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謙

相關(guān)人物:共 50 位。
共 5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末明初蘇州府長洲人,字克用,一字勝伯。元末隱居不仕。家藏書甚富,手自編輯。好詩,工山水。洪武中為云南府學教授,卒官。有《希澹園詩集》。
希澹園詩集·提要
臣等謹案:希澹園詩集三卷,明虞堪撰??白挚擞?,一字勝伯,長洲人。至正中,隱居不仕,故其題趙孟頫畫絕句有曰:王孫今代玉堂仙,自畫苕溪似輞川。如此青山紅樹里,可無十畝種瓜田。深諷其出事二姓。然堪至洪武中竟起為云南府學教授,卒于官。蓋與仇遠入元,事同一例。原本題曰元虞堪,非其實也。堪隸籍長洲,而集中巖居高士圖歌有我亦本是青城人句。畫山曲有家山萬里隔蜀道正難行句。朱仲叔山水引有西蜀書生句。而西蜀二絕句、三峽謠、旅懷詩、憶錦官詩、送張士皋歸閩中詩、次韻陸高士見寄詩,皆于蜀有故鄉(xiāng)之思。而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詩,則并作于蜀。考宋史,虞允文本蜀人,而虞集亦每自署西蜀。堪于允文為七世孫,于集為從孫,意其流寓長洲,而于蜀仍往來未絕歟。此集后有自跋,稱丁未歲冬至前一日。案丁未為元至正二十七年,則皆元時所作,而入明以后,篇什遂不復見。相傳堪歿后,所遺翰墨尚數(shù)篋,其子孫不讀書,漫置屋中,久而亡之,則其散佚者固亦多矣。詩多題畫之作,又丁元末造,時有憂時感事之言,古體氣格頗高,近體亦音節(jié)諧婉。惟七言律詩,刻意欲效黃庭堅,而才力淺簿,終不相近,然大致婉約秀逸,頗饒情韻,無當時秾艷之習,亦可謂娟娟獨立矣。世又有堪詩別本,題曰鼓枻稿者,與此集互相檢勘,其詩篇數(shù)多寡并同。惟前后編次稍異?;蚣纯爸荆蚝笕藙e題以行,均未可定。今附存其目于此,不復錄焉。
希澹園詩集·原序
吳中虞先生名堪,字勝伯,其先蜀郡人,宋丞相雍國忠肅公七世孫,文獻故家也。從叔祖侍講文靖公,元至治、天歷間,職居館閣。其為文也,圭齋歐陽公實稱其粹然自成一家,左右逢源,各識其職。有道園學古錄類槁行于世。先生以叔祖之文散逸者多,乃復博訪遺槁,凡二十卷,名曰道園學古錄類槁遺編,嘗請吾鄉(xiāng)先生黃文獻公晉卿及臨川危公太樸為之序,今已鋟梓大傳。先生好學,于先世遺文,莫不習熟成誦,考其家學,蓋有素矣,誠偉人也。經(jīng)瞿唐過余,示予所著希澹園舊槁。希澹用邵子語名讀書所也,屬余序。余惟詩之:道有三,一曰性情,二曰裁度,三曰音節(jié)。夫存乎心者本其中。發(fā)乎言者得其和。篇章句法。適其長短大小之制,聲韻諧葉。鏘鏘然,瑯瑯然,縱如金石之鳴??為詩文之善鳴者也。余舊讀文靖公之文。法度整肅,每不能釋手,恨不生同公時而親炙之。今而幸見公之從孫,能毋景慕而愛敬之乎。其詩數(shù)百篇,出語皆中節(jié),動有三尺,澹若玄酒,音韻希古,感慨懷思,順天樂性,寓意深遠,而未嘗肯蹈陳跡,蓋由其所存者大也。嗟乎,是詩文克傳其家,而善鳴者焉。余也魯鈍,金華之晚生也。竊慕東萊勉齋之學,而私淑柳黃諸先生,年開四秩,不得其緒,辭陋意淺,何足以序為。雖然得附云立名,施于后世,則所愿也,于是乎序。金華桑以時書。
希澹園詩集·跋
予十年前自江右還吳下,罹時艱阻,不得遂遠道游觀之志,竟棲跡林泉間,與山人野士處,頗放意詩酒,以銷镕凡滓耳。而留連光景之嘆,多寓于詠歌。然即事寄情,罔校工拙,片言只字,無可成編者。今年過海上,而從游襄陽丘晉氏,乃裒拾予詩,得三百三十三首,劙為三卷以請識。予自嘆曰:詩本性情關(guān)時命,生不逢偶,濩落偃蹇,故發(fā)窮愁悲歌之辭,以自攄遣,奚足以形容而稱裨制作之雅邪?是為丁未歲冬至前一日,玉屏山小樵虞堪識。
姑蘇志·卷五十四
虞堪,字克用,宋丞相允文裔孫。家長洲,隱居不仕。家藏書甚富,手自編輯。工詩,兼善寫山水。洪武中為云南教授,卒官。吳中世儒家,虞氏與南園俞氏為最。
家藏集·卷四十九
吳江虞堪勝伯,一字克用,宋相忠肅公之八世孫也。
貧而好古,藏書甚富,所與往還,皆四方名士,一時以詩文簡牘相贈遺者,動盈篋笥。
勝伯既以云南府學教授沒于官,其子鏞且能讀父書,授徒里中,至其孫湜,始去儒業(yè),先世故物,時賣以供衣食費。
湜有子權(quán),家益貧,物益賣不已。
昆山葉文莊公嘗作書止之,力加提挈,竟得一官,未幾而卒,自是家愈落。
初虞氏所藏詞翰,無慮數(shù)篋,權(quán)卒后,妻子僅以一魚罾裹置屋梁,今則并其罾亡矣。
予每見其家遺墨,未嘗不把玩興嘆。
蓋!
物聚而散,此其常理,無足怪。
然未有不聚于賢而散于愚者,此可以嘆虞氏之世也。
友人陳玉汝之子镃得此數(shù)幅,乞予題之。
虞與陳,姻家也,且居隔一水,镃之藏此,其為鑒亦何遠之有?
此則盈丈之紙,出于蠹傷鼠嚙之馀,所以助吾之德者固在。
不然,玩物喪志,適足為德之累,吾何取于镃耶?
槜李詩系·卷三十八
字勝伯有鼓枻集
明詩紀事·甲簽·卷十九
堪字克用,一字勝伯,長洲人。洪武中為云南府學教授。有《希澹園詩》三卷。 (《四庫總目》:虞堪詩多題畫之作,又丁元末造,時有憂時感事之言。古體氣格頗高,近體亦音節(jié)諧婉。惟七言律詩刻意欲效黃庭堅,而才力淺薄,終不相近。然大致婉約秀逸,頗饒情韻,無當時秾艷之習,亦可謂娟妍獨立矣。 《南濠詩話》:元末吾鄉(xiāng)有虞堪勝伯者,善作詩。嘗題趙子昂《苕溪圖》云:「吳興公子玉堂仙,寫出苕溪似輞川。回首青山紅樹下,那無十畝種瓜田?!篂槿四捴?。近沈先生啟南《題子昂畫馬》一絕,寄予評之,詩云:「隅目晶熒耳竹披,江南流落乘黃姿。千金千里無人識:笑看胡兒買去騎?!瓜壬譃橛枵b周方伯良右《題子昂竹枝》云:「中原日暮龍旗遠,南國春深水殿寒。留得一枝煙雨里,又隨人去報平安?!谷娊灾鞔套I,而勝伯之詞尤微婉云。 《續(xù)吳先賢贊》:虞堪者,宋宰相允文后也。徒家長洲。家富,其所藏書多雍公遺,又行重購,校讎日夜不休,自稱癖焉。為詩頗清潤,兼好吮朱設(shè)色,圖畫樹石,盤礴睥睨,故為賞好所移,盡費其產(chǎn)。從祖伯生嘗愛重之,其書乃亦賴之傳。 《畫史會要》:虞堪宋丞相允文之裔,山水亦思致可愛。 田按:勝伯古詩痕跡未化,七言斷句,大有君家伯生風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65—1444 【介紹】: 明江西泰和人,名寓,以字行,號東里。
早年家貧力學,授徒自給。
建文初以薦入翰林與修《太祖實錄》。
尋試吏部得第一。
成祖即位,授編修,入內(nèi)閣,參機要。
先后歷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內(nèi)閣為輔臣達四十余年,任首輔二十一年。
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廉能為天下稱。
英宗嗣位時方九歲,內(nèi)廷有異議,賴士奇推戴,浮議乃止。
又善知人,于謙、周忱、況鐘之屬皆為所薦。
卒謚文貞。
有《東里全集》、《文淵閣書目》、《歷代名臣奏議》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初名寓,以字行,泰和人。建文時以辟召入翰林永樂初改編修入直文淵閣累官少師華蓋殿大學士贈太師謚文貞有沙羨石臺東里諸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三
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建文時,以薦授教授,旋入翰林充編纂官。試吏部,授吳府審理副,仍供館職。永樂初,改編修,入內(nèi)閣典機務(wù)。歷侍讀、左中允、左諭德學士,改左春坊大學士,仍兼翰林學士。隆慶初,擢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進少傅,兼兵部尚書。正統(tǒng)初。進少師。卒贈太師,謚文貞。有《東里全集》九十七卷、別集四卷。 (《四庫總目》:明初三楊并稱,而士奇文章特優(yōu),制誥碑版,多出其手。仁宗雅好歐陽修文,士奇文亦平正紆馀,得其仿佛,故鄭瑗《井觀瑣言》稱其文典則無浮泛之病,雜錄細事極平穩(wěn)不費力。后來館閣著作沿為流派,遂為七子之口實。然李夢陽詩云;「宣德文體多渾淪,偉哉東里廊廟珍?!挂嗖槐M沒其所長。蓋其文雖乏新裁,而不失古格,前輩典型,遂主持數(shù)十年之風氣,非偶然也。 《水東日記》:《二月二日秋官郎中彥謚賢友南行詩以識別》:「楊生青云器,文彩輝白璧。腰間龍泉劍,別我有遠適。吾聞禹徂征,舞干致苗格。所以宣尼訓,服遠修文德。好謀而有成,明明垂警飭。如何才智士,宏議薄古昔。懷忿忽遠圖,急功幸茍得。寧論萬里行,糗長豫峙積。漢廷所遣帥,孰是趙充國?子行職贊襄,黽勉攄良畫。雖有斗酒餞,安能寫胸臆?臨歧念素交,聊贈繞朝策。盧陵楊士奇?!褂以娨姉钍稀妒烂冷洝?。初麓川之議蓋有主之者,內(nèi)閣未之聽,而兵部和之。于是王忠毅公有總督之命,此詩大意具矣。后來忠毅西巡一奏,此事愈明。他日豈無秉公是于彤簡,而致深慨于是詩者乎! 《麓堂詩話》:楊文貞公《東里集》手自選擇,刻于廣東,為人竄入數(shù)篇,后其子孫又刻為《續(xù)集》,非公意也。文貞亦學杜詩,古樂府諸篇,間有得、魏晉遺意者。尤精鑒識,慎許可,序《唐音》謂「可觀世變」,序張式之詩稱「勖哉乎楷」而已。 何孟春《馀冬序錄》:《晉天文志》,瑞星凡五。宋《中興天文志》,瑞星十有二,詳減不一。其三則皆曰含譽。宣德五年冬,是星見于九斿。朝臣表賀,上謙不居,賜之璽書,相為戒飭。時楊文貞在閣,進詩一章,有曰:「宣德庚戌,月惟己丑。其日丁亥,名瑞在酉。大星如丸,九斿之旁。有彗若射。金玉其煌。厥名含譽,太史敷奏。百辟嵩呼,賀祥獻壽?;实氯适?,謙讓是崇。歸功穹祗,歸功祖宗。歸功圣母,亦及臣子。伸命飭勵,敬哉勿怠!」數(shù)句善寫圣君之心。 《翰林記》;太宗在北京,有白鵲之瑞。行在禮部行南京慶賀,自皇太子監(jiān)國以下,及五府六部例各進表。時楊士奇以病在告,監(jiān)國表命庶子、贊善呈稿,殿下不懌,命尚書蹇義持以示士奇,士奇曰:「甚寂寥,且不著題,似賀白龜、白鹿皆可?!挂蛎囊?。士奇改一聯(lián)云:「望金門而送喜,馴彤陛以有儀?!购笤鲆宦?lián)云:「與鳳同類,蹌蹌于帝舜之庭;如玉之輝,翯翯在文王之囿。」義以進,殿下喜曰:「此方是帝王家白鵲?!惯m內(nèi)使陳昂進禦饌,徹以賜之,且有旨使勉進藥食,早相見也。 《菽園雜記》:東里楊先生嘗見昆山屈昉送行詩,有佳句,默識其名。一日,知昆山縣羅永年以事上京投謁。東里問:「昆山有屈昉,何如人?」永年茫然無以對。東里云:士人尚不知耶!」永年慚赧而退。及還任,乃求昉識之。未幾,有詔舉經(jīng)明行修之士,永年乃以昉應(yīng),除南??h丞,卒官。前輩留心人物如此。 《懸笥瑣探》:況公鐘治蘇,剛果敏達,不畏強毅,有惠政。九載滿去,郡民赴闕留者八萬馀人,遂再遣任。楊文貞贈以詩曰:「十年不傀趙清獻,七邑又迎張益州?!乖诳な幸荒?,卒于官。士民繪其像,祀于范文正公祠。 《藝苑卮言》:楊文貞文尚法,源出歐陽氏,以簡澹和易為主,而乏充拓之功,至今貴之曰「臺閣體」。詩如流水平橋,粗成小致。 《詩藪》:永樂中,楊文貞、文敏、胡文穆、金文靖皆大臣有篇什者,頗以位遇掩之,詩體實平正可觀。 《西江詩話》:何喬遠《文苑記序》云:「士奇臺閣之體,當世所推,良以朝廷之上,但取敷適,相沿百馀年,有依經(jīng)之儒,而無擅場之作?!顾谱I其稍涉淺顯也。然以語文貞制誥文字,則有然,若其詩,清真麗則,悠然而有馀思,逼真唐人氣格,殊非茍學所能到者。當有知音味馀此言。 田按:文貞晚年思歸,嘗自述:「胡光大語馀:『術(shù)者言同官中,吾兩人將老得退。果若其言,即各具小舟可二僮操者,舟中貯書冊、楮筆、壺觴、棋局。如廣訪君,艤舟君門外一里所,遣童子招君,君徑入舟,同溯流至五云驛,望夫容峰,則返棹及君入舟處。君獨歸,廣不過,君竟去;君訪廣亦然,但沿流至玉峽而返。歲必五六過訪,用此共適馀年?!凰?,又語予曰:『吾兩人情義實兒弟,后死則銘。』予諾之,顧時亦謾言耳,豈謂光大先,予后也。沒后半歲,馀夜夢偕光大泛舟,自快閣至郡城下,同載甚樂。共聯(lián)詩,光大起首句,仆續(xù)第二、第三,光大續(xù)第四、第五,仆又續(xù)第六、第七,光大結(jié)終句。既覺而忘第五至第七三句,馀悲愴不勝,遂補之。詩曰:『金螺瀟灑對夫容,鷺渚漁舟窕窈通。遠樹白云秋色凈,故人清興酒船同。河山夢冷謳吟后,生死交深感慨中。猶想勝緣如夙昔,并騎黃鵠過江東。』」厥后年幾七十,又作《歸田趣四時滿江紅》詞四首,今錄其《春牧》云:「霜鬢蕭蕭,皇恩重、賜歸田里。郊郭外、草亭四面,青山綠水。好鳥好花春似昔,同時同輩人無幾。一布袍、棕帽,任逍遙,東風里。芳草岸,平如砥、垂楊徑,清如洗。散牧處、冉冉晴霞飛綺。江色比于懷抱凈,都無一點閑塵滓。更小兒,牛背有書聲,清入耳?!骨餄O》云:「七十歸來,西江上、堪游堪釣。秋水共、天長一色,也堪吟嘯。穩(wěn)坐木蘭漁艇子,大兒能網(wǎng)中兒棹。小兒自理會熱香爐,烹茶灶。蘋花渚,云爭耀,楓葉岸,霞相照。山無數(shù)、清比方壺員嶠。放浪不知天地外,蕭閑底用玄真號。聽數(shù)聲,長笛白鷗前,江南調(diào)?!拐y(tǒng)初,數(shù)以高年辭,弗許,僅得還鄉(xiāng)展墓,數(shù)旬即來京。前詩見自題《雪夜清興倡和卷》。永嘉謝廷循為作《雪夜清興圖》,后詞見《歸田圖卷》后,卷首沈民則隸古;詞及自序,錢塘蔣廷暉書,畫四段,則華亭朱孔易筆也。)
興安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人。
英宗朝宦官。
土木之變后,力勸景泰帝用于謙治戰(zhàn)守。
有廉操,為景泰帝信任。
于謙賢,力護之。
英宗復辟,奪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錢塘人,字景瞻。
于謙子。
以蔭授副千戶。
屢上書訟父冤。
冤既昭雪,遂改兵部員外郎,累遷至應(yīng)天知府。
致仕卒。
高煒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高煒(14世紀—15世紀),字汝晦,號復庵,浙江杭州府臨安縣西墅人。
高煒是北宋大將高瓊的后裔,在永樂元年(1403年)中舉人,次年(1404年)聯(lián)捷進士,獲授庶吉士,任廣濟知縣,九年(1411年)外任四川按察司僉事,轉(zhuǎn)為江西僉事,到宣德四年(1429年)因母親去世回鄉(xiāng)同時致仕。
高煒年輕讀書路經(jīng)思省橋,看到有紙包遺下,于是拾起放在墻身縫隙,回家時見到一名老婦在橋側(cè)哭泣,問清原委后得知她遺失了白金,故指出藏起紙包處讓她拿走,老婦感謝離去;在四川任職時有烏桓、沾益人因訟田入獄,多年不能判決,他就任后察情據(jù)理判決,其后有人拿著黃金廄馬道謝,他毅然推卻,對方就拿原本送給他的黃金興建「卻金亭」以彰顯其德行。
當時少保于謙、侍讀李時勉、侍講余鼎等人都贈詩表彰他的清廉,又贈一聯(lián):「華夏一輪明月,憲臺千載清風。
」高煒個性恬淡,未老就請求退休,守貧樂道而擅長詩歌,著有《復庵集》、《讀易日錄》流傳,死后入祀鄉(xiāng)賢祠及杭城旌德先賢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72—1432 【介紹】: 明江西永豐人,字子啟,號西墅。永樂二年進士。授修撰。與同年進士二十八人讀書文淵閣。善書法,工文章。與修《永樂大典》,進少詹事。館閣中自解縉、胡廣以后,諸大制作,多出其手。卒謚襄敏。有《西墅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啟,永豐人。永樂甲申賜進士第一,選進學文淵閣,授翰林修撰,歷侍講、侍讀學士、左春坊大學士,進詹事府少詹,贈禮部左侍郎,謚襄敏。有巢睫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八
棨字子啟,吉安永豐人。
永樂甲申以第一人及第,授翰林修撰。
歷侍講、侍讀學士、左春坊大學士,進詹事府少詹事。
卒贈禮部侍郎,謚襄敏。
有《巢睫集》十卷。
(《詩藪》:宣廟好文,海內(nèi)和豫,雖大手希聞,而名流錯出,若曾子啟、劉孟熙、張靜之、李昌棋及閩中諸王輩,皆浸潤明風,解脫元習,然才俱不甚宏鉅,非國初比。
東里集》:太宗皇帝龍飛第一科進士中,簡明秀通敏者二十八人就文淵閣,盡出中秘書,俾進所業(yè),朝暮大官供膳,月給內(nèi)帑鈔為膏火費,蓋期之于古人,曾君子啟其首也。
后有薦文士于上者,必問得如曾棨否。
子啟為文章,如源泉混厚,沛然奔放,一瀉千里。
又如園林得春,群芳奮發(fā),組繡爛然,可玩可悅。
賦詠之體必律唐人。
興之所至,筆不停揮,狀寫之工,極其天趣,他人不足,己常有馀。
工書法,草書雄放,有晉人風致。
自解大紳、胡光大后,獨步當世。
《抑庵集》:曾公為文,思發(fā)如涌泉,大篇短章,各極其趣。
詩詞尤雄放清麗,出入盛唐諸大家。
精于草書,筆勢縱逸,若秋隼奮揚,天驥決驟,不可追躡。
殿閣詞林記》:洪武、永樂、洪熙、宣德四朝,近侍官輪班入直,若本院官則日在館閣。
吳沈、劉三吾、胡廣、楊士奇、胡儼、王英、王直輩嘗有內(nèi)直倡和詩。
曾棨《東華門內(nèi)新館初成入直有作》云:「東華樓觀郁岧峣,高閣新成抗碧霄。
秘府圖書金作匱,禦溝流水玉為橋。
草分碧色承殷輅,鳥弄歌聲和舜《韶》。
當直幾番清坐久,隔簾時有禦香飄。
」蓋當時車駕常臨幸館閣故也。
) 《井觀瑣言》:曾子啟詩,佳處不減昆體。
《國雅》:曾少詹該博逸蕩,其才長于七言,古遂切直,健捷為工,頗以繁靡為累,故永、成間多效其體。
先輩于肅湣、楊文貞諸公互相宗尚,亦一時藝林風氣使然也。
其《行路難》、《燉煌》二作,頗不失唐家聲。
《藝苑卮言》:曾子棨如封節(jié)度募兵東征,鮮華雜遝,精騎殊少。
上嘗召試《天馬歌》,援筆立就,佳之,賜寶帶。
又因醉遺火,延燒民居,上弗罪也。
后病卒,且氣絕,呼酒飲至醉,題曰:「宮詹非小,六十非天。
我以為多,人以為少。
易簣蓋棺,此外何求。
白云青山,樂哉斯丘!
」 《明詩選》:陣臥子曰:「學士詩如南金在握,未入丹鼎;又如金羈玉勒,微有蹄齧之恨。
」 田按:洪武中選舉人張唯等肄業(yè)文華堂。
永樂二年,遠道士為庶吉士百有十一人。
又選二十五人合一甲三人進學文淵閣,世比之二十八宿,所得人才為多。
肄業(yè)文華堂者無甚表見,蓋洪武時所選者僅河南、山東二省,永樂時則合天下之士,而精其選也。
二十八人者:永豐曾棨,吉水周述、用孟簡、羅汝敬、劉子欽,泰和楊相、王直、馀學夔,廬陵王訓,安福彭汝器、李時勉,寧海章樸,星子盧翰、馀鼎,豐城熊直,永嘉王道,海寧沈升,馀姚柴廣敬,金溪王英,懷安洪順,武進段民,江寧楊勉,會稽章敞,晉江倪惟哲,慈溪陳敬宗,衡山袁添祿,開化吾紳。
子啟及東王、西王、南祭酒陳光世、北祭酒李時勉,其表表者也。
子啟夫第時,見賞于解大紳,為作《蓮竹堂記》,其文章爛漫亦頗似大紳。
不甚持擇,故遭譏議,然論才人于永樂時,終為軼群之駿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僧,杭州府富陽人,字古春,號支離。住持天竺寺。永樂初召校經(jīng)律論三藏。有《支離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古春,富陽人。住持天竺寺。永樂中,召挍鐫經(jīng)律論三藏。有《支離集》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四
又如蘭,字古春,富春人。
淹通經(jīng)論,馀及詩文,所著曰《支離叟集》,忠肅于公彌月時,召戚友為湯餅,會蘭至,摩其頂曰:“此兒他日救時宰相也。
”后果如其言。
欒惲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齊河人。
永樂十二年舉人。
歷官通政使。
土木之變后,佐兵部尚書于謙籌劃兵事,力挫也先。
英宗因而得以還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79—1462 【介紹】: 明江西泰和人,字行儉,號抑庵。
永樂二年進士。
選入翰林,讀中秘書,尋入內(nèi)閣,除修撰。
歷仕仁、宣二朝,遷少詹事兼侍讀學士。
在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編纂記注之事多出其手,與王英齊名,時有西王東王之說。
英宗時拜吏部尚書,諫北征,不從。
土木之變后,勸郕王(景帝)即位。
自以不如于謙,每事推下之。
帝易太子時,署名有難色,強而后可,終以為憾事。
奪門變后,乞休。
有《抑庵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時儉,泰和人。永樂甲申進士,選庶吉士,歷修撰侍讀,進學士。累官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進少傅兼太子太師,贈太保。謚文端,有《抑庵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八
直字行儉,泰和人。永樂甲申進士,選庶吉士,歷修撰。仁宗即位,遷侍讀,進侍讀學士、右春坊右庶子。宣德初,進少詹事。正統(tǒng)初,進禮部侍郎,尋進尚書,改吏部。景泰帝即位,加太子太保,進少傅,以易儲進太子太師。英宗復辟,乞休。天順中卒,贈太保,謚文端。有《抑庵集》四十卷。 (《四庫總目》:直詩文典雅純正,有宋、元遺風。自永樂初為庶吉士,即承命入閣,典司制誥,后在翰林二十馀年,朝廷著作多出其手。當時與王英齊名,有西王東王之目。而直尤為老壽,巋然負一代重望。明自中葉以后,文士始好以矯激取名,直當宣德、正統(tǒng)間,去開國之初未遠,淳樸之習猶未全漓。文章不務(wù)勝人,惟求當理,故所作貌似平易,而溫厚和平,實非后來所及。雖不能追古作者,亦可謂尚有典型者矣。 《水東日記》:王抑庵先生典選,遇不如意事,好誦古人詩以自寬。一日有新得給事中即欲干撓選法者,曰:「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褂酚醒岳舨窟M退官不當,則曰:「若教鮑者當筵舞,更覺郎當舞袖長?!挂嗲兄性?。 田按:東王詩沖融雅飭,可肩隨西楊。史稱東王自內(nèi)閣出治部事,蓋西楊擠之?!?a target='_blank'>水東日記》云《楊文貞公傳》,王抑庵尚書作。公嘗三致書商搉書削,再致潤筆,且求其親書,俾子孫寶藏。田謂此西楊恐其有憾,故于生前預求作佳傳,以掩其跡,其譎于取名如此。)
維基
王直(1379年—1462年),字行儉,別號抑庵,文學家,江西泰和縣人。永樂初進士,在翰林院二十馀年,官至吏部尚書。王直之父王伯貞,洪武年間舉明經(jīng)科,官至瓊州府知府。王直幼年家貧力學,永樂二年(1404年)中式二甲第四名進士,改庶吉士,與曾棨、王英等二十八人同讀書文淵閣,明成祖認為其文筆卓出,召入內(nèi)閣,授翰林院修撰。其歷事明仁宗、明宣宗,累遷少詹事兼侍讀學士。英宗正統(tǒng)三年,完成《明宣宗實錄》,晉升為禮部侍郎,仍然兼任學士。正統(tǒng)五年,負責禮部事務(wù),尚書胡濙悉以部政付之。正統(tǒng)八年,代替郭琎為吏部尚書。正統(tǒng)十一年,戶部侍郎奈亨諂附王振,誣陷王直,王直與吏部侍郎曹義、趙新均下獄,三法司會審后,奈亨論斬,王直等贖徒。明英宗寬恕王直、曹義,罰奈亨、趙新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82—1444 【介紹】: 明江西南城人,字文淵。永樂四年進士。除監(jiān)察御史,多所建白,歷浙江按察副使,累官刑部尚書。正統(tǒng)二年受命整飭大同、宣府軍務(wù),整飭邊備,時稱能臣。
詞學圖錄
魏源(1382-1444) 字文淵,湖南寶慶(今邵陽)人。
永樂四年(1406)進士,因年幼,皇帝下旨進士榮歸,讀書侯用。
后除福建、廣西、貴州監(jiān)察御史。
明英宗即位,進刑部尚書。
提拔于謙,充實邊備,為一時能臣。
后任兵部尚書等職。
有《圣武記》、《默觚》、《海國圖志》、《古微堂詩文集》、《書古微》、《詩古微》、《公羊古微》、《曾子發(fā)微》、《子思子發(fā)微》、《高子學譜》、《孝經(jīng)集傳》、《孔子年表》、《孟子年表》、《小學古經(jīng)》、《大學古本發(fā)微》、《兩漢古文家法考》、《論學文選》、《春秋繁露注》、《老子本義》、《墨子注》、《孫子集注》等,今人輯為《魏源集》。
維基
魏源(1382年—1444年),字文淵,號匡山,江西南城人。進士。永樂四年(1406年),魏源中式三甲第一百五十名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累官至刑部尚書。其處理宣府大同邊疆事務(wù)治理有功。后致仕。
共 5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