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072—1128 【介紹】: 宋溫州瑞安人,字少伊,世稱橫塘先生。從程頤學(xué)。哲宗紹圣元年進士?;兆谛土?,召授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請削三公權(quán),忤時相王黼;又論童貫不可用;言和買、和糴、鹽法害民;奏免江浙茶鹽比較之法。旋遭斥逐。欽宗即位,以左正言召,進中書舍人,旋因言落職。高宗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為權(quán)相黃潛善等譖罷,以資政殿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至京口卒。謚忠簡。有《橫塘集》。全宋詩
全宋文·卷三○八五許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溫州瑞安(今屬浙江)人。早年縱學(xué)程頤,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進士。徽宗大觀中為敕令所刪定官。久之,除通判大名府,未行,改逮判福州。后奉祠館。宣和二年(一一二○),除殿中侍史。以忤王黼去官。欽宗嗣位,以左正言召,避親嫌改太常少卿,兼太子論德,旋試中書舍人。以為李光等辨白,罷與宮祠。高宗即位,除御史中丞,拜尚書右丞。為黃潛善等排沮,罷為資政殿大學(xué)士、提舉杭州洞霄宮。至京口,得暍疾卒,年五十七。謚忠簡。有《橫塘集》三十卷,已佚。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橫塘集》二十卷,其中詩六卷。事見《斐然集》卷二六《許公墓志銘》,《宋史》卷三六三有傳。 許景衡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橫塘集》為底本,校以瑞安孫氏《永嘉叢書》所收《橫塘集》(簡稱永嘉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許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溫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登紹圣元年進士第。宣和六年,為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欽宗時,遷中書舍人。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進尚書右丞。黃潛善等惡其異己,譖罷為資政殿學(xué)士、提舉杭州洞霄宮。二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景衡得程頤之學(xué),學(xué)者稱橫塘先生。有《橫塘集》?!?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三有傳,又見《斐然集》卷二六《許公墓志銘》等。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明州慈溪人,字穎彥?;兆谡投晟仙峒暗凇v仕徽、欽、高宗三朝,建炎中累遷檢正中書門下省諸房公事。立朝敢言,與宰相議論不合,引疾求去,主管崇道觀。從楊時學(xué),旁搜遠(yuǎn)紹,不趨時好,文辭俊邁宏遠(yuǎn)。有《磨衲集》。全宋詩
全宋文·卷三一三二王庭秀(?~一一三六),字穎彥,先世居鄞,父徙慈溪(今浙江慈溪東南)。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登上舍第。歷樂壽尉,泗州、隨州教授。以李光薦為御史臺檢法官。金人扶掖張邦昌稱帝,致仕。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為監(jiān)察御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八)。三年,為殿中侍御史(同上書卷二一)。出知筠州。紹興三年(一一三三),為吏部員外郎,守尚書左司員外郎(同上書卷六二、六三)。因與宰相黃潛善議多不合,主管江州太平觀。歸老于鄉(xiāng)。六年,卒(同上書卷一○四)。有《相山集》(《延祐四明志》卷四)、《航海記》、《磨衲集》(《甬上耆舊傳》卷二)等,已佚。《乾道四明志》卷二有傳。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生卒】:1077—1136 【介紹】: 宋僧。和州含山人。十五歲得度受具。后五年,謁長蘆信禪師,得其大略。又謁圓悟于夾山,言下得悟。初主彰教,尋遷住平江虎丘寺,大振臨濟之風(fēng)。全宋詩
釋紹?。ㄒ弧鹌咂摺灰蝗?,和州含山(今屬安徽)人。九歲出家,十五歲削發(fā),二十歲遇長蘆凈照禪師。復(fù)謁寶峰湛堂準(zhǔn)禪師、黃龍死心禪師。得法于圓悟克勤禪師。初住和州開圣禪院,后主彰教寺,遷住平江府虎丘寺。為南岳下十五世。高宗紹興六年卒,年六十。事見徐林撰塔銘(《續(xù)藏經(jīng)·虎丘紹隆禪師語錄》附),《嘉泰普燈錄》卷一四、《五燈會元》卷一九、《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一二有傳。今錄詩三十二首。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三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二禪師和之含山人也。名紹隆。機投佛果勤禪師。出世開圣。次遷彰教。果還□移居虎丘。時佛果門賢雖有妙喜輩。尚庵居。楚吳衲子惟趨虎丘。故虎丘法筵之盛。無異佛果之住蔣山也。師凡見學(xué)流。必以湛堂死心諸宗匠而龜鏡之。蓋師初為大僧。輒知有于長蘆信公。言下因慕。佛果老人造夾山。而道繇寶峰。見器于湛堂。又過黃龍。抗機于死心。抵夾山。適佛果移道林。師從其行。佛果問曰。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豎拳云見么。對曰見。曰頭上安頭。師脫然契證。佛果復(fù)召曰。見個甚么。師曰。竹密不妨流水過。佛果深肯之。于是二十載。侍從于果。而隆睡虎之名。飫驚叢社矣。宣和間。辭歸省親。因住褒禪山。靖康改元。領(lǐng)開圣。為建炎之?dāng)_。退隱銅峰。尚書李公光。起師居彰教。間有老宿。聞而笑曰。瞌睡虎今插翅矣。紹興癸丑。遷平江之虎丘。虎丘為南國衣冠之藪。懷香請益外。掀禪床喝。大眾之輩。騰騰不絕。僧問。為國開堂一句作么生道。師曰。一愿皇帝萬壽。二愿重臣千秋。曰秖如生佛未興時一著。落在甚么處。師曰。吾常于此切。曰官不容針。更借一問時如何。師曰。據(jù)虎頭收虎尾。曰中間事作么生。師曰。草繩自縛漢。曰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師曰。幾行巖下路。少見白頭人。問九旬禁足意旨如何。師曰。理長即就。曰秖如六根不具底人。還禁得也無。師曰。穿過鼻孔。曰學(xué)人小出大遇。師曰。降將不斬。曰恁么則和尚放某甲逐便也。師曰。停囚長智。問如何是大道真源。師曰。和泥合水。曰便恁么去時如何。師曰。截斷草鞋跟。問古人到者里因甚么不肯住。師曰。老僧也恁么。曰忽然一刀兩段時如何。師曰。平地神仙。問如何是截鐵之言。師曰。滿口含霜。曰何必如此。師曰。阇黎又作么生。曰痛領(lǐng)一問。師曰。也須吐卻。諸方以師之機。類于五祖。其上堂曰。凡有展托。盡落今時。不展不托。墮坑落塹。直饒風(fēng)吹不入。水灑不著。簡點將來。自救不了。豈不見道。直似寒潭月影。靜夜鐘聲。隨扣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猶是生死岸頭事。拈拄杖一劃云。劃斷古人多年葛藤。點頭石。不覺拊掌大笑。且道。笑個甚么。腦后見腮。莫與往來。又曰。目前無法。萬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難辨。不是目前法。觸處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離見聞覺知。雖然如是。也須踏著它向上關(guān)棙子始得。所以道。羅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佛祖不安排。至今無處所。如是則不勞斂念。樓閣門開。寸步不移。百城俱到。還委悉么。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諸方又以師語類于白云。白云端和尚嘗立祖堂。昭享先澤師追繹其事。圖其像而安奉之。故有語曰。天子之廟九。諸候之廟七。況金輪世譜。寧甘草草飲水。遽昧其源。于義安乎。于是叢林咸遵行焉。師前后據(jù)室。嚴(yán)展化儀。不以獅乳。暴迸非器。所以得法于師者。氣宇如王。丙辰五月。佛果訃始至。師乃白眾曰。當(dāng)以第一座宗達。承虎丘院事。復(fù)索筆書最后法語。儼然化去。壽六十。坐四十五夏。塔于本山。有門人應(yīng)庵華禪師。
釋紹隆,合山人也。年九歲辭親,投佛慧院,六年得度,受具足戒,精研律部五夏,而后游方。首訪長蘆信,得其大略而已。一日,見有僧傳圓悟勤語錄,隆讀之,歡曰:“想酢生液,雖未得澆腸沃胃,要且使人慶快,但恨未聆謦咳耳。”遂至寶峰,依湛堂。次見黃龍死心,然后參圓悟于夾山。一日,入室,圓悟問曰:“見見之時,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悟忽舉拳曰:“還見么?”隆曰:“見。”悟曰:“頭上安頭。”隆聞,脫然契證。悟曰:“見個什么?”隆對曰:“竹密不妨流水過。”悟首肯之,俾掌藏錀。有僧問于圓悟,曰:“隆藏主其柔易若此,烏能為哉?”悟笑曰:“瞌睡虎耳。”后因圓悟回蜀,隆乃住邑之城西開圣。宋建炎間,結(jié)廬于桐峰之下,郡守李光延居彰教。次遷虎邱,道大顯著。嘗登座云:“此柱杖一劃,劃斷生法師多年葛藤,有人于此著眼,知前阿師住此山者都從一鼻孔出氣,庶不負(fù)點頭石,拊掌一笑也。”因追繹白云端立祖堂故事,乃曰:“為人之后,不能躬行遺訓(xùn),于義安乎?”遂圖像奉安,題贊其上。達摩贊曰:“闔國人難挽,西攜只履歸。只應(yīng)熊耳月,千古冷光輝。”百丈贊曰:“迅雷吼破澄潭月,當(dāng)下曾經(jīng)三日聾。去郤膏肓必死疾,叢林從此有家風(fēng)。”開山明教大師贊曰:“春至百花觸處開,幽香旖旎襲人來。臨風(fēng)無限深深意,聲色堆中絕點埃。”蓋白云以百丈海禪師創(chuàng)建禪規(guī)之功,宜配享達摩,可謂知本矣。隆既為贊,且發(fā)明其道,亦為知禮者歟。紹興六年丙辰示微恙,白眾曰:“當(dāng)以首座宗達承院事。”索筆,大書伽陀曰:“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所以佛法,無有剩語。”加趺而逝,年六十,夏四十五,塔于寺之西南隅。司農(nóng)少卿徐林銘曰:“于穆初祖,一花東土。讖至馬駒,益昭益著。派衍而蕃,實惟圓悟。圓悟得師,如馬之縶。大座虎丘,雷動云騖。臨濟中興,楊岐再住。只履忽西,聿嚴(yán)龕墓。有神在天,來訶來護。咨爾后昆,展轉(zhuǎn)流布。”后一百七十四年,當(dāng)元至大二年歲在己酉,吳興趙孟頫重書,住山壽永立石。
人物簡介
【生卒】:?—1137 【介紹】: 宋福州人,字柔直?;兆谡臀迥赀M士。宣和元年,館蔡京家,教其子弟,謂京子弟曰:“天下被而翁破壞至此,汝曹惟有善走,庶可逃死?!本┘匆娖鋯栍?,因勸京亟引老成忠義之士,并以楊時薦。高宗紹興元年知興化軍,改知南劍州,遷福建路轉(zhuǎn)運判官,參與平定范汝為。后知虔州,進秘閣修撰,未幾卒。全宋詩
全宋文·卷三一四五
張觷(?——一一三八),字柔直,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政和五年進士。為小官,不與世詭隨。蔡京延為子弟師,勸京亟引耆德老成,以保宗廟社稷,并以楊時薦。紹興初知南劍州,遷福建路轉(zhuǎn)運判官,入為尚書考功員外郎、左司員外郎兼修政局檢討官,出知岳州。紹興五年直秘閣,后以直徽猷閣知鼎州。紹興七年以直龍圖閣知處州、虔州,蕩平范汝為馀部,進秘閣修撰。紹興八年卒。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九、五一、五八、八二、九一、九八、一○九、一一二、一二○,《宋史》卷三七九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081—1159 【介紹】: 宋洛陽人,字希真,號巖壑,世稱洛川先生。初以布衣負(fù)重望,屢辭徵召。高宗紹興二年,應(yīng)召為迪功郎,賜進士出身。歷秘書省正字、浙東提刑。因與主戰(zhàn)派李光來往,被罷官,寓居嘉禾。晚年受秦檜籠絡(luò),除鴻臚少卿,為時論所譏。檜死,廢黜。善畫山水,工詩詞及樂府。有《樵歌》。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據(jù)朱敦儒跋唐太宗賜韓王嘉《蘭亭帖》“紹興十六年時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號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陽)人。欽宗靖康初召授學(xué)官,辭歸。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紹興三年(一一三三),特補迪功郎(同上書卷六八)。五年,賜進士出身,守秘書省正字(同上書卷九六)。六年,兼權(quán)兵部郎中(同上書卷一○六)。通判臨安府。八年,為樞密行府咨議參軍(同上書卷一一九)。十四年,提點兩浙東路刑獄,十六年罷,十九年致仕(同上書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檜推挽,起除鴻臚少卿,檜死依舊致仕(同上書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書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說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間,享年百歲左右(今人劉揚忠《關(guān)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詩文》一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獵較集》若干卷(《后村詩話》續(xù)集卷四)、《朱敦儒陳淵集》二十六卷(《宋史·藝文志》),均佚;今存詞集《樵歌》三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五有傳。今錄詩九首。詞學(xué)圖錄
朱敦儒(1081-1159) 字希真,號巖壑。洛陽人。有詞集《樵歌》三卷。全宋文·卷三五○三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字希真,號巖壑老人,時稱洛川先生,河南府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志行高潔,雖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嘗數(shù)召而不就。紹興初,召為迪功郎。賜對,賜進士出身,守秘書省正字。六年,改左奉郎,兼權(quán)兵部郎中。歷通判臨安府、樞密行府咨議參軍,除秘書郎,改都官員外郎。十四年,除兩浙東路提刑。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守本官致仕。二十五年召對,落致仕,授鴻臚少卿,尋依前致仕。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九。工詩詞,著有《巖壑老人詩文集》、《獵較集》、《朱敦儒陳淵集》二十六卷、《樵歌》三卷(存)。《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087—1152 【介紹】: 宋饒州浮梁人,字伯寓,號愚翁?;兆谡土晟仙嵩嚨谝弧J宗即位,拜左正言,極言時弊,請黜免徐處仁、吳敏、唐恪等。高宗即位,遷給事中,疏言皆切時務(wù)。進兵部尚書。因議論宋金關(guān)系不專主和,為秦檜所忌,出知信州,旋稱疾提舉宮觀。有《論語說》、《周禮儀》、《飽山集》等。全宋詩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宇,號愚翁,饒州浮梁(今屬江西)人?;兆谡土辏ㄒ灰灰涣仙嵩嚨谝?,累官校書郎。欽宗時除左右正言。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提點江東刑獄。二年,拜給事中,再度出復(fù)。四年,知撫州。歷知嚴(yán)州,宣州。十二年,除兵部侍郎兼侍讀。十三年,拜兵部尚書,為秦檜所忌,出知信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四九、一五○),稱疾請祠,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有《飽山集》六十卷,已佚。事見《新安文獻志》卷七八胡銓《程公墓志銘》,《宋史》卷三八一有傳,今錄詩四首。全宋文·卷三八八六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縣,號愚翁,饒州浮梁(今屬江西景德鎮(zhèn))人。政和六年上舍試第一,授承事郎、太學(xué)博士。欽宗時除右正言,極言時病。高宗即位,召為太府少卿,遷給事中兼侍講。出知撫州,提舉宮觀。復(fù)入兼侍讀,除兵部尚書。秦檜忌之,改龍圖閣學(xué)士、知信州。復(fù)提舉宮觀。坐通書李光,降朝議大夫。紹興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著有《論語說》、《論語集解》、《周禮義》、《尚書說》、《諫垣論疏》、《奏議》、《黃門忠告》、《經(jīng)筵講讀》、《三朝對語》、《資善堂口義》、《飽山集》等。見胡銓《宋龍圖閣學(xué)士左中奉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觀廣平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四百戶贈左通奉大夫程公瑀墓志銘》(《新安文獻志》卷七八。簡稱《程瑀墓志銘》),《宋史》卷三八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088—1152 【介紹】: 宋杭州馀杭人,字伯壽。徽宗政和五年進士。紹興中,累拜監(jiān)察御史,歷右諫議大夫、御史中丞。迎望秦檜風(fēng)旨,彈劾異己趙鼎、李光等人,又與羅汝楫交章論岳飛罪。及察飛冤,勸檜勿無故殺一大將,因忤檜意。以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為報謝使赴金。使還,檜諷萬俟卨論其私于岳飛,責(zé)授秘書少監(jiān)、徽州居住。召復(fù)用再使金。奉祠卒。
何鑄(一○八八~一一五二),字伯壽,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進士。歷官州縣。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入為諸王宮大小學(xué)教授(《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四)。累遷御史中丞。十一年,除簽書樞密院事,充金國報謝使(《宋會要輯稿》職官五一之一四)。因嘗辨岳飛之冤,為秦檜所忌,十二年,提舉江州太平觀,又責(zé)徽州居?。ㄍ蠒毠偎牧?、七八之四二)二十二年卒(《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六三)。年六十五。《宋史》卷三八○有傳。全宋文·卷三九二三
何鑄(一○八八——一一五二),字伯壽,杭州馀杭(今屬浙江杭州)人。政和五年進士及第,歷官州縣,入為諸王宮大小學(xué)教授。紹興七年,主管臺州崇道觀。九年,拜監(jiān)察御史,尋遷殿中侍御史。十年,試右諫議大夫,進御史中丞。十一年,遷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十二年,權(quán)參知政事,尋罷,提舉江州太平觀。又責(zé)授秘書少監(jiān),徽州居住。十六年,復(fù)左朝奉大夫、知溫州,尋復(fù)端明殿學(xué)士,提舉萬壽觀兼侍讀。十七年,再使金還,遷資政殿學(xué)士,知徽州。十七年,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二十二年卒,年六十五。謚通惠,改謚恭敏。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四二、一四六、一四七、一五五、一五六、一六三,《宋史》卷三八○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