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詩【介紹】: 宋徽州歙縣人,字元養(yǎng),一字仲退,號鑒軒。試禮部第一,教授荊門。周必大、李燾、程大昌交薦之,授太平州教官,除太學(xué)博士。學(xué)問貫通經(jīng)史。所作《正論》、《機策》十余篇,多譏切時弊。
方恬,字養(yǎng)元,一字仲退,號鑒軒,歙縣(今屬安徽)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jìn)士,調(diào)荊門軍教授。丁母憂服除,授太平州教授。卒,年三十七。事見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八。今錄詩四首。全宋文·卷六一六二
方恬,字元養(yǎng),一字仲退,號鑒軒,又號師古,徽州歙縣(今安徽歙縣)人。乾道五年試禮部第一,教授荊門。周必大、李燾、程大昌交薦,授太平州教官,除太學(xué)博士。其學(xué)貫穿經(jīng)史,務(wù)為可用。有論傳世。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之一七,《宋歷科狀元錄》卷六,《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七一。
人物簡介
魏伯恂,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知鹽官縣(清乾隆《海寧縣志》卷七)。全宋文·卷五八四三
魏伯恂,淳熙中為奉議郎、知鹽官縣。見民國《海寧州志稿》卷一八所載程大昌《宋三先生祠堂記》。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六七三【介紹】: 宋湖州長興人,字元吉。高宗紹興十五年進(jìn)士。歷官左右司郎中、直龍圖閣、福建運使。與楊萬里、程大昌、洪邁以詩相唱和。有《通庵集》。
周頡,字元吉,號適庵,湖州長興(今浙江長興)人。紹興十五年進(jìn)士。以朝奉郎知德安府。淳熙三年,以浙西提刑、左司郎中除直顯謨閣、湖北路轉(zhuǎn)運判官。歷福建提舉,淳熙十六年為兩浙提刑。紹熙元年除福建轉(zhuǎn)運使。著有《適庵集》百卷。見《宋會要輯稿》食貨三一之二五、職官四三之四○,《周文忠公集》卷三四、一七二,《會稽續(xù)志》卷二,《吳興備志》卷一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153—1223 【介紹】: 宋徽州休寧人,字從元。程大昌從子。孝宗淳熙十一年試禮部第一。知龍泉縣,累遷刑部郎中。嘗出使金國,議論不屈,金人憚之。后知泉州,民為立祠。尋召同知樞密院事,封新安郡侯,進(jìn)資政殿大學(xué)士。卒謚正惠。有《使金錄》。
程卓(一一五三~一二二三),字從元,休寧(今屬安徽)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進(jìn)士,授揚州司戶參軍。歷崇仁縣丞、知龍泉縣、司農(nóng)寺丞。寧宗嘉定三年(一二一○)除大理寺丞。六年,權(quán)太府少卿。七年,知泉州。十年,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撫使。十二年,除秘書少監(jiān)。十三年,權(quán)工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十四年,進(jìn)給事中。十五年,遷同知樞密院事。十六年卒,年七十一。事見《新安文獻(xiàn)志》卷七四《守同知樞密院事致仕程公卓行狀》。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六五二五
程卓(一一五三——一二二三),字從元,徽州休寧(今安徽休寧)人,大昌從子。淳熙十一年試禮部第一,授揚州司戶參軍,歷崇仁縣丞、知龍泉縣。開禧二年除司農(nóng)寺丞,出知嘉興府。嘉定間入為大理寺丞,升尚書刑部員外郎,充賀金國正旦使。使還,授刑部郎中,權(quán)太府少卿,提舉武夷山?jīng)_佑觀。起知泉州,就除福建路提點刑獄公事,徙知福州。召赴闕,除秘書少監(jiān),起居郎,工、吏部侍郎。嘉定十五年拜同知樞密院事。次年四月以疾卒,年七十一。著有奏議、文集二十卷。見傅伯成《程公卓行狀》(《新安文獻(xiàn)志》卷七四),《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九。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三六二程準(zhǔn),字平叔,休寧(今屬安徽)人。大昌長子。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知江陰縣(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二)。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知常熟縣(《琴川志》卷三)。寧宗慶元初通判太平州。嘉泰四年(一二○四),為軍器監(jiān)丞(《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五之三七)。后以兩浙轉(zhuǎn)運判官總領(lǐng)浙西江東財賦、淮東軍馬錢糧(《后樂集》卷一外制)。官終知慶元府。事見《周文忠集》卷六二《程大昌神道碑》、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程大昌傳》。今錄詩二首。
程準(zhǔn),字平叔,徽州休寧(今安徽休寧)人,大昌長子。淳熙二年進(jìn)士,歷浦江簿,假守舒州。紹熙元年,以宣教郎知常熟縣,調(diào)通判太平州,入主管官告院。累官至直煥章閣,知慶元府。見《宋詩紀(jì)事補遺》卷五九,民國《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卷一三,《全宋詞》第四冊。
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