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溫若春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印原。
字古先。
相州藤氏子。
藤為國中貴族。
師生有異徵。
垂髫時。
輒刻木為佛陀像。
持以印空。
人異之。
十三剃發(fā)受具戒。
遍歷諸師戶庭。
咸無所證入。
乃嘅然嘆曰。
中夏乃佛法淵藪。
盍往求之乎。
于是。
絕鯨波之險。
奮然南游。
初參無見頂公于天臺華頂。
公語之曰。
汝緣不在此。
中峰本公。
現(xiàn)說法杭之天目山。
爐韛正赤。
此真汝導(dǎo)師。
宜急行。
師即蓬累而出。
往見中峰。
中峰一見。
遽命給侍左右。
屢呈見解。
輒遭呵斥。
退而涕泣。
至于飲食皆廢。
中峰憐其誠懇。
乃謂之曰。
此心包羅萬象。
迷則生死。
悟則涅槃。
生死之迷。
固是未易驅(qū)斥。
涅槃之悟。
猶是入眼金塵。
當知般若如大火聚。
近之則焦頭爛額。
唯存不退轉(zhuǎn)一念。
生與同生。
死與同死。
自然與道相符脫。
使未悟之際。
千釋迦。
萬慈氏。
傾出四大海水。
入汝耳根。
總是虛妄塵勞。
皆非究竟之事也。
師聞遍身汗下。
益厲精猛積之之久。
忽有所省。
現(xiàn)前境界。
一白無際。
中峰印之。
復(fù)見諸大老。
皆無異詞。
會清拙澄公。
將入日本建立法幢。
師送至四明。
澄公曰。
子能同歸。
以輔成我乎。
師曰。
云水之蹤。
無住無心。
何不可之有。
即攝衣升舟。
其后澄公能化行于遐邇者。
皆師之力也。
然瓣香酬法乳。
的歸之中峰。
師化大行。
專以流通大法。
建立梵宮為事。
若丹州之愿勝。
津州之保壽。
江州之普門。
信州之盛典。
房州之天寧。
皆郁然成大蘭若。
而建長之西。
復(fù)創(chuàng)廣德庵。
命其徒守之。
如慧林。
等持。
真如。
萬壽。
凈智。
皆師受請弘化之剎。
勞績之見不與焉。
年度比丘千馀人。
非所度而受法稱弟子者。
不與焉。
師臨眾端嚴。
見者若未易親。
及聞其誨者。
溫若春陽。
莫不悅服而去。
人有來求法語偈頌者。
濡毫之頃。
翩翩數(shù)百言。
曾不經(jīng)意。
皆契合真如。
師不自以為是也。
取語錄并外集。
投火中曰。
吾祖不立文字。
留此糟粕何為。
門人欲畫師像。
預(yù)索贊語。
師作一圓相。
題其上曰。
妙相圓明。
如如不動。
觸處相逢。
是何面孔。
其方便為人皆類此。
甲寅春正月。
坐化于長壽院。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八
釋印原,字古先,姓藤氏,日本國人也。世居相州,為國貴族。生有異徵,垂髫時,輒刻木為佛陀像,持以印空。父奇之曰:“是兒于菩提有緣,宜使之離俗,學(xué)究竟法?!备Π藲q,歸桃溪悟公,執(zhí)童子役。年十三,即剃發(fā),受具足戒。自時厥后,遍歷諸師戶庭,無所證入。乃慨然曰:“中夏為佛法淵藪,盍往求之?!庇谑歉『D嫌危h然西渡,初至天臺參無見睹于華頂峰,睹語之曰:“爾緣不在斯。中峰本以高峰上足,說法杭之天目山,爐火正赤,往來學(xué)徒無不受其鍛鍊,此真汝導(dǎo)師也。”原遂往謁中峰,一見遽命給侍左右。屢呈見解,中峰呵之曰:“根塵不斷,如纏縛何?”原退而悲泣,飲食皆廢。中峰憐其誠懇,乃謂之曰:“人惟此身,包羅萬象,迷則生死,悟則涅槃,生死之迷,固是未易驅(qū)斥。涅槃之悟,猶是入眼金塵。當知般若如大火聚,近之則焦首爛額,唯存不退轉(zhuǎn)一念,生與同生,死與同死,自然與道相符。若當未悟之際,千釋迦,萬慈氏,傾四海大水入汝耳根,總是虛妄塵勞,皆非究竟。”原聞之,不覺通身汗下,無晝無夜,未嘗暫舍,積之又久。一夕忽有所省,見前境界一白無際。急趨丈室告中峰曰:“原已撞入銀山鐵壁去也。”中峰曰:“既入銀山鐵壁,來此何為?”由是矚機生悟,超然領(lǐng)解。十二時中觸物圓融,無纖豪滯礙。未幾辭去,往謁虛谷靈、古林茂、東嶼海、月江印,此四公者,道譽隆隆,各據(jù)高座,展化一方。見其證悟親切,機鋒穎利,莫不以“叢林師子兒”稱之。會清拙澄將入日本建立法幢。原送至四明,澄曰:“子能同歸以輔我乎?”原曰:“云水之蹤,無住無心,何不可之有?”即攝衣升舟。其后澄之行化遐邇,皆原之力也。已而出世甲州慧林,瓣香酬恩,卒歸之中峰,黑白來依,猶萬水赴壑。古山源議革城州等持教寺為禪,物論非原無以厭伏眾心,竟迎原主之。俄住州之真如,又遷萬壽,又遷相之凈智。及謝去,更行化于奧州。原之族兄藤君新建普應(yīng)寺,延原為開辟住持,方起而應(yīng)之,關(guān)東連帥源公建長壽院于相州,復(fù)請開山兼主圓覺,原又赴之。未幾,遷建長。其說法度人,孜孜弗懈,無異慧林時。后退歸長壽,有終焉之志。歲在甲寅正月,忽示疾。至二十三日夜參半,召門人曰:“吾今日逝矣,爾等恪守常訓(xùn),使法輪弗替可也”。黎朋賓明,候問起居應(yīng)接如平昔,及午,呼侍者曰:“時至矣,可持觚翰來?!奔爸粒瑥?fù)曰:“吾塔已成,唯未書額爾?!蹦耸謺靶挠 倍郑胧叶俗?,泊然入滅。世壽八十,僧臘六十又八。弟子奉全身瘞焉。初原以流通大法,建立梵宮為事。若丹州之勝愿,津州之保壽,江州之普門,信州之盛興,房州之天寧,皆蔚然成大蘭若。而建長之西,復(fù)創(chuàng)廣德庵,命其徒守之。故先后所度比丘一千馀人。平生端嚴若神,雖燕坐之時,儼若臨眾,目光炯炯射人。見者若未易親炙,及聆其誨語,溫若陽春,莫不心悅誠服。有求法語偈頌者,濡毫之間,洋洋數(shù)百言,曾不經(jīng)意,皆契合真如,猶不自以為是,取語錄并外集投于火中曰:“吾祖不立文字,但傳心印,留此糟粕何為?!遍T人欲為畫像且索贊語,原乃自作一圓相,題其上曰:“妙相圓明,如如不動。觸處相逢,是何面孔?!逼浞奖銥槿私灶惔?。
傅仲霖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傅仲霖(1488年—?
年),字民望,四川重慶府長壽縣人,民籍,治《易經(jīng)》,年三十四歲中式正德十六年辛巳科第三甲第一百三十八名進士。
八月初十日生,行一,曾祖傅榮忠;祖傅文魁;父傅紳;母劉氏。
慈侍下,妻胡氏,繼妻趙氏;兄仲才;仲杰;仲倫;仲厚,弟仲震;仲旸;仲暄。
由國子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十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十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