶雪開
想得玉灤河北畔,有人獨上李陵臺。
⑴ 中秋夜雪可盈尺北中菊花每歲必期八月開徹
⑵ 土俗呼為李陵臺者在偏嶺東北百里李陵失利在無定河外意其好事者名其山為李陵臺也古有李陵臺在唐單于都護府金河縣界 文田案王惲中堂事記桓州故城西南四十里李陵故臺 明永樂北征錄發(fā)環(huán)州晚次李陵臺今名威虜驛 曹學(xué)佺輿地名勝志曰唐書地理志云中都護府有燕然山山上有李陵臺又謂之拂云堆矣
脩征蜀道錄每以二鼓為期方息中夜聞笛既覺想實錄事跡亦如夢寐愴然以為懷述此寫之
承天圣祖開天業(yè),四海為家盡臣妾。
規(guī)模宏遠古無比太祖封諸親王封域東盡東海西盡西海自古未有如此規(guī)模之宏遠也),統(tǒng)緒豈惟垂萬葉。
朅來海水不揚波,向見靈河已清澈(金大安元年河清上下數(shù)百里次年庚午我太祖皇帝經(jīng)略中原易乾鑿度曰圣人受命瑞應(yīng)先見于河河水清河清之徵太祖皇帝受命之符也)。
除天所覆樂心戴,愈見人情皆感切。
折沖猛銳盡陳力,骨鯁貞良咸就列。
恭行天罰攘攙槍,著就鯨鯢殊剪截。
列圣未出無名師,歷世彌光先圣烈。
推亡固存非一國,迷不知時非俊杰。
世許青野食前言(辛巳年宋主寧宗遣國信使茍夢玉通好乞和太祖皇帝許之敕宣差噶哈護封還其國辛卯冬太祖皇帝南征女真遣信使蘇巴爾罕等使宋青野原宗沔州統(tǒng)制張宣誘蘇巴爾罕殺之此其伐宋之端也 文田案蘇巴爾罕元史作搠不干原文亦當如此蓋元史所據(jù)元實錄即雙溪所撰必?zé)o異文也此館臣改本 又案太祖崩于丁亥至辛卯則太宗在位數(shù)年矣祖字當作宗),不若犬偷及鼠竊。
誣天復(fù)敢拘行人,妄專狙詐誇明哲。
國猶攝生貴處順,水背流時源易竭。
即今日削盡疆場,其勢得無憂迫脅。
若然仍不畏天威,曷異螳螂怒當轍。
未知其可將蠻觸,相與區(qū)區(qū)較優(yōu)劣。
武王問罪揮天戈,徵發(fā)諸軍自崙碣。
翠華遙下五云來,輒報錦城氛祲滅(方入蜀便告云頂之捷)
扈蹕貔貅三十萬,爭欲先驅(qū)埽妖孽。
搏熊攫豹捷飛猱(諸軍緣蜀道搏熊豹捷猿猱輸之和林),赴險蹈虛矜膽決。
紛馳傳檄啟途使,英蕩輔之龍虎節(jié)。
懸崖萬仞入云端,前馬不行應(yīng)氣攝。
虹梁縹緲駕層霄,高興動人殊可悅。
若非由蜀道登天,豈與飛仙得相接。
騰傾湍瀑翻驚濤,怒震橫流還送折。
千巖萬壑殷晴雷,捲起千堆萬堆雪。
飛閣尤非地上行,劍門呼似天中裂。
壁立千尋冷翠屏,碧霞城擁清都闕。
振衣直上玉女臺,下視煙塵望吳越。
五丁碎徙青黛山,萬簇蠶叢(一作簇)亂堆疊。
金城雖包裹全蜀,勝負莫非由勇怯。
孰云無所騁驍騎,閉口勢何勞捕舌
天衷應(yīng)未誘蚩萌,堪嘆顓蒙與天絕(劍門苦竹隘招之不降遂殺之)。
寧知皇化如時雨,欲濟迷津作舟楫。
會聞蓬閬朝真仙(蓬閬等州皆納土降),簞食壺漿盡迎謁。
紛紛諸將無虛日,爭奏歸明爭獻捷。
旌門敕樹受降旌,異致窮民遂安帖。
莫如天欲降何如,英猷一旦為虛設(shè)。
無雷東陊孤山峰(御營東山無雷傾地),驚風(fēng)西捲旂桿折(御營西軍風(fēng)折旂桿)。
龍橋忽焉悉中圮(攻釣魚山上下浮橋遽中圮),夔鼓鼛然尋亦歇。
忍令飛駕鼎湖龍,持拔龍髯墮塵劫(列仙傳丁約曰儒謂之世釋謂之劫)。
笛聲喚得夢回來,梅梢猶印西窗月。
⑴ 后戊戌年七月嘿密什等百人使宋竟拘留不遣
⑵ 興利州至三泉縣橋閣共一萬九千三百十八閒護險編欄共四萬七千一百零三十四閒
⑶ 飛仙嶺相傳徐佐卿化鶴跧泊之地故名飛仙上有閣道百馀閒即入蜀路
⑷ 劍州劍門縣在北東五十里酈元水經(jīng)注曰大劍戍至小劍戍三十里飛閣相通謂之閣道
⑸ 時得宋蠟丸書云云雖驍騎萬群安所用之
⑹ 時旌門外敕樹受降旌凡降者于其下待詔優(yōu)恤
⑺ 大駕戰(zhàn)鼓初聞數(shù)十里之外后雖三數(shù)不聞
金崇慶閒添壽榮祿領(lǐng)驍果駐京畿為聲援聞圣朝太祖皇帝圍守西京(文田案元史太祖本紀七年春帝破昌桓撫等州秋圍西京金元帥左都監(jiān)奧屯襄率師來援帝遣兵誘至密谷口逆擊之盡殪復(fù)攻西京)東海遂命添壽將諸路兵八十馀萬號稱百萬援之仍賜手詔曰今悉國力當清北方次密谷口時太祖皇帝親率大軍先以前騎三千嘗之大軍繼至未鼓敵潰全軍覆沒
命驍銳,為聲援,選步騎,發(fā)畿甸。
號稱一百萬,一一皆精鍊。
旌旗虹亂渡桑乾,絢野如花陳組練。
移圍布陳密谷口,吞敵出奇將伺便。
前拒避賈勇,中堅已受戰(zhàn)。
天兵震天威,不異弄雷電。
先驅(qū)游擊隊,勢若風(fēng)云變(兵有風(fēng)陣云陣)
雕鶚橫秋空,奮翼鷙雞犬。
斯須跆(音臺)藉盡八九,終了不曾還一箭。
永安宮,大安殿,方待凱旋回賜宴。
唯有孤臣鬢成雪,緣底眉頭殊不展。
智謀士見未然事,竊嘆終皆非所辯。
堪憐當日金源氏,誰編良將忠臣傳
⑴ 參政孟鑄數(shù)上書言北方必稱兵胡沙虎必變
⑵ 金源氏實錄孟參政鑄無傳添壽榮祿有傳
① 文田案元史本紀太祖六年敗金將定薛于野狐嶺
太祖皇帝未始輕出無名之帥太祖皇帝伯父錫巴哈汗為女真所害(文田案元史太祖元年本紀初金殺帝宗親咸補海??干帝欲復(fù)讎乃定議致討云云咸補海與錫巴哈為聲轉(zhuǎn)即此事也元秘史作俺巴孩)南伐中原此其辭也前戰(zhàn)扼狐嶺下敵之精銳盡于是役
龍旂天上來,神兵落天闕。
問罪下中原,先有扼狐捷。
勍敵四十萬,一何爭勇決。
沖鋒競突刃,奮不待成列。
矢雨注,鼓雷疊,長兵盡,短兵接。
勢霆擊,天柱折,聲海振,地維絕。
烈日照雪霜,幾何不殄滅。
若是數(shù)百陳,然后成帝業(yè)。
信道守天元不易,圣統(tǒng)在垂千萬葉。
敢忘開國緬良難,太祖新征戰(zhàn)時節(jié)。
共 3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