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蔡卞

相關(guān)人物:共 23 位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5—1106 【介紹】: 宋建州浦城人,寓居蘇州,字子厚。
仁宗嘉祐四年進士。
神宗熙寧初王安石秉政,擢為編修三司條例官。
察訪荊湖,用兵溪洞,拓境數(shù)百里,置沅州。
元豐二年參知政事。
坐事罷知蔡州,徙陳、定二州。
哲宗即位,高太后聽政,除知樞密院事。
與司馬光力辯免役法不可廢,為劉摯、蘇軾等所劾,黜知汝州。
哲宗親政,起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引用蔡卞、蔡京等,倡“紹述”之說,盡復(fù)青苗、免役諸法。
排擠元祐黨人,報復(fù)仇怨,株連甚眾。
又反對還西夏故地,斷絕歲賜,戰(zhàn)爭重興。
哲宗死,力阻議立徽宗。
及徽宗立,累貶舒州團練副使、睦州居住,徙越州、湖州。
全宋詩
章惇(一○三五~一一○五),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徙居蘇州。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進士(《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九),恥名位于侄衡下,委敕而出。再舉甲科,調(diào)知商洛縣。神宗熙寧初,歷湖南、湖北察訪使,入為右正言、知制誥,直學(xué)士院,出知湖州。十年(一○七七),入為翰林學(xué)士(宋《乾道臨安志》卷三),知審官院。元豐三年(一○八○),拜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四年,出知蔡、陳、定三州。五年,召拜門下侍郎。哲宗即位,知樞密院事,旋黜知汝州,提舉洞霄宮。哲宗親政,起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兆诹ⅲ馍陣瑸樯搅晔?。罷知越州,尋貶武昌軍節(jié)度副使,再貶雷州司戶參軍。崇寧二年(一一○三),改舒州團練副使,睦州居住,徙越州,改湖州。四年卒,年七十一。政和三年(一一一三),追贈太師。《東都事略》卷九五、《名臣碑傳琬琰集下》卷一八、實錄《章丞相惇傳》、《宋史》卷四七一有傳。今錄詩十三首。
全宋文·卷一七九五
章惇(一○三五——一一○五),字子厚,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嘉祐二年舉進士,恥出侄衡下,四年再登甲科,調(diào)商洛令,與蘇軾游。熙寧初,王安石用為編修三司條例官,經(jīng)制南北江群蠻,命為湖南、北察訪使。召還,擢知制誥,直學(xué)士院、判軍器監(jiān)。因言者論,出知湖州,徙杭州,入為翰林學(xué)士。元豐三年,拜參知政事,罷知蔡州,歷陳、定二州,五年召拜門下侍郎。哲宗即位,知樞密院事。宣仁聽政,駁司馬光所更役法,黜知汝州。哲宗親政,起惇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復(fù)熙、豐之政,力排元祐黨人,報復(fù)仇怨,株連甚眾,天下怨憤。徽宗初,罷知越州,尋貶武昌軍節(jié)度副使、潭州安置,徙睦州。崇寧四年卒,年七十一。著有《導(dǎo)洛通汴記》一卷(存)、《熙寧新定孝贈式》一五卷、《元符敕令格式》一三四卷。見《宋史》卷四七一《奸臣傳》一,卷二○三、二○四《藝文志》二、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衢州西安人,字景仁。
趙抃子。
由蔭登第。
通判江州。
神宗時為太仆丞,擢監(jiān)察御史。
以父老請外,提舉西浙常平。
哲宗元祐中,復(fù)為御史,疏言多切時務(wù)。
避執(zhí)政親嫌,出為京東提刑。
元符中,歷鴻臚、太仆少卿。
蔡卞排擠,遂不用,未幾卒。
全宋詩
趙?(?~一一○○),字景仁,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抃次子。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明天啟《衢州府志》卷一○)。元豐中,通判江州,改溫州。抃致仕,神宗命為太仆丞,擢監(jiān)察御史。請?zhí)崤e兩浙常平以便養(yǎng)。哲宗元祐五年(一○九○)復(fù)為御史(《范太史集》卷五《手記》)。后避執(zhí)政親嫌,出提點京東刑獄。元符三年卒(《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二○)。《宋史》卷三一六有傳。
全宋文·卷一六三五
趙?(?——一一○○),字景仁,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抃次子。熙寧六年登第,通判江州,溫州,歷太仆丞、監(jiān)察御史,提舉兩浙常平。元祐五年復(fù)為御史。改都官員外郎,提點京東刑獄。元符中,歷鴻臚、太仆少卿。元符三年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六《趙抃傳》有附傳(《宋史》誤作「屼」),又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2—1105 【介紹】: 宋廣安軍人,字處厚。
上舍及第。
調(diào)成都府教授。
擢監(jiān)察御史。
哲宗紹圣初為諫議大夫。
與蔡京治章惇、蔡卞所構(gòu)同文院謗獄,誣司馬光、劉摯、梁燾等人將謀廢立。
遷御史中丞。
審閱元祐諸臣陳說新法不便書牘,被禍者七八百人。
徽宗時,以寶文閣待制知潭州,尋放歸田里。
蔡京為相,復(fù)任工部侍郎、兵部尚書。
崇寧二年,同知樞密院事。
平生數(shù)陷忠良,人目為奸佞。
全宋詩
安惇(一○四二~一一○四),字處厚,廣安軍(今四川廣安)人。上舍及第,調(diào)成都府教授。神宗元豐六年(一○八三)擢監(jiān)察御史(《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三八)。哲宗初政,罷為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歷夔州、湖北、江東三路。紹圣初召為國子司業(yè),改右司員外郎。四年(一○九七),權(quán)吏部侍郎,遷右諫議大夫(同上書卷四八九、四九二)。元符元年(一○九八)為御史中丞(同上書卷四九七)。三年出知潭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七之三○),尋放歸故里。以郊赦復(fù)官,提舉太平觀。起知滁州,召為兵部尚書?;兆诔鐚幎辏ㄒ灰弧鹑┌萃獦忻茉菏?。三年,卒(《宋大臣年表》),年六十三。事見《東都事略》卷九七,《宋史》卷四七一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二二一二
安惇(一○四二——一一○四),字處厚,廣安軍(治今四川廣安)人。上舍及第,調(diào)成都府教授,擢監(jiān)察御史。紹圣初,遷諫議大夫,誣司馬光等大逆不道,再遷御史中丞。又鞫鄒浩事,被禍者七八百人,天下怨疾?;兆趷褐?,乃以寶文閣待制知潭州,尋放歸田里。蔡京為相,復(fù)拜工部侍郎、兵部尚書。崇寧二年除同知樞密院事,次年卒,年六十三,贈特進。見《宋史》卷四七一,《東都事略》卷九七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德人,字公立。
神宗熙寧間進士。
歷湖北轉(zhuǎn)運判官。
哲宗元祐間入為尚書度支郎,與司馬光、呂公著等人善。
蔡卞用事,斥為黨人,罷之。
全宋詩
李植,少名常,字成伯,濮州(今山東鄄城北)人。石介門人。仁宗嘉祐中詔舉天下行義之士,植首被薦舉,詔書方下而卒。事見《澠水燕談錄》卷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4—1119 【介紹】: 宋興化軍仙游人,字當(dāng)時。
神宗熙寧六年進士。
以薦為監(jiān)察御史。
哲宗立,察訪江湖,舉劾蹇周輔父子所經(jīng)畫江右鹽法為民害,建言除額外上供及定役法。
紹圣中為殿中侍御史,累章劾章惇、蔡卞,得罪,謫監(jiān)南安軍酒稅。
徽宗立,召為侍御史,復(fù)極論惇、、曾布、蔡京之惡。
遷右諫議大夫。
崇寧間入黨籍,累降職,除名編管循州。
政和中復(fù)舊職卒。
全宋詩
陳次升(一○四四~一一一九),字當(dāng)時,仙游(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寶祐仙溪志》卷四)。歷知安丘縣,累遷監(jiān)察御史。哲宗立,提點淮南、河?xùn)|刑獄。紹圣中,復(fù)為監(jiān)察御史,進左司諫,謫南安軍。徽宗立,召為侍御史,遷右諫議大夫。崇寧初,以寶文閣待制知潁昌府,繼除名編管循州。政和中,復(fù)舊職。宣和元年卒,年七十六(同上書)?!?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六有傳。
全宋文·卷二二四○
陳次升(一○四四——一一一九),字當(dāng)時,興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熙寧六年進士,知安丘縣,為監(jiān)察御史、提點淮南、河?xùn)|刑獄。紹圣中為殿中侍御史,進左司諫,得罪謫監(jiān)南安軍酒稅?;兆诹?,召為侍御史,遷右諫議大夫。崇寧初以寶文閣待制知潁昌府,降集賢殿修撰,繼又除名徙建昌,編管循州。政和中復(fù)舊職。重和二年卒,年七十六,有《讜論集》。見《宋史》卷三四六《陳次升傳》,元陳則中《待制陳公行實》(載《讜論集》卷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5—1105 【介紹】: 宋洪州分寧人,字魯直,號涪翁、山谷道人。
英宗治平四年進士。
調(diào)葉縣尉。
神宗熙寧初,教授北京國子監(jiān),才能為文彥博所重。
知太和縣,以平易為治。
哲宗立,累進秘書丞兼國史編修官。
紹圣初,出知宣州、鄂州。
章惇、蔡卞劾其所修《神宗實錄》多誣,貶涪州別駕,黔州等安置。
徽宗即位,起知太平州,復(fù)謫宜州。
工詩詞文章,受知于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并稱蘇門四學(xué)士。
論詩推崇杜甫,講究修辭造句,強調(diào)“無一字無來處”,開創(chuàng)江西詩派。
擅長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
有《豫章黃先生文集》等。
全宋詩
黃庭堅詩,以《武英殿聚珍版書》所收《山谷詩注》為底本。校以宋紹定刊《山谷詩注》(簡稱宋本;殘存三卷,藏北京圖書館),元刻《山谷黃先生大全詩注》(簡稱元本;殘存內(nèi)集十六卷,藏北京圖書館),《四部叢刊》影印宋乾道本《豫章黃先生文集》(簡稱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詩注》(簡稱影元本),明嘉靖間蔣芝刊《黃詩內(nèi)篇》十四卷(簡稱蔣刻本)、明版《山谷黃先生大全詩注》(簡稱明大全本;此書與蔣刻本并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山谷集》(簡稱山谷集)、清光緒間陳三立覆宋刻本(簡稱陳刻本)。并參校乾隆間翁方綱校樹經(jīng)堂本(簡稱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語稱翁校)。《內(nèi)集》《外集》的編年說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別集》等的系年,底本多疏漏,據(jù)《四庫全書·山谷集》所附黃??《山谷年譜》拾補,分別系于詩題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語、手跡、石刻及版本文字異同的注釋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騷體詩及偈、贊、頌(其中多為六言或七言詩)等,參校明弘治葉天爵刻、嘉靖喬遷重修本(簡稱明本),編為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從他書中輯得的集外詩和斷句,編為第四十九卷。
詞學(xué)圖錄
黃庭堅(1045-1105) 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江西詩派宗主。宋宋四大書家之一。有《豫章集》、《山谷詞》。
黃鶴樓志·人物篇
黃庭堅(1045—1105) 北宋詩人、書法家。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哲宗時為校書郎,官至著作佐郎,被貶后出知宣州、鄂州,任涪州別駕,處世泊然不以迂謫為意。其詩立意曲深喜用典,以其格調(diào)獨特與蘇軾齊名,并稱“蘇黃”,為江西詩派開山祖師。其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書家。有《山谷集》《豫章黃先生詞》等。元祐年間(1086—1094),多次游覽黃鶴樓及南樓,曾作《鄂州南樓書事》四首等。其中“江東湖北行畫圖,鄂州南樓天下無”為黃鵠山南樓自宋以來見稱于世的名句。黃鶴樓古碑廊現(xiàn)存諸可權(quán)集黃庭堅墨跡字句摹刊而成的“‘燕蝶’聯(lián)語碑”。
全宋文·卷二二七八
黃庭堅(一○四五——一一○五),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黃庶次子。英宗治平四年舉進士第,調(diào)葉縣尉。神宗熙寧五年除北京國子監(jiān)教授。元豐三年改知吉州太和縣,六年調(diào)監(jiān)德州德平鎮(zhèn)。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檢討官。逾年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擢起居舍人、秘書丞等。紹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二年,新黨謂其修《實錄》「多誣」,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后移戎州。元符三年徽宗即位,召還,旋又以文字罪除名,羈管宜州。崇寧四年卒于貶所,年六十一。庭堅工詩,主學(xué)杜甫,開創(chuàng)江西詩派。善草書、行書,列宋四大家。著有《豫章黃先生文集》、《外集》、《別集》、《遺文》、《山谷老人刀筆》、《山谷琴趣外篇》等。事跡見黃?《山谷年譜》、《宋史》卷四四四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47—1119 【介紹】: 宋眉州眉山人,字德翁。
任孜子。
登進士第。
累官左正言,上章彈擊章惇、蔡卞。
徽宗建中靖國初,反對調(diào)和元祐、紹圣兩黨,言君子、小人不能并進。
又論棄湟、鄯州,以安邊息民。
居諫省半歲,凡上一百零八疏。
大臣畏其多言,改權(quán)給事中。
將劾曾布,布覺之,徙為度支員外郎,尋知虢州。
崇寧間,編管通州,移昌化。
謚忠敏。
有《春秋繹圣新傳》等。
全宋詩
任伯雨(一○四七?
~一一一九?
),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孜子。
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進士(清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調(diào)清江主簿,知雍丘縣。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召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鶴山集》卷六○《跋任諫議伯雨帖》)。
徽宗初政,條疏章惇、蔡卞罪狀,章、蔡貶官。
居諫省半載,大臣畏其多言,尋出知虢州。
崇寧元年(一一○二),以黨事編管通州(同上書),徙昌化軍、道州。
宣和初卒,年七十三。
有《戇草》二卷,《乘桴集》三卷(《宋史·藝文志》),已佚。
東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傳。
今錄詩九首。
全宋文·卷二三四二
任伯雨(一○四七——一一一九),字德翁,號得得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孜子。元豐五年進士及第,調(diào)施州清江主簿,知雍丘縣。有善政,使者上其狀,召為大宗正丞。建中靖國元年,擢左正言。居諫省半歲,凡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使權(quán)給事中。伯雨抗論愈力,忤曾布,徙度支員外郎,尋知虢州。崇寧初列奸黨,削籍編管通州,徙昌化。宣和初卒,年七十三。紹興中特贈直龍圖閣、右諫議大夫,淳熙中賜謚忠敏。所著有《春秋繹圣新傳》十二卷、《戇草》二卷、《乘桴集》三卷?!?a target='_blank'>東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傳。
檀固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池州建德人,字以忠。
神宗熙寧三年進士。
哲宗紹圣間官尚書,極言朝廷罷呂大防、蘇轍、范純?nèi)剩谜聬?、曾布?span id="pxqmes6"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31310", "people_28759_0_2", "蔡卞")'>蔡卞之失,書奏免官。
及蔡京用事,遂不復(fù)用。
全宋文·卷二一○七
檀固,字以忠,睦州建德(今浙江建德東)人。登熙寧三年進士第,歷官至尚書。紹圣時悉改元祐政事,固上書言朝政闕失,坐罷。及蔡京相,遂不復(fù)起用。見《萬姓統(tǒng)譜》卷二五,宣統(tǒng)《建德縣志》卷一二、一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人,字疑獨。
神宗元豐五年上舍及第。
哲宗紹圣元年,以蔡卞薦為太學(xué)博士。
嘗毀國子監(jiān)胡瑗祠。
又議毀司馬光《資治通鑒》板,以陳瓘阻罷。
遷著作佐郎,與方天若謀欲誅元祐大臣,并自論奏,為哲宗所惡,遂不復(fù)用,轉(zhuǎn)宣德郎以終。
全宋文·卷二六三六
林自,字疑獨,興化軍興化縣(今福建莆田西北)人。
元豐八年由國子上舍生賜釋褐。
紹圣元年蔡卞薦為太常博士。
三年二月除秘書省正字,次年遷著作佐郎。
自力詆元祐諸臣,議毀司馬光《資治通鑒》板。
方天若上書欲誅元祐大臣,自預(yù)其謀,已而論奏,哲宗惡之,遂不復(fù)用,轉(zhuǎn)宣德郎以終。
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八五、四九三,雍正《福建通志》卷三三,《宋史翼》卷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仙井人,字純益。
第進士。
哲宗元符末,以吏部員外郎拜右正言,時徽宗已即位,令祐論韓忠彥援引元祐臣僚事,上疏力言不可。
遷右司諫。
以論章惇、蔡京、蔡卞等忤旨,通判滁州,編管澧州、歸州。
復(fù)承議郎,卒。
全宋文·卷二八六二
陳祐,字純益,仙井(今四川仁壽)人。
熙寧六年第進士。
元符末,以吏部員外郎拜右正言。
遷右司諫。
上疏謂不可去元祐之臣。
又論章惇、蔡京、蔡卞等,忤旨,通判滁州。
蔡卞論劾,編管澧州,徙歸州。
復(fù)承議郎,卒。
著有《陳司諫集》二卷。
見《宋史》卷三四六本傳,衢本《郡齋讀書志》卷一九。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