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師丹

相關(guān)人物:共 8 位
共 4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述初賦 中唐 · 梁肅
予幼而漂流。遂寓于江海之上。與鳧雁為伍有年矣?;虻撌艘源阅?。其暇則以偫籍自娛。又嘗染重膇疾。每求長桑氏之術(shù)以為療。其他未之思也。方俟閒則追尚平五岳之游。無幾何。會明詔以監(jiān)察御史徵。俄轉(zhuǎn)右補闕。羈守職次。未遑自免。江湖之思漫如也。閒一歲。加翰林學(xué)士。領(lǐng)東宮侍讀之事。既微且陋。載荷天眷。上不能宣令德。通古今。當(dāng)論思之任。次不足宏三善。備教諭。充端士之列。每省名位。眄章綬。中心惄然。不欲寢食。無一日而安者。三年于茲。其愧畏乃如此。時步自中禁。休于里巷。病攻其外。神倦于中。囂焉忘形。思及道本。然后知一動一靜。萬化殊涂。寂然同歸。未始有物。且不知夫曩歲之浮游。與今之局束。彼乎此乎。是歟非歟。杳不得其倪矣。于是作述初賦以紀懷。且貽諸同志焉爾。
我洪系兮肇昭。
耿乎伊唐。
始贊禹以陳謨。
末開國而為梁。
遭暴嬴以滅周兮。
涉天漢而方彰。
社合陽而守九江。
逮七序而見光(后漢侍中褒親憫侯諱竦作七序有傳)。
維涼牧之豐融(后漢黃門侍郎涼州刺史侍中關(guān)內(nèi)侯諱寬見魏書)
咨散騎之殉節(jié)。
遭匡攘以遷逝。
遵河右以蟬蛻
綿侯服以守業(yè)。
龜組而罔替(自酒泉以下六世郡守關(guān)內(nèi)侯)。
煒司空之藩魏。
宏茂德為表綴。
翼翼尚書。
允明且哲。
納言執(zhí)法。
乃遂乃達。
五葉而逮予。
垂慎身之芳烈。
伊孤朦之薄祐。
撫生植之多艱。
豈前修之將墜。
藐才菲而體孱。
奉徙宅之善教。
得帶經(jīng)之殘編。
諒不師而不訓(xùn)。
烏識立德與立言。
洎章甫之在首。
始礪志以就賢。
思琢璞以解蔽。
終捍格而難前。
升九顥之宏軌。
探乾坤之大紀。
求專直與翕辟。
問性命之終始。
曰君子之不用。
實未成之所擬。
茍體健以立誠。
何剛?cè)嶂宦摹?div id="wt9ni7h"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41_1369945_comment'>
慨尋繹以內(nèi)省。
觀萬動之攸歸。
若捫天而罔階。
知集木之匪危。
何大道之汗漫。
悼吾人之崎巇。
仰前哲之休風(fēng)。
屢惆悵以忸怩。
且自擊以自考。
亦三復(fù)而九思。
庶初筮以發(fā)蒙。
敢舍龜而觀頤。
美海岳之靜深。
援幽人以為期。
聿投跡于林中。
就拙者之所宜。
屬夫上有圣帝。
旁求俊乂。
載馳車乘。
搜及瑣細。
彼執(zhí)持憲。
與匡補闕載。
宜乎學(xué)該紀律。
識洞經(jīng)制。
故小人之備官。
幸不招損而速戾。
斯時也。
天光鏡乎宇內(nèi)。
洪棱憺乎荒外。
上躬祀于泰壇。
先假廟以告配。
百神受職以咸秩。
萬國駿奔而來祭。
肆覲創(chuàng)五月之吉。
朝宗盛三朝之會。
月窟日際。
風(fēng)行雨霈。
謬參侍從之臣。
獲睹人神之泰。
又感夫翰苑崇秘。
人文是經(jīng)。
樂正司業(yè)。
元良以貞。
講藝承華。
視草承明。
莫不才侔相如。
道博桓榮。
何皇鑒之偏屬。
降湛恩于鯫生。
若側(cè)足以登涂。
方飭躬以效誠。
??書紳之猶怠。
慮數(shù)馬之非精。
晝兢兢以徊徨。
夕默默以屏營。
豈不以命重才輕。
惕墜而不敢寧也。
我寓我居。
于彼南里。
匪容車騎。
實遠朝韨。
羌歸沐以斯憩。
聊優(yōu)游以休止。
旁枕大道。
其平如水。
南望南山。
橫空黛起。
君子所履。
小人所視。
乍埽室以自安。
殊塞門而不仕。
于是有竹有梧。
清風(fēng)穆如。
放懷端居。
元宇自虛。
遺原憲之貧病。
忘寧武之智愚。
喪我南郭之幾。
盡心西域之書。
悟幻有之遷斡。
得環(huán)中之妙樞。
合乃一指。
流為萬涂。
審物我之同域。
又遑遑其焉如。
何睿后之渥飾。
宜克恭以忘劬。
惟少海之洪瀾。
豈勺水之云輸。
伊志慮之久曠。
矧疲痾之集予。
徒端直以勿貳。
又焉能以為乎有無。
冥冥飛鴻。
其虛其徐。
英英白云。
亦卷亦舒。
吾企夫物之未及。
故浩然而述初。
⑴ 系祖漢廷尉合陽侯諱放見漢書武威九江太守高山侯諱統(tǒng)見后漢書
⑵ 晉散騎常侍馮翊太守扶風(fēng)鄉(xiāng)侯諱廙死憫帝之難贈吏部尚書益州刺史見晉書
⑶ 晉蜀郡太守寧州刺史扶風(fēng)鄉(xiāng)侯諱迪生酒泉太守關(guān)內(nèi)侯諱秋避亂居張掖
⑷ 魏大將軍洛州刺史贈侍中司空合陽公諱越見后魏書
⑸ 司空之孫隋御史大夫刑部尚書邯鄲敬公諱毗隋書有傳
寄子京(1058年6月) 北宋 · 宋庠
七言律詩
① 為郡八年,榮愿已息,朝恩念舊,復(fù)假相印管內(nèi)樞,然思歸之心日以忉怛矣
八年三郡駕朱輪,更忝鴻樞對國均。
老去師丹多忘事,少來之武不如人。
車中顧馬空能數(shù),海上逢鷗想見親。
惟有弟兄歸隱志,共將耕鑿報堯仁。
愚翁夸甫骨應(yīng)寒,宇宙因誰危與安。
治道灼知斯鞅妄,中興竊擬導(dǎo)安難。
文章一伎真何益,得失他年極易觀。
私喜崔骃薄班固,繆賢朱博毀師丹。
春風(fēng)吹我游錦官,客眸飽作滄江觀。
鶴飛自由白日靜,山來不斷平野寬。
主人聞客倒屣迎,案頭點易朱未乾。
速呼朋儔俾接席,又遣兒女來拜前。
館中列鼎食客眾,堂后鳴鐘聚指千。
客來輒留張坐飲,客醉復(fù)與開榻眠。
主人投閒六年久,祿廩不繼胡能然。
問之主人笑不言,神情散朗心常閒。
向來曾于我乎貸,至今尚質(zhì)黃金盤。
又聞吾兄市橋尉,假五十萬青銅錢。
橐中似爾空亦屢,門外車馬紛闐闐。
其間猶有不知者,誤謂公子非儒酸。
誰知出分本無幾,況復(fù)奉賜隨分班。
知之不知吾何恤,日用飲食于其閒。
西京相裔平通侯,輕財重義無敢先。
三年田家未云久,便懷富貴譏南山。
節(jié)侯有子韋少翁,亦以明經(jīng)世其傳。
爵之附庸有何薄,徑欲忍愧從夷蠻。
人于居約視所守,又以久近察所安。
近而不渝儻可勉,久而無怨良獨難。
不須遠求漢諸公,姑復(fù)近考今時賢。
雖云暫閒未嘗約,一念長作膏火煎。
戚然不能以一日,寧復(fù)如君之六年。
泉無晝夜蓋有本,潦有朝夕繄無源。
歸來試與友朋道,言之孔易行維艱。
厥今人物眇然甚,天道豈不于君還。
友朋請書為君壽,更祝養(yǎng)素勤加餐。
奴視中人少,庭機左戚難。
高爹嗔李白,新莽吊師丹
⑴ 原作申,據(jù)馮本改
半世慣岐路,不怕唱陽關(guān)。
朝來印綬解去,今夕枕初安。
莫是散場優(yōu)孟,又似下棚傀儡,脫了戲衫還。
老去事多忘,公莫笑師丹。

筆端花,胸中錦,兩消殘。
江湖水草空曠,何必養(yǎng)天閑。
久苦諸君共事,更盡一杯別酒,風(fēng)露夜深寒。
回首行樂地,明日隔云山。
鏡中勛業(yè)不須論,拭發(fā)何由得馬肝。
日暮論文思李白,年衰忘事類師丹
幾多歸燕愁無主,是處鳴蛙總為官。
多謝天公相勞苦,梅風(fēng)吹雨長瑯玕。
彫年短發(fā)苦骎骎,只益孤懷嘆惋深。
老比師丹渾忘事,死無鐘子絕知音。
哀猿易下三聲淚,獨鶴長存萬里心。
漫憶云峰凌羽士,故山無夢可相尋。
曾勞詩卷付蒼頭,一笑空囊竟莫收。
忘事師丹猶少壯,致書殷羨敢沉浮。
誤驚神物空中化,卻愧明珠暗里投。
已向荒祠留素壁,重來須待碧山秋。
迂程百里訪夫君,層碧樓高隱白云。
山徑肩輿行窈窕,風(fēng)花衣袖度氤氳。
師丹典禮誰同議,蘇軾文章世共聞。
黃閣論思需舊學(xué),即看玉帛賁江濆。
共 4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