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慧方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僧寶正續(xù)傳·卷第三
禪師名惠方。
道號超宗。
臨江龔氏子。
出家禪居寺。
年十九試經(jīng)得度。
具戒。
遍參知識。
晚入黃龍。
見死心禪師。
機緣有契。
遂留執(zhí)待。
閱十有四年。
于時死心高視諸方。
以壁立險絕為方便。
學者莫可近傍。
鮮有投其機者。
獨于廣眾中。
稱師堪任正續(xù)。
以最后大事??托之。
師膺記莂。
隱跡叢林。
而聲價益高。
宣和中。
出世螺川之隆慶。
遷禾山。
宗風大震。
僧問。
如何是一印印空。
答曰。
想你摸索不著。
問。
如何是一印印水。
師曰。
湛湛地。
問。
如何是一印印泥。
師云。
前后相應。
問。
如何是死中活。
答曰。
照中有用。
問。
如何是活中死。
答曰。
用中有照。
問。
如何是死中恒死。
答曰。
照用臨時。
問如何是活中恒活。
師曰。
平出。
死心和尚忌日。
僧問。
死心每舉只履西歸意旨如何。
師云。
還見么。
進曰。
即此見聞非見聞。
未審作么生見。
師曰。
若非見聞。
猶滯跡在。
問。
報德慇勤。
未審死心還赴也無。
師云。
言中有響。
僧云。
若然者。
頂門拶出金剛眼。
照破凌霄千萬峰。
師云。
你且道只履西歸作么生。
進云。
葉落歸根。
來時無口。
師云。
只得一橛。
乃曰。
死心先師。
每好舉只履西歸話。
問衲子。
且巴陵和尚。
于得法師忌日。
以三轉(zhuǎn)語為報。
禾山今日因行不妨掉臂。
只以明只履西歸話。
用報先師之德。
況此話古今難明。
諸方或謂之隱顯。
或謂不可兩個。
或謂唯此一事實。
若也如是。
殊未識祖師意旨。
諸人要見么。
濁中清清中濁。
勿謂麒麟生只角。
西行東。
向路不差。
大用頭頭如啐啄。
莫莫玄要。
靈機休卜度。
樞密徐公師川嘗致三問。
師各以偈答之。
問曰。
洞山云。
擬將心意學玄宗。
大似西行卻向東。
十二時中動轉(zhuǎn)施為。
莫非是擬底心。
到此作么生別辨。
答曰。
擬將心意學玄宗。
妙用縱橫觸處涌。
捩轉(zhuǎn)個中關棙子。
休論南北與西東。
問。
維摩經(jīng)云。
佛以一音演說法。
或有怖畏。
或斷疑者。
答曰。
或有怖畏或斷疑。
雙明一句絕針錐。
于斯切莫生忻厭。
覿面還須眼似眉間。
維摩經(jīng)云。
眾生病故我病。
即今他人病時。
為什么自己卻不病。
答曰。
眾生病故維摩病。
妙見全提越我人。
既了病源無個事。
何如出現(xiàn)宰官身。
龍圖蔣公宣卿。
亦從之問道。
師居禾山十年。
遷豫章云巖。
建炎三年三月己酉示寂。
壽五十有七。
臈三十八。
火馀齒舌不燼。
舍利五色。
塔于寺之南天臺。
師皃清悴。
而悟門超徹。
踐履高妙。
圜悟禪師稱其縱談。
雷震波駭。
辨才出沒。
電閃星飛。
而性理淵源。
極為奧妙。
真全才也。
世以為礭論云。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八
釋性愿,字虛白。
姓林氏,江陰人。
少而穎異,記誦不忘,與群兒游,未嘗嬉戲。
年十五,隨父過城山,訪無生大德,欣慕禪林,懇求二親,允從出家。
聞天童密云開法黃檗,多以棒喝接人,心甚疑之。
超宗自槜李還,與人言,舉臨濟參黃檗三棒因緣,性聞之躍然,始知知識用處,回出常情。
因勵志參究,嘗詣獅巖叩隱元,見而契之,及應黃檗攜之入山,遂登戒具。
又往參金粟費,問:“蚯蚓斬作兩段,佛性在那一頭?
”性請開示,即驀然一棒,直得迷悶盈臆,寢食不寧,欲徹此懷。
因看《百丈政禪師語錄》老宿見日影透窗問?因緣,忽有省,乃頌曰:“窗就日兮日就窗,現(xiàn)成一物露堂堂。
房中有客好歸去,莫向渠儂問短長。
”呈似西堂玄密,密曰:“何物露堂堂?
”性舉拳示之曰:“見么?
”密擊一棒云:“且道,是賞、是罰?
”性喝,密亦喝,遂作禮而退。
俄隨密回閩,住芙蓉。
密寂,復還檗山,后住長樂德成巖。
忽憶古人云“差別未明,住山無益。
”重詣黃檗,更進侍寮。
潛鞭密練,益臻玄奧。
及隱元乘桴浮海,倡道扶桑,性乃潛處松溪白云庵。
隱元遣使,航海萬里,付與法衣以表信。
尋有江西之行,路出寧化,緇素懇留,重興東山古剎。
寺前長橋久頹,行者病涉。
乃募千金,先為筑造,鼎建寺宇,規(guī)制弘麗,遂為甲觀。
落成未幾,黃檗耆宿以玉融檀信敦請繼席。
性至,重法剔蠹,揀魔辨異,登堂演說,如香象渡河,徑截逆流,鵝王擇乳,不事亂唼。
以故諸方翹仰,龍象駢趨。
有浙僧冒稱福嚴法糸,持數(shù)十金入山掃塔,性驗其非是而郤之。
有楚僧頻以怪異惑眾,領宰官善信至寺設宴,性疾其邪,斥之而逃。
時或以為執(zhí)拗,后兩僧皆敗露,人始服其卓識。
居山十載,怡養(yǎng)恬靜,氣韻孤特。
而誘進初機,唯恐不及。
挫敗類之偷心,指學人于實地,皆從自證中發(fā)用,真切生平。
法利所獲,悉付司庫。
及將遷化,囊缽空懸。
以康熙十二年癸丑六月十四日示寂,得年五十有八,坐夏四十三,塔于黃檗寶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