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俞維屏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一
釋天隱,荊溪閔氏子。
早歲失怙,奉母居貧,不能力學,種圃以養(yǎng)。
年二十,始自檢束,蔬食盟心,然未識三寶歸向,唯對神立誓,若邪念忽起,則默誦《小人閒 居為不善章》,頓然念息。
一日聽講《楞嚴》“一切眾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因自警惕,欲圖解脫。
適幻有禪宿來自清涼山唐凝庵,太常吳安節(jié)通政延居龍池山,道風遠鬯,乃往歸之。
雖處塵寰,無心世味,母知其志堅,遂允出家。
萬歷戊戌,初從芟染,看趙州無字?,無有入處,更參未生前本來面目,工候急切,晝三夜三及百馀日,偶展《楞嚴》見“佛咄阿難云:此非汝心”。
于是,如善財入彌勒樓閣,頓空豁境界,疑情放下。
明年春,隨幻有入城至顯親禪堂,問“永嘉大師道:忽然如托空時如何”,幻有一喝,復顧隱曰:“我代爾修行去。
”隱禮拜,便會得賓主照用之句。
復入石城天界寺,謁松云。
貌古臘高,精勤定課,寒暑不移,親炙久之,獲益良多。
又訪文齋于能仁寺,敏而能文,出語新奇,令人心暢。
辛丑還山,掩關兩載,終日蒲圃,正在忘絕境界之際,忽聞驢鳴,恍然而悟,頓釋前疑。
有偈曰:“忽聞驢子叫,驚起當人笑。
萬別與千差,非聲非色鬧。
”自是,見解圓通,了無滯礙。
偶聞風拂松梢,雨打窗紙,口占云:“風聲與水聲,不必論疏親。
一耳聞為快,何曾有二音。
”甲辰四月八日,解關趨覲幻有于燕都普照,時已殘冬,命呈所見,偈曰:“人說北地寒,我道南方暖。
寒暖不知人,窮人知寒暖。
”異日復徵云:“祇如四料簡,汝如何會?
”隱以四法界荅之,幻有首肯。
時古輝老宿博通三藏,講經于白塔寺,因思古德云“通宗不通教,開口便胡道。
通教不通宗,如蛇入竹筒。
宗教兩俱通,如日處虛空。
宗教俱不通,如犬吠茅叢。
”于是更歷教海。
會慈圣太后建無遮,大創(chuàng)于臺山,靜淵主法席,隱亦與焉。
更與妙峰居塔院數(shù)月,每當請益,忻羨真誠,苦行建樹德業(yè),浩然無窮。
后回京,復與密云南游浙中,謁幻也于天童,高風逸韻,世所罕及。
丁未,還龍池。
明年命隱秉拂,隱辭之。
癸丑命理院事,復辭。
因假嶺南靜室掩關,幻有以偈寄之云:“老衲于今不坐關,既無住也幸無間。
何曾進又何曾出,只在尋常天地間。
”及聞幻有寂,破關,匍匐歸詣龕前。
已而曳杖入關。
居久之,為凝庵居士強之始出,遂歸龍池。
庚申,欲編歷諸方,偶得山南幽處名磐山,荊溪極深谷也,誅茆為庵,自冬洎春,大雪綿綿,積五十馀日,人跡罕到,徘徊四顧,唯饑禽野獸而已。
儲盡糧空,煙爨欲絕,因卓杖語侍曰:“若老僧數(shù)盡,即埋此山,他日自然成就伽藍地也。
”后果藉檀信經營,十二載,竟成叢席。
崇禎七年秋八月,移主湖州上柏山報恩禪院,示眾云:“老僧多病不能提持佛法,賴土木瓦石為諸人轉大法輪,發(fā)諸人大機大用,切不可當面錯過,若錯過,只知事從眼前過,不覺老從頭上來。
”蓋隱年已六十矣,當掩關嶺南時,顧九疇大史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曰:“白云封我圓光戶,恰似無人坐室中。
”“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曰:“風送白云歸洞去,祇留一個野僧閒 。
”“如何是人境兩俱奪?
”曰:“了知四大原非我,白云聚散本無蹤。
”“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曰:“幾度白云來伴我,就里和衣帶月眠。
”得法弟子通問箬庵,入室呈頌云:“千玄萬妙隔重重,個里無私總不容,一種沒弦琴上曲,寒崖吹落五更風。
”隱曰:“玄妙即不問,如何是不隔底句?
”通問擬議,隱便捧之。
復示頌曰:“千波萬浪隔重重,識得源頭處處通。
根境脫然全體用,拈來物物始從容。”

人物簡介

全臺詩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咸豐三年(1853)入庠邑,補廩膳生。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于彰化白沙書院,學習四始六義及唐宋明清詩,表現(xiàn)極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稱「白沙書院四杰」。咸豐九年(1859)中舉,曾建古香樓作為書房及居處,以讀書歌詠自娛。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陳肇興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縣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七月謀刺戴氏不成,幾度瀕于險境。閏八月避入集集山中,雖身在軍旅,夜晚得閒時,往往秉燭賦詩,追悼陣亡戰(zhàn)士,詳錄戴案經過,題為《咄咄吟》,乃臺灣重要的歷史文獻。同治三年(1864)事平,陳肇興返回鄉(xiāng)里,設帳授學,門生有楊馨蘭、楊春華、吳德功、許尚賢等,多為俊才之士。著有《陶村詩稿》六卷,并《咄咄吟》二卷合刊?! £愓嘏d的《陶村詩稿》寫至戴案結束止,由此作可見清代中葉崛起的臺灣士子,思想取向與價值判斷。不僅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門人吳德功在《陶村詩稿》序文中謂,肇興之詩胎息于杜甫,可視為清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陶村詩稿》最早由門人林宗衡等??饩w四年(1878)夏季初刻,乙未之役,版毀于兵燹。后彰化人楊珠浦在大正元年(1912)得抄本于書肆,遂于昭和二年(1937)重刊。民國五十一年(1962)臺灣文獻叢刊本據楊抄本排?。?971年鄭喜夫以連橫所藏原刊本為底本〖編者按:據連橫《臺灣詩薈》創(chuàng)刊號〈遺集待刊預告〉云:「彰化陳伯康孝廉著有《陶村詩稿》八卷,版久毀失,印本亦亡。全臺僅存二部,一在余處,一為云林黃君丕承所藏?!埂剑硪詶钍媳?、文叢本合校,是為鄭校本。1992年龍文出版社據楊珠浦本重印,而將鄭氏校本標注于眉批以供參考,編為「臺灣先賢詩文集匯刊」第一集第四冊。以下作品以楊珠浦版本(以下簡稱「楊本」)為底本,鄭校本(以下簡稱「鄭本」、「鄭注」)為輔,進行編校。(施懿琳撰)
陶村詩稿·林序
余生也晚,不獲于伯康先生之古香樓而修士相見禮,僅于先生之門下士藉悉其為人,有踐繩之節(jié);并讀其遺著數(shù)篇,愛其質不過樸、麗不傷雅,洵足以光揚緝熙,昭章元妙。
然卷帙無完,究不能窺其全豹為憾!
近有楊君珠浦者,抱先生之遺集過務滋園而告之曰:『此前清道、咸間陳伯康孝廉之遺著也;惜版已散佚,特為之抄而存之』。
余喜而瀏覽,如見故人。
讀至七、八卷,覺當日戴萬生之亂狀歷歷如現(xiàn),可藉以知臺灣往昔之史跡;其關系于文獻,固不少矣。
楊君并言欲翻印以存于世;篤矣乎仁者之情,近今罕覯。
此不獨伯康先生之幸,亦吾臺文獻保存之幸也。
韓昌黎答崔立之書,嘗謂『發(fā)潛德之幽光』;楊君其有焉。
故為加墨簡端,表而出之。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夏,樹德村人林耀亭撰于守拙山房。
陶村詩稿·陳肇興先生略傳
陳肇興先生,字伯康,彰化人。少穎悟,抱豪膽;事親至孝。曾入邑庠。道光季年,翰林高鴻飛先生署彰化縣;提倡風雅,乃聘廖春波先生長白沙書院主講,以詩賦文課士,高縣主躬蒞講席。是以文化大興,士競吟詠,就中陳肇興先生為杰出。先生咸豐八年舉于鄉(xiāng);顏所居曰古香樓,讀書歌詠以自娛。 迨同治元年戴萬生變,先生慨然投筆從軍。彰城陷,只身冒險逃入集集。日則奮練強悍民番,援官軍、誅叛逆;夜則秉燭賦詩,追悼陣亡將士,語多忠誠壯烈。事平,不仕;設教于里,時雨化人,桃李爭妍,而楊馨蘭、楊春華、林宗衡、許尚賢,俱列門墻。于是相謀刊此「陶村詩稿」,以惠后學。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六月,彰化楊珠浦輯敘。
陶村詩稿·楊記
「陶村詩稿」共八卷,系磺溪陳肇興先生壯年時所作也;貴寫實、尚平易。余二十五年前,偶然得之書笥;回環(huán)三復,不求甚解。民國八年,請示于吳德功先生;先生喜出望外,詳為說明:『此卷乃臺灣詩學之結晶,現(xiàn)存殆無完本;卷中雖有蛀失,當為補記』。至十年,閱畢;告曰:『好自珍藏』!余以是更加愛惜。屢思翻版,躊躇莫進。此次受林耀亭先生及鄉(xiāng)中父老之慫恿,乃決意付印重刊,以公同好,藉以保存臺灣地方文學之一助,亦可以謝故吳德功先生指導后學之勞也。爰為之記。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秋,楊珠浦記于南屯愛仁醫(yī)院。
陶村詩稿·題詞
一 一卷新詩百感生,經年避寇賦長征;壯懷不作偷安計,又向桃源起義兵。 二 數(shù)載書生戎馬間,杜陵史筆紀瀛寰;采風若選「東征集」,咄咄吟中見一斑。 三 浣花溪畔少陵祠,絕代詩才賦亂離;誰料千年才更出,有人繼和「北征」詩。 荊楚陳懋烈芍亭頓首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