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區(qū)大相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7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勸學(xué) 宋末元初 · 陳普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自注:秦末,閩越君無諸,曾以兵隨漢高帝入秦,后滅秦有天下,封為閩越王。漢高帝不事詩書,至武帝漸用儒。)。
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gòu)板屋。
人民稀少禽獸多,云盤霧結(jié)成烜燠。
樓船橫海未入境,淮南早為愁蛇蝮。
自從居股徙江淮,鳥飛千里惟溪谷。
經(jīng)歷兩世至孫氏,始聞種杏匝廬麓。
依然未識孔圣書,徒能使虎為收谷。
異端神怪非正學(xué),但可出野驚麋鹿
三分南北又幾年,匹士單夫無可錄。
開元天寶唐欲中,闌干始見盤中蓿。
日南韶石出名公,新羅二士非碌碌。
七閩轉(zhuǎn)海即洙泗,僅有令孜與思勖。
令人不忍讀唐書,不勝林壑溪山辱
天心地氣信有時(shí),二三百年漸堪目。
述古大年創(chuàng)發(fā)跡,義理文章相接續(xù)
蔡襄風(fēng)任獬廌司,陳烈氣壓龍虎伏
介夫當(dāng)仁竟不讓,了翁守義窮彌篤
天開道統(tǒng)游楊胡,一氣北來若蘭馥。
了翁責(zé)沈先識程,子容聞風(fēng)亦知肅。
劍龍化作李延平,道理益明仁益熟。
遂生考亭子朱子,撐拓三才開伭育。
植立綱常鰲戴地,開發(fā)蒙昧龍銜燭。
三胡三蔡與五劉,新安建安如一族。
直卿幸作東床客,照耀乾坤兩冰玉
四書才老多有見,楚辭全甫尤能讀
正叔安卿親聞道,稍后景元亦私淑
禮書身后得直卿(21),遺經(jīng)未了留楊復(fù)(22)。
奎宿分野忽在茲,神光秀氣相追隨。
燈窗眉宇轍不同,金玉滿堂珠萬斛。
遂令四書滿天下,西被東漸出九服。
方將相與作齊魯,邇來微覺忘梳沐。
賢良文學(xué)偶未設(shè),墻角短檠棄何速。
相看一一皆鳳麟,相薰?jié)u漸隨雞鶩。
古今最重是習(xí)氣,圣賢為此多顰蹙。
一落千丈不可回,堅(jiān)冰都在坤初六。
詩書自古不誤人,明經(jīng)不但為干祿。
聰明才智萬景春,家國子孫千百福。
吾言喋喋徒費(fèi)辭,自昭拱看扶桑浴(23)。
⑴ 自注:漢武帝欲伐閩越,淮南王劉安上書:閩越非有城郭邑里,皆草木篁竹之地,多蛇蝮猛獸。
⑵ 自注:武帝元鼎六年,閩越王居股隨東越王馀善作亂。武帝遣樓船將軍楊仆、橫海將軍韓說伐之。居股乃殺馀善,斬其頭以降。武帝封居股為侯,以閩越地?cái)?shù)反覆,悉徙其民江淮間,而虛其地。居股即無諸孫。今長溪、溫、處是也。
⑶ 自注:三國時(shí)董奉,侯官人也,賣藥廬山下,不取錢,只各令種杏一株。數(shù)年,杏生山谷,一斗杏賣一斗谷,令人自采,其人若貪多不止,輒有虎出逐之。廬山在吳境內(nèi)。其時(shí)侯官,今閩縣、侯官、長樂、福清、古田、連江皆侯官地也。廬山今江州。
⑷ 自注:長溪薛令之,唐開元中為東宮官,作詩曰:朝日上團(tuán)團(tuán),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但可謀朝夕,何由保歲寒。明皇見之怒,以詩逐之曰: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遂歸不仕。
⑸ 自注:姜庶子公輔,日南愛州人,近交趾,德宗時(shí)為左庶子。張九齡,韶州人,開元賢相。新羅有二人,曰張保皋、鄭年,有郭子儀、李光弼之才。鄭年入海,水底行五十里不噎。新羅國在東海中。
⑹ 自注:唐僖宗時(shí),田令孜為宦者之魁,致黃巢之亂,唐以之亡。開元時(shí)宦者三千人,高力士為首,次即思勖。二人皆福州人也。
⑺ 自注:陳襄字述古,懷安人也。先為浦城主簿,后知杭州,東坡同時(shí)為通判。楊億字大年,建州人。宋真宗時(shí)為神童,以文章名世。
⑻ 自注:蔡襄,興化人。仁宗時(shí)同歐陽修、余靖、王素為諫官,號四諫。陳烈,隱士,福州人。蔡襄知福州,尚嚴(yán)烈,因作詩曰:溪山龍虎蟠,六月夜衾寒。傳言祝舟子,移棹過前灘。蔡襄見之,威嚴(yán)頓減。
⑼ 自注:鄭俠字介夫,福清人。先為王荊公弟子,公為相行新法,京縣河北民苦免役錢,流離轉(zhuǎn)徙。介夫時(shí)監(jiān)東安上門,日閱流民出入過門,遂畫為圖獻(xiàn)之神宗,神宗見之大驚。荊公怒,竄之編管英州,后得赦歸,為泉州教官。
⑽ 自注:陳瓘字瑩中,南劍人。哲宗時(shí)被黨禍,守義不屈,在貶所自號了翁。
⑾ 自注:廣平先生游酢,字定夫,建陽人。龜山先生楊時(shí),字中立,將樂人。皆二程門人。胡文定公安國,字康侯,得二程之學(xué)于謝上蔡二子,五峰先生名宏,致堂先生名寅,父子皆居崇安五峰。
⑿ 自注:陳了翁與范淳夫祖禹同在京為考試官,因講《論語》。淳夫曰:不遷怒,不貳過,當(dāng)今惟伯淳一人。了翁曰:伯淳為誰?淳夫曰:不識程伯淳乎。了翁曰:生長東南,實(shí)未知也。自是得明道之文,必焚香盥手讀之,作責(zé)沈文以示子孫。沈即葉公沈諸梁也。不識孔子,問于子路,子路不對。
⒀ 自注:蘇頌字子容,泉州人。哲宗時(shí)在政府,東坡兄弟忌程伊川聲名,子容嘗見子由毀伊川。子容曰:公未可如此言,頌觀過其門者,無不肅也。
⒁ 自注:延平先生李侗,字愿中,劍浦人。龜山得二程之學(xué),傳之豫章羅仲素,仲素傳之延平。朱文公作同安主簿歸,親登其門問道。延平以書與仲素曰:得渠如此,吾復(fù)何憂。今《論語》中聞之師曰,即延平也。
⒂ 自注:三胡見前。三蔡,西山先生元定、季通,二子節(jié)齋淵字伯靜,九峰沈字仲默。文公先居五峰,致堂為先輩,后居建陽,三蔡鄰近,目西山為老友。五劉,劉韐靖康死節(jié),子羽、子翚,文公幼時(shí)師;珙樞密,文公同時(shí)。草堂,文公妻父。
⒃ 自注:黃勉齋干,字直卿,福州人。文公女婿也。初仕潭州,以捧香恩澤得酒庫官。后知臨江軍新喻縣,知漢陽軍、寶慶府,終沿江制置司參議官。
⒄ 自注:吳椷字才老,建寧人。四書注中多用之。
⒅ 自注:將琮字全甫,古田人。明于音韻之學(xué),文公注《楚辭》用之。
⒆ 自注:李果齋方子,字正叔,邵武人。陳北溪名淳,字安卿,漳州人。皆文公門人。
⒇ 自注:真西山德秀,字景元。稍在文公后,浦城人。
(21) 自注:文公用心《禮書》未了,勉齋了喪、祭二禮。
(22) 自注:楊信齋名復(fù),勉齋門人。作《儀禮》注,福安人也。
(23) 自注:《周易》晉卦大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舊跡紆皇覽,稽謀藉老成。
位因推雋起,國以用儒榮。
鳳閣綸為草,龍門史作程。
所希調(diào)鼎鼐,延首詠升平。
玉洞金壺氣象分,歸來真詫遇仙群。
誰能開徑遲羊仲,便欲移家似少文。
丹檢旋開添石乳,山圖初展析青云。
蒼龍知待新宮賦,寂寞金床不共君。
英妙山東出,圭璋信國珍。
靈篇秘海瀆,寶劍動(dòng)星辰。
擢桂因才雋,分曹以德鄰。
冥心謝流輩,傾意在交親。
潘岳宦從拙,揚(yáng)雄家素貧。
河山聊發(fā)興,簪紱暫隨身。
丹地含香久,蒼生掩淚頻。
圣情紆內(nèi)郡,雅意用儒紳。
襟帶幽并外,風(fēng)煙灞浐津。
建旌沖曉霧,鳴玉起行塵。
止解詢遺逸,何須問近臣。
燕巢公府靜,草積射堂春。
故老皆扶杖,馀波盡飲醇。
儀章從脫略,翰藻得情真。
嗟爾匡時(shí)器,憐予避地人。
知名從白社,傾蓋枉朱輪。
一以云霄隔,偏愁年鬢新。
浮榮空自遣,良覿杳何因。
所企歸鈞軸,深淵有縱鱗。
秋晚公車待詔行,詞人筆札滿西京。
奏書已有三千牘,函璧寧論十五城。
金埒柳深遙策馬,玉河花簇醉聽鶯。
白頭轉(zhuǎn)憶追趨地,何限江干送客情。
滿目山川得共游,詞人卜筑有菟裘。
林開霞色常侵席,風(fēng)引江聲半入樓。
筆底誰能酬趙璧,尊前猶自攬吳鉤。
不妨白首頻相過,時(shí)系籬門紫玉騮。
玉署追趨星佩垂,看君?筆冠當(dāng)時(shí)。
校讎天祿然藜近,侍從甘泉聽漏遲。
書去五年題墣滿,夢隨雙闕望罘罳。
憑高縹緲風(fēng)云氣,白發(fā)青萍未可期。
桃花飛盡杏花疏,客子長安幾篋書。
何事竹齋消渴久,漢庭今問馬相如。
兩生長嘯速征鞍,回站關(guān)東似伯鸞。
君去滄洲還有伴,煙波吾敢負(fù)魚竿。
曾君鑒哀母夫人之棄養(yǎng),廬居,有樓焉。趙宮詹題曰“風(fēng)木”。余傷夫曾君之心之似皋魚也,故為之辭。
海目兮嵯峨,江西下兮牂牁。
繼龍?bào)促庠剖?,九派流兮增波?div class="m0eamsu" id='poem_sentence_1_627829_comment'>
商秋蕭寥兮噫氣,愁墜檞葉兮吹女蘿。
君有母兮奄逝,祿不逮兮奈何。
盻黃竹兮新阡,靈徠下兮山阿。
揚(yáng)翠旗兮孔蓋,倏驂螭兮高駝。
木驚飆兮旦且夕,吾誠不能解君心之苦兮,而使其涕之不涔淫而滂沱。
悠悠兮終古,為君弦吾詩兮安歌。
共 7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