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余寅

相關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三十
字穎叔。
初,余君房、沈肩吾、箕仲、長孺諸公,有甬上七子之目,穎叔其一也。
穎叔精于史學,嘗上取羲皇迄于元,論斷其事,盡為有韻之文,名曰詩史。
聞其卷帙甚多,吾友陳子遜所藏僅首卷,為錄二篇于此,亦足徵其史學矣。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三十
字龍友,余君房先生外孫也。
有《紀游集》。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二
叟,字偉卿。
家在鄞東三橋里。
世學為農,能讀書。
舍北有古松二株,可五百年物。
蒼髯偃蹇,翠雨時滴。
叟父曰“雙松居士”。
其人長者,齒高為鄉(xiāng)社祭酒。
喜藏書。
與名士交。
日嘯詠此二樹下。
既生叟,甚異。
居士乃發(fā)所藏書使學之。
遍游諸名士。
遂盡讀五經子史。
作有韻之文,輒得奇語。
及居士歿,后乃思壯游。
出門渡江,歷黃河大陸,抵薊門,瞻仰宮闕,與燕市酒人唱和,逾年而歸。
叟在長安,見時盛傳王李七子詩,轉相擬議,輒嘆曰:此系聲也。
今舉一世趨之,古意日亡矣。
既杜門著書,自期盡洗俗學,歸于大雅。
前后撰著積數十萬言。
家有先人遺田,衣食裁給,樓居凡五楹,臨倚水竹,中列圖書。
復于舍東剩地,植槿為圃,構一草亭,蒔菊數百本。
每黃花初盛,輒篘白酒,思與客共佳日。
又不肯,作折柬招,但倚東扉豎一竿,如酒簾狀,上書曰:酒熟花開,高懷者來。
一時所周旋,故人遂俱四集。
叟復云:是花夜色更佳。
乃遍?燭菊中,行吟坐酌,不間晨夕。
亭前木芍藥,著花呼客,亦如菊時制。
苧袍芒屨,經時潔白,足跡罕入城市。
角巾敝,冬月無氈罽,裁藍布一片裹敝巾,上橫線一條為巾檐,豎線一條,直貫其前后,儼然古儒者服。
閒居無事,常焚香掃地而坐,所過從里中名流及高逸沙門,率爾相接,每極驩暢。
所語惟古人出處大節(jié),評駁史籍誤處。
喜傳卉木藥草藝植之法。
訪古祠墓津梁存毀遺跡,纚纚言之不勌。
獨留心土風利病,嘗著國課論東錢湖賦,臚列郡國農田水利事甚詳,見者重之。
既年踰九十,作七適一篇,自言歷九百馀甲子,而神氣不衰,好學如故,手定其詩文十馀卷,名曰《桑麻集》。
叟性篤孝友,嘗率同族共起先世祠堂,歲時伏臘,身為子姓授經。
族人稍不率教,輒詣先祠為脩明家法。
與弟龍沙居士年德俱伯仲。
余君房先生為賦耆友堂詩,謝太仆刻其《桑麻集》行世。
應山人臬作李先生隱居逸事,三橋詩叟則余所追謚焉。
余喜讀叟逸事,觀其風味,宛然古隱居丈人也。
及讀其集,五言古詩,風采華妙,力能高步古人。
七言歌行,亦不失建籍,要俱絕去陳言。
思以其所作,易一世靡靡之習,返諸先民。
年近百歲,此志尚不衰。
斯其人可謂邈然千載矣。
余生既晚,不及侍叟杖屨,獨慕其高風可愛,為追謚之曰三橋詩叟,使與溪南、松圓風流彷佛。
然叟詩最為近古矣。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九
字象可,世家三茅。
象可自田間起,年十七為諸生。
時櫟社長嘉則先生,郡中名薦紳,余君房、屠長卿、沈箕仲諸公尚無恙,象可遍造其門,歸益精治經史學,馳騁古今,習國家典故,旁及裨官、星緯二氏家言,無不蒐獵。
數試有司,不利,客于京師,當事欲論薦其才,竟謝歸。
象可性廉介,自持初學,為詩不肯摹唐人音格,見當世所稱前七子、后七子輒唾之。
喜在佳山水間,每所過酒家梵舍,常作詩題壁,不署姓名。
時周貞靖先生方為孝廉,偶過某寺中,見壁上句,一讀驚喜起拜,因日誦其詩,初不知所作何人也。
后周先生中進士,出官嶺外,聞象可名,因延與同往。
兩人舟行,相論詩甚驩。
一日,象可出所攜《借竹樓集》,周先生發(fā)卷,見有題某寺壁詩,即舊所誦句也,更大驚喜,重起拜。
由是兩人恨相見晚,其論詩益驩。
凡所唱酬,有一語稍近世人,輒動色相告,務力去之,至于三濯髓方已。
周先生方刻象可詩粵中,謂我費民間數片木,傳孫先生詩,亦不損廉會。
以事忤勢家,解官,遂不果。
象可歸,卒于家,年八十馀。
聞所著借竹樓集甚多不得見,唯得其清海吟二本,為周先生所點定。
余錄其不甚拗僻者,得二十首。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一
先生后字士峐,號石雪。
大父中丞公玉,父石盂山人坦。
先生少負異才,嗜學,能讀大父父書,治古文家言,工詩,兼善書法。
先生既三世擅為文章,復從學嘉則先生之門,得其指授,由是名日益重,雖里中宿老,無不翕然稱長文者。
嘗一客京師,游于太學,未幾即棄歸。
所居曰大雷山房,嵐棲云構,人望之若三壺仙宅。
先生至中年,即盡謝客,坐臥一山樓著書,雖妻子絕不得見垂二十年。
少工書,樓上遍置靜楮筆,于左偏開一穴,下置容五石大缸,使人楗其外。
每一詩成,既書紙,熟視良久,輒手取捼之,投穴中。
積歲時,缸滿,家人發(fā)戶出紙,好事者候得,每爭取之,稍傳布人間,余家亦得四五紙。
先生自序言:吾每草書成,懸置壁間,臥觀之,真若神龍蜿蜒,健鶻翥??欲出,斯實一奇也。
先生所居,當四明徑口。
初,嘉則游四明,從大雷入,先宿汪氏山房,搜討故事。
先生與同行,每至一奇處,輒相酬唱有詩,嘉則記其首,合為四明游籍一卷。
一時詞人競相傳寫。
屠長卿、余君房諸先生俱為作序。
余謂自謝遺塵棲神此山,高風軼世,然徒假皮、陸口中,遙相擬似,未得其真。
宋以后詩人過相刻畫,復失自然,未有善寫云窗,大闡嵐瀑,若兩先生文章之麗者也。
先生他著作甚多,俱未行世。
自先生歿后數十年,大雷山房亦燬,遺文散失。
余僅從故選家覓得遺詩一卷,四明游籍一卷,因為論定,以存百一。
每誦先子年先生入大雷山訪汪長文隱居二百言,為愾慕久之。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二
先生,字伯翼。
父美益,官太仆卿。
先生少有異質,嗜書,尤喜讀班、馬二史,工于詩。
年十五六,為諸生。
沈嘉則先生一見奇之,欣然曰:今日建五丈旗,當以楊生居吾前,所謂猘兒難與爭鋒也。
因作戲贈楊伯翼詩,呼為德祖。
先生以是有重名。
為詩日益高,每傳一篇,諸宿老無不嘆服。
先生為人守古獨行,執(zhí)廉隅于當世。
少所許,每言是是非非,賢賢黜不肖,此古今儒者大權,斷斷不可枉。
嘗以年家子謁王弇州司寇,弇州見其行卷,絕驚賞,先生默然竟別去。
退與人言:以吾詩求王先生一序有馀。
顧王先生博大心慈,客持片楮求譽,輒津津不休,即孺儒賈豎,人人謂王先生知已。
其知已多矣。
仆尚容廁其間耶。
又曰:王先生論歷下忠篤有馀。
朗鑒不足。
歷下持詭道。
所得者古人匡郭耳。
聞者莫不咋舌。
既以太學生北上作薊門行。
一日名滿京師。
客輻輳至。
不勝款對。
病百馀日,即謝歸。
居里中,布袍芒屩,翛然逸塵。
性愛佳山水,不極幽險不止。
嘗夜半過送骨巖,霧黑林深,風颯颯豎毛骨,怡然也。
于城南小筑曰翛園,日嘯詠其中。
與友人書云:家有遺業(yè)一區(qū),檉楓白栗,隱映若碧城,風濤生幾席間,菱菰荷芰、蹲鴟薯預之屬,至死不饑。
伏臘之暇,想足老矣。
其高致若此。
文章高妙,詩于五言律更為長城。
少善法書,蕭疏似晉人,沙門亦多從受業(yè)。
其高弟曰傳慧云林和尚,最能詩,諸所從交游,盡名士第一流。
及先生早死,哭之最慟。
遺集二種傳于世。
先生論文,自謂守古尺度滿不敢溢,卑者必有當于先民。
蓋先民彀率備至,不入其彀即手發(fā)百函口盡萬卷,亦于斯道無當。
又曰:古今詩文,自有真黃口執(zhí)筆,字剽句竊,百綴成篇,遂抗手高引,前無古人,此不以溺自照耳。
又曰:今海內一二大老為聲詩,未嘗不轟轟盛,顧暗中摸之,知其今人詩也。
使讀之不謂為今人,而無一蹈乎古人,斯善之善矣。
譬如學書然,方其精心畢力,必盡肖古人乃已及其成也,必盡不肖乃成家。
凡先生所論俱絕精,故備錄于此。
里中余君房嘗曰:國家詩如伯翼有幾人?
屠長卿亦曰:今世靈心偉手,吾伯翼是也。
吳門劉子威曰:明卿諸君附王、李而起,蠻夷,大長老耳。
若伯翼,打天下手也。
余謂三君子于論伯翼,斯可謂知言矣。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七
字孺谷,大司馬東沙公長子,人稱為張長公。
少負異才,省試三中乙榜,由明經授知邵武縣,以不能事上官罷歸。
長公少豪,每出游,賓客車騎過于司馬公,自白下至西陵江南千馀里,無不知張長公名字者。
余君房先生嘗為作贊示吳人曰:長公客吳中,左挾姝,右擁姝,前奏趨,后呼歈,若無吳門也者。
及其訪要離吊,專諸顧瞻霸氣。
太息闔廬云涌風駛。
潏蕩具區(qū)。
差可觀吾長公乎。
其豪可知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歸安人,字子靜,號夢鶴,改夢坡。出身農家。十四歲為塾師,出所為詩歌以示人,吳興詩人丘大祐、唐惟勤相顧嘆服。為文數千言立就,文章議論,或有慨于心,輒抗聲慟哭。卒年五十八。
甬上耆舊詩·卷十七
字維本,號纓泉。
少孤,依其族人在陳州者,遂以河南鄉(xiāng)舉中進士,授興化府推官。
甫到官,目攝道旁有作睨視狀者,即收訊之,果逸。
囚坐如律,一郡大驚。
攝仙游令,值瀕海塘壞,漂廬舍,而歲方大祲,主者難之。
公請用范資政策,發(fā)粟廩饑民,計日使授役。
塘成,民賴以活百萬計。
以與時忤平,遷工部主事,出知武昌府。
時徵殿木于楚。
故事,官募居賈及旅商資厚者充役,人皆皇駭。
公定議遣官市木,第召商集事者為計值,上下始帖然。
然運木久不下,當事懼后期得罪,計不知所出。
公知楚藩所積大木無算,乃多出金購之。
王利貲重,且畏公,不敢匿,木遂數足,較采運,費三而贏一。
當事俱嘆服。
以異等遷按察副使,備兵紫荊關。
會有妖賊染大林者,乘旱蝗嘯聚,與大盜安盈輩相掎角,依山為寨,搜牢無虛日。
公至,設方略,分其軍為三。
礦卒善緣險,使先路。
麻陽兵甚銳,為中堅。
官兵持重居后。
且命俱勒兵以待。
公善風角,夜起仰視天,密令諸將乘月明并發(fā),破其寨,盡斬賊首。
諸竄匿者俱使詣首自贖。
發(fā)廩粟,給馀黨盡平。
當事議上共功,公謝曰:此俱饑民為亂者。
郡縣不能撫定,又不早茀除,使至此。
若今以為功、恐渤海朝歌笑人,議遂止。
歷遷貴州布政使。
以積忤時,遂投劾歸里。
公持守廉介,罷官橐中無長物。
里居復十馀年,多盛德事。
余君房先生贈詩有曰:平生作事都無過,今日論貧總不如。
人以為實錄焉。
公少精象數,老而不釋。
所著有革象新書、萬物數注較六壬天文圖說諸書行世。
公所著一舫齋集,為吾家子年先生所定,故其詩絕工。
王季孺太史敘其后曰:先生煙水情深,風塵氣少。
郊居以萬竹成塢,家園以一舫名齋。
枕白石而漱清泉,植青桐而欄紫藥。
桂楫泛月湖之上,籃輿躋雪竇之巔。
公家居風流,略見之矣。
明詩紀事·乙簽·卷二十一
淵字子靜,歸安人。有《鴻墩集》。 史鑒《西村集》:子靜長髯秀目,儀貌樸野,吳作湖語,見者未之奇。及其微酣發(fā)興,以手拄頰,瞠目直視,且思且草,俄盈十數紙,人始嘆服。 田按:子靜嗜東坡詩,號夢坡,晚徒烏程水北,又號水北村農。史明古稱其詩探隱摘微,抉搜拾瑣,層蓄委積,無所不有。然后引而伸之,大放于辭,云蒸川涌,翕張斂散,激射旋轉,殊形異態(tài),層見疊出。觀者心顫目懾,不能言其狀。子靜長篇拉雜,明古狀之可謂酷肖,馀錄其較清穩(wěn)者。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四
字斗文,號綠莊,性疏散,不事修飾。
初為諸生,工詩,家在西村,去郡中十里,時入城輒館雙湖上,與諸詞客唱酬。
壯歲游京師,再客白下,有兩京集行世。
慕豫章山川,過吉水,游于鄒南皋先生之門。
先生嘗問曰:使周生為仲尼弟子,當自居何等?
綠莊謝不敢。
先生笑曰:試言之。
綠莊曰:某小人所學在樊須鄒門。
俱羨其對。
晚年合刪其詩六百首,名曰綠莊詩采。
閩人林茂之敘之,謂詩家色不古則近媚,骨不堅則近柔,徒事一時,不足千古。
惟綠莊詩可謂色古而骨堅。
初,綠莊謁鄒先生,先生曰:四明故才,藪往?
屠長卿與余同門,謂余曰:爾他日頭裹一藍布,嚼數片冷肉,有何意趣?
余笑曰:然則爇博山爐,點虎丘茶,君謂與冷肉是合是異,相笑而別。
今周生風格瀟灑,意從長卿游乎?
綠莊曰:不然,某于里中師余君房先生耳。
君房所著詩文,名農丈人集。
綠莊自謂生平苦學,僅得農丈人之半,因更號農半。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字景明,號溫溪。
早孤。
叔父松齋先生諱堣。
力加訓誨。
期以遠到。
其文辭字畫。
人莫有與之先者。
乙酉。
中進士。
戊子。
釋褐。
選入承文院。
薦為藝文館檢閱。
壬辰。
由奉教。
升成均館典籍。
癸巳。
歷侍講院司書,司諫院正言,工禮曹佐郎。
七月。
轉吏曹佐郎。
丙申。
升正郎。
六月。
拜議政府檢詳。
丁酉。
舍人。
七月。
宣慰日本國使臣。
九月。
遷弘文館應教。
十月。
丁內艱。
己亥。
服闋。
復舍人。
庚子。
歷典翰,司諫,濟用,司仆寺正。
辛丑。
由司憲府執(zhí)義。
入典翰。
升直提學。
是歲。
下三道大饑。
朝廷擇遣名臣。
賑饑民。
公往慶尚道。
時公私猶有蓄積。
公為之區(qū)畫得宜。
出入閭閻。
不憚勞勚。
列邑不擾而民甚賴。
復命。
進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
癸卯。
為都承旨。
甲辰。
進嘉善大夫司憲府大司憲。
五月。
遞西樞。
歷司諫院大司諫,禮曹參判。
復為大憲。
乙巳。
西樞。
以圣節(jié)使赴京。
丙午。
授掌隸院判決事。
丁未。
出為黃海道觀察使。
戊申。
入西樞。
兼五衛(wèi)都總府副總管。
漢城右尹。
為忠清道觀察使。
己酉。
入西樞。
庚戌。
復右尹。
先是。
當公之再為大憲。
仁廟初即位。
寤寐良弼。
而李芑為右相。
物論嘩然。
兩司駁遞之。
芑由是銜公。
公在湖西。
朝廷治維新馀燼甚急。
縣有徙民崔賀孫者逃來。
欲乘機逞術。
而已得放。
竊取本邑品官鄉(xiāng)會文字。
將走京上變。
品官知之。
捕告于縣。
縣監(jiān)李致報監(jiān)司。
請訊治。
公但依所報移文。
而賀孫杖斃。
李洪胤之兄洪男遭家大難。
事有非所急而急者。
公以洪男文士所為如此。
對眾嗤之。
洪男聞之。
大憾焉。
司諫李無彊。
因其叔父沖南與芑婭婿。
夤緣攀附。
驟躋顯要。
為芑鷹犬。
凡芑仇怨。
無不攘臂擠陷。
勢焰熾灼。
與公同仕史局。
要公見過。
公謾應之。
屢過其門而不入。
無彊欲中公以悅芑。
兼快己憤。
洪男妻兄元虎變與無彊往來締交。
于是洪男使虎變構公于無彊。
無彊大喜。
倡兩司以劾公。
時大諫元繼儉。
即虎變叔父。
大憲宋世珩。
性傾危。
喜趨勢。
相與鼓煽。
初。
訐公私漏還逆人土田臧獲。
憲府移文本道。
捃摭無實狀。
次發(fā)賀孫事。
至有庇護逆賊與逆賊無異之言。
無彊猶恐其罪不至重。
又誣公與具壽聃相朋比。
下禁獄。
與李致同鞫甚慘。
或勸公誣服則可免。
公慨然曰。
非吾所犯。
偽服而求活。
吾豈為哉。
自草疏痛訴其冤。
欲上之。
推官不聽入。
已而。
李致就訊庭殞絕。
上乃命公流于甲山。
兩司請依律。
日至六七啟。
上猶不聽。
公危惙擔輿而行。
至楊州民家。
熱作藥無效。
遂卒。
是歲八月十四日也。
享年五十五。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