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首
化人宮中百事無,道書一卷酒一壺。
枝頭黃鳥聽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圖。
朝愛朝暾上東岫,夕愛夕陽映東牖。
任他故人不通謁,任它朝事不掛口。
偶然案頭馀酒杯,偶然躡屩山僧來。
自斟自醉當自去,禮豈設(shè)為我輩哉。
昨夜懵騰意超忽,寱時得語醒時述。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
縱能拂衣歸故山,農(nóng)耕社劇亦不聞。
何如且會此中趣,別有生涯天地間。
悶余生之面墻,究入學之根基。
孰不慮而有獲,要以致夫吾知。
提一思而詔后,感前訓之不欺。
原夫人之為人,后覺效于先覺。
自八歲而始入,期變質(zhì)而解惑。
則
時述于小蛾,法山天于大畜。
然徒習而不察,類還珠而買櫝。
旁羅列而交貫,求大原之所宜。
茍有志于安弦,舍操縵而莫施。
肆君子之知要,慎厥思于為學。
始專專于講習,終汲汲于窮格。
期不措于不得,務反身而切求。
物何微而不格,理何隱而不抽。
大而天地之闔辟,幽而鬼神之屈伸。
遠而君臣之有義,近而父子之有親。
諒靡精而靡粗,咸是究而是圖。
隨所適而精研,處顛沛而罔渝。
功既盡于慮而,效何失于能得。
烱萬理之昭明,欠全牛于目觸。
取左右而逢原,若泉達之溥博。
是謂學得其原兮,久厥初之可復。
韙明道之明訓,實為學之準的。
仰圣學之淵源,悉本此而推極。
夫子之生知兮,戒殆罔于思。
學深造而自得,孟氏亦云詳說。
顏勿四而體具,曾省三而貫一。
吁嗟乎今也即亡,慨好學之未聞。
懵慎思之大本,徒誦說之紛紜。
資至理于口耳,咸逐末而棄本。
道在邇而不求,未之思兮何遠。
彼自棄之何誅,反余身而儼若。
庶用功于近思,愿同歸于前哲。
箴曰:
先生語我,正一生消受,帝城煙月。
紅燭短時橫笛嗷,夜雨開元白發(fā)。
霜咽遺弓,風悽內(nèi)苑,畫角聲酸切。
銅盤承露,淚如鉛水不歇。
曾記樗杜笙簫,長楊刀箭,從獵霜林豁。
父子一時連上相,印紐銀螭臥雪。
別墅初成,淮淝已捷,屐齒何曾折。
談深酒冷,鼕鼕街鼓將絕。
去年重九天氣佳,城角黃花倚風動。
精廬偶與故人來,卻眺晴云出煙洞。
竟填溝壑且無論,自比云龍吐豪縱。
今年重九故人死,濁酒盈尊強誰共。
蕭蕭風雨動秋城,席帽短驢時獨鞚。
晝陰荒寺更無人,臥地殘英杳如夢。
寒蟬哀雁共吟秋,雖有新詩向誰諷。
豈期復遇翰林知,謂我才殊千百眾。
投詩見和托幽思,欲候云旗桂為棟。
居然雅樂發(fā)遺音,豈肯繁弦奏新哢。
中閒陳義亦何堅,列櫓巖城誰穴空。
古圣垂教宏且遠,六籍具存可說誦。
尚思時述蛾子勤,敢取謏聞禽犢送。
法言夷棄競靡詞,如退《韶》虞樂秦甕。
辨麗徒于博弈賢,滑稽奚貴談言中。
仆也幼志慕孔姬,禮樂崩離每長慟。
博士書券終自咍,司空城旦成何用。
孤吟詎比郢中歌,語人真若遼東貢。
未如口吃子云才,賦罷《甘泉》胸吐鳳。
看君少作已絕人,草元行使桓譚重。
生世交游本寥落,況經(jīng)車過感腹痛。
酒爐從此邀君醉,岐路久已深余恐。
但望植學培根柢,愿捧珠盤譬牛從。
勿搜奇險持驚人,似向穴中為鼠閧。
系輕橈、鴛鴦湖畔,官齋塵榻曾掃。
風流太守佳公子,把臂當時傾倒。
嘉蔭好。
敞四面軒窗,綠樹濃陰繞。
筆床茶灶。
并桐葉閑題,芭蕉坐展,文字試分校。
深期許,沈約知名偏早。
才華綺歲英妙。
頻開東閣陪歡宴,還有梅溪同調(diào)。
良會杳。
剩賓從而今,已是垂垂老。
易傷懷抱。
望督亢云沉,吳江楓落,一例總斜照。
夢寐海中山。
何限凋殘。
嶺云大句最辛酸。
四百萬人同一哭,別矣臺灣。
點將昔登壇。
苦戰(zhàn)鄉(xiāng)關(guān)。
一朝割棄恨無端。
五十年前游釣地,今始能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