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顧瑛

相關(guān)人物:共 16 位。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8—1278 【介紹】: 元霸州保定人。
金信安守將張進子。
隨父降蒙古,以質(zhì)子入宿衛(wèi)。
旋充征行水軍千戶。
從攻宋,以慣習(xí)水戰(zhàn),屢有功。
中統(tǒng)元年,授水軍萬戶。
至元間,從攻襄、樊,又從伯顏滅宋,進至廣東。
積官湖北道宣慰使,諸路水軍萬戶。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五
允中,字樂閒,崇德梧桐鄉(xiāng)人,濮氏。
自著作郎云翔從宋南渡,占籍于此,遂名濮院。
元大德中,有濮鑒字明之封寧遠將軍允中豐于資嘗以中統(tǒng)鈔一千錠買歌兒汪佛奴姿色秀麗一日飲桂花下佛奴奉觴允中曰我非久人世者汝將奈何佛奴垂泣誓無二志允中死佛奴獨居尼寺潔身以終事見輟耕錄元末浙西歲有詩社允中集一時名士吳毅輩為叢桂文會以文卷赴者五百馀人延楊鐵崖江朝宗讀書桐香室埋名不出時貝瓊結(jié)屋殳山鮑恂居郡城之西溪四方避地者溫州陳秀民居竹鄰巷閩人卓成大居甓川江陰孫作居南湖昆山顧德輝居合溪天臺徐一夔居春波門外河南高巽志江都丘民錢塘陳世昌皆來僑居四明周棐以宣公書院山長留居梨林日以文酒倡酬山水間傳為勝事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16—? 【介紹】: 元末明初浙江黃巖人,字九成,號南村。元末應(yīng)試不中。于學(xué)問無所不窺。元末避兵,僑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號。累辭辟舉,入明,有司聘為教官。永樂初卒,年八十余。輯有《說郛》、《書史會要》,著《南村詩集》、《輟耕錄》。
詞學(xué)圖錄
陶宗儀(1316-1403) 字九成,號南村。浙江黃巖人。學(xué)博雜,豐著述。有《南村詩集》、《南村輟耕錄》。編有《說郛》等。
欽定四庫全書·南村詩集·提要
臣等謹案:南村詩集四卷,明陶宗儀撰。
宗儀有國風尊經(jīng),已著錄。
是編毛晉嘗刻入十元人集。
劉體仁七頌堂集有與張實水尺牘,稱讀史不載陶南村,竊謂此君靖節(jié)一流人。
今考十元人集內(nèi),如倪瓚、顧阿瑛,亦皆親見新朝。
然瓚遁跡江湖,阿瑛隨子謫徙,未沾明祿,自可附朱子綱目、陶潛書晉之例,宗儀則身已仕明,孫作滄螺集中有陶九成小傳可證。
晉仍列之元人,非事實矣。
觀集中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孫即位詩曰:老臣忭舞南村底,笑對兒孫兩鬢霜。
則宗儀、臣明原不自諱。
又集中三月朔日至都門,二日早朝,三日率諸生赴禮部考試,十日給賞,十一日謝恩諸詩,即明史本傳所謂洪武二十九年率諸生赴禮部試時作也。
是又豈東籬采菊之人所肯為之事,又何必曲相假借,強使與栗里同稱乎?
是集不知何人所編,考其題中年月及詩中詞意,入明所作十之九。
惟鐃歌鼓吹曲諸篇,似為元時作耳。
其編次年月,頗為無緒。
殆雜收遺稿而錄之,未遑銓次。
顧阿瑛玉山草堂雅集所載澄懷樓七律一首、送殊上人七律一首,皆不見收。
知非宗儀自編也。
毛晉品其詩如疏林早秋,殊不甚似。
然格力遒健,實虞、楊、范、揭之后勁,非元末靡靡之音。
其在明初,固屹然一巨手矣。
南村詩集
陶宗儀字南村,號九成,臺州黃巖(今屬浙江)人。
元末舉進士不第,明洪武中曾任教官。
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諸生到南京赴禮部試,賜鈔而歸。
宗儀學(xué)識廣博,不但長于詩文,精于書法,還勤于記述典章制度。
著有《國風尊經(jīng)》、《南村詩集》四卷、《南村輟耕錄》三十卷、《滄浪棹歌》一卷,又節(jié)錄前人的小說筆記等為《說郛》。
南村詩集》卷一為古詩,卷二為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卷三為七言律詩,卷四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詞。
毛晉嘗刻入《十元人集》。
劉體仁《七頌堂集》有與張實水尺牘,稱“讀史不載陶南村,竊謂此君靖節(jié)一流人”。
今考《十元人集》內(nèi),如倪瓚、顧阿瑛亦皆親見新朝。
然瓚遁跡江湖,阿瑛隨于謫徙,未沾明祿,自可附朱子綱目陶潛書晉之例。
陶宗儀則身已仕明,孫作《滄螺集》中有陶九成小傳可證。
毛晉仍列之元人,非事實。
觀集中洪武三十一年(1398)《皇太孫即位詩》曰:“老臣忭舞南村底,笑對兒孫兩鬢霜”。
則陶宗儀臣明,原不自諱。
又集中三月朔日至都門、二日早朝、三日率諸生赴禮部考試、十日給賞、十一日謝恩諸詩,即《明史》本傳所謂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諸生赴禮部試時作。
是又豈東籬采菊之人所有為之事,何必曲相假借,強使與栗里同稱。
是集不知何人所編。
考其題中年月及詩中詞意,入明所作十之九。
惟鐃歌、鼓吹曲諸篇,似為元時所作。
其編次年月,頗為無序,殆雜收遺稿而錄之。
其詩平實順暢,雖受元末纖秾風氣的影響,但格力遒健,在明初,頗有影響。
有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毛晉汲古閣刊本(收于《元人十種詩》)行世。
明詩紀事·甲簽·卷二十三
宗儀字九成,黃巖人。
洪武六年,舉人才至京,以病辭,放歸。
有《滄浪棹歌》、《南村集》。
(《四庫總目》:陶宗儀《南村詩集》四卷。
是集不知何人所編,考其題中年月,及詩中詞意,入明所作十之九。
惟《鐃歌鼓吹曲》諸篇,似為元時作耳。
其編次年月,頗為無緒,殆雜收遺稿而錄之,未遑詮次。
顧阿瑛《玉山草堂雅集》所載《澄懷樓》七律一首,《送株上人》七律一首,皆不見收,知非宗儀自編也。
毛晉品其詩如「疏林早秋」,殊不甚似。
然格力遒健,實虞、楊、范、揭之后勁,非元末靡靡之音。
其在明初,固屹然一巨手矣。
孫作《滄螺集》:陶先生宗儀沖襟粹質(zhì),灑然不凡,務(wù)古學(xué),無所不窺。
出游浙東、西,師潞國張公翥、永嘉李孝光、京兆仕本,問文章為事,故其繩檢家法,過人遠甚。
尤刻志學(xué),工舅氏趙集賢雍篆筆。
至正間,辟舉行人、校官,皆不就。
張士誠開閫姑蘇,數(shù)郡之士畢至,其部帥議以軍咨屈,謝不往。
洪武辛亥,命守令舉人才,以病免。
藝圃一區(qū),果蔬薯蕷,度給賓祭已,馀悉種菊,栽接溉壅,身自為之。
間遇勝日,引觴獨酌,歌所自為詩,撫掌大噱,人莫測也。
晚益閉門著書,世所共傳《說郛》一百卷、《輟耕錄》三十卷、《書史會要》九卷、《四書備遺》二卷、其未脫者不預(yù)焉。
周亮工《因樹屋書影》:馀幼時在金陵,聞舊柵中老寇四家有《說郛》全部,以四大廚貯之。
近見虎林刻本才十六套,每一種為數(shù)少者尚全鐫,多者咸為逸去,甚至每集有存不四五葉者。
陶氏當時即有棄取,未必如是之簡。
此刻未出,博古之士多有就寇家鈔錄者,及刻出,不知者以為《說郛》盡于此,更不知求其全。
余常言自刻本《說郛》出,而《說郛》亡矣!
姚弘緒《松風遺韻》:郁文博嘗手錄《說郛》一百卷,其?!?a target='_blank'>說郛》有作云:「白頭林下一耆儒,終歲樓中校說郛。
」今坊間所刻《說郛》,首列郁序,知即文博手定本也。
田按:汲古閣刻《元十家集》有《南村詩》四卷。
每疑南村在明初亦一作家,而明人選本多不之及,大抵皆以為元人,則不自毛晉始矣。
至牧齋引《丙子率諸生赴禮部考試》,疑其曾列官教授。
竹又援其《乙卯人日》等詩,謂此等詩可以不作而作之,宜錄入明詩。
《四庫》收入明人集類,論乃定矣。
易代之際,非特出處不可茍,即著作亦不宜輕易下筆,義嚴矣哉?。?div id="nltbj7x" class='inline' id='people_41608_4_32_comment'>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昆山人,字子章,號婁東生。
博涉經(jīng)史,辟為浙東帥府掾。
與郭羲仲、郯九成、顧仲瑛相唱和。
有《野航亭稿》
元詩選
文奐,字子章,昆山人。
聰敏好學(xué),過目即成誦,博涉經(jīng)史。
辟浙東帥閫掾,雖公事旁午,不廢吟詠,把酒論詩,意氣豁如也。
自號婁東生,與郭羲仲、郯九成、顧仲瑛諸公相唱和。
家有野航亭,人稱為姚野航。
又有書聲齋,永嘉李孝光為之記。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四
嘉禾張司令,亡其名,富而好禮,慕楊鐵崖名,往迎之。
鐵崖謂其不知書,弗應(yīng)。
司令乃延鮑恂為師,受業(yè)焉。
后迎鐵崖,乃往。
席間以妓奉酒,妓名芙蓉,酒名金盤露。
鐵崖題句,妓即應(yīng)聲答之。
鐵崖?lián)嵴菩υ唬杭四芪?,其主可知矣?div id="brtd7dd" class='inline' id='people_40195_0_6_comment'>
辭去時,司令出米滿載送之,云是鵠糧。
鐵崖素愛鵠,不能卻。
隨訪顧阿瑛,召之鄰人貧者分給之而去。
又楊至嘉禾,貝廷臣以書幣為乞吳越兩山亭志,并選諸詞人題詠,楊即為命筆。
稿將就,夜已過半,俄門外有剝啄聲,啟視,則皆嘉禾能詩者也。
率人人持金繒,乞留選其詩。
楊笑曰:生平三尺法,亦有時以情少借。
若詩文則心欲借眼,眼不從心,未嘗敢欺當世。
遂運筆批選。
止取鮑恂、張翼、顧文曄、金炯四首。
謂諸人曰:四詩猶為彼善于此諸什尚須托胎耳。
然被選者無一人在。
諸人相目驚駭。
固乞?qū)捈?,得與姓名。
至有涕泣長跪者。
俱揮出門外。
閉關(guān)藏燭。
曰風雅掃地矣。

人物簡介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好禮,大梁人。
仕至龍興路判官兼水軍千戶

人物簡介

元詩紀事
元臣字國衡,仲瑛之子。
列朝詩集:至正間,官水軍都府副都萬戶。
國初徙濠。
元詩紀事
元臣字國衡,仲瑛之子。
列朝詩集:至正間,官水軍都府副都萬戶。
國初徙濠。

人物簡介

明詩紀事·甲簽·卷二十五
達左字良夫,吳縣人。
洪武初用薦為建寧訓(xùn)導(dǎo)。
有《耕漁集》。
(劉鳳《續(xù)吳錄》:徐達左詩在張、徐間,亦相與善。
其與盧熊游鄧尉山也,有鈕安仲文、楊大本景和、王諶之常者各賦詩,才亦相埒。
田按:元季吳中好客者,稱昆山顧仲瑛,無錫倪元鎮(zhèn)、吳縣徐良夫,鼎峙二百里間。
海內(nèi)賢士大夫聞風景附,一時高人勝流,佚民遺老,遷客寓公,緇衣黃冠與于斯文者,靡不望三家以為歸。
良夫輯二十年友朋往來之詩文為《金蘭集》三卷,梓于洪武乙卯,歲久失傳。
宋牧仲撫吳謀重刻,以元本不可得而止。
良失裔孫友竹,以其家藏鈔本,重刻于乾隆庚辰。
元季明初罕見之作,賴之以傳。
良夫當時為風雅所歸,可稱好事。
至今仲瑛、元鎮(zhèn)人皆知之,而良夫或不盡知也。
《詩綜》不錄良夫一篇。
豈非缺典?
馀為采掇其穎出者數(shù)篇,以為好事之勸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明間僧。江西鄱陽人,字仲銘,號雪廬,俗姓余。初業(yè)儒,后為佛學(xué)。洪武初,奉詔招諭吐蕃。為文自稱“江左外史”。有《南詢稿》、《雪廬稿》。
槜李詩系·卷三十
克新,字仲銘,號雪廬,自稱江左外史,鄱陽人。
宋尚書左丞余襄公九世孫。
始業(yè)科舉,朝廷罷進士,乃更為佛學(xué),益博通外典,務(wù)為古文。
元末住秀州資圣寺(后析秀水),即水西寺也。
與楊廉夫、顧仲瑛游。
明初,召至京,命克新等三僧往西域招諭吐番,圖其山川地形以歸。
陳基贈詩云:“我愛水西新仲銘,道空諸友說無生。
出城看客意最古,把筆賦詩才更清。
杜若洲邊春欲莫,鴛鴦湖上雨初晴。
十載間關(guān)重相見,深杯寧惜為君傾。
”又陳翥荅詩云:“吳楓初冷雁連天,夢在江南野水邊。
詞客欲歸嗟老大,美人不嫁惜嬋娟。
豺狼正爾當官道,龍象于今護法筵。
我識新公老禪衲,一燈蒲室是真?zhèn)鳌?div id="7j7nvtt" class='inline' id='people_41246_1_13_comment'>
”初著《南詢稿》,燬于兵。
今惟《雪廬集》行世。
如送總管側(cè)失總管還朝序,則徵糧于張氏,由海道還朝者也。
蘇院判招降詩序,則張氏之蘇同僉攻江陰而旋師也。
大率望庚申之中興,美張氏之內(nèi)附,而于明多指斥之詞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號強齋。少從楊維楨習(xí)《春秋》。博學(xué)精審,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陽教諭。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門人私謚文懿先生。有《道學(xué)統(tǒng)系圖》、《強齋集》、《陜西圖經(jīng)》、《關(guān)中名勝集》、《昆山志》、《咸陽志》。
明詩紀事·甲簽·卷二十五
奎字孝章,一字孝伯,昆山人。
洪武初以薦除咸陽教諭。
門人私謚文懿先生。
有強齋集十卷。
(《四庫總目》:元、明之間,承先儒篤實之馀風,乘開國渾樸之初運,宋末江湖積習(xí),門戶流波,湔除已盡,故發(fā)為文章,雖不以華美為工,而訓(xùn)詞爾雅,亦頗有經(jīng)籍之光。
如殷奎等在當時不以詞翰名,而行矩言規(guī),學(xué)有根柢,要不失為儒者之言,視后來雕章繪句,乃有徑庭之別矣。
姑蘇志》:殷奎文章精審有法,尤深于性理,勤于纂述,所著有《道學(xué)統(tǒng)緒圖》、《家祭儀》,《昆山志》、《咸陽志》、《關(guān)中名勝集》,《陜西圖經(jīng)》、《婁曲叢稿》、《支離槁》、《渭城寐語》。
田按;孝章以薦試高等將授郡縣職,母老請近地,忤旨,除咸陽教諭。
其之官也,王常宗贈以序,高季迪、秦文仲、方明敏、袁子英各有贈詩。
季迪詩云:「獨抱遺經(jīng)出董帷,秋風匹騎入關(guān)遲。
用儒幸際千年會,造士欣為一縣師。
鴻雁云低秦壘角,牛羊草沒漢陵碑。
宦游兼得觀形勝,莫向尊前嘆別離。
」文仲詩云:「西上長安跋涉勞,三千里外朔風號。
地連渭水秦川近,山接終南太華高。
故國總消龍虎氣,斷碑猶打駱駝膏。
一官莫笑儒林選,曾捧瑯函覲赭袍。
」明敏詩云:「博士才名成老翁,又隨聲教向關(guān)中。
百年禮樂亦重見,萬國車書嘉會同。
泰華云開仙掌出,昆明水冷劫灰空。
他時太史瞻星地,應(yīng)說奎光聚井東。
」子英詩云:「圣代崇文化,賢良起草萊。
鳳鳴陽谷日,魚躍禹門雷。
匠石無遺棄,洪纖在剪裁。
咸陽秦赤縣,博士楚宏材。
話別嗟吾老,橫經(jīng)羨子才。
渡江淮浦迥,溯潁蔡河開。
紅樹迎官肪,黃華映酒杯。
紀行應(yīng)俊逸,覽古定徘徊。
遵陸由梁苑,馮虛自吹臺。
汲京城岌岌,艮岳石巍巍。
蹋月車鳴鐸,嘶風騎卷埃。
吳音傖父訝,儒服虜人猜。
應(yīng)為青山住,知懸白日聵。
解鞍依近郭,縱馬龁枯荄。
風急狂狐嘯,天高鴻雁哀。
詩情秋共澹,鄉(xiāng)夢曉同催。
喜見烽煙息,愁聽驛鼓槌。
虎牢悲戰(zhàn)骨,緱嶺覓仙胎。
岳仰嵩高峙,河看砥柱栽。
山川猶鞏固,風物亦奇侅。
雞唱函關(guān)啟,龍飛太華來。
碑亭矜漢好,浴毆吊唐災(zāi)。
多士爭先迓,諸生獲后陪。
獻菹芹實豆,舍菜酒崇罍。
五傳遺經(jīng)在。
三馀萬卷該。
尊王明大義。
抑伯黜渠魁。
寒榻皋比設(shè),朝盤苜蓿堆。
樹萱思奉母,援桂念提孩。
有弟能調(diào)膳,何郵不寄梅。
五陵還突兀,八水自縈回。
選勝筇扶手,遐觀笏拄頦。
壞基留宿草,斷礎(chǔ)長荒苔。
異域多佳處,茲游實壯哉!
丈夫四海志,肯使寸心摧?
」孝章曾與顧阿瑛玉山雅集,《西游覽古》諸作,情韻不匱,亦是瑯瑯雅音。)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