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固自重,君宜罔驕,惟克尊于賢德,斯愿立于王朝。
上懷樂道之誠,必加優(yōu)禮;
下起充庭之望,不待旁招。
凡稱命世之才,俱有事君之愿。
然而世或崇儒,則與朋類以偕進(jìn);
時乎慢士,則雖佚遺而不怨。
惟明主有尊賢之意,每務(wù)撝謙;
則群髦興入仕之思,誰甘肥遁?
時也晉晝接下,鼎烹養(yǎng)賢。
德行道藝,則必預(yù)旌表;
忠信孝友,則皆蒙薦延。
此既加于體貌,彼寧甘于棄捐?
神圣謙沖,每優(yōu)崇于儒術(shù);
英豪歆慕,咸樂效于官聯(lián)。
自是來榮軒冕之華,去恥山林之人。
望旒纊者拭目以期見,候旌車者比肩而佇立。
謂邦有道兮于時可見,故心欲仕兮如是其急。
圣人在上,既聞有禮之三;
君子于行,愿廁亂臣之十。
大抵士雖貴于求仕,位尤慚于茍居。
視君好惡以決己進(jìn)退,觀道興廢以卜身卷舒。
惟尊德樂義,而見或嗟晚;
則離蔬釋蹻,而來惟恐徐。
莫不有道,賤焉而恥也;
豈若吾身,幡然而改于?
立或無方,必負(fù)割烹之鼎;
待如不次,自投衒鬻之書。
是何君專行爵之權(quán),士守立身之則。
儻恃祿位者因明月而按劍,則安義命者必冥鴻而避弋。
是故好
仁文后,有海濱二老之歸;
慢罵高皇,致商嶺四人之匿。
譬如鳥巢不覆,則鳳集阿閣;
駿骨必市,則驥來西極。
今也世遇右文之盛,朝惟有德之尊,語而前席者非鬼神之論,見而賜璧者非捭闔之言。
又孰不思棄商筑,來趨舜門?
盡令雍水之西,同為振鷺;
肯顧鐘山之北,猶念驚猿。
王者以是改容就不召之臣,式閭禮非常之士,俾乘駒以去者賁然而至,臥廬以隱者幡然而起。
是之謂王公尊賢,士乎士乎可以出而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