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陳淵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7或1060—1124 【介紹】: 宋南劍州沙縣人,字瑩中,號了翁,又號了齋、了堂。陳世卿孫。神宗元豐二年進士。哲宗紹圣初為太學博士。止蔡卞等毀《資治通鑒》板。遷校書郎,反對紹述之說,出判滄州?;兆诹?,擢左司諫,極論蔡卞、章惇等罪,進《國用須知》、《日錄辨》。崇寧中,以黨籍除名,竄袁、廉、郴州。卒謚忠肅。有《尊堯集》,《了齋易說》等。
全宋詩
陳瓘(一○五七~一一二四),字瑩中,號了翁,南劍州沙縣(今屬福建)人。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士,調(diào)招慶軍掌書記,湖州州學教授。七年,知濠州定遠縣。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簽書越州判官,通判明州。紹圣元年(一○九四),召為太學博士,遷秘書省校書郎。四年,出通判滄州。元符二年(一○九九),知衛(wèi)州?;兆诶^位,召拜右正言,遷左司諫。以彈劾蔡京,罷監(jiān)揚州糧料院,尋改知無為軍。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召為右司員外郎,兼權給事中。以忤曾布,出知泰州。崇寧中,坐黨籍除名勒停送袁州、廉州編管,以赦移郴州。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又因上《尊堯集》事,再徙臺州。居臺五年,由于被蔡京、蔡卞等忌恨,獲自便后仍不斷流徙。宣和六年卒于楚州,年六十八。著有《了齋集》四十二卷、《約論》十七卷等(《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大多已佚?!?a target='_blank'>兩宋名賢小集》收有《了齋詩集》一卷。事見《永樂大典》卷三一四三《陳了翁年譜》、《閩中理學淵源考》七,《宋史》卷三四五有傳。陳瓘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為底本,與從他書輯得瓘詩若干,合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二七八二
陳瓘(一○五七——一一二四),字瑩中,號了翁,又號了齋,南劍州沙縣(今福建沙縣)人。
元豐二年登進士第。
歷濠州定遠令,禮部貢院點檢官。
紹圣初,章惇薦為太學博士。
三年,除秘書省校書郎。
四年,出為滄州通判。
元符二年,移知衛(wèi)州。
三年,徽宗即位,召拜左正言,又除右司諫。
累上章反對紹述之說,極論「二蔡二惇」(蔡卞、蔡京、章惇、安惇)之罪。
以言外戚向宗良交通侍從,出知無為軍。
次年,建中靖國元年,復召除右司員外郎、兼權給事中。
崇寧中,入元祐黨籍,除名竄袁州、廉州、郴州。
五年,得自便,居明州。
著《四明尊堯集》,謂王安石《日錄》偽造神宗言論,變亂是非。
大觀四年又謫通州。
政和元年,繳呈《尊堯集》,被徽宗斥為「語言無緒,盡系詆誣」,敕送臺州羈管。
六年,遇赦敘復自便。
宣和六年卒于楚州,年六十八(《宋史》本傳作六十五,誤)。
紹興中賜謚忠肅。
著作有《了齋集》四十卷、《諫垣集》三卷,均佚;今存《四明尊堯集》十卷、《了齋易說》一卷、《了齋詞》一卷。
見本人所撰《責沈文貽知默侄》(《皇朝文鑒》卷一二七),《宋史》卷三四五本傳及《藝文志》,元陳宣子《陳了翁年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1—1159 【介紹】: 宋洛陽人,字希真,號巖壑,世稱洛川先生。初以布衣負重望,屢辭徵召。高宗紹興二年,應召為迪功郎,賜進士出身。歷秘書省正字、浙東提刑。因與主戰(zhàn)派李光來往,被罷官,寓居嘉禾。晚年受秦檜籠絡,除鴻臚少卿,為時論所譏。檜死,廢黜。善畫山水,工詩詞及樂府。有《樵歌》。
全宋詩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據(jù)朱敦儒跋唐太宗賜韓王嘉《蘭亭帖》“紹興十六年時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號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陽)人。
欽宗靖康初召授學官,辭歸。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
紹興三年(一一三三),特補迪功郎(同上書卷六八)。
五年,賜進士出身,守秘書省正字(同上書卷九六)。
六年,兼權兵部郎中(同上書卷一○六)。
通判臨安府。
八年,為樞密行府咨議參軍(同上書卷一一九)。
十四年,提點兩浙東路刑獄,十六年罷,十九年致仕(同上書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
二十五年,因秦檜推挽,起除鴻臚少卿,檜死依舊致仕(同上書卷一六九)。
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書卷一八一),年七十九。
一說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間,享年百歲左右(今人劉揚忠《關于朱敦儒的生卒年》)。
有《巖壑老人詩文》一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獵較集》若干卷(《后村詩話》續(xù)集卷四)、《朱敦儒陳淵集》二十六卷(《宋史·藝文志》),均佚;今存詞集《樵歌》三卷。
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今錄詩九首。
詞學圖錄
朱敦儒(1081-1159) 字希真,號巖壑。洛陽人。有詞集《樵歌》三卷。
全宋文·卷三五○三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字希真,號巖壑老人,時稱洛川先生,河南府洛陽(今河南洛陽)人。
志行高潔,雖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嘗數(shù)召而不就。
紹興初,召為迪功郎。
賜對,賜進士出身,守秘書省正字。
六年,改左奉郎,兼權兵部郎中。
歷通判臨安府、樞密行府咨議參軍,除秘書郎,改都官員外郎。
十四年,除兩浙東路提刑。
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
十九年,守本官致仕。
二十五年召對,落致仕,授鴻臚少卿,尋依前致仕。
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九。
工詩詞,著有《巖壑老人詩文集》、《獵較集》、《朱敦儒陳淵集》二十六卷、《樵歌》三卷(存)。
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湖州武康人,字公雅。沈播曾孫。從學陳淵達二十年。高宗紹興間,為馀干令,有善政。除直秘閣、知平江府。孝宗乾道四年,以直龍圖閣知建寧府,助朱熹創(chuàng)立社倉。終兵部尚書。
全宋詩
沈度,高宗紹興二十年(一一五○),右朝奉大夫知衢州(清康熙《衢州府志》卷一二)。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以右朝散大夫直秘閣知平江府(《吳郡志》卷七)。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除直寶文閣福建路轉(zhuǎn)運使(《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九)。六年,直龍圖閣江南東路轉(zhuǎn)運副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七年,除秘閣修撰。九年,權兵部侍郎兼臨安府少尹。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權兵部尚書兼知臨安府(《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二五、職官一一之五二、五一之二五)。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四六七四
沈度,字公雅,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池州主簿播曾孫。
師事陳淵幾二十年。
紹興間令馀干,有善政,民謳歌之。
以考功郎中除直秘閣、知平江府。
乾道二年為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
歷官知建寧府,江東路轉(zhuǎn)運副使,兩浙路計度轉(zhuǎn)運副使,權兵部侍郎兼臨安府少尹,直龍圖閣知建寧府,累官兵部尚書。
見《宋元學案》卷三八,《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一之一一、職官一一之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