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吉本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7 首
越欲僭宮室,傾貲事雕墻。
佛屋尤其侈,耽耽擬侯王。
文彩瑩丹漆,四壁金焜煌。
上懸百寶蓋,宴坐以方床。
胡為棄不居,棲身客京坊。
辛勤營一室,有(一作乃)類燕巢梁。
南方精飲食,菌(續(xù)校:衢本、建本、吉本作箘 宋刻校:恕從竹)筍鄙羔羊。
飯以玉粒粳,調(diào)之甘露漿。
一饌費(fèi)千金,百品羅成行。
晨興未飯(續(xù)校:一作供)僧,日昃不敢嘗。
乃茲隨北客,枯粟充饑腸。
東南地秀絕,山水澄清(一作鮮)光。
馀杭幾萬家,日夕焚清香。
煙霏四面起,云霧雜芬芳。
豈如車馬塵,鬢發(fā)染成霜。
三者孰苦樂,子奚(一作兮)勤四方。
乃云慕仁義,奔走不自遑。
始知仁義力,可以治膏肓。
有志誠可樂(一作嘉),及時宜自彊。
人情重懷土,飛鳥思故鄉(xiāng)。
夜枕聞北雁,歸心逐南檣。
歸兮(續(xù)校:一作去)能來否,送子以短章。
① 原校:一本題上有補(bǔ)成字 慶歷四年
(一作晨)雞號荒林,山壁月倒掛。
披衣起視夜,攬轡念行(一作遐)邁。
我來夏云初,素節(jié)今已屆。
高河瀉長空,勢落九州外。
微風(fēng)動涼襟,曉氣清馀睡(一作色清馀曖)
緬懷京師友,文(一作有)酒邈高會。
其間蘇與梅,二子可畏愛
篇章富縱橫,聲價相磨(曾本校:吉本作摩)蓋。
子美氣尤雄,萬竅號一噫。
有時肆顛狂,醉墨灑霶霈。
(一作勢)如千里馬(一作足),已發(fā)不可殺。
盈前盡珠璣,一一難柬汰。
梅翁事清切,石齒漱寒瀨。
作詩三十年,視我猶后(一作后猶無)輩。
文詞愈清新,心意雖(一作難)老大。
妖韶女,老自有馀態(tài)。
近詩尤古硬(一作淡),咀嚼苦難嘬。
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
蘇豪以氣轢(一作爍),舉世徒(一作盡)驚駭。
梅窮獨(dú)我知(一作我獨(dú)奇),古貨今難賣(一作物今誰買)
二子雙鳳凰,百鳥之嘉瑞。
云煙一翱翔,羽翮一摧鎩。
安得相從游,終日鳴噦噦。
問胡(一作相問)苦思之,對酒把(一作把酒對)新蟹。
⑴ 曾本校:宣本作邀
⑵ 《六一詩話》作有
⑶ 《六一詩話》作又
君嗟汝癭多,誰謂汝士惡。
汝癭雖云苦,汝民居自樂。
鄉(xiāng)閭同飲食,男女相媒妁。
習(xí)俗不為嫌,譏嘲豈知怍。
汝山西南險,平地猶磽確(續(xù)校:衢本作確犖,吉本作磽?,建本作確? 宋刻校:恕作確?)。
汝樹生擁(一作癰)腫,根株浸溪壑。
山川固已然,風(fēng)氣宜其濁。
接境化襄鄧,馀風(fēng)被伊雒。
思予昔曾游,所見可驚愕。
喔喔聞?wù)Z笑,累累滿城郭。
傴婦懸甕盎,嬌嬰包卵鷇。
無由辨肩頸,有類龜縮殼。
噫人稟最靈,反不如鳧鶴。
駢枝雖形累,小小固(一作故)可略。
癰瘍暫畜聚,決潰終當(dāng)涸。
贅疣附支體,幸或不為虐。
未若此巍然,所生非所托。
咽喉系性命,針石難砭(一作破)削。
農(nóng)皇古神圣,為世名百藥。
豈不有方書,頑然莫銷鑠。
溫湯汝靈泉,亦不能湔瀹。
君官雖謫居,政可瘳(一作療)民瘼。
奈何不哀憐,而反恣(一作嘲)
文辭騁新工,丑怪極名貌。
汝士雖多奇,汝女少纖弱。
翻愁太守宴,誰與唱清角。
乖離南北殊,魂夢山陂邈。
握手未知期,寄詩(一作書)聊一噱。
卓犖東(一作魏)都子,姓名聞十年。
窮冬雪塞空,千里至我門。
子足未及閾,我衣驚倒顛。
仆童(一作童仆)相視疑,寮吏或不然。
俛首鵠鶴啄,進(jìn)趨鳧雁聯(lián)。
青衫靴兩(一作兩靴)腳,言色倩(曾本作靖,有校:吉本作情)以溫。
于公門豈少,乃獨(dú)得公歡。
受知固不易,知士誠尤難。
我思屈童吏,欲辯難以言。
觴豆及嘉節(jié),高堂列群賢。
文章看落筆,論議馳后先。
破石出至寶,決高瀉長川。
光暉相磨晻,浩渺肆波瀾。
寮吏愧我嘆(續(xù)校:一作嘆我),仆童(一作童仆)恪生顏。
我顧寮吏嘻,士豈以此觀。
此聊為戲耳,以驚仆童(一作童仆)昏。
士欲見其守,視其居賤貧。
欲知其所趨,試以義利干。
我始識其面,已窺其肺肝。
禮有來必往,木瓜報瑯玕。
十年思見之,一日舍我還。
何用慰離居,贈子以短篇。
含悲涌淚如泉。
發(fā)沖冠。
怒加添。
氣吐虹霓萬丈懸。
似曹瞞把吉平推勘。
孫子遭了龐涓機(jī)變。
提一口斬將鋼劍。
須索要向前迎面。
愿蒼天從人心愿我呵。。
但得個中途路里遇見撞見。
施猛勇向前。
呀。
把那弄權(quán)賊挫尸萬段。
正是吉本無憑。
禍福皆由命。
念郭璞埋名卜隱。
他哆口今朝還血刃丞相。你。
奮英雄社稷危傾。
勤忠藎敢憚勞辛做你個。
擎天駕海臣。
圖一個功勛。
那怕人譏哂丞相。。
但愿你退災(zāi)星。
早備黃袍去坐錦墩。
桐柏村行宮八景 其一 孚惠堂(乾隆戊申) 清 · 弘歷
七言絕句
水程歷盡陸登途,舊有行宮近帝都。
駐馬前堂覲畺吏,惠心勿問亦知乎(益之九五言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本義云上有信以惠于下則下亦有信以惠于上不問而元吉可知予以為勿問當(dāng)云不計天下人之感戴與否若有計較之心便是不孚于心而涉于違道干譽(yù)之為向每持此論凡為地方大吏者亦當(dāng)常存此心方可以宣導(dǎo)德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