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約1235—1301 【介紹】: 元太宗孫。憲宗立,遷封地至海押立。自以太宗嫡孫而不嗣大位,心常鞅鞅。憲宗死,支持阿里不哥與世祖爭位。阿里不哥敗,更欲自為大汗。至元六年,在答剌速河畔,召集西北諸王,舉行忽里臺,自為盟主。屢次發(fā)兵南攻。成宗大德五年,與篤哇大舉攻北邊,在和林、塔米爾為海山所敗。旋卒。
人物簡介
【生卒】:1236—1327 【介紹】: 元祁州深澤人,徙保定,字周卿。河東宣撫張文謙辟掌書記。世祖至元六年,以劉秉忠薦,被召與諸儒定朝儀。擢右直侍儀使。十七年,出守輝州,治獄明斷。歷吏部侍郎、刑部尚書、中臺侍御史、河北河南肅政廉訪使。成宗大德元年,河決蒲口,奉命按視。建議當順水之性,聽河北流。河朔山東官吏以為不便,遂未實行。累官中書左丞,告歸。武宗、仁宗朝,屢延致,訪以國事,拜太子詹事,使三往,乃起。后以中書平章政事致仕。
人物簡介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生卒】:1236—1312 【介紹】: 元高唐人,字子靜,號靜軒,又號靜齋、靜山。性簡重。師康曄。始為東平嚴實掌書記,擢御史掾。世祖至元八年,以薦為翰林應奉,升修撰。成宗即位,除集賢學士,上疏言京師宜首建宣圣廟學,定用釋奠雅樂。從之。累拜翰林學士承旨。武宗踐祚,首陳三事,言皆剴切。進平章政事。乞歸。卒謚文康。有《靜軒集》。
字子靖,其先平陽和州人,徙高唐。以薦入翰林,累進學士,出為浙西廉訪。大德中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文穆。有靜軒集五十卷。
人物簡介
【生卒】:1238—1313 【介紹】: 元洛陽人,字端甫,號牧庵。姚樞侄。早年喪父,由伯父姚樞撫養(yǎng)。為許衡弟子。初以薦為秦王府文學。武宗至大間歷官至集賢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為文閎肆該洽,有西漢風。卒謚文。有《牧庵集》。元詩選
燧字端甫,文獻公樞之侄,少孤,隨樞學于蘇門。及長,以所作就正于河內許衡,衡賞其辭。至元七年,衡為國子祭酒,奏召舊弟子二十人,驛致館下,始為秦王府文學。尋提舉陜西、四川、中興等路學校,除陜西漢中道按察司副使,調山南湖北道,入為翰林直學士,遷大司農(nóng)丞。元貞元年,以翰林學士與侍讀高道凝總裁《世祖實錄》。大德五年,出為江東廉訪使,移病太平,拜江西行省參知政事。至大元年,入為太子賓客,進承旨學士、太子太傅。明年,授榮祿大夫、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四年,得告歸。卒,年七十六,謚曰文。所著有《牧庵文集》五十卷。牧庵為文,閎肆該洽,豪而不宕,剛而不厲,舂容盛大,有西漢風。宋末弊習,為之一變。濟南張養(yǎng)浩序其集曰:公才驅氣駕,縱橫開闔,紀律惟意,約要于煩,出奇于腐,江海駛而蛟龍挐,風霆薄而元氣溢。時元宅天下已百馀年,倡鳴古文,群推牧庵一人,擬諸唐之昌黎、宋之廬陵云。詞學圖錄
姚燧(1238-1313) 字端甫,號牧庵。河南(今洛陽)人。歷仕元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卒謚文。仁宗延佑以前文章大匠,莫能先之。有《牧庵文集》,詞在集中。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二釋達益巴未知何國人。少為苾芻事帝師。十有三年侍聽言論。陶熏滋久郁成美器。凡大小乘律論及秘密部皆得乎理之所歸。帝師西還。送至臨洮命依綽思吉大士。十有九年聞所未聞。道益精萃。秦人請居古佛寺。其六波羅蜜靡所不修。兼通賢首之教。于是名譽四表道重三朝。元武宗踐祚召問法要稱旨所賜雖厚辭不受。未久乞歸許之。將謀以終自許。俄而復召還京。大宣法化。帝親臨聽特賜弘法普濟三藏之號。命鑄金印及紫方袍以旌異之。敕王公大臣皆咨決心要。延祐五年八月十有六日無疾端坐而化。壽七十有三。帝命兩宮賜幣助葬。皇太子宰輔致奠敕有司衛(wèi)送全身建塔。謚曰祐圣國師。
釋達益巴,未知何國人。少為苾芻,事帝師十有三年,侍聽言論,陶熏滋久,郁成美器。凡大小乘律論及秘密部,皆得乎理之所歸。帝師西還,送至臨洮,命依綽思吉大士十有九年,聞所未聞,道益精萃。秦人請居古佛寺,其六波羅蜜靡所不脩,兼通賢首之教,于是名譽四表,道重三朝。元武宗踐祚,召問法要稱旨,所賜雖厚,辭不受。未久乞歸,許之。將謀以終自許,俄而,復召還京,大宣法化,帝親臨聽,特賜“宏法普濟三藏”之號,命鑄金印及紫方袍以旌異之,敕王公大臣皆咨決心要。延祐五年八月十有六日,無疾端坐而化,壽七十有三,帝命兩宮賜幣助葬,皇太子宰輔致奠,敕有司衛(wèi)送,全身建塔,謚曰“祐圣國師”。
人物簡介
【生卒】:1247—1327 【介紹】: 元契丹人,一名禿忽思,字明甫。耶律鑄子。生于和林附近,九歲至燕,從趙衍讀書。曾從蒙哥汗入蜀。蒙哥汗卒,復歸北邊,世祖中統(tǒng)初,陷于阿里不哥叛軍中。四年,至上都,見世祖,為宿衛(wèi)。至元八年,累遷為符寶郎。十四年,為禮部尚書、轉吏部尚書。十七年,以病謝事,家居二十余年。武宗特除翰林學士承旨。卒謚忠嘉。
人物簡介
【生卒】:1248—1313 【介紹】: 元迦葉彌兒(怯失迷兒)人,伽乃氏。父斡脫赤為佛教徒,投窩闊臺汗。蒙哥汗時為萬戶。世祖即位,命鐵哥隸丞相孛羅,備宿衛(wèi)。至元十七年,為尚膳監(jiān)。歷同知宣徽院事、大司農(nóng)。二十四年,從征乃顏,建議設疑兵退敵。二十九年,進中書平章政事。歷仕成宗、武宗、仁宗,官至中書右丞相、太傅。卒謚忠獻。
人物簡介
元詩選【生卒】:1249—1318 【介紹】: 元郢州京山人,先世遷建昌,名文海,避武宗諱,以字行,號雪樓,又號遠齋。宋末,隨叔父建昌通判程飛卿降元,入為質子,授千戶。世祖賞其識見,使入翰林,累遷集賢直學士。至元十九年,奏陳五事,又請興建國學,搜訪江南遺逸,參用南北之人。均被采納。二十四年,拜侍御史,行御史臺事,求賢江南,薦趙孟頫等二十余人,皆得擢用。桑哥專政,鉅夫上疏極諫,幾遭殺害。大德間,歷江南湖北道肅政廉訪使。至大間,預修《成宗實錄》,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歷事四朝,為時名臣。文章議論為海內宗。卒謚文憲。有《雪樓集》。
鉅夫,名文海,避武宗諱,以字行。其先自徽州徙郢京山,宋末,季父飛卿攝建昌守,家焉。元兵南下,從飛卿入覲燕京,遂留宿衛(wèi),授管軍千戶,世祖召見香殿,奇之。命給筆札書二十馀幅以進,改應奉翰林文字,累遷翰林集賢直學士。尚書省初立,詔為參知政事,固辭。又命為御史中丞。臺臣言文海南人,且年少,世祖怒曰:「汝未用南人,何以知南人不可用?」遂拜侍御史,行御史臺事。奉詔求賢于江南,薦趙孟頫等二十馀人,皆擢置清要。大德八年,召為翰林學士,商議中書省事。武宗朝,進翰林學士承旨。延祐初,議行貢舉法。三年,以病求去,加光祿大夫。命廷臣飲餞齊化門外。給驛南還,敕行省時加存問。居三年卒,年七十。贈大司徒柱國,追封楚國公,謚文憲。鉅夫儀狀峻偉,音吐如鐘。少與吳文正公同門,遭時革命,寵遇優(yōu)渥,歷事中外者踰四十年。郢州有白雪樓,嘗以名所寓,故世稱雪樓先生,又號遠齋。所著有《雪樓集》三十卷。虞文靖公謂宋季士習卑陋,以時文相尚。病其陳腐,則以奇險相高,江西尤甚。公之在朝,以平易正大之學,振文風,作士氣。今代古文之盛,實自公倡之。公之致仕也,趙文敏公孟頫代為承旨。先往拜其門而后入院,時人以為衣冠盛事焉。
人物簡介
益稷,國王陳日晅之弟也,其先閩人。有陳日煚者,為交趾王李氏婿,奪其國而有之。元憲宗時,嘗遣將兀良合臺破其國都。日煚傳國于其子光炳,遣使納款。世祖中統(tǒng)三年。封光炳為安南國王。至元十四年,光炳卒,國人立其世子日烜。徵之入朝,不肯行,會用兵占城,諭日晅使助軍糧,不從,遂移兵伐之。日晅拒戰(zhàn)敗走,其弟昭國王益稷率妻子官吏以降。二十三年,封益稷為安南國王。命鎮(zhèn)南王脫驩及左丞相阿里海牙等引兵納之,未克。言者以為非便,遂止。益稷從師還鄂州,其后日烜遣使來貢,二十七年卒,子日焌立,益稷竟久留于鄂,遙授湖廣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武宗朝,累進金紫光祿大夫儀同三司,文宗天歷二年卒,壽七十六,謚曰忠懿。王有詩若干首傳世,皆歸朝后所作。安南,古南交地。自秦時為郡縣,漢唐因之,五代割據(jù),遂成異域。元時兵力之強,盡有西南諸部,而安南獨不入版圖,選將用兵,頻年暴露,而終莫得其要領。然益稷以羈旅降王,猶能以歌吟與中朝文士相頡頏。何地無才,亦足以見元時詩學之盛矣。
人物簡介
【生卒】:1254—1322 【介紹】: 元湖州人,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聰敏,為文操筆立就。以父蔭為真州司戶參軍,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遷集賢直學士。帝欲使與聞中書政事,固辭。每見,必語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文敏。詩文清邃奇逸,書法兼工篆、隸、行草,自成一家。繪畫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馬、花鳥。有《松雪齋文集》。元詩選
孟頫,字子昂,宋秦王德芳之后。五世祖秀王子稱實生孝宗。賜第于湖州,故孟頫為湖州人。年十四,以父蔭補官。宋亡家居,益自力于學,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以孟頫入見。神彩煥發(fā),如神仙中人,世祖顧之喜,欲大用之。議者不可,授兵部郎中,遷集賢直學士,出同知濟南總管府,歷江浙等處儒學提舉。延祐中,累拜翰林學士承旨,得請歸,至治初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國公,謚文敏。子昂以書法稱雄一世,畫入神品,四方萬里重購其詩文者,所至車馬填咽。自號松雪道人,有《松雪齋集》。史稱其清邃奇逸,讀之使人有飄飄出塵之想。戴帥初謂其古詩沈涵鮑謝,自馀諸作,猶傲睨高適、李翱間。仁宗與侍臣論文學之士,以子昂比唐李太白、宋蘇子瞻云。虞雍公伯生嘗以詩詣子昂,有「山連閣道晨留輦,野散周廬夜屬櫜」之句。子昂曰:「若改山為天,野為星,則尤美矣。」伯生心服之。故有元之盛,稱虞、趙、楊、范、揭焉。子昂以宋王孫仕元為顯官,其從兄子固恥之,閉門不肯與見。子昂之沒也,宋逸士子虛題其詩卷曰:「文在玉堂多煥爛,淚經(jīng)銅狄一滂沱。原陵禾黍悲豐鎬,人物風流繼永和?!挂嗌钕е~也。子雍、奕,并以書畫知名。詞學圖錄
趙孟頫(1254-1322) 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湖州人。宋宗室。歷仕世祖、成宗、武宗、仁宗四朝,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卒贈魏國公,謚文敏。以書畫著稱,畫名尤著,開有元一代畫風。有《松雪齋文集》,詞在集中。又有《巫山一段云》十二首分詠巫山十二峰者,見《花草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