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詠

相關(guān)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孫知微 朝代:后蜀至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眉州彭山人,字太古。
師釋令宗。
善畫佛道像,尤長于龍水。
后蜀時隱居青城山。
太宗淳化中張詠鎮(zhèn)蜀,慕其畫而終不可致。
還朝,知微始以畫贈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成都華陽人,字渭父,一作渭卿,自號谷子。
太宗淳化三年進士。
以學(xué)行為鄉(xiāng)里所稱。
甚得張詠器重。
累官知滎州。
神宗熙寧中致仕。
卒年八十七,一作九十。
有《孔子弟子傳贊》、《道德經(jīng)疏》、《張乖崖語錄》、《谷子》及歌詩雜文。
全宋詩
李畋,字渭卿,號谷子,華陽(今四川成都)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進士(《宋代蜀文輯存作者考》),授恒寧主簿。仁宗天圣元年(一○二三)以大理寺丞知泉州惠安縣(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六),遷知榮州。年九十卒。事見《澠水燕談錄》卷七。有歌詩雜文七十卷,《宋史·藝文志》著錄《李畋集》十卷,均佚。
全宋文·卷一八九
李畋,字渭卿,自號谷子,華陽(今四川成都)人。
以學(xué)行為鄉(xiāng)里所稱。
知州張詠敦勉蜀士就舉,畋遂登淳化三年進士第。
歷授恒寧主簿,國子監(jiān)說書。
天圣初以大理丞知泉州惠安縣。
終知榮州。
熙寧中致仕歸,卒年九十。
有《孔子弟子傳贊》六十卷、《張乖崖語錄》二卷、《道德經(jīng)疏》二十卷、《谷子》三十卷、《該聞錄》十卷(存一卷)、歌詩雜文七十卷等。
見《澠水燕談錄》卷六,《郡齋讀書志·后志》卷二,《宋史·藝文志》,雍正《福建通志》卷三○。
又《宋史翼》卷二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惠州河源人,徙居增城。字并奭。太宗端拱二年進士。召試館職,除校書郎。張泳帥蜀,辟知魏城。運米以濟饑民,發(fā)藥以療疾疫,立鄉(xiāng)校,課農(nóng)桑,俗為之變。真宗咸平中辟知綿竹,卒于官。
全宋詩
古成之,字亞奭,或稱紫虛先生(清康熙《羅浮山志》卷五),惠州河源(今屬廣東)人。
五代末避地增城(今屬廣東),嘗結(jié)廬羅浮山。
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進士。
淳化三年(九九二),除秘書省校書郎。
張詠知益州,辟知魏城。
真宗咸平五年(一○○二),再辟綿竹令。
卒于官。
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一三有傳。
清光緒間,其裔孫輯成《倡南拾馀詩跡》一卷,并附偽托之降鸞詩。
今錄七首。
全粵詩·卷二一
古成之,字亞奭,人稱紫虛先生。
本惠州河源人,五代末避地寄籍增城。
結(jié)廬羅浮山,力學(xué)不倦,淹通群籍。
宋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赴禮部試,有司奏以梁灝第一,成之第二。
妒者忌嶺南人居其上,暗投啞藥于食,邀成之夜飲。
次日臚唱,成之喑不能應(yīng),遂落第,而略無憾色,人服其量。
端拱二年(九八九)成進士。
初授真定府元氏縣尉,改青州益都知縣,為政以惠愛為本。
淳化三年(九九二)召試館職,授秘書省校書郎。
張詠薦,出知綿州魏城縣。
宋真宗咸平五年(一○○二),知漢州綿竹縣,卒于任。
有《古成之集》,已佚。
明黃佐《廣州人物傳》卷五、清王駒修康熙二十八年刊《河源縣志》卷六有傳。
今存詩七首。
全宋文·卷一七二
古成之,字亞奭,廣州增城(今廣東增城)人。
端拱二年進士,調(diào)元氏尉,改知益都。
淳化末李順起于蜀中,知益州張詠辟知綿州魏城。
咸平三年除校書郎。
五年,再知益州,復(fù)以成之為綿竹令,均有治績,未幾卒于官。
成之簡靜好學(xué),博覽群籍,文章冠嶺南,尤工于詩,有集三卷。
見《永樂大典》卷一○八九九引《惠州府惠陽志》,《宋史》卷二○八《藝文志》四,雍正《廣東通志》卷三一、四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建陽人,字大年。
阮思道子。
真宗咸平間進士。
知劍州,為張詠所知,薦于朝。
官終殿中丞。
全宋文·卷二○九
阮昌齡,字大年,建州建陽(今福建建陽)人。
年十七試《海不揚波賦》,楊億稱其奇才。
咸平元年登進士甲科。
景德中仕于蜀,有異政,為張詠所知。
得代徒行北歸,貽以所乘,仍薦于朝,除殿中丞。
大中祥符三年八月知明州鄞縣。
四年六月遷太常博士,在任致仕。
見《寶慶四明志》卷一八,《萬姓統(tǒng)譜》卷八一,雍正《福建通志》卷三三、四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青州人,字逸巖。
隱居不仕。
相傳少與張詠同學(xué)。
既顯,訪之三十余年不遇。
真宗時,知陳州,乃來謁,謂將死,特來相辭。
后一月,果卒。
全宋詩
傅霖,一作傅嵓(《知不足齋叢書》本《侯鯖錄》卷六),青州(今屬山東)人。
少與張詠同學(xué),終生隱居不仕,時稱傅逸人。
事見《侯鯖錄》卷六《苕溪漁隱叢話》卷二五。
今錄詩二首。
張希顏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
真宗時知萍鄉(xiāng)縣,有善政。
殿直范延貴過其境,薦于張詠,稱為“好官員”。
即日并薦于朝。
后為發(fā)運使,延貴為閤門祗候,皆號能吏。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況,天水(今屬甘肅)人。
進士及第(《乖崖》卷八《送趙況進士謁李員外序》)。
真宗時通判宿州(《武夷新集》卷四《史館趙祠部況通判宿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曹州濟陰人,字慶之。
登進士第。
歷池州推官,通判大名府。
太宗召為秘書丞、江南轉(zhuǎn)運副使,累擢樞密直學(xué)士。
張詠知益州,在郡五年,遵條教,蜀人便之。
進兵部侍郎、參知政事。
仁宗時拜兵部尚書。
素與丁謂善,謂貶,中正營救,坐貶。
后遷禮部尚書。
卒年六十余。
謚康懿。
全宋文·卷二七○
任中正(?——一○二六),字慶之,曹州濟陰(今山東曹縣)人。進士及第,為池州推官,歷通判邵州、濮州、大名府,召為秘書丞、江南轉(zhuǎn)運副使,擢監(jiān)察御史、兩浙轉(zhuǎn)運使,判三司憑由司,出為荊湖轉(zhuǎn)運使,歷知梓州、益州、并州,權(quán)知開封府。大中祥符九年拜樞密副使,再進兵部侍郎、參知政事。仁宗即位,以營救丁謂,降知鄆州,徙曹州。天圣四年八月卒,謚康懿。見《宋史》卷二八八本傳,《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四。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及,字之元,成都(今屬四川)人。真宗景德二年(一○○五)進士(清嘉慶《成都縣志》卷四),曾知臨邛(清雍正《四川通志》卷七)。仁宗朝領(lǐng)三司鹽鐵,出為淮南轉(zhuǎn)運使(《宋詩紀(jì)事》卷七)。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三二四
張及,字之元,華陽(今四川成都)人。
第進士,官殿中丞,出為武功、臨邛二縣令。
天禧初官太常博士、監(jiān)察御史,二年八月出監(jiān)高郵軍稅。
歷官侍御史、判三司鹽鐵勾院,乾興初兼發(fā)遣祠部,出為淮南轉(zhuǎn)運使。
張詠《送進士張及赴舉序》(《乖崖》卷八),《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三之二○,《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九二、九九。
王欲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一一○
王欲,元豐三年為新淦州軍事推官、承務(wù)郎、試秘書省校書郎、權(quán)知崇陽縣事。
見《張乖崖事文錄》卷三,同治《崇陽縣志》卷六。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