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497 【介紹】: 南朝齊瑯邪臨沂人,字休默,一字士彥。起家宋臨賀王國常侍。歷諸王屬官。后為蕭頤(齊武帝)記室,掌軍旅書翰,參議機密。入齊,為太子中庶子。齊武帝即位,官至吏部尚書,位任親重。武帝死,蕭鸞(齊明帝)謀廢立,晏有佐命功,轉(zhuǎn)尚書令。明帝立,進號驃騎大將軍,領(lǐng)太子少傅,封曲江縣公。事多專決,內(nèi)外要職,每與上爭用人。言論常非武帝故事,遭帝疑忌,被殺。全齊文·卷十三
晏字士彥,瑯邪臨沂人。宋通直常侍弘之孫。大明末為臨賀王國常侍、員外郎、巴陵王征北參軍、安成王撫軍參軍,隨府轉(zhuǎn)車騎參軍、晉熙王安西主簿、武帝鎮(zhèn)西記室咨議,累遷領(lǐng)軍司馬、中軍從事中郎。齊受禪,轉(zhuǎn)太子中庶子。武帝即位,轉(zhuǎn)長兼侍中。領(lǐng)步兵校尉,遷侍中。累至右仆射,領(lǐng)太孫右衛(wèi)率。郁林即位,轉(zhuǎn)左仆射。海陵即位,轉(zhuǎn)尚書令,加后將軍,封曲江縣侯。明帝即位,進驃騎大將軍,領(lǐng)太子太傅,進爵為公。建武四年坐罪誅。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明間蘇州府嘉定人,先世東蜀人,字常宗,號媯蜼子。少孤貧,讀書天臺山中,師事王貞文,得蘭溪金履祥之傳。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薦入翰林。乞歸后,常為知府魏觀作文,觀得罪,連坐死。曾著論力詆楊廉夫,以為文妖。有《三近齋稿》、《王常宗集》。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宗常,蜀人。明初布衣,為史官。明詩紀事·甲簽·卷六
彝字常宗,其先蜀人,徙居嘉定。洪武三年,以布衣召修《元史》,賜金幣遣歸。尋薦入翰林,乞養(yǎng)歸。坐魏觀事死。有《三近齋稿》。(王士禛《香祖筆記》:《王徵士集》,都少卿元敬編。元敬稱其古文明暢英發(fā),又或以為吳中四杰之一,以常宗代張來儀者。今觀其詩,歌行擬李賀、溫庭筠,墮入惡道,馀體亦不能佳,安能與高、楊相頡頏乎!田按:楊鐵崖擅名元季,王常宗作文妖以詆之,李西涯領(lǐng)風雅于成、弘之間,張孟獨謂其蕪沒先進,斗一韻之艱,爭一字之巧以詆之。厭后錢牧齋為西涯修怨,至謂孟獨竊康德涵之詩;王漁洋為鐵崖復(fù)仇,至謂常宗擬溫、李墮入惡道。士僧多口,天道好還,亦可畏哉!平心而論,常宗詩類鐵崖,本自眷屬一家,胡乃操戈同室?都元敬謂常宗文明暢英發(fā),或以此屈鐵崖,未可知也。)
人物簡介
先生諱端,字文正,嗣六世祖也。先生少授大父,父遺經(jīng),益博學(xué),善詩古文詞。為人風儀脩整,進止有尺寸。郡太守重其名,請為鄉(xiāng)校五經(jīng)師。從學(xué)日眾,諸大人邑子俱嚴事之。前此凡以儒士試于鄉(xiāng),即不中式,亦得歸補學(xué)生,從讀書齋舍。先生以身為人師,不得北,面更。居弟子,之列。每試于鄉(xiāng),其,歸輒謝不赴學(xué)。里中謂以傳經(jīng)啟后為任,若宋弘之、章文重諸先生俱是也。然學(xué)者至今稱師道甚尊,必首李先生焉。先生既為布衣祭酒,日從里中耆舊觴詠相集,更與金太仆先生、倪高士學(xué)博魏先生交最深。方是時,國家盛平,島外諸國,率由海道入貢,先至鄞。鄞起嘉賓館,接諸貢使。諸使至,則聞先生名重,俱購其文歸。時得先生所言贈行,其國中以為重。先生天性高淡,無所嗜,閒居著書,怡然俯仰。然其處家益嚴,足為士族法。與二弟同爨,至長子孫、四子、諸孫,各命以耕讀,朝夕奉教誨左右。家居城東砌街,別有草堂在東皋,佳山水處。舍外善田百馀畝。每春日,先生至草堂,輒身束帶課耕。嘗自題于壁曰:四子之資,有宜耕,有宜讀;五畝之宅,半在邑,半在田。誦其遺言,風流猶可見也。先櫟軒先生詩有重名,而家乘及諸詩選所錄僅此。越世二百年,再經(jīng)喪亂,即后人亦無從綴拾遺文,深可嘆也。家乘載里中諸公挽先生詩,如范公麟曰:一筇花塢斷,三雅日湖空。屠公滽曰:鏡中華發(fā)無來往,庭外青山謝主賓。周公相曰:渡海詩傳百濟去,及門業(yè)盛五經(jīng)分。陳處士鵬霄曰:浮白何人開韭席,踏青無地試芒鞋。楊公叔通曰:高舉已傳從鶴御,冥心早見制荷衣。俱一時名作,可傳也。
人物簡介
明詩紀事·乙簽·卷二十一字文重。自天順、成化以來,文重與張景心、宋弘之、先櫟軒諸先生,俱以布衣宿望,為里中五經(jīng)師。啟后鳴時不愧。真隱先生少為文,學(xué)胡平仲,書法仿宋克而變,自成一家。詩溯漢、魏以至盛唐諸大家,能造其妙。生平喜讀易,有易注若干卷,孤舟夜讀一卷。它所著勾章小家言二十卷,并藏于家。先生卒后,魏云松先生哭之曰:九原詩癖應(yīng)如昨,月白花開對墓門。是足使人追味也。
珍字文重,鄞人。
人物簡介
【生卒】:1481—1567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時鳴,號南江。嘉靖二年進士。知番禺縣,官至福建左參議。有《四明文獻錄》、《閩廣集》、《東白樓稿》、《郡志征》、《四明風雅集》。甬上耆舊詩·卷十一
維基字時鳴。以進士知番禺縣,有治行。歷南京、工刑二曹。出為江西按察僉事。與勢家忤,謫判鄧州。歷官福建左參議,歸老于家。先生持操廉白,歷官三十年,惟馀薄田一頃。居家以孝友名,自先世伏臘祭器俱為增修。垂老好學(xué),日坐東白樓,手一編不置。自成、化以后,郡志闕然未修。先生因續(xù)為蒐補,考諸先輩所言,述而不斷,名曰四明志徵。又從芝山楊公所見高士宋弘之所輯四明雅集,因增所未備,序而傳之,又合為四明文獻錄,俱有功學(xué)者。先生年八十七,體尚健,杖履所至,里巷聚觀。太守歲行鄉(xiāng)飲酒禮,必首請。先生在賓筵幾三十年,鄉(xiāng)論謂涇泉陳公后,先生一人而已。所著閩廣集、東白樓稿,俱藏于家。先生所續(xù)四明雅集,郡守沈鳳峰先生序之曰:少參南江戴公,號博洽,平居亢潔,不輕許與,故其所選甚精。張大司馬曰:吾友戴南江氏,早謝塵鞅,屏居寡營。愾日月之易邁,懼文獻之失徵。爰取郡中諸文人學(xué)士所著篇什,積歲月而詮次之。先生于里中先賢,亦已勤矣,而其詩絕不傳,諸家所選僅一二首,又不稱意,中深恨之。近始從其家得所鈔雅集一編,至卷末已附錄先生遺草一卷,俱雅健可喜,為其侄光選者所載,他本俱無之。即戴氏子孫盡不知也。余喜先生詩,沒而幸傳,故為詳記之。
戴鯨(1481年—1567年),字時霖,號南江,浙江寧波府鄞縣人,學(xué)者,同進士出身。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十一名舉人,與弟戴鱀同榜。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進士,任廣東番禺縣知縣。歷任工部、南京刑部員外郎。升南京刑部署郎中,嘉靖十一年(1532年)七月升江西按察司僉事。謫任鄧州通判,終福建布政司左參議。致仕歸鄉(xiāng)后致力于學(xué)術(shù)著述。