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諸梨棗宋雕精,鮮睹五經茹匯征。
祗有相臺曾遍刻,快于秘閣遹觀成。
長興依石工茲肇,廣順遴儒勘用程。
穎達函存鏤端拱,孔維職董集膠黌。
燒泥布鐵升創(chuàng)制,崇化麻沙閩盛行。
北監(jiān)匪無訛脫患,南州又各異同爭。
蕓蕓疇匹余于廖,草草紛嗤杭蜀京。
流寓坊顏猶指秀,鑒鐫塾跡遂留荊。
麇凡元本爰模仿,鳩厥老生偕品評。
字注句音例沿革,江河日月道恢宏。
乾知坤作群生見,方卦圓蓍眾理呈。
堯舜法之為政本,費秦殿也與時更。
新周命只秉文德,睢在洲兮鹿食蘋。
據事直書魯史舊,備言廣記左邱盲。
養(yǎng)蒙詳少儀曲禮,原始溯元酒太羹。
后學程朱周邵待,終篇彖象卦爻明。
隸更定出恭王宅,序發(fā)端尊先圣祊。
毛較魯齊韓獨著,箋申詁訓傳緣鳴。
步天行水排如罫,朝魄曉星朗若晶。
王肅雖翻先輩議,考亭曾許好人名。
外王內圣胥為矩,伊古貫今此示衡。
佔畢小乎繼學大,遷流闕矣應期盈。
橢圜押尾形歧范,篆楷分毫畫勒瓊。
對待宛絺背兩已,茹涵想曝腹三庚。
篇篇左側都標額,句句中間為點睛。
美善再加壓簽軸,寶藏一已敵球珩。
經心鼠蠹四三久,過眼風燈七八贏。
晉邸舊藩隨帶礪,昆山故第伴簪纓。
李陳欲侈床連屋,季項幾誇金滿籯。
經緯星咸煥東壁,雌雄劍必合豐城。
易書同稡珠和璧,詩禮還聯弟與兄。
因取春秋通校正,殆呵丁甲競傳驚。
人間安得儲瑤玖,什里真能葉頀韺。
韋漆作師窮窔奧,羲文出治浹埏纮。
曰稽謨典皆一貫,遞嬗今明總至誠。
言性言情斯授達,以南以雅詎徒聲。
稍窺筆削王綱立,或謬毫釐異說瑩。
不可斯須去君子,如行法度逮編氓。
紫泥抑埴芝封檢,翠管孚尹露灑莖。
乃撤編天祿一部,仍區(qū)慎儉德三楹。
重題扁以揭其要,更制記而表此情。
祖有賢孫岳家幸,國微良將汴基傾。
是君是相一德格,稱侄稱臣半壁撐。
割地議堅謀檜卨,吁天錄就雪韓彭。
報施豈爽疏非漏,尤怨均蠲陂亦平。
珂爾紹聞衷款款,遷偏抱憤語硁硁。
新毋間舊居左個,即未全離邇北甍。
便敕照刊剞氏造,先勤讎對館人令。
列眉寫務蠅頭肖,問影鈔憑蟬翼輕。
邊論雙單式俱合,中殊片只考宜清。
宋元適可證無所,音義何須泥作亨。
湯誓從其義實妥,盤庚判汝韻相縈。
昊旻舛互斷聚訟,云漢牽連笑倒繃。
下訂孟堅詮坐戶,旁搜管子辟闌兵。
別臚興國師釃派,遠引物觀教洽瀛。
殿梓比嚴葉掃落,庫全最博筍抽萌。
功深削楮勸農使,業(yè)廣傳薪子墨卿。
書手鋪云光了了,劂工啄木響丁丁。
聚珍板并敷文德,群玉府原開武英。
彝訓仰尊三極建,菑畬嘉予萬方耕。
細摹紙墨選良印,分置宮庭以暇橫。
頒賜臣工公汲古,守貽子弟世資生。
既瞻鷺序拜焉受,兼聽鴻都觀者擎。
口沫手胝曲直幾,夏弦春誦短長檠。
館編多輯文淵富,徐解重增修內營。
制協(xié)虞巡岳輯瑞,世躋豳頌壽稱觥。
服膺輪轉云天卦,企踵橋圜璧水閎。
斥妄屬詞遵孔例,開宗行夏闡王正。
吐詞舉足圣心契,啟宴開韶春氣迎。
旦會席陳慚戴奪,時幾歌作佇皋賡。
昭仁仍弗出前目,養(yǎng)性從教續(xù)后旌。
雖曰崇文非玩物,希珍欣撫愧微并。
⑴ 王明清揮麈錄后唐明宗命太學博士李鍔書五經刊板于國子監(jiān)監(jiān)中印書之始明清家有鍔書五經印本存焉后題長興二年也郎瑛七修類稿印板在唐時少有至五代刻五經后始盛胡應麟引葉少蘊云世言雕本始自馮道此不然但監(jiān)本五經始馮道耳
⑵ 冊府元龜敕近以編注石經雕刻印板委國學每經差專知業(yè)博士儒徒五六人勘讀并注今更于朝官內別差五人充詳勘官太子賓客馬縞太常丞陳觀祠部員外郎兼太常博士段颙太常博士路航屯田員外郎田敏等朕以五經事大不同諸書雖以委國學差官勘注蓋緣文字極多尚恐偶有差誤馬縞以下皆是碩儒各專經業(yè)更令詳勘貴必精研廣順三年六月田敏等獻印板九經五經文字九經字樣各二部
⑶ 玉海端拱元年三月司業(yè)孔維等奉????笨追f達五經正義百八十卷詔國子監(jiān)鏤板行之按是為宋板五經之始臣阿桂
⑷ 玉海易則維等四人??崩钫f等六人詳勘又再校書亦如之春秋則維等二人校王炳等三人詳校卲世隆再校詩則李覺等五人再校畢道升等五人詳勘孔維等五人校勘禮記則胡迪等五人??奔o自成等七人再校李至等詳定咸平二年五經正義始畢
⑸ 經義考江少虞曰布衣畢升為活板其法用漆泥刻字薄如錢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銀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滿鐵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字平如砥印數十百千本極為神速
⑺ 岳珂沿革例經本行于世多矣率以見行監(jiān)本為宗而不能無訛謬脫略之患蓋京師胄監(jiān)經史多仍五季之舊今故家往往有之實與俗本無大相遠臣三寶
⑻ 沿革例云紹興初僅取刻板于江南諸州視京師承平監(jiān)本又相遠甚與潭撫閩蜀諸本互為異同
⑼ 沿革例世所傳經自監(jiān)蜀京杭而下有建余氏興國于氏二本稱善廖氏又合諸本參訂為最精于氏音義不列于本文下率隔數葉始一聚見不便尋索且經之與注遺脫滋多余本間不免誤舛要皆不足以言善也
⑽ 宋嘉定中珂守嘉興后寓居郡城金陀坊著有金陀稡編臣嵇璜
⑾ 在常州府宜興縣今分設荊溪漢書地理志虞喜曰漢初置荊國以有荊溪在陽羨界為名考一統(tǒng)志珂父霖墓在宜興縣西蓋岳氏自南渡后徙常州故家塾以荊溪名
⑿ 沿革例今以家塾所藏唐石刻本晉天福銅板本京師大字舊本紹興初監(jiān)本見行本蜀大字舊本蜀學重刊大字本中字本又中字有句讀附音本潭州舊本撫州舊本建大字本俞紹卿家本又中字凡四本婺州舊本并興國于氏建余仁仲凡二十本又以越中舊本注疏建本有音釋注疏合二十三本反覆參訂始命良工入梓自信以為盡善
⒁ 沿革例如字畫如注文如音釋如句讀悉循其舊沿革例者珂自述其刻經之總例也凡一卷臣蔡新
⒂ 卷末附刻王弼略例有明彖明卦明爻明象四篇周易王注
⒃ 魯恭王壞孔子宅以廣其居得所藏古文書以還孔氏蝌蚪書久廢世人無能知者孔安國考注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更以竹簡寫之
⒄ 安國書序首稱先君孔子討論墳典斷自唐虞以下訖于周舉其宏綱撮其機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三千之徒并受其義及秦焚書我先人用蕆其書于屋壁尚書孔傳
⒅ 隋經籍志云漢初有魯人申公受詩于浮邱伯作詁訓是為魯詩齊人轅固生亦傳詩是為齊詩燕人韓嬰亦傳詩是為韓詩皆為之傳又有趙人毛萇自云子夏所傳作詁訓傳是為毛詩宋呂祖謙曰四家詩讀異義亦不同以魯齊韓之義尚可見者較之獨毛詩率與經傳合是毛詩之義最得其真臣劉墉
⒆ 陳振孫謂鄭于諸經皆注獨詩言箋者鄭遵毛學故稱為箋或云毛公曾為北海相鄭康成是其郡人因以為敬毛詩鄭箋
⒇ 鄭樵謂杜預注如朝月曉星其于星躔地理如羲和之步天如禹之行水春秋杜氏集解
(21) 鄭康成是個好人考禮名數大有功此朱子之說禮記鄭注
(22) (張子)。(御制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胥于五經是系讀經者非徒以佔畢為也向于文淵閣記曾及之)
(23) 考書中收藏印記易書詩禮記曾入晉府易詩書又入陳定徐乾學家至李國壽家有易詩書禮記而無春秋季振宜家有易詩書春秋而無禮記項篤壽家則僅有春秋而無四經是此書當明時已各為部分罕得其全今逢文治始慶合并
(24) 各卷末俱有木印鐫相臺岳氏刻梓荊溪家塾其形或方或圜或橢
(25) 木印間有亞字形乃古黻文爾雅注所謂黻文如兩已字相背也臣曹秀先
(26) 每頁左傍上方刻有篇識如易之乾坤卦書之堯舜典詩之關雎葛覃春秋之隱元年禮記之曲禮檀弓之類最便翻閱
(27) 句讀四聲俱各發(fā)圈間有與通行本分句不同具見古本之遺
(28) 易書詩禮記俱有晉府書畫之印敬德堂圖書印及子子孫孫永寶用圖章案天祿琳瑯宋本書中多有此三印連用者臣福長安
(29) 易書詩又有昆山徐氏家藏及乾學之印健庵三印
(30) 易書詩禮記俱有李國壽印而書又有覃懷李氏圖書疑即圖壽其陳定書印及陳氏世寶印易書詩三經亦皆有之
(32) (春秋先入內府茲復得岳珂所刻易書詩禮四種比校板式延袤分寸無不吻合)。(御制)
(33) 恭讀神及御制題易經詩中有羲文萬載萃精韋編堅矣今何在之句仰見在作君作師盛德大業(yè)具于此御題易經
(34) 惟謨御制題書經詩云五經無不帝王師切已端典詞我皇上心法治法同符堯舜至于今日明日念茲在茲尤見題書至誠無息與天同運御經
(35) 詩本性情道政事故論語每屢言之皇上御制詩中推原布政之本由于性情之正獨探用人行政之要若南雅不僣則作詩之旨學詩之法闡發(fā)獨賅六義之全矣御題詩經
(36) 麟經據事直書而大公至正義旨精深后儒私見臆度紛紛議論如明商輅等撰通鑒續(xù)編周禮為之發(fā)明張時秦復為廣義矯誣紕繆幾于慢罵無禮特命皇子及軍機大臣等詳閱刪改復示千古茲御親加核定并尊王題辭簡端昭題春秋句云誰識宣尼旨廣義毫釐謬實紛振聾昭瞆經通于史矣御題春秋
(37) 樂記云禮樂不可斯須去身程子又謂必有關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恭讀身之御題禮記禮樂貫乎天地人斯須不可去諸句而申之以周官法度如行者意在關雎與趾麟蓋本身加民禮法即治法也御題禮記
(38) 每冊前后鈐寶各二曰寶又古稀天子曰乾隆御覽之冊首鈐寶曰末曰天祿繼鑒天祿琳瑯
(39) 翰冠御題五經詩并恭親灑宸于各經之首摹鏤板
(40) 春秋已編入入天祿琳瑯茲撤出匯成五經全部將續(xù)四經仿照天祿琳瑯之書一律裝潢以還岳氏之舊臣莊存與
(42) 禍為御制記褒岳飛之忠而被宋高宗自壞長城且喜珂之能繼家聲
(43) 高宗信秦檜和議檜第中建閣賜額曰一德格天以示君臣同德旋至國勢曰削稱侄稱臣東南半壁漸不能支忘讎御制記中責其信奸洵為誅心之論
(44) 珂作吁天辨誣錄白其祖冤昭雪后又作天定錄以紀之
(45) 司馬遷伯夷列傳舉顏淵盜蹠之事謂天之報施善惡或有所爽夷齊之死或有怨尤見天御制文嘗辟其謬珂為飛孫能紹聞經訓可之報施善人原自不爽而流俗怨尤之見可以胥泯茲御制記末及之樹義有聞天道人心至為廣大
(46) 昭仁殿在書乾清宮左貯天祿琳瑯新得四經不入舊目
(47) 春秋雖撤出匯入五經而仍貯昭仁殿后不即不離位置得宜
(48) 五經上以岳珂較今殿監(jiān)本為古士林?覯因對仿敕令武英殿書局諸臣詳加讎照刊刻
(49) 五經式樣俱周圍雙線每頁左上方邊外有標題篇目一仍原刻之舊臣朱圭
(50) 每卷各系考證凡經傳注中片詞只字與別本互異皆細加校訂以歸一是
(51) 易序卦今本決必有所遇岳本無所字考經解中宋曾穜大易粹言王申子大易輯說王宗傳易傳元吳澄易纂言余琰易集說宋元諸人說皆與岳本合
(52) 大有三爻公用亨于天子音義許庚反通也注疏俱同惟春秋傳作享陸氏既音許庚反訓亨通復云眾家并香兩反作亨獻似亦以享字之義為長今折中定本亦作享亨通之訓不足泥也易經考證
(53) (湯誓傳戒誓其士眾今本俱作湯字按文義其字為妥)。(御制)
(54) 盤庚汝爾二字最多而易淆岳本則惟汝眾自作弗靖與蔡傳作爾者不同書經考證
(55) 昊天疾威陸德明音義作旻天孔疏以上文有浩浩昊天句明此亦作昊而以俗作旻為非岳本從孔說蓋據疏以正陸氏之訛耳
(56) 云漢天河也自此至常武六篇宣王之變大雅十八字乃陸德明音義中語故岳本以圈別之今本皆誤入鄭箋內詩經考證
(57) 邲之戰(zhàn)左傳屈蕩戶之戶字與諸本異案漢書王嘉傳坐戶殿門失闌杜注訓止意正合臣童鳳三
(58) 脫扃注扃車上兵蘭諸本并作闌然管子小匡篇入蘭盾鞈革二戟注蘭即所謂蘭锜兵架也蘭字似為有據春秋考證
(59) 樂記愛者宜歌商至五帝之遺聲也錯簡當在肆直而慈下愛商之遺聲也六字衍文注疏云然興國本依注疏更正節(jié)錄附刻于后
(60) 檀弓使子貢問之諸本俱作子路通志堂經解中衛(wèi)湜集說陳浩集說本亦同考證中引七經考文補遺載宋板本作子貢則岳本確有可據按七經考文乃日本山井鼎所作而物觀補其遺禮記考證
(61) 珂官淮東統(tǒng)領管內勸農使其詩集曰玉楮詩藁自序引宋人三年刻楮故事
(62) 四庫全書不下萬馀種欲擇其人所?覯而足資考鏡者剞劂流傳嘉惠來學而付雕不易因仿宋人活板式鐫木單字計二十五萬馀雖數十百種悉可取給錫名聚珍板御題詩以紀其事用工省而校讎精使海內士子得讀未見之書敷文之盛千古未有
(63) 用仿宣紙刷印三覆而后成紙墨最為精好以備宮庭各處陳設
(65) 入本朝所纂諸經不下數十部皆四庫全書匯插文淵閣架
(66) 甲辰新正廿一日典啟蹕伊邇書上六舉南巡盛經臣黃軒
(68) 超程御制云上于天解理足見傳朱義所不逮易經
(69) 國學自元明以來辟雍之典未備儀大臣董率創(chuàng)建本年落成用昭盛特命禮記
(70) 申天御制續(xù)綱目發(fā)明廣義題辭理人心之正大破謬妄以符孔子春秋之義為前人所未發(fā)臣論春秋季學錦
(71) 正大御制書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事議論足使說經家糾紛者息其喙春秋
(72) 昭仁殿天祿琳瑯各書初定于乾隆甲子年至乙未年復命內廷翰臣等重輯書目此宋版春秋已列目中今弆于昭仁殿后之五經萃室其書目所列尚仍厥舊
(73) 齊名在御花園為藏丙申以后所獲之書以待續(xù)入天祿琳瑯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